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三大支柱:语言是基础,文体是关键,书写很重要。
作文卷面注意事项
1.写好作文标题。
不写标题,按评分规定扣2分。
2.书写要端庄
“字乃文之衣冠” ,书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考生作文的得分。阅卷是件辛苦的差事,阅卷老师一天要端坐8个小时,平均每份试卷批阅时间最多90秒,让阅卷老师花时间去辨认你的字,必然大大影响你的得分。
字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占方格三分之二,笔画不超出方格。
端庄的书写能给阅卷老师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同等的情况下,最后的赋分,书写端庄的要比书写马马虎虎的多很多分数。
3. 字数要写够
高考《评分细则》规定:“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打分之后,再扣字数分。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过35分。不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这里的“未完篇”有三种情况:一是明显没有结尾,二是最后一句话明显没有写完,三是最后没有句号,让人不知道是否结束。这是硬伤,扣分没商量。字数不够,每50个字扣1分,实际损失比这大得多。
字数多点比少好,因为会给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视觉效果,字数太少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建议同学们高考作文写到850字左右!
4.学会分段
最忌老3 段,以5—7段为宜。
5. 正确使用标点
注意行首行末,不能一点到底。
6. 不写错别字
每个错别字扣一分,隐性失分不可估量。
作文内容注意事项
构思要充分
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
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列提纲,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时间安排:审题——5分钟;构思列提纲——10分钟;行文——45分钟;浏览检查——5分钟。不得超过65分钟。
首尾要响亮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写作,意思是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文章的开头如果像“凤冠明珠”亮丽夺目,抢人眼球,就能为文章增色不少。特别是高考作文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文章开头尤其重要。如果一篇文章入题较慢,又毫无新意,阅卷老师很容易失去耐心。(入题要快,不绕弯子)
巧妙开头“5招数”
1.开门见山,直奔观点
即在开头直接点明文章立意,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彰显文章的题旨,使读者对自己的行文意图有所洞彻,以便确定文章是否跑题。
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摆明观点。即使在第一段用一则小故事或者用一组排比句来导入,第二段一定要把你表达的中心摆出来。如果阅卷老师读完前两段(字数大约一百多字),仍不能捕捉到你的观点,他就会有一定的阅读急躁情绪,所以此处点题非常必要!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以“雅俗皆乐,幸福中国”为题的作文的开头:
示例
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在“咿咿呀呀”声中粉墨登场,她是中国的国粹——京剧。韵律十足,动感四射,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里散发活力,她是大妈们的最爱——广场舞。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看似天差地别,但她们站在一起,笑得灿烂:“我们都是幸福中国人!”
赏析
此文段由“京剧”“广场舞”两大关键词开篇,引出雅与俗的对立统一,并以“一个阳春白雪,一个下里巴人……‘我们都是幸福中国人’”照应标题“雅俗皆乐,幸福中国”,开门见山,直奔观点。
2.比兴开头,营造氛围
借助《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开头,这既能迅速地切入主题,又能营造氛围,紧紧地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但运用“比兴开头”法,要注意起兴之物必须与“所咏之辞(观点)”有内在的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如以“残缺也是美”为题的开头:
示例
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是美。
赏析
此文段采用的是“比兴开头”法,下文涉及的内容应是谈“残缺美”。运用这种手法开头,能营造气氛,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3.问句开头,启人深思
即开头采用问句的方式(一是设问,一问一答;二是反问,寓答于问;三是设疑,留下悬念)引出话题,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写作时可在文章开头设置问句,引人遐想,启人深思。
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以“说纽带”为题的作文的开头:
示例
