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淄博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带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山东淄博市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带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满分55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航天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天宫一号”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玻璃纤维属()‎ A. 金属材料 B. 无机非金属材料 C. 复合材料 D. 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详解】玻璃纤维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B ;‎ ‎2.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 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02‎ D. 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详解】A、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错误;‎ B、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不会因温度降低而停止,降温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物理性质不变,故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叶绿素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02,故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不发生变化,故错误;故选C。‎ ‎3.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 煤焦化制得煤焦油 D. 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答案】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2‎ ‎【详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煤焦油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正确;‎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是利用空气的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各物质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 ‎4.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 B. 稀释浓硫酸 C. 配制溶液 D. 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A ‎【详解】A、该装置是过滤装置,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该装置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错误;‎ C、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故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时应该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在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体涂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错误。故选A。‎ ‎5.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 B. 海水中含量最高元素是钠 C. 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氢 D.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答案】D ‎【详解】A、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 B、海水中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中氧元素含量最高,故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错误;‎ C、石油是有机物,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元素,故错误;‎ D、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正确。故选D。‎ ‎6.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学基本观现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质的最小微粒是碳原子 12‎ C. 转化观:氧化镁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转化为金属镁 D. 守恒现: 18g氢气和18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36g水 ‎【答案】D ‎【详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B、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金刚石的化学性质是由碳原子保持,故正确;‎ C、氧化镁中含有镁元素,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直接转化为金属镁,故正确;‎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故18g氢气和18g氧气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故生成水的质量小于36g,故错误。故选D。‎ ‎7.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镁条和稀盐酸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现象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 B. 反应过程中气球彭胀,冷却至室温气球恢复原状 C. 将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可能会听到爆鸣声 D. 将药品换成生石灰和水,观察到气球膨胀。‎ ‎【答案】B ‎【详解】A、镁是活泼的金属,镁与稀盐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泡,且试管外壁有热感,故正确;‎ B、反应过程中有氢气生成,氢气胀大,但不会回复原状,故错误;‎ C、氢气是易燃性气体,如氢气中混有氧气,点燃时会发出爆鸣声,故正确;‎ D、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使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当温度冷却后,又恢复原状,故正确。故选B。‎ ‎8. 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1‎ 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反应前后元素发生了变化 ‎【答案】C 12‎ ‎【详解】A、由图可知,生成物是一氧化氮,不是混合物,故错误;‎ B、反应物是氮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8:32=7;8,故错误;‎ C、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故正确;‎ D、任何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发生变化,故错误。故选C。‎ ‎9. 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习非常重要。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氮气 B. 医用酒精 C. 生理盐水 D. 液化石油气 ‎【答案】A ‎【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详解】A、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故是纯净物,正确;‎ B、医用酒精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故错误;‎ C、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故是混合物,故错误;‎ D、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故错误。故选A。‎ ‎10. 化学是一门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以下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不对应的是()‎ A. 研制低残留农药一一污染问题 B. 开发海底“可燃冰一一资源问题 C. 自主研发手机芯片—能源问题 D. 研制生产可降塑料---材料问题 ‎【答案】C ‎【详解】A、合理的施加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过量施加会造成环境污染,故正确;‎ B、可燃冰是海底发现的一种新型能源,故是能源问题,正确;‎ C、手机芯片是材料问题,故错误;‎ D、可降解塑料是一种新型材料,故正确。故选C。‎ ‎11.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澄清石灰水与氯化钡溶液 通入CO2‎ B 鉴别食盐水与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C 鉴别纯碱溶液与烧碱溶液 滴加稀硫酸 D 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 滴加硫酸铜溶液 12‎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详解】A、二氧化碳可以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二氧化碳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B、食盐水和稀盐酸都不能与酚酞溶液反应,都无明显现象,故不能鉴别,故错误;‎ C、纯碱是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有气泡冒出,烧碱是氢氧化钠,可以与稀硫酸反应,但是无明显现象,故可以鉴别,故正确;‎ D、稀盐酸与硫酸铜不反应,氢氧化钾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沉淀,故可以鉴别,故正确。