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检测卷
(60分 45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C
A
D
B
C
B
B
C
D
1.共享单车的入驻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低碳、节能、环保”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B.开发新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
C.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D.为了方便,经常使用一次性木筷
2.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中错误的是
选项
共性
差异性
A
均由分子构成
分子的种类不同
B
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元素的质量比不同
C
均能与水化合
化合时现象不同
D
常温下均是无色气体
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
3.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下列有关两套装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观察两图,甲装置的气密性一定良好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通过止水夹M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的功能
5
【解析】甲装置中固体和液体分离开,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左右液面高度不等,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A项正确;对于甲装置,只有当容器内外气压相等时,气体才能顺利导出,B项正确;在N处添加止水夹也不能使乙装置中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故其不能与甲装置具有相同的功能,D项错误。
5.甲、乙、丙、丁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①甲+丙乙;②乙+O2丙;③丁在常温下分解可得到丙。
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A.CO、C、CO2、H2CO3 B.C、CO、CO2、H2CO3
C.CO2、CO、C、H2CO3 D.H2CO3、CO2、CO、C
6.英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上最黑的物质“超级黑”,其是用比头发细一万倍的碳纳米管制造出的碳单质,其传导热的效率为铜的7倍,坚固程度为钢的10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级黑”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B.“超级黑”中的碳原子间没有间隔
C.“超级黑”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 D.“超级黑”中的碳原子不再运动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8.航天探测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C2O3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2O3在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 B.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铜 D.C2O3中碳的化合价为+3
9.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10.为探究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入长玻璃管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解析】丁装置可收集反应生成的CO,不需要再进行尾气处理,D项错误。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7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
(1)图1是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6 。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涉及的碳单质是 金刚石 ,图3中涉及的碳单质是 石墨 ,图4中涉及的碳单质是 活性炭 。
(3)CO可用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O22CO2 (2分),能鉴别CO和CO2的溶液是 紫色石蕊溶液(或澄清石灰水) (写一种即可)。
12.(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2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用E装置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故实验时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据此判断最适宜作为发生装置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5)G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其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2分)(填字母序号)。
A.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13.(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如图是燃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
(1)除了燃料燃烧释放大量CO2外,常见的释放CO2的途径还有 动植物呼吸 ,空气中的CO2含量增多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引起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写一点即可)。
(2)利用海水进行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写出水吸收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2分)。
(3)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XC2H4+4H2O,则X的化学式为 H2 。
5
(4)结合图中信息,从碳循环角度说出生物燃料的一点优点: 可节约石油资源,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即可) 。
14.(7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不可能含N2(合理即可) 。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有毒 。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二氧化碳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2分)。
(2)由实验② 不能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因为氧气的含量较低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能复燃 。
15.(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为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室温下,在六个相同大小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A、B两种产地的大理石各50 g,然后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稀盐酸。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稀盐酸的浓度
5%
10%
15%
5%
10%
15%
大理石的种类
A
A
A
B
B
B
收集一瓶CO2所用的时间/s
45
38
29
56
42
34
(1)由实验方案可知,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与 稀盐酸的浓度 和 大理石的种类 有关。
(2)该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的不足,要得到科学的结论还要控制 大理石颗粒大小 相同。
(3)为了准确比较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理论上可以测量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用的时间,也可以测量 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
(4)如图为实验中测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体积的实验装置。
5
①通过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可以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但有同学认为,图中的测量方法容易带来误差,请指出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一点原因: 导管内有水残留(合理即可) 。
②图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避免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
注意:若答对下列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5)影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速率的因素还有哪些,请指出一点,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影响因素: 温度(或大理石颗粒大小,合理即可) (2分)。
实验方案: 在不同的温度下,用相同形状、相同产地、等质量的大理石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盐酸反应,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前一空对应,合理即可) (2分)。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6.7% (1分)(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一位)。
(2)按上述方法生产360 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
解:设生产360 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x。(1分)
CO2+2NH3CO(NH2)2+H2O
4460
x360 t(1分)
(1分)
x=264 t(1分)
答:生产360 t尿素,可固定的CO2的质量为264 t。(1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