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冈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南武冈一中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年下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 文科历史 试卷说明:本试题卷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两部分组成。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 A. 分封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 B. 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 C. 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 D. 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 ‎2. 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 )‎ A. 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 B. 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 C. 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 D. 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 ‎3. 有学者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行政体系 D. “皇权下的民主”,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 ‎4.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话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 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B.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 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D. 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5.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后冷静下来,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才决定重新召开公民大会讨论解决办法。这表明雅典 A. 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B. 民主决策带有感情色彩 C. 城邦利益居于首位 D. 公民人身自由遭到侵犯 ‎6. 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7. 英王乔治三世(1760—1820)改变了之前两任先王不问国事的惯例开始直接干预政治,通过封官许愿、收买贿赂的方法在议会中造成一个“国王之友”派,并且根据个人喜好在不停地更换政府首相,但是乔治三世又不得不接受一些他不喜欢的辉格党人到内阁中供职并为此而苦恼。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 议会的合法权力遭到了破坏 B. 王权重新凌驾于议会之上 C. 代议制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 D. 政治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8. 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 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B. 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 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 D. 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9. 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A. 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B.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 C. 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 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10.英国的格雷斯顿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来没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可耻的交易而升起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B. 为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辩护 C. 认为鸦片战争是非正义的商业贸易战争 D. 未看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目的 ‎11.马汉在《海权论》中提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辛丑条约》拆炮台 B. 《马关条约》开商埠 C. 革命党人在武昌首义 D. 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因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感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 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 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 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 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13.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这反映了当时 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 政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 ‎14. 1938年,美国生活杂志曾报导:“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小城镇很多,今天又增加了苏鲁地区一个小城镇的名字。这里发生的战争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日本现代陆军自创建以来在海外战场遭到的第一次重创”。这个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平型关大捷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5.下表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从中反映了 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 B. 国民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力军 C. 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有巨大牺牲 D. 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 ‎16.‎ ‎ 1921年,孙中山拟撰写《外交政策》,目的是“求恢复我国家以前之一切丧失土地和主权,恢复人民自由平等”。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A. 标志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 有利于国共合作的形成 C. 拉开了国民革命的序幕 D. 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17. 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A.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B. 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 C.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D.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18.《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载,‎1937年8月26日,海关总税务司F.W.Maze致国府行政院长孔祥熙电:“应付日(本)庚(子赔)款及着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税收计。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27日孔祥熙回电,“有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由此可见 A. 国民政府力避涉日外交纷争 B.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C. 列强积极在中日间和平斡旋 D. 国民党军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9. 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 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B. 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 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D. 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20. 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1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  )‎ A.