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11月阶段试卷(理科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广东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数学11月阶段试卷(理科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广东实验中学 2019 届高三第三阶段考试 理科数学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24|{},034|{ 2 xyyQxxxP  ,则 QP  ( ) A. )1,0[ B. )2,0[ C. ]2,1( D. )2,1( 2.以下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命题“若 2 2 0x x   ,则 1x   ”的逆否命题为“若 1x   ,则 2 2 0x x   ” B. “ 2 2 0x x   ”是“ 1x 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对于命题 0p x R : ,使得 2 0 0 1 0x x   ,则 :p x R   ,均有 2 1 0x x   D. 若 p q 为真命题,则 p 与 q 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3.已知 2018 ( ) 5 4i m ni i   ( , )m n R ,则关于复数 z m ni 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复数 z 的虚部为 4 B. 41z  C. 5 4z i   D.复数 z 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第四象限 4. 在 62x  展开式中, 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 a ,含 5x 项的系数为 b ,则 a b  ( ) A. 5 3 B. 5 3  C. 3 5 D. 3 5  5.若任意 x R 都有    2 3cos sinf x f x x x    ,则函数  f x 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为 A. 4x k   , k Z B. 4x k   , k Z C. 8x k   , k Z D. 6x k   , k Z 6.函数  sinx xy e e x  的部分图像大致为 A B C D 7.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 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1 匹=40 尺,一丈=10 尺),问日益几何?”其意 思为:“有一女子擅长织布,每天比前一天更加用功,织布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第二天起, 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 5 尺,一月织了九匹三丈,问每天增加多少尺布?”2 若一个月按 31 天算,记该女子一个月中的第 n 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na ,则 1 3 29 31 2 4 28 30 a a a a a a a a       的值为( ) A. 16 5 B. 16 15 C. 16 29 D. 16 31 8. 若执行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 S 的值为 4,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18k  B. 17k  C. 16k  D. 15k  9. ,R 那么曲线      2sin cos 2 2   y x 与 22 yx  4 一定( ) A.无公共点 B.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C.有且仅有两个公共点 D.有三个以上公共点 10.已知点 F1、F2 分别是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A、B 是以 O(O 为坐标原 点)为圆心、|OF1|为半径的圆与该椭圆左半部分的两个交点,且△F2AB 是正三角形,则此椭圆 的离心率为( ) A. 3 B. 3 2 C. 2 1 D. 3 1 11.已知函数     21 3ln 1 2 44 4f x x x g x x bxx       , ,若对任意  1 0 2x  , ,存在  2 1 2x  , ,使    1 2f x g x ,则实数 b 的取值范围是 A. 172 8      , B.  1  , C. 17 8     , D.  2 , 12. 