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1孟子二章练习新人教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1孟子二章练习新人教版(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1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公孙衍(yǎn)  丈夫之冠(ɡuàn)  淫(yí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2)安居则天下熄   熄:停息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怎么,哪里 ‎(4)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5)以顺为正者  正:准则,标准 ‎(6)与民由之   由:遵循 ‎(7)独行其道    道:道路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女子之嫁也 A.丈夫之冠也   B.往送之门 C.往之女家    D.与民由之 ‎(解析: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与例句同;B.动词,到;C.音节助词,不译;D.代词,文中指正道。)‎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实现志向了,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的节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志屈服。这才叫做大丈夫!‎ ‎6.填空。‎ ‎(1)孟子,名轲,战国(朝代)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2)《富贵不能淫》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示例】孟母断织、孟子休妻(始作俑者)‎ ‎(2)【观点大讨论】如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你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吗?请说明理由。‎ ‎【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很多家长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上名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示例二】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因为名校集中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戒之曰   戒:告诫 ‎(2)富贵不能淫 淫:惑乱,迷惑 ‎(3)贫贱不能移 移:改变,动摇 ‎(4)威武不能屈 屈:屈服 ‎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男子成年(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11.请简要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我们要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03  拓展阅读 太宗尝谓中书令岑文本①曰:“夫人虽禀性定,必须博学以成其道,A亦犹蜃②性含水,待月光而水垂;木性怀火,待燧动而焰发;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是以苏秦③刺股,董生④垂帷。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文本对曰:“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⑤情,以成其性。B《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于学问,谓之懿⑥德。”‎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岑文本:唐太宗时宰相,文学家。②蜃:大蛤蜊,古人认为其性含水,月光出现时晶莹剔透。③苏秦:战国纵横家。④董生:即董仲舒,西汉政治家。讲学时以帷幕遮掩,以求专心。⑤饬:整理。⑥懿:美好。‎ ‎1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1)苏秦刺股     股:大腿 ‎(2)人不学不知道   道:道理 ‎14.下列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2分)‎ A.夫人虽禀性定/虽乘奔御风 B.必须博学以成其道/蒙辞以军中多务 C.燧动而焰发/释担而立 D.待学成而为美/为人谋而不忠乎 ‎(解析:A.均为“即使”;B.来/用;C.表顺承/表修饰;D.成为/给,替。)‎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不勤道艺,则其名不立。‎ 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 ‎(2)夫人性相近,情则迁移,必须以学饬情,以成其性。‎ 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 ‎16.A、B两个画线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请分别说说这样描写有什么妙处。(4分)‎ A句从正面阐述,通过“蜃月光而水垂;木燧动而焰发”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于浅显,从正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2分)B句从反面阐述,通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反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对人的重要性。(2分)‎ 附参考译文:‎ 唐太宗曾对中书令岑文本说:“人虽然秉有一定的天性,但必须博学才能有所成就。就好比蜃的本性含有水,要见到月光才能吐水;木的本性含有火,要燧石敲打才能发火;人的本性含有灵气,要通过学习才能美好完善。所以历史上有苏秦刺股读书,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的美谈。不勤奋于道艺,功名是不会树立的。”岑文本回答说:“人的本性都很相近,情趣却有所差别,必须用学习来修养情趣,使本性完善。《礼记》说:‘玉不雕琢就不会成为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所以古人勤学好问,把这叫做美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法家拂士(bì)   拂乱(fú)   忧患(huà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常常 ‎(3)衡于虑,而后作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4)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国内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同“弼”,辅佐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 ‎(1)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征讨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了解,明白 今义:比喻 ‎5.下列加着重号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A.百里奚举于市  B.行拂乱其所为 C.人恒过     D.劳其筋骨 ‎6.理解型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谈“死于安乐”这一内容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揭示一个人成才的主观因素的句子是:人恒过,‎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兴起,指被任用 ‎(2)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3)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 ‎(4)征于色      于:在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9.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这些人虽出身低微,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全文的结构上有何作用?‎ 过渡,承上启下。由上文六位明君贤臣的例子引出后文的议论,并得出结论:要成就事业必须经历磨难。‎ ‎11.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的启示。‎ ‎【示例】①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②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③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 ‎03  拓展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详见本课“学法点津”】‎ ‎(1)行拂乱其所为    乱:扰乱 ‎(2)发于声,而后喻   发:显露、流露 ‎(3)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哪一个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4)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使……安定,管理 ‎1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但是创业的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 ‎15.【甲】文第二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做简要说明。(2分)‎ 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1分)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1分)‎ ‎16.【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的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3分)‎ 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1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2分)‎ 附【乙】文参考译文:‎ 唐太宗问左右大臣说:“创业与保持现有的成就哪一个更难?”房玄龄说:“开创新朝代的初期,与群雄一起用武力争斗,然后使他们臣服,是创业难。”魏征回答说:“历代君主,哪个不是在艰难中得到权力,而在安逸时失去权力,是保持成就难。”太宗说:“房玄龄和我共同夺取天下,出生入死,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和我共同使天下安定,常常害怕骄奢从富贵中生成,祸乱从疏忽中生成,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但是创业的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眼下守成的困难,才是应该和各位大臣谨慎对待的。”‎ 推断文言文词义的常用方法 ‎【典型例题】解释下列加着重号词在句中的意思。‎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焉: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怎么,哪里 ‎【技法点睛】(1)借助字音推断。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我们可以借助原文中的通假字的字音并结合文意,推断它的本字,用本字的意义解释通假字。‎ ‎(2)借助字形推断。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理解词的本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便利。如“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钅”与金属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山”与山峰有关,“氵”与水有关,“艹”与植物有关。‎ ‎(3)借助语境推断。汉语中的词语大多都有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一定要在具体语境中来考查词义,即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4)借助课文推断。文言文阅读考查题有时虽然出自课外,但考查的词肯定在课内文章中出现过。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联系课内例句来推断所考查词语的含义。‎ 总之,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推断词义,都要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相关的词语以及有关的背景等进行认真思考,慎重推断。这样,才能对词义做出正确的判断。‎ ‎【习题链接】见“富贵不能淫”“拓展阅读”T13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拓展阅读”T1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