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分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分析--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论述类文本阅读)(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 ‎ 【考点讲解】‎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是重要考点之一。‎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概念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概念可以大众公认的,也可以是个人认知特有的一部分。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即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例如:“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森林”的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都有必要条件即客观事物(客观对象),其中必要条件唯独只有一个,充分条件有N个。条件越多,概念外延越小。条件都是带有功能性质的。比如:杯子要有空间,才能承载。而且是用来盛水、酒等液体。而且是器皿类(定义项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所以杯子概念的含义是:用来盛水、酒等液体的器皿。并且如果知道充分条件就能大概的反推出所属的事物或对象。因为它一定和客观存在的事物相联系。概念的功能还有:判断,描述,属性,范畴,定义(概念清晰度)等区别。‎ 在中国,对概念的描述是:概念是前卫的、新颖的、潮流的,有未来的趋势,有背景有画面。概念具有严格固定内容,也有一定的模糊性。概念不是实在的,而是想象的,用概念进行思想,用概念展示其真实性。意识的式样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区分的图像越彻底,就越有利于我们进入一个精细无限的领域,否则总是把一个事物归结为另一个事物。‎ 从形式角度来说:想法是较高级的方式,概念是以字词的方式出现的,想法通常是以完整的一个句子方式出现的。不过形式相同;都是以语文和符号为载体。所以可以理解成概念是浓缩较多信息,精辟的想法,因此概念具有形象性,图像性,而科学概念具有系统性。概念还必须是人们可以交互理解的,所以具有普遍性和达成客观性。‎ 所谓“重要概念”,是针对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而“文中”则指的是阅读语境。阅读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字、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在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书面语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和话题的社会语境以及由作者和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词语是表达文章“重要概念”的基本语言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理解“重要概念”的基础。表达“重要概念”的词语(包括短语)如:反映概念本质特征的词语,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对文章结构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临时借用的或者是新的词语,带有某种特定的内涵。一般地说,高考试题测试的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意思,而是特定语境中容易发生偏差的含义。‎ 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是重要的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作者为表达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临时借用或新的词语,带有某种特定的意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根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要理解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它们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核心。‎ 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是一些术语,其内涵多数是临时的、具体的、不具备普适性;其对概念的内涵揭示,也不一定是下定义的标准语言形式。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全部事物,即概念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对概念的外延考查,通常是对某事物所包含的对象的判定,或是分别对若干对象作出是否包含在内作判定。‎ 高考设题一般为主观解答题或客观选择题,考查科学术语或说明对象的内容特征。善于把握概念的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感情色彩、轻重程度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 ‎【真题分析】‎ 一、(2018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 “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答案】D 的意义,“在于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可知,“新子学”是通过“照着讲”得到“理论之源”的。‎ 二、(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 ‎“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答案】A ‎ ‎ ‎ 三、(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从脸谱说起 叶秀山 脸谱在京剧艺术中不可或缺,实在是我国艺术家对世界艺术作出的特殊贡献。不过,以前也常听批评家在贬义上使用这个词,说人物没有个性,有公式化、概念化的毛病,则斥之曰“脸谱化”。‎ 其实,脸谱与概念、公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式是抽象的,但脸谱却不能归结尾抽象。我想,批评脸谱公式化、概念化的,其中有一点未曾深察的是在那个“谱”字上。‎ ‎“谱”有标准、准则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说话、行事“没谱”,是言其做事说话不遵守一定的规则、无法沟通、交流,也无法理解。“谱”是要大家都能遵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谱”还有谱系的意思。谱系是历史性的,是一种传统。历史不同,传统不同,谱系也就不同,于是有各种不同的家法、流派。京剧的脸谱,也有不同的家法,同样是曹操的脸,勾画上也是大同中有小异。此外,凡称“谱”的,都是有待去实现的。“谱”自身是实践的“本”,好像是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方案。光有个脸谱不能成为“活曹操”“活包公”,要成“活某某”,还看演员如何去演。