已知定义在(-∞,4)上的函数  f x 与其导函数  f x 满足    1 4 ( ) ( ) 0x x f x f x    ,若   1 12 11 2 02 x f x y e f x y           ,则点 ,x y 所在区域的面积为( ) A. 12 B. 6 C. 18 D. 9 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已知平面向量 ba , 满足 32|2|,1||,2||  baba  ,则 ba 与 的夹角为___________. 14.曲线 xfxxxf )0(sin3 1)( 3  在点 )0,0( 处的切线斜率是 . 15. 若正实数 ,m n 满足 2 2 2 2 1 1 4x x dxm n         ,则  2log 2m n 的最小值为 . 16.已知在平面四边形 ABCD 中, 2AB  , 2BC  , AC CD , AC CD ,则四边形 ABCD 面积的最大值为 .3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3 1( ) sin cos ( )2 2f x x x x R    . (Ⅰ)求函数 ( )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Ⅱ)设函数 ( )f x 在 1,1 上的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从左到右分别为 M N、 ,图象的最高点为 P ,求 PM  与 PN  的夹角的余弦. 18.(满分 12 分) 四棱锥 A BCDE 中, / /EB DC ,且 EB  平面 ABC , 1EB  , 2DC BC AB AC    , F 是棱 AD 的中点. (1)证明: EF  平面 ACD ; (2)求二面角 B AE D  的余弦值. 19.(满分 12 分) 近代统计学的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它是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统计性质的工 作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结绳记事”和《二十四史》中大量的关于我人口、钱粮、水文、天文、地 震等资料的记录。近几年雾霾来袭,对某市该年 11 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一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天气 晴 霾 霾 阴 霾 霾 阴 霾 霾 霾 阴 晴 霾 霾 霾 日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天气 霾 霾 霾 阴 晴 霾 霾 晴 霾 晴 霾 霾 霾 晴 霾 由于此种情况某市政府为减少雾霾于次年采取了全年限行的政策。 下表是一个调査机构对比以上两年 11 月份(该年不限行 30 天、次年限行 30 天共 60 天)的调查 结果: 表二 不限行 限行 总计 没有雾霾 a 有雾霾 b 总计 30 30 60 (1)请由表一数据求 a,b,并求在该年 11 月份任取三天,估计该市至少有两天没有雾霾的概率; (2)请用统计学原理计算若没有 90%的把握认为雾霾与限行有关系,则限行时有多少天没有雾 霾? (由于不能使用计算器,所以表中数据使用时四舍五入取整数)4 0.100 0.050 0.010 0.001 k 2.706 3.841 6.635 10.828 20.(满分 12 分) 已知椭圆  2 2 2: 1 22 x yE aa    的离心率 6 3e  ,右焦点  ,0F c ,过点 2 ,0aA c      的直线 交椭圆 E 于 ,P Q 两点. (1)求椭圆 E 的方程; (2)若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M ,求证: , ,M F Q 三点共线; (3)当 FPQ 面积最大时,求直线 PQ 的方程. 21. (满分 12 分) 已知 2( ) bxf x e x   ,曲线  xfy  与直线 1 axy 相切于点   1,1 f (I)求 ba, 的值;(Ⅱ)证明:当 0x 时,    2 1 3 cos 4 sin 0xe e x x x x        ; 请考生在第 22、23 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共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 l 经过点 1 ,12P     ,倾斜角 6   ,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cos 4       . (1)写出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并把圆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设l 与圆C 相交于 ,A B 两点,求点 P 到 ,A B 两点的距离之积. 23.(本小题共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21)(  xxxf . (1)求关于 x 的不等式 ( ) 2f x  的解集; (2) Rx , 00 x ,使得 0 0)( x axxf  )0( a 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DDBBA CBCBD CA 二.