故选B。‎ ‎12. 小明同学想验证FeCl3溶液显黄色是Fe3+的原因,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aCl2溶液,仔细现察,溶液没有颜色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 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变浅)‎ ‎【答案】D ‎【详解】A.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CaCl2溶液,仔细现察,溶液没有颜色,说明氯离子没有颜色,故有意义,故与题意不符;‎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Ca(OH)2溶液,振荡后静置,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溶液中没有铁离子,溶液黄色消失,说明颜色与铁离子有关,故不符合题意;‎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中的氯离子与硝酸银中的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溶液中没有氯离子,溶液黄色未消失,说明颜色与氯离子无关,故该实验有意义,不符合题意;‎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既不能除去氯离子,也不能除去铁离子,故该实验没有意义,符合题意。故选D。‎ ‎13.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 A. 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 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 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1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分析。‎ A、根据反应后的容器中的离子种类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中只有氯离子、钠离子和水分子,没有氢氧根离子,故pH等于7, A错误;‎ B、溶液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带正电的钠离子和带负电的氯离子,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依然能导电,错误;‎ 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除了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外,还有水分子,错误;‎ D、钠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都是+1价,氯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1价,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是-2价,都没变,正确。故选D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在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 )‎ 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 A.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 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C. 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g D. 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B ‎【详解】A、溶液甲析出晶体后得到溶液乙,故溶液乙是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液乙再蒸发10g的水析出4g的晶体,二溶液甲蒸发10g 的水只析出2g的晶体,故说明溶液甲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 B、20℃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4g的该物质,故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故正确;‎ C、溶液丙是饱和溶液,20℃时,溶液丙若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等于4g,故错误;‎ D、溶液乙和丙是同温度下的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错误。故选B。‎ ‎15.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12‎ A N2‎ O2‎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 二氧化碳气体 氯化氢气体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收集气体 C Cu(NO3)2溶液 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溶液 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详解】A、氮气和氧气都不能与灼热的CuO粉末反应,故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和氯化氢气体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不能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故错误;‎ C、铜不能和硝酸铜反应,铜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故正确;‎ D、氢氧化钠可以除去氯化镁杂质,但是引入了氯化钠杂质,故错误。故选C。‎ 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旨在推动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1)下列做法不符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理念的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焚烧农作物秸秆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其出行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对垃圾进行分类⑤使用无磷洗衣粉 ‎(2)科学使用化肥对粮食丰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的化肥有,①尿素CO(NH2)2 ②硝酸钾KNO3③硝酸铵 NH4NO3 ④硝酸氢铵 NH4H2PO4⑤氨水NH3·H2O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对环境和气候造成影响。科学家在对二氧化碳循环的研究中发现,海水吸收二氧化碳进行碳循环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二氧化碳循环转变为碳酸钙的反应之一是2NaHCO3+CaCl2====CaCO3↓+CO2↑+______+H2O,请把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答案】 (1). ①③ (2). ②④ (3). 2NaCl 12‎ ‎【详解】(1)①焚烧农作物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故不符合;②乘坐公共交通工其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符合;③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大量砍伐树木,不符合低碳理念;④对垃圾进行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符合;⑤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减少水体污染,符合。故选①③;‎ ‎(2)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由氮、磷、钾三种元素,只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一种营养元素的肥料分别氮肥、磷肥、钾肥,含有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多种的肥料是复合肥,①尿素CO(NH2)2中的营养元素只含有氮元素,故是氮肥; ②硝酸钾KNO3中的营养元素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故是复合肥;③硝酸铵 NH4NO3 的营养元素只含有氮元素,故是氮肥;④硝酸氢铵 NH4H2PO4中的营养元素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故是复合肥;⑤氨水NH3·H2O中的营养元素只含有氮元素,故是氮肥,故复合肥由②④;‎ ‎(3)反应2NaHCO3+CaCl2====CaCO3↓+CO2↑+______+H2O中,反应物中钠、氢、碳、氧、钙、氯的原子个数分别是2、2、2、6、1、2,生成物中钠、氢、碳、氧、钙、氯的原子个数分别是0、2、2、6、1、0故未知未知中含有2个钠原子和2个氯原子,故填2NaCl;‎ ‎17. 新高铁站淄博北站正在建设之中,此项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钢材,钢材的防锈尤为重要。请你根据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写出用可稀盐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不锈钢是铁、铬(Cr)、镍(Ni)的合金,常用来制造医疗器械、餐其等。通过实验得知,铬和镍两种金属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分別得到硫酸铬(CrSO4)和硫酸镍(NiSO4)溶液。请任意选取铬或镍中的一种,写出其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并设计一种比较铁和铬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__________。‎ ‎【答案】 (1). 氧气和水(水蒸汽) (2). 6HCl+Fe2O3=2FeCl3+3H2O Cr+H2SO4=CrSO4+H2↑或Ni+H2SO4= NiSO4+H2↑ (3). 将铁丝插入CrSO4溶液中,如无现象,则铁的活动性大于铬 (4). 如铁的表面有金属生成,说明铁的活动性小于铬。