江苏南京六校2017-2018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南京六校2017-2018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南京市六校联合体高二期末试卷 ‎ 历史 2018.6‎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纸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我将》:“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材料反映出西周时期 ‎ A.大兴礼乐加强集权 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 C.家国一体局面形成 D.宗法观念不断加强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秦始皇废除谥法是为了 ‎ A.反映皇帝独尊 B.加强思想控制 ‎ C.突显皇权至上 D.确立官僚政治 ‎3.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 D.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 ‎4.《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 A.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    B.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 D.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 ‎5.王阳明说:“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哉!”王阳明旨在说明 A.强调伦理道德 B.重视知行合一 C.宣扬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遥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A.家国情怀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耕读情怀              D.探索创新的精神 ‎ ‎7.“夷兵至骑驴上三殿,玉帛图籍焚掠无遗。户部银三百余万,内帑倍之,尽以资敌。大治道途,穿城为铁道,通正阳门。俄、英兵迭居颐和园,及出而薪木皆尽矣。”与材料所示战争相关的是 A.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D.设使馆界各国派兵保护 ‎8.下图是民国年间出版的《三民主义课本》插图,图中包含了妨碍“中华”这艘航船的三大障碍。为使其顺利航行而开展的革命运动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 D.土地革命 ‎9.“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论断出自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10.毛泽东在给前线的作战电报中提出:“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我们准备令刘伯承、邓小平……歼灭黄维兵团之后,留下杜聿明指挥……诸兵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敌向徐州、郑州、西安、绥远诸路逃跑,是没有可能或很少 可能的。”据此判断,该电文的主要意图是 A.指示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要求迅速歼灭淮海战场上的敌军 C.确保平津战役的顺利开展 D.防止辽沈战役中东北敌军的南逃 ‎11.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科 目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史 经济地理 俄语 高等数学基础 体育 周课时 ‎6‎ ‎1‎ ‎1‎ ‎2‎ ‎12‎ ‎2‎ ‎2‎ 学期总课时 ‎132‎ ‎22‎ ‎22‎ ‎44‎ ‎264‎ ‎44‎ ‎44‎ 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 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 ‎1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期间在答谢宴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聚会……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据此判断 A.中美仍在相互敌视状态 B.中美己无意识形态分歧 C.中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 D.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13.1990年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次年又提出了“国家统一纲领”,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上述措施表明台湾当局 A.推动两岸“三通” B.认同“一国两制”方案 C.坚持一个中国 D.积极响应“九二共识”‎ ‎14.从《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就制定了十分严格和严厉的债务法,此后不断加以系统和完善。如《民法大全》规定:“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无关宏旨,因为第三人既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甚或违背其意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 B.保护私有财产属罗马法的本质特征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 D.保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5.“通俗文学大大超过了拉丁文学,大量的、极其丰富的通俗文学作品表达了新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特色。科学工作开始动摇对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盲目崇拜,但大部分仍保留着先验的、异想天开的纯理论研究。”由此判断,材料所述历史时期 A.意大利出现了文艺复兴 B.生物进化论得到广泛传播 C.经典力学体系已经形成 D.启蒙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潮 ‎16.“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材料论述的这场运动 A.标志着西欧人文主义的复苏 B.提倡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理念 C.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B.境内各邦拥有军政大权 C.国家权力被普鲁士垄断 D.政权采用了联邦体制 ‎18.2016年6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再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开启了全新的引力波天文学时代。在物理学中,引力波是指时空弯曲中的涟漪,通过波的形式从辐射源向外传播,这种波以引力辐射的形式传输能量,早在100年前引力波就被科学 家预言。引力波最可能被哪位学者预言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普朗克 ‎19.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20.它“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人们感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这种文学流派的典型作品是 ‎ A. ‎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5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13分)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 ‎——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 材料二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 ‎——董仲舒《天人三策》 ‎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 不推陈出新,不致力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在战国后期成为“显学”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孟子、荀子的政治思想。(5分)‎ ‎ ‎ ‎(2)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4分) ‎ ‎(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学传承与创新的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加以说明。(4分)‎ ‎ ‎ ‎22.(12分)西方国家在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传统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的目的是捍卫议会主权。国王本来就没有专制权力,“王在议会”“王在法下”是英国的政治传统……《权利法案》13条款除第6条外,都是重申议会“自古就有的权利”。但是,过去的文件是贵族或议会“呈请”,国王“恩准”;光荣革命调换了双方的位置,议会形成法案,要求国王服从……19世纪的一系列改革,使英国成为现代民主国家。‎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有州权主义传统的国家。1774年,在约翰·亚当斯笔下的“我们的国家”是指马萨诸塞湾,在邦联国会中的马萨诸塞代表是“我们的大使”;在晚些时候,杰斐逊所说的“我的国家” 一般是指弗吉尼亚。邦联的形式,一方面固然满足了 “主权在州”论者的愿望,但是另一方面充分暴露了这种形式已经成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这种企图遭到“州权至上”论者的顽强抗柜。……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辩论。联邦政府获得主要权力和州政府保留某些权力分权治理国家的格局,用最髙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就是美国的联邦主义。