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                        B.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C.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D.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21.《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2. 2016年11月,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 A.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3. ‎1956年8月1日,中共中央指出:“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这一表态(  )‎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拓展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 C.消除了“左”倾错误思想影响            D.促进了人民教育不断进步 ‎24.下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  ) ‎ A.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发展并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通过具社会主义性质的文件                D.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5. 1958年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上鼓掌逐渐成为一种表决方式,后来甚至出现用热烈的鼓掌代替了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直到1979年,相关法律才再次对投票表决进行明确规范。这表明我国(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探索中前进        B.民主制度在曲折中逐步完善 C.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民主程序        D.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二、非选择题(50分,26题23分,27题12分,28题15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海军参谋长赫尔伯特在仔细比较了中国和日本的军事能力后指出,虽然中国陆军战斗力较弱,但中国海军应该稳操鸭绿江海战(指黄海大战)之胜券,因为不论从防御方面还是从进攻方面看,中国战舰的能力都较日本舰队优越。他甚至暗示,中国舰队的某些装备过于先进,“中国应在一点上充满自信,即如果她的军舰上装配的是普通炮弹而不是穿甲弹,她反而更有可能赢得这场海战”,至少,“如果她的军舰装备了更多的快射炮,那她则无疑会赢得这场海战”。著名海军理论家曼翰也提出,由中国舰队发射的一枚直径‎12英寸的炮弹对敌手显示了如此大的摧毁力,“由此说明,如果中国射手(在战斗中)瞄得再精确一点,中国舰队本可赢得这场海战的全部胜利”。‎ ‎——摘编自孟悦《什么不算现代?——甲午战争前的技术与文化》‎ 材料三 当日本自1868年进入著名的明治维新阶段时,被后人称为“洋务运动”的企业至少已有了十年之久的尝试。被称为“现代化”的那些实践及其成果——有组织地翻译西书计划(1867年)科技人才的搜罗、外籍技术人员的聘请、现代工业技术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蒸汽机的制造和运用(1863年)运用工业科技进行的武器制造——都早于明治维新。毫不奇怪,直到19世纪90年代前,清帝国的洋务运动企业的许多军事生产的技术指标都高于日本的同类企业。‎ ‎——摘编自孟悦《什么不算现代?——甲午战争前的技术与文化》‎ (1) 材料一两张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8分)‎ (2) 材料二中两位军事家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6分)‎ (3)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最终战败的原因。(6分)‎ (4) 在不同的背景下,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均以失败告终,说明了什么共同问题?(3分)‎ ‎27. (12分)材料中国民族认同内涵的演变 古代中国 ‎“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夏变夷”成为华夏中心观的主要基调 ‎1845年 姚莹撰写《康蝤纪行》,“翼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徐筹制夷之策”‎ ‎1858年 ‎《天津条约》規定,英法公使进驻北京,与政府交往用平等礼节,而清廷对此大为不满,战事再次爆发 ‎1864年 王韬在《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称:“和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 ‎19世纪末 ‎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20世纪初 时人称:“危哉中国,各国竞争中心点也”,“建设本民族之国家,不可不排除妨害吾民族之魔力”,“欲思排外,则不得不先排满”‎ ‎1919年前后 陈独秀指出:““对外发展主义’,固然是中国人现在做不到的,而且我们也不赞成这一不合理的思想,但‘民族自决主义’,我们是绝对赞成的。”‎ ‎1924年 孙中山认为:“对于国外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国际平等地位,实现国家独立。”‎ ‎1935年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据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8.(15分)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们的想象、思維、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材料二“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讲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著作的地位。(不得照抄材料)(6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对民主的认识,并指出其理论来源。结合所学列举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共为建立民主制度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9分)‎ 文科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5.CDABB 6—10.CDCDC 11—15.BDDCC 16—20.BCABA ‎21—25.BCAA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23分)‎ ‎【答案】(1)问题:鸦片战争前,中英海军实力悬殊。(2分)‎ 影响: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主权和领地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6分)‎ ‎(2)观点:黄海大战中,中国海军实力强于日本,如果在装备和技术上进一步提高,能够战胜日本。不正确。(6分)‎ ‎(3)根本原因是清政府极端腐朽,政治制度落后;战前清政府对战争未作认真准备,期待外国调停;战争中慈禧太后、李鸿章执行妥协投降的政策,使清军陷于被动;部分清军将领临阵脱逃,动摇了军心。客观上,日本政治制度先进,战前准备充分,蓄谋已久。(6分,任答三点得6分)‎ ‎(4)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争胜利的根本不在于军事实力的强大,而在于社会制度、科学技术的先进与否)。(3分)‎ ‎27.(12分)评分原则:‎ 档次 分值 第一档 ‎10—12分 历史现象概括符合题意,对历史现象概述合理,评价有正确的史实支撑,论述清晰合理 第二档 ‎7—9分 历史现象概括符合题意,对历史现象概述比较合理,评价有较清晰的史实支撑,论述清晰合理 第三档 ‎4—6分 历史现象概括基本符合题意,有一定的历史现象概述,评价史实不明确,基本没有述 第四档 ‎0—3分 历史现象概括不明确,基本照搬照抄原材料,或不符合题意 ‎【答案】示例 论题:日本侵略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论证: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软弱和腐朽,引起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民族意识开始觉醒,社会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进行了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及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民族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日本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网共两党由对峙走向联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民族主义空前高涨,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总之,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并加剧了两国间的民族危机,客观上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抗日的旗帜下中华名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这成为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8.(15分) 【答案】(1)主要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抄材料不给分)(3分)‎ 地位: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3分)‎ ‎(2)认识:人民当家作主或人民民主专政。(2分)‎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1分)‎ 探索:建国前夕,召开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6分) ‎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