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6 页)
海南省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科 试 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 分)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3 分)
(1)关于这两幅书法作品的字体,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甲骨文 B.篆书 C.隶书 D.草书
(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两幅书法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米字格内。(2 分)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10 分)
①2018 年,海南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贸区(港),万众 zhǔ( )目。②作为最新设立也是
前景最为广阔的自贸区(港),海南有着巨大的优势。③首先,海南的地理位置 (A.独树一帜
B.得天独厚)。④从亚洲范围来看,海南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是泛南海合作的中心,海
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⑤其次,海南的土地面积最大,即使与新加坡和迪拜等老牌国际知名自
贸港相比,未来海南也毫不逊色。⑥再者,海南是 (A.驰名中外 B.超凡脱俗)的国际旅游岛,
环境优美,是镶.( )嵌在中国浩瀚.( ) 南海上的一颗明珠。⑦海南空气清新,散发着醉人
的芬芳;阳光明媚,绽放着火一般的热情; , 。⑧非常适合居住、
度假和开展商贸活动。⑨建立自贸区(港),必将使海南飞速发展,风 mǐ( )全球。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zhǔ( )目 镶. 嵌 浩瀚. 风 mǐ( )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2 分)
(3)语段中的第 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 分)
(4)仿照画线句,再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 分)
3.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2 分)
忽一日,开炉取丹。那 A 双手捂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
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
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额虎,疯狂的独角龙。老君赶上
抓一把,被他一捽(zuó),捽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即去耳中掣出如意棒,迎风幌一幌,
碗来粗细,依然拿在手中,不分好歹,却又大乱天宫,打得那九曜(yào)星闭门闭户,四大
王无影无踪。 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6 页)
(1)选段中的 A 所指的人物是 。(1 分)
(2)本名著中,与人物 A 有关的故事还有 (写出一个即可)。(1 分)
4.下面是椰海职业学院写给椰海市公交集团公司的一封表扬信,请仔细阅读,按要求答
题。(5 分)
表扬信
椰海市公交集团公司:
①我校学生张悦,于今年 2 月 25 日乘坐贵公司 13 路公交车前往学校,下车前发现身
上携带的 2 万元学费被偷。②多亏司机孙师傅火眼金睛,在众人的帮助下将已下车的小偷
抓住,追回了被偷走的 2 万元,替她挽回了损失。③孙师傅这种见义勇为令我校师生十分
感动。④ 。
此致
敬礼
2018年3月1日
椰海职业学院
(1)这封信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 分)
(2)这封信中的第 句有语病,应改为 。(2 分)
(3)这封信没有交代写信的目的,请在横线上补充完整。(2 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
(一)古诗文默写(8 分)
5.(1)相见时难别亦难, 。( 李商隐《无题》 )
(2)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
(3)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5)“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这句格言强调的是做学问要善于思考。《论语》中表
达同一意思的句子是:“ , 。”
(6)海南热带雨林景色美丽怡人,野花芬芳,树木茂盛。正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所说:“ , 。”
(二)古诗词阅读(5 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 和 。词中加点的“此
事”指的是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3 分) 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6 页)
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
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
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
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
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文言文阅读(12 分)
下面两篇文言文,任选一篇作答。(请在答题卡上将选作题打“√”。只能选答一篇,如
果两篇都答,按第一篇计分。)
Ⅰ.阅读《三峡》,完成第 8~11 题。(12 分)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
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重岩叠嶂.(zhàng) B.不见曦.月(xī)
C.乘奔御.风(yù) D.林寒涧.肃(jiān)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沿.溯阻绝 (2)飞漱.其间
(3)晴初霜旦. (4)属引.凄异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三峡的山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 分)
Ⅱ.阅读《陋室铭》,完成第 8~11 题。(12 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6 页)
8.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陋室铭.(míng) B.苔痕.上阶绿(héng)
C.草色入帘.青(lián) D.南阳诸葛庐.(lú)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 (4)孔子云.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陋室的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2~16 题。(14 分)
晒 书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
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
“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
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
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
的扫盲识字班,认识 1000 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
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
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
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
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
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
“在暮色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
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 年 4 月 16 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
