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2 节 光的反射
知识点 1 光的反射现象
1.如图 4-2-1 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________的光进入了我
们的眼睛。
图 4-2-1
知识点 2 光的反射定律
2.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小利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硬纸板
垂直放在平面镜上。
图 4-2-2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将右侧纸板沿 ON 向后折,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
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反射光线、入2
射光线分别位于________两侧。
(3) 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在纸板上无论如何都没能找到反射光线,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发现反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为了得到反
射 角 与 入 射 角 大 小 关 系 的 普 遍 规 律 , 应 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 4-2-3 所示是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表示反射面,________
表示入射光线,________是入射点,________是反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是入
射角,________是反射角。
图 4-2-3
4.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30°,如图 4-2-4 所示,则入射光线与
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
图 4-2-4
知识点 3 光路的可逆性
5.如图 4-2-5 甲所示是光路可逆图,根据这一提示,如果利用研究光反射规律的实
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研究“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则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图 4-2-5
A.改变光线 OB 与法线 ON 的夹角
B.改变光线 AO 与法线 ON 的夹角
C.沿法线 ON 前后转动板 F3
D.让另一束光沿 BO 入射
知识点 4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6.如图 4-2-6 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到镜面上后会被平行的反射,这种反射叫
________反射。如图乙所示,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后会被反射向四面八方,
这种反射叫________反射。
图 4-2-6
7.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__;
而黑板某一小部分“反光”是由于光线射到这一小部分时发生了____________。我们能从不
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___。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9.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15°时,反射角也为 15°
B.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平
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 4-2-7 所示,从侧面看去,会看到的现象和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4
图 4-2-7
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
11.如图 4-2-8 所示是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图,夜晚,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自行车尾
灯上时,司机看到尾灯反射的光,就能及时避让。图 4-2-9 中有关自行车尾灯的光路图正
确的是( )
图 4-2-8
图 4-2-9
12.如图 4-2-10 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平静的水面,经水面反射后在纸板 M 上形成
一个光斑 P,随着水面的上升,光斑将发生什么变化( )
图 4-2-10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会移动 D.无法确定
13.当入射光线垂直平面镜时,入射角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如果入射光线5
不变,当镜面旋转 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14.如图 4-2-11 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60°的夹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
角的大小。
图 4-2-11
15.光线 L 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 4-2-12 所示。请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图 4-2-12
16.2017·北京如图 4-2-13 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 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
图 4-2-13
17.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 4-2-14 所示。
图 4-2-14
(1)∠NOF 是________(选填“入射”或“反射”)角。
(2)一束光沿 EO 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 OF。若沿着 FO 的方向再入射一束6
光 , 它 的 反 射 光 线 沿 OE 方 向 射 出 , 此 现 象 说 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 反射角
30° 30°
小 明 分 析 表 中 数 据 , 得 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结 论 。 小 聪 说 , 此 结 论 不 具 有 普 遍 性 。 请 指 出 实 验 中 的 不 足 并 加 以 改 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详解详析
1.[教材信息题] 反射
2.(1)显示光路 (2)不能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法线
(3)硬纸板没有垂直平面镜放置
(4)等于 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
3.MM′ BO O OA ON ∠3(或∠BON) ∠2(或∠NOA)
4.120° [解析] 入射角是 90°-30°=6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也是 60
°,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120°。
5.[教材信息题] D [解析] 此题考查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可逆”,可让一束光贴着纸
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 OB 的方向入射,看反射光线是否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 AO 方向射出。
6.镜面 漫
7.漫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8.C [解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平行光
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B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
律,C 错误,符合题意;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D 正确,但
不符合题意。所以选 C。
9.C [解析]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 15°时,反射角和入射角均为 75°,所以 A
错。入射角增大 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 10°,所以 B 错。入射光线靠近法
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所以 C 正确。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 D
错。本题选 C。
10. D [解析] 当手电筒的光正对平面镜和白纸照射时,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由于光
线垂直射到镜面上的较多,则按原路返回的光线也很多,所以从侧面几乎看不到从镜面反射
的光线,则镜面比较暗;而白纸表面粗糙,光射到白纸上发生漫反射,漫反射的光线射向各
个方向,所以从侧面看白纸比较亮。
11.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入射到自行车尾灯上时,两次反射的光路如8
图所示,可以看到,最后的反射光线 CD 与入射光线 AB 平行。
12.A
13.0° 0° 40°
14.如图所示
[解析]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5.如图所示
16.A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PON 等于 60
°,所以反射角也等于 60°,故 A 符合光的反射定律。
17.(1)反射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不足:只测
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解析] (1)由图可知,∠NOF 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故∠NOF 是反射角。(2)如果让
光沿 FO 的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
逆的。(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实
验中的不足: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