‎ ‎——摘编自黄安年《从战地到史林—邓蜀生九旬文集》‎ 材料三 某种程度上讲,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一种否定。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二者的冲突是缓慢展开的,变革对历史传承性的破坏是长期渐进的。当然,这冲突中往往又包含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性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传统因素为成功的现代化助力。‎ ‎——摘编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光荣革命后权力中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产生影响。(3分)‎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欧美国家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过程为例,就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3.(15分)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侵略的斗争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情感油然而生。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还最早表明建立民族国家的问题,于1902年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 ‎——转引自《光明日报》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行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四 日军侵华暴行,没能摧毁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正是因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所以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抗日烽火在各地燃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民族,唤起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新的民族觉醒。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沈祖炜《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民族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南京条约》中丧失的国家主权,由此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析梁启超当时提出“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等概念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目的。(3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4分)‎ ‎(4)据材料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民族主义发展的影响。(4分)‎ ‎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其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发展财政经济为核心,其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未暇理财而先举事,则事难济。臣固尝论天下事如弃棋,以下子先后当否为胜。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 材料二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变法首要解决的是什么。并指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4分)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6分) ‎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牛顿给他所处的时代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它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在一定时期内,使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些中心概念和发展方向发生了确实是极富创造性的转变。‎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因为像他这样一个人,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是为寻求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的一幕,才能理解他。在牛顿以前很久,已经有一些有胆识的思想家认为,从简单的物理假说出发,通过纯逻辑的演绎,应当有可能对感官所能知觉的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是牛顿才第一个成功地找到了一个用公式清楚表述的基础,从这基础出发,他能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地、定量地演绎出范围很广的现象,并且能同经验相符合。‎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在物理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概括指出牛顿成就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牛顿在科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在近代科学史上的地位。(5分)‎ ‎2019届高二期末调研测试卷 历 史 答 案 2018.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A D A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B A C D B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小题13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5分,第24、25小题各10分,共计60分。‎ ‎21.(13分)‎ ‎(1)原因:门徒的游说;学者的坚持;孟子、荀子的发展。(3分) ‎ 思想:孟子:“仁政”“民贵君轻”;(任意一点1分) ‎ 荀子:“王道”“君舟民水”等。(任意一点1分) ‎ ‎(2)主张:天人感应。(2分) ‎ 目的:规劝君主实行仁政(限制君权)。(2分) ‎ ‎(3)途径:返本开新、综合创新、推陈出新相结合。(2分) ‎ 说明: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2分)‎ ‎22. (12分)‎ ‎(1)变化:由国王转移到议会;作用:限制了君权,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2)论题(论点是否明确,是否属于材料主旨和核心信息。酌情给分,不超过2分):现代化选择性传承传统;现代化是对传统的扬弃,等等 论述(是否围绕所提观点展开论述,理由是否充分,层次清晰。酌情给分,不超过6分):示例:现代化选择性传承传统——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保留了国王,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革命后延续了英国的议会传统,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发展。独立后的美国最终确立共和制,是对北美无君主专制传统的传承,其联邦制是北美长期州权至上理念的选择性吸收,带来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现代化对传统扬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保留了国王,但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革命后延续了议会传统,但否定君权神授,确立议会主权原则;美国联邦制吸收了长期州权至上理念,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是否有总结;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规范,逻辑是否严密。酌情给分,计1分)‎ ‎23. (15分)‎ ‎(1)主权: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自主权;(2分)‎ 变化:独立自足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背景: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 目的: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2分)‎ ‎(3)实质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2分)‎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2分)‎ ‎(4)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2分)‎ 影响: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 信心;加强了民族团结,强化了民族主义观念。(2分)‎ ‎24. (10分)‎ ‎(1)解决:理财。(2分) ‎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抑制土地兼并。(2分) ‎ ‎(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4分)‎ 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2分)‎ ‎25. (10分) ‎ ‎(1)成就: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确立了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2分)‎ 影响:①促进启蒙运动爆发;②引起西方文化的转变;③有利于人们摆脱宗教神学束缚。(3分)‎ ‎(2)原因: ①终身为寻求永恒真理的奋斗精神;②系统总结前人的成果;③科学的研究方法;④勤奋的探索精神;⑤严肃的科学态度。(任3点3分)‎ 地位: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2分)‎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