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中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第一期--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专题 10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1.(2018 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思想品德试题)2017 年 12 月 27 日,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 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为了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 对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予以拘役处罚 B. 校园欺凌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C. 人民法院要公开审理校园欺凌案件,以示警戒 D. 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 【答案】D 2.(山东省威海市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截止 2018 年 2 月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 25 部,修改法律 127 件次,做出法律解释 9 件。这( ) ①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②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制定③说明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 环节,④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 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律的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点。十二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法律,这是国家 立法工作,表明法律由国家制定,这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④符合题意;题文材料体现的是立 法权,未体现最高决定权,①排除;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先决条件,③错误。故选 A。 3.(山东省威海市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体现出我国法律( ) A. 主要内容是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 对一切违法行为都实施刑罚处罚 C. 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D. 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作用这个知识点。材料中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说明了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 法犯罪来维护合法权益的,故 D 正确;A 的内容与题干无关,故错误;对犯罪分子才实施刑罚处罚,故 B 错2 误;C 的说法是片面的,应坚持惩罚与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相结合;故选 D。 4.(湖北省襄阳市初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其中,靠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施的规则是 A. 纪律 B. 道德 C. 法律 D. 章程 【答案】C 5.(山东省济宁市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A 卷))2018 年 1 月 5 日,G1747 次列车在合肥站准备开车时, 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做出如下图扒阻车门的举动,她不听劝阻,造成该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责令 罗某认错改正,并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对罗某处以 2000 元罚款。罗某的行为警示我们 ①要坚持正义标准,树立规则意识 ②行使公民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权益 ③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④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题文描述,罗某阻拦列车,破坏了社会秩序,既是不道德的,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也是一般 违法行为。该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回答从该案例中,我们得到的教训,罗某的行为违 背了多数人的利益,是非正义的、是缺乏规则意识的体现,损害了公共利益,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罗某 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③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 C。 6.(湖北省武汉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试题)阅读案例,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诉讼和行 政诉讼的是 ①为挽回自己的经济损失,李某将不履行合同的林某告上法庭3 ②胡某因商品质量问题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③万某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 ④张某因不服工商管理所的处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7.(湖北省武汉市 201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试题)张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被吊销机动车驾 驶证:王某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处以罚金。张某和王某的行为分别是 A.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 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张某违反交通规则,被吊销机 动车驾驶证,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王某被处以罚金,罚金属于刑罚处罚中的附加刑,触 犯了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所以排除 ACD,正确答案选 B。 8.(北京市 2018 年中考政治试题)2018 年 6 月,北京市防汛抗早指挥部公布了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提醒 市民:外出遇到暴雨时,注意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就近寻找安全避险场所;骑车人员在遇到道路积水时。应下 车推行,注意观察,绕开有水流漩涡的地方……根据提示,中学生外出遇到暴雨时应 ①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警示标志 ②注意观察雨情,领导抗洪救灾 ③检查公共设施,组织人员疏散 ④采取恰当措施,注意自身安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从中学生角度考查遭遇险情有对策。作为中学生,外出遇到暴雨时应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注意一些警示标志,采取恰当的措施,注意保护自身安全,①④观点正确;学生没有领导防洪救灾的责任, ②观点错误;检查公共设施,组织人员疏散是有关工作人员的事情,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B 答案。 9.(河北省 2018 年中考文综(思想品德部分)试题)某地执勤民警发现驾驶员没有随车携带灭火器,依法 对其开具处罚决定书。此时,被罚驾驶员发现并指出警车同样没放置灭火器。次日,当地交警支队发布“知4 错能改”通告,对警车驾驶员也依法进行了处罚。以此事件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①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执法者应成为守法的标杆 ④法律的权威只能靠警察维护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10.(湖北省随州市 2018 年中考政治试题)2018 年 1 月 5 日,旅客罗某以等丈夫为由,强行阻止车门关闭, 造成 G1747 次列车延迟发车,公安机关认定罗某的行为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论输”违反《铁路 安全管理条例》并依据该条例第 95 条规定,对罗某处以 2000 元罚款,对于罗某“拦高铁”的行为,下列 说法正确的 A. 是民事违法行为 B. 只是不道德行为 C. 是刑事违法行为 D. 是行政违法行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题文中罗某的行为违反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属于行政违法行 为,受到了行政处罚,D 观点正确;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触犯了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A 观点错误;罗某的行 为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B 观点错误;刑事违法行为也叫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触犯了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C 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D 答案。 11.(湖南省娄底市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教育部等 11 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 方案》对学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确了惩戒措施,涉及违反治安管理或者涉嫌犯罪的学生欺凌事件,处置以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为主。这对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尊法、学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违法必究 5 ③未成年人犯罪不受法律约束 ④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12.(湖北省孝感市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2017 年 11 月 2 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欺凌 案进行了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此案的判决表明 A. 未成年人违法要受到刑罚处罚 B.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C.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D. 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必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作用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校园暴力行为侵犯了 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处罚,表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犯。AD 观点太绝对,是错误的,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违法不一定犯罪,只有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 接受刑罚处罚;B 观点错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犯罪的法律标志是刑事违法性,所以正 确答案选 C。 13.(湖北省咸宁市 2018 年中考政治试题)2018 年 5 月,在咸宁市开展的警示教育中,市纪委公布了一批 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锒铛入狱的案例。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A. 