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福建福清华侨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附答案福建福清华侨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历史半期考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孔孟经历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 A. 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B. 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C. 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 D. 儒者主张遭受社会的普遍排斥 ‎2.儒家主张“有为”,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道家倡导“无为”,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儒道两家完全对立 B.道家是对儒家补充完善 C.儒家比道家更先进 D.儒道具有不同的处世观 ‎3. 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 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4、编钟是我国古代重要乐器。王公贵族们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王宫悬(四面),诸侯悬(三面),卿大夫悬(二面),士悬(单面)”。逾越则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认为上述材料最符合谁的观点(  )‎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5.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 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 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 ‎6、著名学者牟宗三认为:“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下列解决“周文疲弊”最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的思想是(  )‎ A. 儒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道家 ‎7.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8、历经”焚书坑儒”的儒家学说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C. 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 从针砭时弊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9、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它表明两汉时期(  )‎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17586次 ‎46.53%‎ 法观念 法、刑 ‎4648次 ‎12.30%‎ 财富观念 利、财、富 ‎4765次 ‎12.61%‎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427次 ‎11.71%‎ A.主流价值观儒学化       B.法家思想退出政治舞台 C.商人政治势力强大       D.国家政权实现了平民化 ‎10. 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 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 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11. 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 )‎ A.朱熹 B.董仲舒 C.李贽 D.王夫之 ‎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是指( )‎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13. 著名学者余英时曾指出:“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的理学足以当之。”此说的依据是程朱理学主张(  )‎ A.格物致知 B.先理后气 C.存天理,灭人欲 D.理气同源 ‎14.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吾读甲申殉难录至愧无半策匡时难,唯余一死报君恩。”以上言论主要针对明清时期(  )‎ A.重文轻技的特点 B.儒学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特点 C.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本质 D.空谈义理、不重视经世致用的做法 ‎15.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6.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  )‎ 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 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 ‎ 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 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 ‎17.从公元960年到1278年,是我国历史上宋辽金夏几个政权同时并立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印刷、兵器、纺织、制瓷、造船、冶金、土木建筑等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记录;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传统领域也同样硕果累 累,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传世的科学著作。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进步 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 C.政权同时并立 D.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 ‎18.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殉《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下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 )‎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B.笔面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C.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 ‎19.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充分表达了作者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思想。该画应属于 ( )‎ A.宫廷画 B.风俗画 C.文人画 D.民间绘画 ‎20.战国时期,被称为南蛮的楚国,它在诸侯争霸、问鼎中原的历程中与北方诸国国频繁接触,在文化领域孕育出了《离骚》这样伟大的诗篇。材料表明(  )‎ A. 楚辞具有文化融合的痕迹 B. 楚辞改变了中国文化走向 C. 文化发展推动了楚国霸业 D. 文化发展必须要地域交流 ‎21. 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二拍”80个故事中,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这反映出当时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商业发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22.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这表明魏源(  )‎ ‎ 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 D.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23.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  )‎ A.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B.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 C.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 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 ‎24.晩清渐江钱塘人孙宝這早期主要读的是古书,如《左传》、《明记》、《明史》等,甲午后他所读之书主要是《危言》、《西事类编》、《日本外史》、《万国近政考略》、《天演论》等。这说明(  )‎ A.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变化 B.东南沿海开放程度较高 C.民族危机影响国人思想 D.变法革新成为时代主题 ‎25. 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 )‎ A.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为建市民国作思担准备 ‎26.严复在某译著中说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材料信息反映出( )‎ A.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 B.自然科学对社会进步有助推作用 C.传统文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D.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27.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这说明( )‎ A.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B.尊孔复古具有必然性 C.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D.中国民众的麻木颓废 ‎28.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29.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 A. 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 B. 传播马克思主义 C. 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 D. 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 ‎30.1918年,李大钊在《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提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实为世界进步之机轴,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李大钊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 )‎ A.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 盲目追求西方文化 C. 倡导多元文化观念 D. 担忧西方文化冲击 第Ⅱ卷 (非选择题 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0分,其中第31题1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至论天下之理……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                                 ——朱熹 材料四   夫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4分)。‎ ‎ ‎ ‎  ‎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 ‎ ‎ ‎ ‎ ‎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32.(12分)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闱……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馀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2: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3: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4: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1)据材料1,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3分) ‎ ‎(2)据材料2,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3分)‎ ‎(3)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4分)‎ ‎(4)据材料4,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2分)‎ ‎33.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 ‎——粱启超《爱国论》‎ 材料二 蔡元培之决心献身教育,是自光绪二十四年始。戊戌政变发生后,他认为康、粱失败的最大原因是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人才。所以返里从事教育工作,最先接办绍兴中西学堂,又到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校及爱国学社。‎ ‎——摘自陶奠惠《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两者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8分)‎ ‎ 学校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 ‎………………试…………………卷…………………密…………………封…………………线…………………‎ 贴 条 形 码 区 域 高二上历史期中考答题卡 一、 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共60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6‎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27‎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28‎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29‎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30‎ ‎[A] [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指出两种主张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4分)。‎ ‎ ‎ ‎(2)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4分)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 ‎ ‎ ‎ ‎ 3)结合上述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据材料1,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3分) ‎ ‎(2)据材料2,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3分)‎ ‎(3)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4分)‎ ‎(4)据材料4,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蔡元培的思想主张。简述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实践其思想主张的活动。两者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8分)‎ 高二(上)历史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D B A D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A D D B A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B C B B C D C C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0分,其中第31题1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 ‎31题答案:‎ ‎(1)主张:孔子“仁者爱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结局与原因:孔子的主张在当时诸候争霸连年战乱的背景下不可能实现,因而没有人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由于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这一主张被采纳。(4分)‎ ‎(2)观点不同:朱熹维护孔子的权威地位(2分);李贽挑战孔子的权威地位(2分)。说明: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其统治地位开始动摇。(2分)‎ ‎(3)认识: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不断僵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4分)‎ ‎32题答案:‎ ‎ (1)表现: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街巷店铺林立、市坊界限打破;商品交易种类繁多、数额巨大;娱乐经济繁荣。(任答3点得3分)‎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1分)‎ 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2分)‎ ‎(3)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4分)‎ ‎(4)文化特征: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2分)‎ ‎33题答案:‎ ‎ (1)主张:兴民权是爱国的基础;提倡维新变法。(2分)‎ 背景: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2分)‎ ‎(2)主张:维新变法的失败主要在于没有培养革新人才;教育救国。(2分)‎ 活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对“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4分)‎ 主题: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2分)‎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