‎ ‎ 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分属各种不同的菜系:四川的,淮扬的,上海的,广州的……但菜谱不是菜,不能吃。菜谱给人一个规范,有的很详细,看起来也很死板,如加盐多少,文火炖半个小时等等。这个指标,对于普通家庭主妇而言,是帮助她做出中等水平的菜肴来,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火候,是一个综合性的分寸,不是“30分钟”“35分零5秒”那样死板的,到时一定起锅。“火”曰“候”,乃是一种征候,是靠操作者的经验体会感觉出来的。把握火候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做出来的菜,有个中等水平,能吃就行;但就艺术性而言,火候是必须掌握的。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把各种“谱”——包括曲谱、身段、脸谱……都艺术地“兑现”出来,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 像厨艺一样,舞台上也有中等水平的演员,他们按部就班地把各种“谱”“做”出来,就算是完成任务,刻苦地也会用相当的功夫,就是缺少一点灵气。像灵气、气韵等并不是能“谱”出来的,而是艺术家的一种创造。然而,就道理上来说,各种“谱”,并不是要限制人的创造,而只是要使人创造得更好。做不好菜不能怪菜谱,演不好戏不能怪各种程式,人物没有个性也不能怪脸谱。再往深里说。各种“谱”不但不企图限制艺术家的天才,而且还可以防止天才的流产。“谱”规范着那不易规范的天才,使其不仅有天才,而且有成就。‎ 记得十几年前奚啸伯先生对我们说,舞台艺术要做到“有规律的自由”,他的体会是很深刻的。 ‎ ‎ (选自《叶秀山文集》,有删改)‎ ‎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标准、规则;谱系;有待实践的“本”。‎ ‎ ‎ 四、(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6~8题。‎ 谈审美移情 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学……科网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审美移情发生的原因是同情感与类似联想。谷鲁斯等人认为引起移情的原因是人的生理活动,移情源自于人的“内模仿”。但立普斯的观点更可信。他认为,审美移情起源于人的类似联想。人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东西放在同一个观点下去理解,所以总是按照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身外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审美的人都具有同情心,以自己体验到的某类情感,去类比、理解周围看起来是同类的事物。这种同情,不但及于他人,也及于其他生物及无生物。‎ 审美移情的功能是人的情感的自由解放。尽管移情不一定伴随美感,但美感则必定伴随移情。因为审美移情能给人以充分的自由。人的不自由常常来自人自身。自身是有限的,它是自由的牢笼。可是在审美移情的瞬间,自身的牢笼被打破了,“自我”可以与天地万物相往来,获得了自由伸张的机会。“自我”与天地万物的界限消失了,人的情感也就从有限扩大到了无限。‎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6.下列关于移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秋水》中,庄子把自己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 出游时也是快乐的。这实际上是庄子对自己感情的对象化享受。‎ B.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但是,立普斯对 移情的阐释才使得移情说具有了科学形态,他也因之深受赞誉。‎ 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 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 D.移情与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客二分,主体在客体面前保持自我,物我两立;‎ 而在移情时,主体与客体的界限被打破,学—科网主体客体相融合。‎ ‎【答案】C ‎ ‎ 五、(201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之光。‎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答案】 A ‎ ‎ ‎【模拟考场】‎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节日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其设定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在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但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走都有着古老的渊源。‎ 日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宗教礼俗。殷人将日月之神称东母与西母,周代依据日月的时间属性行朝日夕月的祭礼。“夕月”即秋分日的晚上在西门外祭月。春秋战国时,日月神被称为东皇公、西王母。沂南汉画像石中东王公、西王母分坐在柱状物(昆仑山)上,西王母两旁跪有捣药的玉兔,由此可知,晋代郭璞《图赞》中“昆仑月精”的说法言之有据,而后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演变而来。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此后直至明清,历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 上古时期祭月列入皇家祀典而例行祭祀后,民间缺少了祭月的消息,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一般百姓无缘祭享。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文化观念的进步,人们对月亮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对一般平民来说,月亮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唐人精神浪漫,亲近自然,中秋赏月已成为文人的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华章丽句寻常可见,如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玩月》云:“中秋云尽出沧海,半夜露寒当碧天。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在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文人沿袭赏月古风,但其情趣大异于唐人。唐人大多由月亮的清辉联想到河山的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请酒风流,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就借秋月抒发了感物怀人的情思。宋人常以月之阴晴圆缺,喻人生变化无常,苏轼《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寄托着这种浩叹。似乎中秋明月的清光,也难掩宋人的感伤。不过对于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一种形态,即世俗的欢愉。