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B. 触犯了刑法 C.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6 【答案】C 14.(陕西省 2018 年中考政治试卷)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开通了“我向省长说句话”栏目。班长请同学们 就“如何减负”提建议。下面建议与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 ) A. 小新:“老师可以设立作业超市,我们按需选择。” B. 小莉:“学校应减少考试次数,不要公开学生排名。” C. 小杰:“我们支持减负,享受快乐学习。” D. 小勤:“政府应治理校外培训机构,禁止超前超纲补课。” 【答案】C 【解析】学生减负是指:中小学生因学业负担过重而需要减轻负担。因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同, 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在布置作业时要有针对性,学生也有选择性,A 观点正确;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 如果公开学生排名会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人格尊严,学校应该减少考试次数,改革评价机制,B 观点正确; C 观点不是提的建议,是对减负采取的态度,不合题意;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整治校外机构培训,正是立足 于减轻学生校外负担,纠正培训机构存在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D 观点正确,因为本题是从不相符 的角度考查,所以选择 C 答案。 15.(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2017 年 12 月 3 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乌 镇开幕。我国曾在首届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了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关爱育少年健康成长等九点倡议。其中, 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倡议,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 学校保护 B. 社会保护 C. 家庭保护 D. 司法保护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根据所学,为 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对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和学校保护,题文中 国家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出的倡议,属于社会保护,所以排除 ACD,正确答案选 B。 16.(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2018 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多选】法律与道德、纪律等规则相比较,具有三个最 为显著的特征()7 A. 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 法律是社会成员最高的行为准则 D.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答案】ABD 17.(河北省 2018 年中考文综(思想品德部分)试题)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歌曲承载历史记忆,是了解一个时代历史的窗口;歌曲表达民族情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对经 典歌曲的理解和态度,体现着-个人的精神境界。 材料一: (歌曲 3)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雄赳起,气昂昂,跨过鴨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 美帝野心狼!8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三首歌曲的创作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并分别概括这些事件反 映的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2)根村料一,归纳三首歌曲体现的共同革命精神。 村料二 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但社会生活中时常出 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一些人把国歌设置为手机铃声;一些人把国歌当成促销活动 热闹曲。2017 年 9 月 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国歌有了法律保障。 法律连线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七条 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第八条 国歌不得用于 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告……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3)如果奏唱国歌时再有人嬉笑打闹,我们应该怎样做? 由此体会国歌法与我们的关系,请加以说明。 材料三: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 豪”……《黄河大合唱》中所歌唱的,是八路军东渡黄河、饮马太行抗击日寇的坚定决心,是全民族觉醒、 同日寇抗战到底的不屈精神。这样一部经典歌曲却被一些人恶搞,低俗的歌词、夸张的表演,引起大多数 观众的憤怒和斥责。 (4) “大多数观众”的表现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哪些要求? (5)据以上材料及问题,归纳当代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答案】(3)答案: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我们应该在奏国歌时严肃注视履行尊重国歌的义务。提高公民的法 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4)答案: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了爱祖国的社会主义道德; (5)答案:法律途径:制裁违法行为的方式来培养民族精神;道德途径:通过宣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 良好的爱国风气培养民族精神。9 18.(河北省 2018 年中考文综(思想品德部分)试题)回应诉求,感受文明。 材料一:近年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回应了公众诉求。 下面是一组“关注斑马线治理,呵护斑马线文明”宣传图片。 法律连线 第四十七条 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 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材料二:吸烟有害健康,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常识,公众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对 目前室内无烟环境的满意度普遍较低。室内无烟环境成为公众诉求。 (1)据图一及“法律连线”得到的启示。选取一个角度。提出实现室内无烟环境的设想。 (2)据对图二的理解,谈谈实现室内无烟环境,吸烟者应提高哪些道德素质。 (3)据以上材料及问题,概括解决公众诉求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1)法律角度: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依法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提高公众对吸烟危害健康的认识;②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裁违法行为,保护了人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③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 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应该去履行相应的义务。10 (2)道德素质:尊重他人,遵规守德,珍爱生命,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 (3)答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图二中礼让斑马线的司机,是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生命,对自己负责,也 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所以从尊重、生命、责任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的理 解能力。题文中解决公众对室内无烟环境的诉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 等,言之有理即可。 19.(河北省 2018 年中考文综(思想品德部分)试题)话说宪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宪法的原则、宪法的精神相违背,必须在 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 相关链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第四项是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第七项是审议监察法(草案)。 材料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要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国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 权限、规则、程序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院长蒋伟 材料三:几年前,我进驻旭日村普法。当时,村里乱象频现:基层选举被宗族势力渗透,拉票贿速、使用暴 力解决纠纷时有发生。我便从宣讲宪法开始……经过努力,情况得到了根本性好转,现在村里的大小事务, 都能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向辉 (1)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 (2)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回答权大还是法大,并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推断旭日村发生变化的原因。11 (4)概括上述材料及问题共同体现出的法治要求。 【答案】(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普通法律无 效,宪法是普通法律立法依据和立法基础;全国人大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2)观点:法大。说明:因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也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 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建设法治国家的需要,同时也为权力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 和法律依据; (3)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对法律的宣传阻止了贿选行为;法律保护 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公平选举,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4)答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表明法律既规范了公民的行为,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原因从村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法律的规范 作用和保护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4)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依法治国的要求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 能力,材料一修改宪法,体现了科学立法;材料二中人民法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职权,体现了严格执 法和公正司法;材料三旭日村通过普法,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促使旭日村走上法治轨道,体现了全民守 法。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