何为纽带?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或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或曰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这些答案所指或大或小,或远或近,都可聚焦于一个词——合作。合作需要契机,需要纽带,纽带在历史中一直存在,并一直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赏析
此文段开头用疑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指出什么是纽带,同时引出观点。这个开头方式非常新颖,启发读者思考,耐人寻味。
4.名言发端,展示素养
开头引用名句或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等。作文开头以此来引出话题,常使文章有一种理直气壮之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从而使文章中闪烁着一种理性的光芒。
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以“且看今朝,尽数风流”为题的作文的开头:
示例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续不绝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自古以来,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都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前进着。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甘做中国变法第一人,即使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也未曾逃跑的谭嗣同;抗日战争时期,浴血奋战的中华儿女……自强不息是支撑我们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在和平年代,中国人民更是将自强不息的精神发扬光大。
赏析
此文段以《周易》中的名句开篇,恰当地引出“自强不息”的话题,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下文论述的展开张本。这样的开头,在明确点题的同时,给人一种文采飞扬的感觉。
5.妙用修辞,彰显文采
如果想用文采飞扬的语言营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可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修辞,使语言如珍珠美玉,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如若在开头利用多种修辞手法,就可以营造一种强大的气势或氛围,给人一种新奇感和震撼感,让人从中受到感染。
如以“智者若树”为题的作文的开头:
示例
春花的智慧在于燃尽生命的怒放,于是有了草长莺飞,最美人间四月天;夏蝉的智慧在于蛰伏地底十七年,于是有了一朝破土,一鸣惊人;凤凰的智慧在于经历烈火的洗礼,于是有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而树的智慧,远不止如此。智者,若树。
赏析
此文段以排比对称的形式罗列了春花、夏蝉、凤凰三个意象,一连三句,破空而来,营造咄咄逼人的气势,最后点明主旨,水到渠成。这种开头,既能显示出作者知识的丰富,又能诱发读者深入思考。
精彩结尾“6方法”
1.首尾呼应,凸显主旨
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2.言为心声,呼唤号召
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恶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恶丑。
3.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一篇好的文章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要具有哲理启发性。如同欣赏一支优美的乐曲,曲虽终但余音缭绕,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
4.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色许多。
5.抒情议论,气势不凡
文字发于心,出于情,如果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优美的文字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并配以适当的议论,这样就会使文章结尾气势不凡,强劲有力。
6.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通过景物来烘托作者真实的情感,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隽永,让读者感到余味无穷。(此方法较适用于记叙文的结尾)
点题要醒目
作文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以让阅卷老师在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半遮面”,太曲折,太含蓄,是高考作文的大忌。换句话说,就是点题点题再点题,扣题扣题再扣题。(主题 标题、 题干、 命题、 话题、 材料)
点题,是获取“保险”分的“奠基石”。
点题,不仅是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的法宝,而且也是想要获取高分的考生的妙招。
点题,是挽救离题文的“救命草”。
有一位阅卷老师这样说:“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在作文中要不断提到文题,点明你的行文和文题的关系,引领读者随着你的思维走。”
点题的方法
某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曾说:“有时候一个关键词、一句关键性的话,就会救活一篇高考作文!这是未曾阅卷的朋友想象不到的!”