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色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
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
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
足愿矣。1992 年 6 月 2 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④母亲捧着书,小心地翻阅着,轻声读着书上的小记,嘴角上扬,咯咯笑着喊我过去看
她手中拿着的一本《酒徒》。多年前一帮书友聚饮后去庄君家小坐,趁庄君去沏茶的机会,我
们几个书友纷纷去她的书橱前窃书。我一眼看见《酒徒》,抽出来藏到了包里。回家后打开,
见扉页上有庄君龙飞凤舞之小记:“老贺赠王书一捆,王大醉,半夜醒来,探手入包,书尚在,
安心睡去。”一本我送出去的小书,在辗转了近十年后,居然以“窃”的方式重回我的手上,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6 页)
真是奇妙。几乎每一本书都有来历,都有故事。整个下午,母亲一直笑个不停。
⑤那是在初夏,栀子花氤(yīn)氲(yūn)的香气里,我和母亲坐在书堆里,一本一本
翻晒我喜欢的书。母亲用棉布仔细拂拭着,娘儿俩漫无目的地聊天,光阴在从书本上抬头、
低头瞬间消失。栀子花开的时节,已经有点热,母亲用手背拂了一下额前的头发,冲我一笑,
她的白发从发间探出来,让我心惊。
⑥多年以后,母亲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
升腾起无尽的思念。因为,每一本书上都留下了母亲的手印。
(选自《中学生阅读》 有删改)
12.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 分)
回乡看到母亲晒书 我与母亲读“小记” 母亲去世,我睹物思人
13.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
(1)泡桐淡紫色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
(2)那两大橱子书我经常抚摩..、翻阅,心里时时升腾起无尽的思念。
14.选文第②段中 “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
在看书呢!’”这句话写出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 分)
15.请简要赏析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3 分)
16.文章题为“晒书”,却详写了我与母亲一起读“小记”的事,有什么作用?(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17~21 题。(11 分)
朱万曙
①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
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
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品读经典可以
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
总之,品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
②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
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
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
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
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
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
③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 A 又如,马克思、恩格
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
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
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
④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 B 《史
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
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
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 语文试题 第 6 页(共 6 页)
⑤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
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梁山泊一百
单八好汉的忠义令人回肠荡气,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
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 C 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
示了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
⑥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 D 经典蕴含的深
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
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7.通读全文,拟写一个能作为中心论点的标题。(2 分)
18.文章开头引用林语堂的话,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是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 B.引出中心论点
C.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D.激发阅读兴趣
19.文章第③段说:“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请简要回答。(2 分)
20.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1.下面这句话放在文中 ABCD 哪一处最为合适?请简述理由。(2 分)
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
的价值。
四、写作与表达(50 分)
22.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8 年春节期间,一段名为《牵妈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
平主席牵着妈妈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传递着温馨,散发着亲情,令人感动。
材料二:“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对儿子每天的生活有严格规定:每天起床后,衣服
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的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练 1000 个字。
材料三:2018 年 1 月 29 日,《人民日报》发布微博文章:曾是高考状元的留美硕士写下
万字书信控诉父母,将 12 年不回家过春节,与家庭决裂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
度关爱”。称自己在长期压抑下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新闻一出,引发网络热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③字迹工整,书写
规范,不少于 500 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发挥想象,按要求将语段扩写成一篇记叙文...。
听说省博物馆展出了一艘从海底打捞出来的古沉船,我和妈妈前往参观。一进展厅,这
艘传说中的古沉船就映入我的眼帘。我驻足凝望,思绪飞扬,心也随船起航,穿越时空,回
到了几百年前,如梦境般,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这段旅程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妈
妈的催促下,我离开了。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 5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