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含答案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1~10 题每题 2 分,11~ 15 题每题 3 分,共 35 分)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 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 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 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 A.杜绝污染源 B.治理污染点 C.深埋有毒物 D.处理废弃物 3.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发现小块蜡烛并 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 A.受热易熔化 B.密度比水小 C.较软,硬度不大 D.不溶于水 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5.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 .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木炭用作燃料 C.金用于制作项链 D.铝用于制作导线 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 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 水 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10.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酒精挥发 酒精燃烧 B.海水晒盐 海水淡化 C.钢铁生锈 冶炼钢铁 D.葡萄酿酒 葡萄榨汁 11.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2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 9.56 g 固体 B.在托盘天平两端放大小相同的滤纸称氢氧化钠 C.用 10 mL 量筒量取 5 mL 液体时仰视读数 D.用 10 mL 量筒量取 9.6 mL 水 12.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 A.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植物油可以燃烧;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汽油易燃烧 D.食盐易溶于水;水结成冰 1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 79 mL 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70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 9 mL B.小于 9 mL C.等于 9 mL D.不能确定 1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 CO2 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 CO2 含量多” 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 15.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试管中的 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 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 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 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 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 B.①④⑤⑦⑨ C.①④⑤⑦⑧⑨ D.④⑤⑦⑧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 29 分) 16.(5 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 _____的科学,它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7.(4 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 8 mL 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填“10 mL”或“20 mL”)的量筒。 (2)熄灭燃着的酒精灯,应用________盖灭。 (3)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 (4)实验中取用药品未指明用量时,固体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 分)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3 (1)正确选择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 1 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 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填字母),常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给固体加热时,先____________,后集中火焰对准药品 部位加热。 (3)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颖同学利用如图 2 所示的装置做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①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颖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她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洗涤试管,洗干净的试管应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试管架上。 1 9.(8 分)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 整。 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 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环节; 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环节; ④“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 ⑤“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环节; ⑥“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述序号)。 20.(5 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实验要求填空: (1)量取 4.5 mL 溶液,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 2 mL 的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21.(10 分)看图回答问题: (第 21 题)4 (1)上面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指出上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任举两例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错误示例除外)。 22.(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但目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 2 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 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 3 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O3)的装置。利用臭 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16 分) 23.(10 分)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 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 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 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手摸烧杯壁有__ ______感觉;蜡烛火焰逐渐________________。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 理”)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__________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__(填“1”或“2”)正确。 24.(6 分)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 了如下实验。5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同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 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 ,放在 阴暗处,如图所示。 傍晚,在塑料袋上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发现 A 中木条比 B 中更亮;而 A 中的石灰 水保持澄清,B 中石灰水变浑浊。 A B (1)A 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 A 中________较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 ___作用。 (2)A 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 B 中变浑浊,说明 B 中____________较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 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________作用。 (3)很多人喜欢在天刚蒙蒙亮时到茂密的树林中进行晨练,请你结合该实验谈谈你的看法。6 答案 一、1.B 2.A 3.A 4.D 5.B 6.A 7.D 8.B 9.A 10.C 点拨:本题采用内涵分析法解答。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的根本依据。酒精挥发、海水晒盐、海水淡化、葡萄榨汁等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都属 于物理变化;而酒精燃烧、钢铁生锈、冶炼钢铁、葡萄酿酒等都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 11.D 点拨: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 g,所以用托盘天平不能准确称取 9.56 g 固体,故 A 错误;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容器内称量,故 B 错误;用量筒量取液体, 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故 C 错误;10 mL 量筒的精 确度为 0.1 mL,故用 10 mL 量筒能准确量取 9.6 mL 水,D 正确。 12.C 方法规律:本题运用排除法解答。首先分析前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C,可排除 A、B、 D,且其后者属于化学性质。 13.B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特殊值法解答。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 79 mL 液体,由于俯视读 数时,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不足 79 mL,假设为 78 mL;倒出部分液体 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70 mL,由于仰视读数时,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实际剩 余的液体比 70 mL 多,假设为 71 mL,则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78 mL-71 mL=7 mL,小于 9 mL。 14.D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对比分析法解答。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空气 15 s,石灰水不变 浑浊,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 体 15 s,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而不是只含二氧化碳;该实验无 法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氧气。 15.A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逐一分析各选项,找出符合要求的选项。给试管 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故②错;不能直接把鼻孔靠近集气 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③错;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 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故⑤错;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塞进容 器口,切不可将容器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故⑥错;向试管内滴 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放在试管口的上方,不能伸进试管内,故⑧错。 二、16.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实验 17.(1)10 mL (2)灯帽7 (3)外焰 (4)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18.(1)A;D (2)预热 (3)①先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②加 热碳酸氢铵有二氧化碳生成 (4)倒放 19.①提出问题 ②得出结论 ③猜想与假设 ④收集证据(或进行实验) ⑤设计实验 ⑥反思与评价 ①③⑤④②⑥ 20.(1)10 mL 量筒 (2)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5)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三、21.(1)B (2)①A 造成药品污染 ②C 打破试管底部(或 D 容易引起灯内酒精失火) (3)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被腐蚀 ②点燃酒精灯时用另一只 燃着的酒精灯引燃,造成酒精洒出燃烧失火 点拨:(1)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试管内,A 不正确;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颗粒状药品时 试管要先横放,故 C 不正确;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 D 不正确。(2) ①A 中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容易污染试液;②C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或颗粒状药品,试管 要先横放,把固体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地竖起来,防止打破试管底;D 中用 嘴吹灭酒精灯,易引起灯内酒精失火。(3)只有正确操作才不会发生危险或破坏仪器、浪 费药品,故(3)答案可以为: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被腐蚀;②向燃着的 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易使酒精洒出,引起失火;③用手接触药品,易腐蚀手,污染药品;④8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液体喷出伤人(选择其中两个即可)。 22.(1)①臭氧是淡蓝色气体 ②有强氧化性 ③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消毒 (2)化学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但过多也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合理即可) 四、23.【知识回顾】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与分析】(1)水珠;发热;变小至熄灭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化学 (3) 发烫;物理 【实验结论】2 24.(1)氧气;光合 (2)二氧化碳;呼吸 (3)植物经过一个晚上的呼吸作用,使得清晨树林里二氧化碳的含量偏高,故不适宜过早在 茂密的树林中进行晨练。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