高考阅卷就是尽量找你文中的切题点,尽量把你的分数提上去,立意把握不准的,要有救命句。
高考阅卷是阅卷老师审查你的写作水平,而不是你审查阅卷老师的阅读能力与忍耐力。要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
注意:
当然,这里的反复也是相对而言的,它既不是乱点题,也不是滥点题,不宜少也不必过多,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用作点题的话语一般设计至少五处,分别出现在段首,中间和文末等即可。
用标题点题
开头点题
用题记点题
用小标题点题
独立成段点题
用段首句点题
论证分析时点题
结尾处点题
用后记的形式点题
点题歌
立意准,标题合;
开篇亮,结尾扣;
段首点,段尾论;
例子中,别忘提;
这几点,心中记;
能做到,拿高分。
语言要优美
要在大量立意相似,材料雷同的作文中冒出头来,语言上总要有点过人之处。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美化语言的能力。富有文采、富有激情的作文总是比质朴平实、不动声色的作文得分更高。
要想在语言上提高得分点,必须在备考过程中,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比如典范语段背诵、系列片段练习等,经过熟读成诵,模仿学习,就会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上了考场,就有可能通过套用、化用,达到增添亮点,获取发展分的目的。(背诵套用很管用)
2018高考作文分析
主题更具切身性——选取和当代中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热点事件,把这种对现实的认知和感悟放在时代的背景中,真实地体现出同学们的价值判断、时代情怀和责任梦想。
主题更具开放性——裸其奥义,显其真髓,把话题直接摆到面前,让考生自由选择,梳理关系,筛选角度,以文显情,以文化人,以文载德。
主题更具辩证性——寻求“多元多维”突破,找到彼此联系,不是“非此即彼”“非白即黑”,而是深度思考后的理性分析。
主题更具时代性——关联自身,涉及家国,融入世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主题更具深刻性——口吐莲花式的作秀已经过时,得势不得分,更需要辩证分析、深入本质、剖析内因,审美、思想与价值情怀并举。
2018年的全国1卷作文强烈地体现了个体命运与家国责任和时代使命的关系。从古到今,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情怀,至今未曾中断,还历久弥新,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品质,这是我们青年的风骨和担当,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个体生命与时代烙印
全国1卷的第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这不仅是个体生命的诞生,更是承载了新世纪美好愿景的一代,在特殊时代下,这些个体生命具有了时代的归属性和使命性。
个体记忆与时代荣辱
正如全国1卷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汶川地震这是祖国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中国四川汶川遭遇了里氏8.0级大地震。仅仅5分钟,一座美丽的城市化作一片废墟。七万同胞罹难,二十多万人受伤,数百万人丧失家园。这一天,让每个中国人刻苦铭心。虽然汶川强震过去了,曾经的灾难给我们带来悲痛的回忆,但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和力量。
而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北京,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正在向世界绽露出新的姿态,灾难没有让我们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将荣耀刻在历史丰碑。
世纪宝宝们在灾难和荣耀中与祖国一路同行,“青山一道同风雨”。
个体关注与时代责任
全国1卷中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新时代呼唤个体生命更加关注社会民生与世界潮流的发展,因此这要求青年学生们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不行,不思考不行,不闻家国事不行,不担当没梦想更不行。要将个体关注和时代责任紧密结合。
个体成长与时代愿景
全国1卷中第二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长大成人是什么?
是指事物走向成熟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又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
成长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死亡与新生。成长中,我们会学会感恩、学会团结、学会自立,学会担当,学会追寻……我们也会认识:真、假、善、恶、美、丑。
成长是有坎坷的,哪会有人没有磕磕绊绊。经历的越多,成长的越快。个人成长不只是生命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幼稚到成熟,由无知到深刻,而是生命所必须经历的全部。
在个人成长的路上,我们经历着爱,经历着亲情的守候,经历着人生的美好,经历着前途的规划,经历着未来的抉择,经历着时代的洗礼,也经历着梦想的荣光与责任的担当。所有这些便是我们成长的基石,这些基石使我们得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丰腴人生。
个体奋斗与时代宣言
全国1卷中第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就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世纪宝宝长大成人后,开始了投身祖国的建设,奋斗中前进,坎坷中坚韧,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把祖国的美好愿景和时代的要求扛在肩上,继续与祖国一路同行。
真题再现
(2018新课标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 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
你我之梦,中国之梦
广东考生
十八年前,庚辰龙年,我随新千年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十八年后,戊戌狗年,你接过火炬来到人世间走这一遭。有缘相逢,请你打开时光瓶,它已漂过了又一个十八年。
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我的梦,也是你的梦。