填空题:13. 3  14. 2 1 15.2 16.3 10 三.解答题: 17. 解: 3 1( ) ( ) sin cos sin( )2 2 6f x x x x      Ⅰ (3 分),∵ x R ,∴ 1 sin( ) 16x  ≤ ≤ , ∴函数 ( )f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 1、 . (5 分) ( )Ⅱ 解法 1:令 ( ) sin( ) 06f x x    得 ( )6x k k Z    . (6 分) ∵  1,1x  ,∴ 1 5 6 6x x  或 ,∴ 1 5( ,0) ( ,0)6 6M N 、 . (8 分) 由sin( ) 16x    ,且  1,1x  得 1 3x  ,∴ 1( ,1)3P . (9 分) ∴ 1 1( , 1), ( , 1)2 2PM PN      .(10 分)∴ 3cos , 5 PM PNPM PN PM PN        . (12 分) 解法 2:过点 P 作 PA x 轴于 A ,则| | 1,PA  (6 分) 由三角函数的性质知 1| | 12MN T  , 2 21 5| | | | 1 ( )2 2PM PN    , (8 分) 由余弦定理得 2 2 2| | | | | |cos , 2 | | | | PM PN MNPM PN PM PN      = 5 2 1 34 5 52 4     . (12 分) 解法 3:过点 P 作 PA x 轴于 A ,则| | 1,PA  (6 分) 由三角函数的性质知 1| | 12MN T  , 2 21 5| | | | 1 ( )2 2PM PN    . (8 分) 在 Rt PAM 中, | | 1 2 5cos | | 55 2 PAMPA PM     . (10 分) ∵PA 平分 MPN ,∴ 2cos cos2 2cos 1MPN MPA MPA      22 5 32 ( ) 15 5     . (12 分) 18.解析:(1)取 AC 中点 M ,连接 FM 、 BM ,∵ F 是 AD 中点,∴ / /FM DC ,且 1 12FM DC  .又因为 / /EB DC ,∴ / /FM EB .又∵ 1EB  ,∴ FM EB ,∴四边形 FMBE 是平行四边形.∴ / /EF BM ,又 BC AB AC 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M AC ,∵ EB  平面 ABC , / /EB DC ,∴CD  平面 ABC ,∴CD BM ,∴ BM  平面 ACD ,∴ EF  平面 ACD . (5 分) (2)取 AC 中点 N ,则 AN BC , AN  平面 BCD ,以 N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 坐标系. 各点坐标为 (0,0, 3)A , (0, 1,0)B  , (0,1,0)C , (2,1,0)D , (1, 1,0)E  , 1 3(1, , )2 2F .6 可得 (0,1, 3)BA  , (1,0,0)BE  , ( 1,1, 3)EA   , (1,2,0)ED  ; 设平面 ABE 的法向量 1 1 1 1( , , )n x y z ,则 1 1 0 0 n BA n BE          得 1 1 1 3 0 0 y z x     , 取 1 (0, 3,1)n   , 设平面 ADE 的法向量 2 2 2 2( , , )n x y z ,则 2 2 0 0 n EA n ED          得 2 2 2 2 2 3 0 2 0 x y z x y       ,取 2 ( 2,1, 3)n    , 于是 1 2 3 3cos , 3 1 4 1 3 n n          6 4   , 二面角 B AE D  是钝角,因此,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就是 6 4  . (12 分) 19.解:(1)根据题意知,a=10,b=30-10=20, (2 分) 在该年 11 月份任取一天,估计该市没有雾霾的概率为 20 2 30 3P   , (3 分) 设事件 A 为事件“任取三天,至少有两天没有雾霾” 2 3 2 3 3 3 1 2 1 7( ) 3 3 3 27P A C C                  (5 分) ∴ 该市至少有两天没有雾霾的概率为 7 27 。 (6 分) (2)设限行时 x 天没有雾霾,则有雾霾为 30-x 天, 代入公式 2 2 ( ) 3( )( )( )( ) n ad bcK a b a d a c b d      , (8 分) 化简为: 221 440 1500 0, [0,30],x x x x N      , (7 30)(3 50) 0x x   ,解得 30 50 7 3x  , 所以 5≤x≤16,且 x ∈ N+; (11 分) 所以若没有 90%的把握认为雾霾与限行有关系,则限行时有 5~16 天没有雾霾天气. (12 分) 20.解:(1)由 2 2 6 63 a aa     ,椭圆 E 的方程是 2 2 16 2 x y  . (2 分)7 (2)由(1)可得  3,0A ,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3x my  . 