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一、单选题
1.下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期间某一军事行动的战略态势图,下列描述与其相符的是( )
A. “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 “分割包围,瓮中捉鳖” D. “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2.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
A. 发生背景 B. 发展历程 C. 胜利原因 D. 历史意义
3.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
4.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
8
A. 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B. 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 国共合作,抗击日本 D. 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5.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出席了( )
A. 西安事变谈判 B. 遵义会议 C. 重庆谈判 D. 中共七大
6.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7.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 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B. 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 争取国内民主和平 D. 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8.标志着全国内战爆发的事件是( )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中原解放区
C.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D. 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
9.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的反攻”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
A. 发动辽沈战役 B. 发动渡江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南京
10.下列与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 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12.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8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3.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下列哪支队伍先后参加过其中的两大战役( )
A. 东北解放军 B. 华北解放军 C. 中原解放军 D. 华东解放军
14.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④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15.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有( )
A. 锦州 B. 武汉 C. 北平 D. 沈阳
16.解放后,为了纪念淮海战役,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纪念馆,你认为纪念馆建在何地合适?( )
A. 南 京 B. 济 南 C. 连云港 D. 徐 州
17.在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参观者可看到依据20世纪40年代某一历史场景制作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欢笑言和版”公仔(如右图)。这一历史场景是( )
A. 北伐战争 B. 遵义会议 C. 西安事变 D. 重庆谈判
18.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
8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 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
19. 60年前,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
A. 《论统一战线》 B. 《论解放区战场》 C. 《双十协定》 D. 《论联合政府》
20.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
A. 南京 B. 北京 C. 苏州 D. 重庆
二、材料分析题
21. 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某校几名学生将作为志愿者向游客介绍南京近代百年的历史,为此他们专门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跟随他们共同步入南京历史的探寻之旅。
(1)第一站:聆听静海寺钟声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安放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现在,每天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8月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静海寺因为浓缩中国近代厚重历史而成为南京这个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一景。 ——《光明日报》
“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高1.842米”和“四周铸上许多‘回’形图案,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悬挂”,这跟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2)第二站:追寻革命足迹
材料二
依据材料二,分析人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主要原因。
8
(3)第三站:探访总统府
当你在总统府看到以上两画面时想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中国在那场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请举一例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史实反驳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
22.读图识图题
(1)请回答:
① 这幅图反映了毛泽东到哪参加什么谈判?
23.阅读下列材料: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请回答:
(1)这是谁发给毛泽东的电报?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文中的“陪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3)类似的电报他发过几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和民主。面对这种形式,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谈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2)面对材料一的情况,中共做出了怎样的决定?目的是什么?
8
(3)材料二中“钟山风雨起苍黄”中的“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4)“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何时开始的?
(5)此一役的结局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8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C
16.【答案】D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C
20.【答案】D
二、材料分析题
21.【答案】(1)《南京条约》的签订、香港回归。
(2)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覆灭。
(4)1937年;中国全民族的抗战。
(5)南京大屠杀。
22.【答案】(1)重庆;重庆谈判。
23.【答案】(1)蒋介石。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2)重庆。
(3)三次。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为但是,为了进一步获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他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
8
24.【答案】(1)重庆谈判;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2)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谈判;戳穿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南京
(4)1949年4月21日
(5)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宣告结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