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中和反应及溶液的PH专题测试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化学中和反应及溶液的PH专题测试含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专题23 中和反应及溶液的PH 一、单选题 ‎1.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雪碧,下列有关雪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饮用雪碧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体内血液的pH将上升 B.夏天饮用冰雪碧,喝后不久打嗝,主要是因为雪碧受热,溶于其中的CO2溶解度变小,放出大量CO2气体 C.雪碧中滴入酚酞指示剂,雪碧变红色 D.喝雪碧后打嗝是一种热辐射过程 ‎【答案】B ‎ ‎ ‎2.下列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 )‎ A.pH=0的溶液 B.pH=1的溶液 C.pH=7的溶液 D.pH=14的溶液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pH=7的溶液呈中性.pH=14的溶液呈碱性.pH=0的溶液和pH=1的溶液显酸性,pH=0的溶液的酸性比pH=1的溶液的酸性强.故选A.‎ ‎3.用pH试纸测定某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如果先将蒸馏水润湿,再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原氢氧化钠溶液实际的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相等 D.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碱性溶液碱性越弱,pH值越小,掺入蒸馏水使溶液浓度降低,碱性变弱.解: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会降低碱溶液的浓度,使其碱性减弱, 使溶液pH值降低.答案:A ‎4.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将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B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越多,则酸性越强pH值越小。所以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人体的血液pH值将会变小。故选B。 ‎ ‎5.【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硒元素 B.能导电的溶液:食盐水、蔗糖水 C.pH vml×‎1.1g/cm3×10%×,所以NaOH溶液碱性更强,故选A。‎ ‎12.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时生成的酸,并使馒头变得疏松多B.农业上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C.建筑上常用大理石来装饰 D.因为化肥和农药能使农作物增产,大量使用它也有益无害 ‎【答案】D ‎【解析】A、纯碱是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出二氧化碳,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正确;B、‎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可以和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熟石灰价廉,正确;C、因为大理石有好看的花纹且易加工,长期不会变质,建筑上常用大理石来装饰,正确;D、化肥和农药能使农作物增产,但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和食品污染,错误。故选D。 ‎ ‎13.在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后,溶液的pH不会显著升高的是 ( )‎ A.Fe(OH)3 B.K2CO‎3 C.AgNO3 D.NaOH ‎【答案】C ‎14.苯甲酸可用作于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的pH大于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B ‎【解析】A、苯甲酸属于酸,溶液的pH小于7,正确;B、苯甲酸属于酸,溶液的pH小于7,错误;C、苯甲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正确;D、苯甲酸呈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正确。故选B。‎ ‎15.【 北京市海淀区普通中学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在探究盐酸的性质时,下列实验中测得溶液pH的变化符合右图的是( )‎ A.向盐酸中加水稀释 B.向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C.向盐酸中加入氯化钠溶液 D.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D ‎【解析】根据图像分析可得,开始时溶液pH小于7,溶液显酸性,随着实验的进行,溶液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溶液显碱性,故应是向盐酸中加入碱性物质。故选D。‎ ‎16.【 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2017--2018第二学期初三化学3月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面粉发酵生成有机酸,在做面食之前要用小苏打去中和有机酸,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为了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可适量的与显碱性的物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混合施用 C.要除去铝制水壶中的水垢,应该用过量的稀盐酸长时间浸泡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配制波尔多液时不能使用铁桶 ‎【答案】D ‎【解析】A、小苏打是盐,故小苏打与有机酸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B、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生成氨气,导致肥效降低,故错误;C、过量的稀盐酸长时间浸泡铝壶会腐蚀铝壶,错误;D、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活泼,可以与硫酸铜反应,故不能用铁器配制波尔多液,正确。故选D。 ‎ ‎17.【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物质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氧气 B.盐酸能与铁反应,用于除铁锈 C.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D.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用于改良酸性废水 ‎【答案】B ‎18.【 河南省信阳市第九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C ‎【解析】A、中和反应特指的酸碱之间的反应,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它不属于中和反应,错误;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在叙述单质的定义时必须强调是纯净物,否则不成立,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单质,错误;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D、活泼金属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碳酸盐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错误。故选C。‎ ‎19.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碳酸钠溶液 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一定温度时,t℃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答案】C ‎20.【 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相符的是( )‎ A.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粉 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水 C.向稀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1.【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3月月考】润东、宇豪、舜楠三位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酸的化学性质实验。他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通过查阅书本确认盐酸和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他们现在想探究这个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提出猜想]猜想一:反应后的溶液溶质只有氯化钠;‎ 猜想二: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有氯化钠和__________;‎ 猜想三: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有氯化钠和__________;‎ 已知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提供的仪器和试剂有:试管、滴管、药匙、酚酞试液、锌粒、氧化铁粉末、大理石 步骤 操作 现象和结论 Ⅰ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样品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 ‎ 【答案】 盐酸; 氢氧化钠。 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再向溶液中加入锌粒或者大理石,无气泡产生(或者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溶液不变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或盐酸,猜想一成立;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样品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锌粒或者大理石,有气泡产生(或者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盐酸,证明猜想二成立;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猜想三成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的溶液溶质只有氯化钠;若盐酸过量,则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和盐酸;若氢氧化钠过量,则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猜想一:反应后的溶液溶质只有氯化钠;猜想二: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猜想三: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再向溶液中加入锌粒或者大理石,无气泡产生(或者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溶液不变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或盐酸,猜想一成立;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样品于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锌粒或者大理石,有气泡产生(或者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盐酸,证明猜想二成立;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样品于试管中,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猜想三成立。 ‎ ‎22.【 贵州省遵义市第三十二中学2018年春季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老师在课堂上说:“氢氧化钡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用氢氧化钡溶液来进行验证,他们做了以下实验.‎ 序 号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实验一 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入酚酞 溶液变红 氢氧化钡溶液呈碱性 实验二 向实验一的溶液中通入 适量的二氧化碳 产生白色沉淀,红色消失 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三 另取氢氧化钡溶液,滴入 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钡溶液能与 碳酸钠溶液反应 结论:氢氧化钡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 ‎(1)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将上述反应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红色滤液,他们决定对沉淀和滤液进行探究.‎ 探究一:【提出问题】沉淀能否与酸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白色固体不消失.‎ ‎【实验结论】沉淀与酸不反应.‎ ‎(2)有同学提出,根据“白色固体不消失”这一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探究二:【提出问题】滤液中除酚酞外,还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Ⅰ.只有氢氧化钠Ⅱ.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Ⅲ.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钡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四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猜想Ⅱ不成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实验五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红色不消失 猜想Ⅲ成立 ‎ (3)有同学提出:实验四由于实验操作存在问题,导致结论不准确,该实验 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4)小组同学经分析、讨论后发现,只用一种溶液做一次实验,就可以验证猜想,该溶液是______;‎ ‎(5)在废液中滴加稀盐酸至______(填写实验现象)时,表示废液已呈中性.‎ ‎【答案】 Na2CO2+Ba(OH)2═BaCO3↓+2NaOH 硫酸钡也是白色固体 加入的稀盐酸的量太少,现象不明显 稀硫酸 红色消失 ‎ ‎ ‎ ‎23.【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某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I.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 方案1:甲同学向盛由少量NaOH谘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方案2:乙同学取少置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 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______7 (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II.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 丙同学对探究I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酷酞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1)Na2SO4; (2) Na2SO4和_______‎ ‎【设计实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试验后的无色溶液 锌粒逐渐减少,有___产生 猜想(2)成立,方案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方案2‎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震荡试管 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________‎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时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BaCl2溶液 B.Na2CO3 溶液 C.Fe203‎ ‎【答案】红 小于或等于 H2SO4 气泡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Zn+H2SO4=ZnSO4+H2↑ BC ‎【解析】‎ Ⅱ.【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还含有氢氧化钠(但是溶液是无色,说明一定不含氢氧化钠);若硫酸有剩余,则还含有硫酸,则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设计实验】方案1:若猜想(2)成立,即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硫酸钠和硫酸,加入锌粒后,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方案2:若猜想(2)成立,即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硫酸钠和硫酸,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氢氧化钠将其中的硫酸中和,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猜想(2)成立,方案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实验反思】若证明有硫酸的存在,加入BaCl2溶液不可行,因为硫酸钠也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碳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方案可行;氧化铁能够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红色粉末消失,溶液有无色变成黄色,方案可行。‎ ‎ 24.【 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2017--2018第二学期初三化学3月月考】‎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固体没有塞上瓶塞,于是他和他的同学一起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展开探究,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 【猜想与假设】:①该氢氧化钠没有变质;②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③该氢氧化钠全部变质。‎ ‎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 【设计实验】取该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A,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 猜想①不成立 ‎(2)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溶液呈红色 猜想 ________ 成立 ‎【反思与交流】‎ ‎(4)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小明称取‎18.6 g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100 g,反应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4.2 g。‎ ‎(5)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要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 ‎ (6)该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即变质的氢氧化钠占变质前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 ‎【答案】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Na2CO3+CaCl2=CaCO3↓+2NaCl ② 2NaOH+CO2===Na2CO3+H2O ‎10.6g 50% zxxk ‎【解析】(1)实验的结论是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则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一定有气泡冒出;(2)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3)当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原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猜想2正确;(4)久置的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5)反应前总药品的质量为‎100g+‎18.4g=‎118.6g,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14.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8.6g-114.2g=‎4.4g设生成‎4.4g 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 x=‎‎10.6g ‎25. 【 江苏省苏州地区学校2017--2018第二学期初三化学3月月考 】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也可能呈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无色酚酞溶液______‎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_____‎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______‎ ‎【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溶液呈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____‎ 溶液呈_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答案】 中性(或酸性) 酸性或(中性) 变红; OH-; 中性(或酸性) 酸性; Fe2O3+6HCl=2FeCl3+3H2O; 无明显现象; 中性 ‎ ‎【解析】(1)当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为中性,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显碱性,当盐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故另外两种猜想是中性或酸性; ‎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