我有幸与新世纪同生,更有幸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许是注定,我见证了这十八年来祖国的日新月异。有道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两千年前,中国还是奴隶社会;一千年前,中国还是封建社会;今天,中国是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我看过北京奥运会上灿烂的烟火,我上过来自宇宙中的授课,我走过众多山区里崭新的公路,“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中国做到了。“精准扶贫”已入攻坚阶段,扶起了后劲十足的东方巨龙。而如今我坐在这考场之上,将我十二年所学化作文字,正是得到了科教的好处。中国梦是不会终止的,尽管成就已辉煌,但逐梦人不会停下脚步。我的中国梦,十八年后也是你的梦。
2035年,我在时光那头,你在时光这头。你望着我。你的梦,也是我的梦。
又一代新人,又一轮十八年。你我似已相距太远,然“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时空,也并非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了,全面小康早已建成了,你生逢盛世,你是比我更幸运的一代天之骄子,你的使命无疑更大了。我这一代,目送中国雄起于东方,而你这一代,则要成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中流砥柱。“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生于信息时代的你定然更有超世之才,不过,我也会在你身边,我们的中国梦,不单靠一代人孤单地努力,中国梦,是代代人心血的结晶。
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你我的梦,中国的梦。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望过往的辉煌,不为沉湎自傲,而为展望未来。中国尚有诸多不足,产品质量有待提升,科技人才有待壮大,军事力量有待增强。无妨,你我齐努力,社会共出力,沉下心来为中国谋发展,须知“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中国发展。既如是,何不携手共创新时代?
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机缘与使命、际遇与挑战。时光两头的你与我亦如此,然,新世纪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是你我共有的中国。她的梦,当是你我齐追逐的美好的远方。此肺腑之言,我装进时光瓶,留待你亲启。
“江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望十八岁的你与我陪伴着祖国高歌猛进。愿与君共勉,待他日归来回首,春满园。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议论性散文。文质兼美,体现了该考生较好的临场应变能力和语文素养。此文有三大优点。
其一,圆满地完成了所有写作任务。依据材料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有联想,有思考,鲜明而集中地表达了传承中国梦的主要意思;作者从18岁青年人的身份切入,针对“2035年的18岁青年
”而写,写作目的明确,语言得体大气,共勉之余,更表达了对中国新时代年青人的希望。材料使用灵活自然,不生搬硬套。
其二,条理清晰,形有序,神如炬。文章开头用“接过火炬”形象地表达了“传承中国梦”的主旨,整篇文章在此统领之下,由回顾过去十八年,写到展望未来十八年,再到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最后一个自然段以共勉结尾,考生思维清晰严密。三个过渡段,语句化用自余光中先生《乡愁》一诗,不断反复之间,重章咏叹,形成绝妙的建筑美和音韵美。
其三,文笔潇洒雅致,气度不凡。文章中多处准确引用各种名言,从《诗经·大雅》到《三国志》,再到《少年中国说》,信手拈来,精巧凝练,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特别是《少年中国说》的引用不落俗套,展现了较好的文学功底和文化积累。当然这些语句很多都为最高领导人所使用过,但这也正表明了考生对于家国社稷及传统文化的重视。
当然,本文在论证的深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个别语句还有瑕疵。
【解析】
该题延续了2017年全国Ⅰ卷的优点,又有创新。内容上突出了时代特点,又避免猜题;尽管限制点较
参考立意
1.祖国前进我成长
2.我们相约在2035年
3.相约在并不遥远的明天
4.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5.一代人的心里话
6.“世纪宝宝”旅行记
7.共和国,我与你一路同行
8.追梦,与你们在一起
9.你的梦,我的梦,共同的“中国梦”
10.春秋鼎盛年,共筑中国梦
11.我和未来有个约会
12.“青春梦”与“中国梦”
13.共筑“中国梦”,我心飞扬
2019作文命题预测
从近年来的命题情况综合分析,可预见的未来几年内,作文命题一定不会脱离以下几个方向:
首先,增强“四个自信”,落实立德树人
2018年的作文命题充分调动文化积淀,融会新思想,将“四个自信”贯穿其中,形成了点面结合、精神深蕴的格局。
全国I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中国梦”精选7个年份,既集中展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事件和新时代的重大规划,又精准对接这一代考生成长史的重要时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历史感,引导考生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切实感受“四个自信”,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和激情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
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引导考生对成才成器、国之重器等进行深入思考,启迪考生争做大国栋梁,落实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其次,关注社会热点,凸显时代主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高考作文充分发挥积极导向功能,致力于讲好改革故事,凸显时代主题。