由方程组 2 2 16 2 3 x y x my       ,得  2 23 6 3 0m y my    ,依题意  2 236 12 3 0m m     ,得 2 3 2m  . 设    1 1 2 2, , ,P x y Q x y ,则 1 2 1 23 3 6 3, .3 3 my y y ym m      (4 分)        1 1 1 1 2 22,0 , , , 2 , , 2,F M x y MF x y FQ x y       由   1 2 2 1 1 2 1 2 1 2 1 22 2 ( 1) ( 1) 2 ( )x y x y my y y my my y y y            3 3 3 62 03 3 mm m m       得 , , ,MF FQ M F Q   三点共线. (7 分) 方法二: 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 3y k x  . 由方程组   2 2 16 2 3 x y y k x       ,得  2 2 2 23 1 18 27 6 0k x k x k     ,依题意  212 2 3 0k    , 得 6 6 3 3k   .设    1 1 2 2, , ,P x y Q x y ,则         2 2 1 2 1 2 1 1 1 1 2 22 2 18 27 6, , 2,0 , , , 2 , , 2,3 1 3 1 k kx x x x F M x y MF x y FQ x yk k             ,由           1 2 2 1 1 2 2 12 2 2 3 2 3x y x y x k x x k x            2 2 1 2 1 2 2 2 18 27 65 2 12 5 2 12 03 1 3 1 k kk x x x x 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得 , , ,MF FQ M F Q   三点共线. (3)由(2)可知: 1 2 1 23 3 6 3, .3 3 my y y ym m      2 3 2m          2 2 1 2 1 2 1 2 1 2 22 22 2 2 1 1 1 42 2 2 12 2 31 6 12 1 2 3 3 2 3 FPQS AF y y y y y y y y mm m m m                   (9 分)8 令 2 93 2t m   ,则   2 2 1 2 2 12 2 91 1 1 1 1 1 13 9 , , 3 92 2 9 9 9FPQ tS y y t mt t t                     ,即 2 6, 6m m   时, FPQS 最大, FPQS 最大时直线 PQ 的方程为 6 3 0x y   . 12 分) 21.解:(Ⅰ)f (x)=ex-2x. 由题设得 a=f (1)=e-2,a+1=f (1)=e-1+b. 故 a=e-2,b=0. (4 分) (II)由(Ⅰ)得,f (x)=ex-x2,下面证明:当 x>0 时,f (x)≥(e-2)x+1. 设 g (x)=f (x)-(e-2)x-1,x>0. 则 g(x)=ex-2x-(e-2), 设 h (x)=g (x),则 h (x)=ex-2, 当 x∈(0,ln 2)时,h (x)<0,h (x)单调递减, 当 x∈(ln 2,+∞)时,h (x)>0,h (x)单调递增. 又 h (0)=3-e>0,h (1)=0,0<ln2<1,h(ln2)<0, 所以x0∈(0,1),h (x0)=0, 所以当 x∈(0,x0)或 x∈(1,+∞)时,g (x)>0;当 x∈(x0,1)时,g (x)<0, 故 g (x)在(0,x0)和(1,+∞)单调递增,在(x0,1)单调递减, 又 g (0)=g (1)=0,所以 g (x)=ex-x2-(e-2)x-1≥0. 因 x>0,则ex+(2-e)x-1 x ≥x(当且仅当 x=1 时等号成立).① (8 分) 以下证明:当 x>0 时,x> 4sin x 3+cos x . 令 p (x)=x- 4sin x 3+cos x ,则 p (x)=1-4(3cos x+1) (3+cos x)2 =(cos x-1)(cos x-5) (3+cos x)2 ≥0, (当且仅当 x=2k,k∈Z 时等号成立). 所以 p (x)在(0,+∞)单调递增,当 x>0 时,p (x)=x- 4sin x 3+cos x >p (0)=0, 即 x> 4sin x 3+cos x . ② 由①②得当 x>0 时,ex+(2-e)x-1 x > 4sin x 3+cos x , 又 x(3+cos x)>0,故[ex+(2-e)x-1](3+cos x)-4xsin x>0. (12 分) 22.(Ⅰ)         ty tx l 2 11 2 3 2 1 : , 2 1)2 1()2 1(: 22  yxC (Ⅱ)将l 代入C 中: 04 1 2 12  tt , 4 1 4 1  PBPA . 23.(Ⅰ)解集为        3 20 xx . (Ⅱ) min0 0min)(        x axxf , a22 3  ,所以 16 90  a .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