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 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8级第一次学分认定考试
地 理 试 卷
命题人:迟令峰 审核人:侯彧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第I卷(单选题,共30题 共60分)
1.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天体的是
A.月球上的环形山 B.流星现象
C.太空垃圾 D.人造卫星上的传感器
北京时间2017年3月30日晚,一场特殊天象“火星合月”美丽上演。据此完成2-3题。
2.下列天体系统中,同时包含火星和月球且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火星和地球具有相同的
A.自转周期 B.大气成分
C.表面温度 D.公转方向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也是地球的卫星。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我国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探月工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据此回答4-5题。
4.科学家称“月球是一个绝佳的天文观测场地”,其依据可能是
A.月球上天气状况稳定,便于观测
B.月球的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小
第 10 页 共 8 页
C.月球上没有灯光及人工无线电的干扰
D.月球上昼夜交替周期长,适宜观测的时间长
5.“嫦娥一号”撞击月球留下的坑,将在月球表面保留上千年。其主要原因是
A.月球上没有风化现象
B.月球内力作用表现微弱
C.月球上没有风力、流水等外力的侵蚀现象
D.月球上没有大气,“嫦娥一号”对月球的撞击力大
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表格是拉萨与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读图表回答6-7题。
6.与广州相比,拉萨
A.①较大 B.②较大
C.③较大 D.④较大
7.拉萨成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 B.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长
C.旅游业发达,大气污染小 D.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1859年9月1日,英国天文爱好者卡林顿观测到日面上出现两道极其明亮的白光,其亮度迅速增加,远远超过光球背景,明亮的白光仅维持几分钟就很快消失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观测到该现象。据此完成8-9题。
8.卡林顿观测到的现象是
A.黑子 B.耀斑
C.磁暴 D.极光
9.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引起对流层大气的电磁扰动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0-11题。
第 10 页 共 8 页
10.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 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
11.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逆辐射多
③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逆辐射少 ④夜晚大气吸收火星表面辐射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壳 B.②-岩石圈
C.③-地幔 D.④-软流层
13.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 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
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D.④-由硅酸盐矿物组成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下面是冰岛位置和火山喷发图示,读图完成14-17题。
14.冰岛位于
A.副热带高压带 B.西风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15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第 10 页 共 8 页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16.火山喷发后,会导致部分地区温度下降,主要与下列哪个过程有关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大气逆辐射 D.地面辐射
17.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据此完成18-19题。
18.这段歌词中赞美的蓝天,其蓝色的形成是由于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19.歌词所描述的天气条件下,当地
A.气温日较差小
B.深秋季节易发生霜冻现象
C.当日大气保温效应明显
D.太阳辐射强度较小,地面吸收能力弱
山师附中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且初始温度相同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20-21题。
20.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1.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第 10 页 共 8 页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22.2017年初某地发生的雪灾与大气逆温现象有关。典型逆温现象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西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23.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曾在《夜雨寄北》中写到: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则能够体现“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图示是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
B.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25.下列关于图中M、N两气压带所反映的时间与季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M表示3月份、春季
B.M表示12月份、夏季
C.N表示1月份、冬季
D.N表示7月份、夏季
读亚洲东部某日某地面气压等值线图(单位:百帕)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6-28题。
第 10 页 共 8 页
26.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8.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①②两种气候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
A.冬季降水量 B.最冷月均温
C.夏季降水量 D.最热月均温
30.气候③夏季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纬度差异
第 10 页 共 8 页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的风系。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所以合称为海陆风。
材料二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⑴根据材料一,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这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①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________的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换而转换。 (2分)
②在下图中完成海陆风气流(箭头)示意图。(4分)
③下面是调查获得的数据(完成下列数据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海陆风
2.3
2.6
2.1
5.0
7.0
12.6
10.7
13.7
9.7
9.3
3.7
2.3
81.0
第 10 页 共 8 页
数据分析的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________(季节)最少。最少的原因是________(冬季风或夏季风)强盛,从而“掩盖”了昼夜的海陆风。(4分)
④分析海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从温度与湿度两个角度回答)带来的影响。(4分)
(2)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4分)
(3)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材料二中的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中光照、热量、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4分)
32.读图Ⅰ“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图Ⅱ“甲、乙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图Ⅰ
图Ⅱ
甲 乙
⑴气压带A的名称是 ,其形成原因是该地终年高温,垂直方向上盛行
气流。(4分)
⑵图Ⅰ中G带的风向是 ,图Ⅱ中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终年受该风带控制的是
(甲/乙)城市,其气候特点 。(6分)
⑶由于气压带、风带随 南北移动而移动,地中海式气候夏季受图Ⅰ中的 (填字母)控制。(4分)
⑷B带所处的亚欧大陆东岸受 的影响,形成雨热同期的 气候。(4分)
第 10 页 共 8 页
第 10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A
C
D
D
B
D
C
B
A
C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B
D
B
A
B
C
D
A
D
C
B
B
31.⑴①海陆热力性质(2分)
②如图(4分)
③冬季 冬季风(4分)
④海风从海上吹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2分),增加空气湿度,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2分)。
⑵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2分);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分)。
⑶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减少太阳辐射能散失);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2分);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2分)。
32.⑴赤道低气压带、上升;(4分)
⑵西风带、乙、全年温和湿润;(6分)
⑶直射点、B;(4分)
⑷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或亚热带季风)。(4分)
第 10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