全国卷Ⅲ作文“改革开放三部曲”以三条标语口号浓缩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折射出发展阶段的演变和发展方式的变迁。引导考生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浙江卷作文基于对“浙江精神”的提炼与概括,回望历史,紧贴时代主题,引导考生站在人生新起点,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
北京卷作文“绿水青山图”要求考生展开想象,用记叙文描绘自己期待的生态文明图景,贴近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主题。
最后,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高考作文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全面的测量。
全国Ⅱ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理性思考。
天津卷作文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在提供多向思维路径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梯度,需要考生通过想象和思辨,达到叙述或论证的深度与高度。
上海卷作文“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较容易激发考生的思维主动性。
江苏卷作文“语言”内涵深刻,涵盖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具体与抽象、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可以引导考生拓展思维空间,充分施展写作才华。
作文得分要点
立意要明确
高考作文鉴于评卷速度太快,有时立意过深了,太难于理解了,反而容易导致误判失分。所以,高考作文的主题,不宜玩深沉,不必太复杂,不可太超前,不要太逆向。
中心论点本身应该明确的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应该始终不变(专注—坚持—拼搏),作者不要提出与中心论点相对立或矛盾的观点(专注—不专注)。
高考阅卷的最大特点是快。打一个分数要点八次鼠标,所以大多数作文的实际阅读时间应该不到一分钟,五十秒左右看一篇的速度是正常的。
在这种高速阅读的情况下,阅卷老师对绝大多数作文通常都是只读一遍的,没有时间再读第二遍。所以,高考作文一定要中心明确,结构明快,语言明朗。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匆匆读过一遍之后,就能立刻看出文章的优点和亮点,作者的才情和素养。需要慢读或者读第二遍的文章,都有可能被误判。
审题立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切合题意不偏离)
2.正确(思想进步不反动,感情健康不庸俗)
3.明确(观点鲜明不含混)
4.集中(主题单一不分散)
5.深刻(穿透题目,深入本质)
6.新颖(发散创新,不落俗套)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明确要求“思想健康”,有关人员透露:“作文只要思想不健康就不及格。”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越雷池一步,思想要保证绝对健康。不能反科学反道德,不能反中学生守则,不能意志消沉、思想颓废。
不犯政治性错误、情感性错误、偏激性错误。(社会上没好人、生活没意思、同情本拉登、高考摧残人、老师不负责、将爱情进行到底)
标题要生动
常言道 “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可见题目之重要。对于高考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文题,好的题目会让评卷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题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高考考纲规定:拟题不当扣1分。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
好标题的两个原则
显示题意(材料的主旨 作者的情感)
生动新颖(运用修辞 巧妙化用)
高考作文拟题中的失误
1.不拟题目
2.题目没有新意,落入俗套。
3. 题目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
4. 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拟写标题“4方法”
1.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或关联点作为标题
关键词句往往是材料的“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扣住了关键词句或关联点也就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若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或关联点做文章的标题,则会使文章标题醒目有力,既能体现材料的内涵,防止偏题,又可使阅卷老师明悉作文的观点。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的标题“高铁和大熊猫——世界了解中国的两张名片”“苦辣酸甜神州味,生旦净末(丑)华夏情”,这两个标题选用了材料中的关键词,从而亮明了文章的观点,醒目有力。
2.化用俗语、流行语、成语或诗词名句等作为标题
标题化用俗语、流行语、歌曲名、影视剧名、广告语等,会显得通俗易懂,自然亲切,极易引发读者的想象;化用人们熟知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中的名句、成语等,既典雅工丽,词约意丰,又使得文章显示出文化底蕴。前者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化用民间谚语)、“‘爱’在心头口难开”(化用流行歌曲名)、“不要让精神‘断层’”(嫁接地理术语)等;后者有“小人之心何以度君子之腹”(化用成语)、“别人的风景你的梦”(化用诗句)、“海棠依旧……绿肥红瘦……”(化用古典诗词)等。
3.巧用修辞,生动形象
有的标题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简明生动,又新颖别致,对读者极富吸引力。如“生命不是永远张开的弓”(比喻)、“树的叹息”(拟人)、“向生命致敬,为人性喝彩”(对偶)、“我是谁?我是我”(设问)、“人生多彩,多彩人生”(顶真)等。
4.经典改编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考生也正是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如《〈孔雀东南飞〉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结构要清晰
什么样的结构是好的结构?