北宋东京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在银蟾光满之时,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临轩玩月,酌酒高歌;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梦梁录》);市井贫民“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学科¥网 团圆是中秋节俗的中心意义。宋人的团圆意识已与中秋节令发生关联,宋代城市居民阖家共赏圆月,就体现了这一伦理因素。明清时期,由于理学的浸染,民间社会乡族观念增强,人们对家庭曼为依恋,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的良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连,取团圆之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月饼在宋代已经出现,但以月饼为中秋特色食品及祭月供品的风俗大概始于明朝,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生活中作为团圆的象征与联系亲族情感的信物互相馈送。‎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中秋经历了文人赏月的雅趣,民间拜月的情趣,以及有吃月饼而无心看月的俗趣,节俗形态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一部中秋节俗形态演变吏,也是一部中国民众心态的变迁史。‎ ‎(摘编自萧放《团圆饼与月亮节——中秋节俗形态的变迁》)‎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可能都与月亮的运动规律有关联,其中中秋节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多来源于古老的文化礼俗。‎ B.商代人、春秋战国时期人、汉代人对日月之神的称呼大同小异,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先民的日月崇拜有一脉相承之处。‎ C.根据沂南发现的汉画像石,我们可以推测,古人认为地上的昆仑山和天上的月亮联系紧密,也能推测出嫦娥是由西王母演变而来。‎ D.从秦汉到明清,历代秋分时期祭祀月亮都是皇家独有的礼制,这可能与神权控制有关,日月这样的大神,只有皇家才能与之沟通。‎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项,考查的概念有“节俗”“礼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逻辑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却涉及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逻辑的对象是所有的科学和所有的探索领域。换句话说,逻辑是识别和判断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正确与否、有效与否的科学。此外,逻辑的科学性质还在于它与科学一样,是通过论证的方式来推进自己的研究的。‎ 逻辑不仅是一门独特的科学,还是一门奇异的艺术。科学在知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艺术在行的方面使理性臻于完善。人类理智的本性就是要成为理性的人。理性并非意味着不会犯错。人类理性的活动是推演性的,而推演活动又是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理性并不保证它在生产或构造或构成中不会出错,它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定义或划分,推理会出现瑕疵,思想会产生混乱。自在的理性需要一种逻辑的力量来克服它的这种先天的不确定性,从而使理性的德行臻于完善。‎ 逻辑还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们将人类的思维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并尽其所能地去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其中逻辑公理的选择体现出人们对理论本身的最深思熟虑的判断和洞察力。逻辑规则和定义体现出人们为追求无可置疑的结论而对推论施加的严苛条件。推理链条的环环相扣反映出人们对思维编织的精细严密的要求。如果一个理论将其中所有的论证一一抽出,那么这一理论就会因只剩下一堆描述性语句而坍塌,理论的结构性力量和活力由此丧失净尽。而一个确立了逻辑有效性的理论意味着它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品行。它因逻辑而变得简洁、精美、严格、强大,内部和谐、外部精巧、经久耐用。‎ 作为理性精神的一种象征,逻辑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多数古老的文明都有自己的圣贤、宗教和法典,而只有中国、印度和希腊的文明孕育出极具独特性的逻辑。逻辑在希腊文化中结出的第一个硕果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创立不仅仅在于它为人类产生了一系列实用而美妙的定理,更主要的是它孕育出一种人类文明的新的知识形态:由几条相对简单自明的公理演绎地椎论出数百条定理。人类知识仪靠推理就能获得,而且还精确无误,这还是第一次。受这一成就鼓舞,人类将理性应用于其他领域,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纷纷仿效,从此演绎的公理化方法作为表达、组织和构造人类知识的典范形式,成为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都可以看到演绎的公理化的理论模式。‎ ‎ (摘编自朱建平《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逻辑是一门以所有的科学和所有的探索领域为对象,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的科学。‎ B. 逻辑通过论证的方式来推进自己的研究,它可以判别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是否正确、有效。‎ C. 理性在生产性的或构造性的推演活动中可能会做出不正确的定义或划分,因而犯错是不可避免的。‎ D. 逻辑的理性精神促使人类的思维走向完善,激发人们尽力探求和确立已经确立的知识的最深刻和最完美的内涵。‎ ‎【答案】C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在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 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 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得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 (节选自刘传录《从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是上层社会的时尚运动,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的团结互助,维护切身利益,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蹴鞠活动。‎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和国子监食堂在 冬季都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答案】C ‎ ‎ ‎ ‎ ‎ ‎ ‎ ‎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