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2《明天不封阳台》练习及教案(共5套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明天不封阳台 ‎【学习目标】‎ ‎1.学习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方法。‎ ‎2.理清文章线索,揣摩语言,体会夹叙夹议的作用。‎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 ‎1.学习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方法。(重点)‎ ‎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你们家里的房子在装修时有没有封阳台?你喜欢封阳台吗?关于封不封阳台的问题,有一位父亲经历了一番情感与态度的变化,也引发了他对生活的一些思考,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他的一段心路历程。‎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杜卫东,北京人。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中日潮报告文学奖、时代文学报告文学奖以及青春宝杂文奖、法制日报杂文奖等杂文奖和报告文学奖十余次。代表作品《中国的恋爱角》、《都市里的保姆世界》、《京都女警》。‎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倏(shū)然  悖(bèi)论   喧嚣(xiāo) 龟(jūn)裂 恬(tián)淡 蚂蚱(mà zha) 温馨(xīn)‎ ‎3.理解词义。‎ 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使人无法捉摸。‎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5‎ 文章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明确:线索是“是否封阳台”。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写“明天要封阳台。”‎ 第二部分(第3-10段),写“明天还封阳台吗?”‎ 第三部分(第11-13段),写“明天先不封阳台。”‎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课文是围绕着什么话题展开的?如何展开的?‎ 明确:课文围绕着“阳台到底要不要封”这个话题展开的。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2)楼房设计为什么要有阳台呢?‎ 明确:楼房设计有阳台,主要是为了让居住在楼房中的人有室外活动的场所,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3)如今有些家庭在装修时,首先要封阳台,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明确:为了增加住房的使用面积;阻隔住城市的喧闹。‎ ‎(4)文中的“我”既然决定明天要封阳台,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 明确:对封阳台的决定产生怀疑的原因: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出于让鸽子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的善良愿望;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 ‎(5)“我”最后决定“明天不封阳台”,为什么?‎ 明确:“明天先不封阳台”,理由和目的是“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总之,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深层探究 ‎(1)你认为房子装修时要不要封阳台?请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封不封阳台的争议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内容应该是对现代城市“人与自然”问题的认识与应对。‎ ‎(2)赏析下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①仿佛我们不是第一次来到这个陌生的所在,而是游子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那份情感真是说不清,道不明。随后便把耳朵贴近地面,仿佛在倾听着大地母亲的心音。‎ 5‎ 明确:作者用亲近大自然的一次经历,抒发自己心中强烈的感情,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喜爱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主题。‎ ‎②儿子10岁了,在这座楼房中长大。原来楼前有一块草坪,儿子曾在这块草坪上蹒跚学步,也在夏季的草坪上捉过小虫和蚂蚱。在一片洋灰水泥的高大建筑群中,这块草坪仿佛是一个极乐的伊甸园,曾给儿子留下了多少温馨的记忆。‎ 明确:这段文字详细地记叙了先前楼前的草坪给儿子带来的温馨。表明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样会给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快乐。同时也为后文写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和论述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做了铺垫。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破坏自然的行为的叹惜和愤怒。‎ ‎③“我蹲下身子,果然见一只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正瞪大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鸽子见我们没有伤害它的意思,重新安静下来,它伏在蛋上,眼睛紧紧盯着我们,目光是那样令人怜爱。”‎ 明确:这两句话都用神态描写的方法,描绘出鸽子的眼神。前面鸽子的眼神惊恐是因为它刚被人用气枪打伤了翅膀,害怕人类再次伤害它;后面鸽子的眼睛紧紧盯着“我们”,表现出它对自己孩子的关爱,而防备“我们”的心理。它需要人们的保护、关爱。‎ ‎(3)看到一只受伤的鸽子在书架底下孵蛋,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与“我”决定不封阳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考虑?你认为全文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儿子希望明天不封阳台,是出于对这一只鸽子的忧虑和喜爱。“我”则不但关注着这一只鸽子的命运,而且关注着自然界的许多生灵;不但关注着自然界,而且关注着人类自身。全文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界共生共荣。‎ ‎(4)你从作者的态度变化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 ‎①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们应当尽自己的能力来保护动物。‎ ‎②人类应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带来的严重后果,要清醒地认识到:毁灭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动物、环境与人类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之中,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身边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个动物,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写法探究 本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请举例分析。‎ 明确:如叙“我”和儿子站在阳台上眺望着 5‎ 沐浴在晚霞中的都市;叙负伤又有了身孕的鸽子蜷缩在书架底下;叙儿子要帮鸽子做窝备食。议“都市原来也如人一样在不断地发育”;议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们“日渐与自然界相分离”而在精神上产生“失落感”;议要重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呐喊”“哭诉”,并全面总结“不封阳台”所蕴含的重大意义。纵观全文,叙说在不断往前推进,议论也在不断纵深开掘,叙议并进,虚实交融,使文章的主题在叙议中越发地发人深省。‎ 四、板书设计 要封阳台 ‎  ↓‎ 封阳台吗 ‎ ↓‎ 不封阳台   父子关爱 受伤的鸽子 ‎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神的描写 形象化的议论 五、课外拓展 请你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写一段揣测鸽子心理的文字。‎ 示例:我紧张地朝四周看了看,这里没有一个可逃的地方。这可怎么办呀?我的脊背已经开始发凉了,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我紧贴着冰冷的墙,搂着还未出世的孩子,我该怎么办呢?这两个人会不会伤害我呢?会不会像杀其它同伴一样,先拔毛再剥皮然后……我不敢再往下想。还是飞走吧!能飞多远飞多远,只要能离开这洋灰水泥的高大建筑群,离开这喧嚣、嘈杂的地方。可我的孩子还未出世呀!我不能离它而去呀!这可怎么办?谁能帮帮我?谁能帮帮我?‎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而教者往往还局限于课本,拓展不够。就这些方面来说,还要努力。‎ 5‎ 5‎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