好的结构,既能展示考生清晰的思路,又能提高老师阅卷的速度。好的结构还应该伸缩自由驾驭自如。
结构要板块清晰,一目了然,不能信马由缰、杂乱无章。阅卷老师在高速阅读的情况下,希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看清作者的思路,看清全文的布局安排,阅读一个段落,要能迅速看出这一段写什么,段和段之间是否界限分明。如果看不清段和段之间的联系,不可能打高分。
就像在醒目处点明题意一样,要在醒目处显示你清晰的构思。
把用于点题的几个语句以独立成段的形式表达,或者就用小标题的方式显现,这应该是最清晰的一种结构方式。
将点题的话语放在中间文段的开头,也是显示清晰思路的好方法。
作文结构大多属于并列式,这种简洁明快的风格符合阅卷老师的心理需求,也符合快节奏中的现代人的欣赏趣味和心理需求。
结构方式还有对比式、层进式等。
文体要鲜明
高考作文对文体没有限制,但是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要显示出这种文体的特点,即写什么像什么,而不是写成非驴非马“四不像”。
最忌文体“四不像”。《评分细则》规定:“严格文体意识。议论类文章,议论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记叙类文章,记叙的文字必须超过三分之二。否则视为文体不明。”一般而言,一半记叙一半议论(或者首尾议论占一半,中间举例详细叙述)的文章不超过40分。
忌文体“大拼盘”:如果是记叙文,后面的议论就是画龙点睛;如果是议论文,前面的论据就应简明扼要。
不能“议论不够记叙补,记叙不够寓言补”。不能写着写着树叶啊月亮啊就开始说话了。不能人不人鬼不鬼地乱写一气。
不要写病历、话剧、合同书、诊断书、实验报告、鬼神魔幻、网络文学等,阅卷老师特别烦。(冒创新之名,行空洞之实)
考场作文大多是议论文,只要符合题意,较有文采,分数较高。
写记叙文的,尤其是胡编乱造、观点不明、没有文采的,分数很低。(构思相当困难,语言很要功力,题意不宜太明)
高分作文多为记叙文和抒情性议论文(才子文体:知识的厚度,思想的高度,情感的力度,语言的亮度)。
书信体亲切自然,纵横自如,叙议自由。
语言不朦胧
考场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讲究“文贵曲”,即立意要含蓄,语言要含蓄;考场作文要求“文贵明”,即立意要鲜明,语言要明白。
考场作文的语言当然要“美” ,但为了美而美,光想着展示文采,写得隐约朦胧云遮雾罩也当然是不行的。你说我写得好得不行,对不起,我看不懂。
阅卷机制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要教会学生写人人都不会看走眼的文章,所以一切含蓄朦胧、剑走偏锋的作文都是不可取的。
材料要准确,新颖
首先,选材求新。每年高考阅卷,仅上海的六七万考生作文,就让每一位阅卷教师和几位历史名人相遇数万次。所以,如果可能,尽量不要再让李白、苏轼、李清照、陶渊明、居里夫人、海伦·凯勒忙得不亦乐乎了。即使还不想让他们从你的作文中下岗,也要让他们忙出点新意来。材料要有序,要协调,要灵活。有序,不能古今中外一把抓,历史现实要过渡,别人自己有衔接。
典例:“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如果灵活剪裁材料,可以说明三个论点 :
1.关心国家大事,要有强烈的参政意识——春秋时代的曹刿是个普通百姓,无职无权。但他关心国家命运,挺身而出,主动要求“入见”鲁庄公。
2.要积极创设民主参政的环境——曹刿能积极参政,发表意见,恐怕不仅仅因为他有这方面的才能,还因为当时有一个允许参与的民主环境。
3. 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应该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如果抱着让少数人去“忧天下”而自己“何必去参与”的思想,来对待当前的改革和开放,那就丢失了自己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资格了。
难点专练(点题练习)
一、对比一下两篇文章开头是否扣题,从点题角度修改(二)开头段。
(一)危机