(其他方案合理即可)‎ ‎【详解】(1)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形成的;稀盐酸除锈是稀盐酸用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 ‎(2)铬或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铬或硫酸镍和氢气,故反应方程式为Cr+H2SO4=CrSO4+H2↑或Ni+H2SO4= NiSO4+H2↑‎ ‎(3)将铁丝插入CrSO4溶液中,如无现象,则铁的活动性大于铬 ,如铁的表面有金属生成,说明铁的活动性小于铬。(其他方案合理即可)‎ ‎18. 氟元素、钙元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帮助构造骨骼和牙齿。右图是氟元素和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这两种元素摘自元素周期表的图示。‎ 12‎ 其中x=_______,钙的离子符号为____,氟元素与钙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葡萄糖酸钙【化学式Ca(C6H11O7)2】是一种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葡萄糖酸钙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答案】 (1). 20 (2). Ca2+ (3). CaF2 (4). 4‎ ‎【详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2+8+8+2=20;钙原子的最外层的大电子数是2,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钙离子的符号为. Ca2+;化合物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化合物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形成的化合物是CaF2;葡萄糖酸钙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和钙元素组成;‎ ‎19. 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指导我们的生活。‎ ‎(1)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写标号)‎ A.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变小 ‎(2)表1是部分物质在20℃时的溶解性;表Ⅱ是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离子 OH-‎ Cl-‎ CO32-‎ SO42-‎ K+‎ 溶 溶 溶 溶 Mg2+‎ 不 溶 微 溶 ‎.Ba2+.‎ 溶 溶 不 温度 (℃)‎ ‎0‎ ‎10‎ ‎20‎ ‎30‎ ‎40‎ 氯化钠(g)‎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g)‎ ‎6‎ ‎10‎ ‎18‎ ‎36.5‎ ‎50‎ 表1空格中应填写________;分析表Ⅱ可知,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时的温度是___。‎ ‎(3)简单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科学原理__________。‎ ‎【答案】 (1). A、C (2). 不 (3). 30 (4).‎ 12‎ ‎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详解】(1)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正确;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才是溶液,故错误;C、溶液的浓与稀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该溶液是否还能溶解溶质,故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故正确;D、溶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AC。‎ ‎(2)硫酸钡是难溶物;30℃时,氯化钠与碳酸钠的溶解度相同,故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3)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0. 同学们学习氧气后发现,许多物质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如: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且有明亮的火焰;铁丝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但是没有火焰。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进行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探究。‎ ‎(1)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同学们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了改进,用适量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代替原实验集气瓶中的水(如图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且保证安全,还有____;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用坩埚钳夹持一根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心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有火焰产生(如右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____ (选填“固态”或者“气态”)石蜡燃烧形成的。要使该实验成功,同学们认为尖嘴玻璃管不宜过长,原因是__交流反思: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请写出促进可燃物燃烧的两种方法_____‎ 12‎ ‎【答案】 (1). 2H2O22H2O+O2↑ (2). 在一段时间内能持续提供一定浓度的足量的氧气, (3). 生成黑色的固体 (4). 3Fe+2O2Fe3O4 (5). 气态 (6). 如果导气管过长,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导致实验不成功 (7).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解析】‎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将水改为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可以为铁的燃烧持续提供氧气;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3Fe+2O2Fe3O4;‎ ‎(2)在玻璃导管的另一端有可燃的物质,说明石蜡燃烧是由气态石蜡燃烧而形成的;如果导气管过长,石蜡蒸气会在导管中冷凝,不能从导管末端导出,导致实验不成功,故导管不能过长;增加氧气的浓度或者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21.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常用于洗涤或干燥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写标号);写出D装置中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均可选用的发生置有____(填写标号),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可用于实验室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有______(填写标号),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或氧化铁,最好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写标号),原因____‎ ‎【答案】 (1). F (2). 分液漏斗(锥形瓶、玻璃导管) (3). A、B、D (4). 2HCl+CaCO3=CaCl2+H2O+CO2↑ (5). C和E (6). E (7). CO有毒,采用E装置防止CO逸出且便于尾气处理,以免污染空气 ‎【解析】‎ ‎【详解】(1)F装置是多功能装置,常用于洗涤或干燥气体;D装置中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锥形瓶、玻璃导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都可以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选A、B、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12‎ ‎↑;实验室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故选C和E;若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或氧化铜最好用E装置,因为CO有毒,采用E装置防止CO逸出且便于尾气处理,以免污染空气;‎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 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1)准确称取9.0g小苏打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73.0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 ‎(2)请你设计一个与上述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均不相同的实验,测定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 (1). 93.3% (2). 准确称取ng小苏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准确称量剩余固体(Na2CO3)质量为mg,利用方程式可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方案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 + HCl=== NaCl+H2O+CO2↑‎ ‎84   36.5‎ x    73.0g×5%‎ ‎=‎ x=8.4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93.3%‎ 答: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93.3%。‎ ‎(2)准确称取ng小苏打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准确称量剩余固体(Na2CO3)质量为mg,利用方程式可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及质量分数。(方案合理即可)‎ 12‎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