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检测试题(一)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7苏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解析: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水,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铜丝折弯是铜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2.(2017南充)下列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 )
解析:过滤能将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可用于除去浑浊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A正确;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B错误;向试管中加入固体颗粒时,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C错误;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以防引起火灾或爆炸,D错误。
3.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
B.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C.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
D.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故A正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B正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故C正确;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故D错误。
4.氯化铵(NH4Cl)是一种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D )
A.+1 B.+3 C.+5 D.-3
解析: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4+(-1)=0,则x=-3。
5.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1.993×10-26kg,一种氢原子1个原子的质量为3.348×10-27kg,则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
A.1 B.2 C.3 D.4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因此为
≈2。
9
6.(2017自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A不正确;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正确;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C正确;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D正确。
7.柑橘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柠檬烯,若用R表示柠檬烯,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14O210CO2+8H2O,则柠檬烯的化学式为( B )
A.C10H10 B.C10H16 C.C10H18 D.C5H10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14O210CO2+8H2O,可判断反应前后C、H、O三种原子的个数为
反应前 反应后
C原子 0 10
H原子 0 16
O原子 28 2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柠檬烯R的分子中含10个C原子、16个 H原子,则柠檬烯R的化学式为C10H16。
8.过氧化氢(H2O2)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它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它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它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
D.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9.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H ②Fe2+ ③ ④P2O5 ⑤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①④⑤
B.④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C.表示阳离子的有②③
D.⑤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解析: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并不能表示物质的组成,故A错误;P2O5中数字“5”表示在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B错误;带正电的离子为阳离子,因此Fe2+属于阳离子,而③中的质子数=12,电子数=2+8=10,即质子数>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C正确;在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故D错误。
10.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C )
A.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9
解析: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A错误;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B错误;升高温度,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故C正确;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即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相对稳定结构,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D错误。
11.(2017菏泽)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如果不能及时将乙醛转化,则会影响身体健康。有关乙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乙醛由二种元素组成
B.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醛是一种化合物
D.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
解析:A.乙醛由三种元素组成,B.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乙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所以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故选A。
12.(2017泰安)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守恒观:10 mL的酒精,加10 mL水后变为20 mL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A错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B正确;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相对稳定结构,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错误;10 mL酒精,加10 mL水后,因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体积不等于20 mL,D错误。
13.亚油酸具有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及血脂的作用,它的化学式为C18H32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B.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50个原子
C.亚油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亚油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9∶16
解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每个亚油酸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亚油酸分子中含有52个原子;亚油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亚油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18)∶(16×2)≠9∶16。
14.对一些生活中的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D )
A.汽车燃料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B.空气受压后体积变小,因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C.镁粉制作照明弹,因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因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
15. 甲烷(CH4)分子结构的比例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个甲烷分子由五个原子构成
B.四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9
C.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4
D.甲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80%
解析:由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烷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共含5个原子,故A正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错误;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2∶(1×4)=3∶1≠1∶4,故C错误;甲烷中氢元素质量分数为×100%=25%,故D错误。
16.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现象
解释
A
温度计中的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B
25 m3的石油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 m3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一小匙蔗糖放入20 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晴天晾晒衣服比阴天更易干燥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解析:水银球受热膨胀是因为汞原子间隔变大;气体分子间间隔相对较大,易于压缩;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运动较快,温度低时运动较慢。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共30分)
17.(4分)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
符号
2H
2N2
Mg2+
O5
符号的
意义
2个氢原子
2个
氮分子
镁离子
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18.(7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 门捷列夫 。
(2)12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Mg ;Be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9.012 ;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Ne的化学性质 稳定 (填“稳定”或“不稳定”)。
(3)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科学家相继合成了很多新的元素。他们合成了第118号元素,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18 。
解析: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19.(6分)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9
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铁是由 原子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离子 构成的。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10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阴离子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其符号为 O2- 。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停地
运动 。
解析:(1)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氯化钠等都是由离子构成的。
(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当a=2+8时,该粒子是原子;当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