当斑马被猎貂追捕时,它越跑越快;当老鼠被猫追捕的时候,老鼠变得越来越机灵……人生没有哪条路是完全平坦的,上帝不会给一个人一个完整的苹果。当危机来临时,只有化危机为动力,才能有新的发展。
(二)危机
曾经,我们有着优美的乡村。孩提时在水里嬉戏,游泳,捉鱼,要是渴了,就直接喝上几口,还真有点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味道。春光明媚的日子,屋前是五彩缤纷的花朵,香味扑鼻,屋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可如今确是 “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河不再叫河,而是叫“臭水沟”了!那山林也不再叫山林,而是改叫“坡”了!那空气不在清新,而是混杂着各种怪异气味。
【答案】
危机
曾经,我们有着优美的乡村。孩提时在水里嬉戏,游泳,捉鱼,要是渴了,就直接喝上几口,还真有点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味道。春光明媚的日子,屋前是五彩缤纷的花朵,香味扑鼻,屋后是郁郁葱葱的山林。可如今确是 “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河不再叫河,而是叫“臭水沟”了!那山林也不再叫山林,而是改叫“坡”了!那空气不在清新,而是充斥着饲料等怪异气味。
【解析】要点出环境危机,不能只有描写,要有点睛之笔,文章才能出彩。
二、对比一下两篇文章结尾是否扣题,从点题上修改结尾段。
(一)面对被石头挤压的危机,小草亦能突破黑暗露出嫩芽;面对严寒,梅花亦能开放在枝头。当危机来临时,化危机为动力吧,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就!
(二)医生面对病人,不能只看到“病”而不看到“人”,我们在面对“利益”时,不能只看到“私利”,而看不到“公益”。我们应该多一点社会公德意识,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洁净的公共空间。
【答案】
医生面对病人,不能只看到“病”而不看到“人”,我们在面对“利益”时,不能只看到“私利”,而看不到“公益”。面对生态危机,多一点社会公德意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洁净的公共空间。
【解析】文章的结尾要和主题相关,“生态危机”必不可少,这是点题之处,不可缺少。 学.科网
三、思考文章(一)的中间部分是怎样扣题的?
化危机为动力,是个人取得成功的钥匙。
化危机为动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
化危机为动力,是一个国家立足发展的基石。
【答案】
三个分论点,紧扣中心文题,且独立成段放在醒目处。这样能使中心明确,主题突出,思路清晰。
五、找出下面论据中的点题句。
化危机为动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
商场如战场,企业的竞争在现代社会是与日俱增,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一个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已突破400亿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 。但海尔人从来没有安逸过,它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海尔能茁壮成长,长盛不衰呢?原因是他们意识到危机随时存在,必须时刻有危机意识,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可见化危机为动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
【答案】
化危机为动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
原因是他们意识到危机随时存在,必须时刻有危机意识,不能有丝毫放松和懈怠。
可见化危机为动力,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