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综合性学习(含微写作)练习(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综合性学习(含微写作)练习(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专项复习(五) 综合性学习(含微写作)‎ ‎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其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届时,人们会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以“辞旧迎新”为主题,迎接新年。‎ 材料二:华侨总是与春节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漂洋过海的华侨们无论多么辛苦,总会在春节回家过年,即使回不来,远在异乡的华侨们也会购置大量的年货礼物,寄给远方的家人。‎ 材料三:民族梦·中国梦·中华春节符号 ‎(1)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不超过15个字)‎ 古往今来春节备受华人重视。(或:春节历史悠久,深受华人重视。)‎ ‎(2)材料三的标识整体是红色,请结合其图案具体介绍该标识的文化内涵,100字以内。【微写作】‎ 该图案将汉字“春”与“福”依托中国结的编织元素结合在一起,“福”字是“祝福”的意思,红色寓意红红火火,渲染了春节热闹的节日气氛,既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望,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2.为下面的一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5个字)‎ 新华社‎2018年1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习近平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颁奖。(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3.下面是某校学生整理的“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调查统计表”,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对下列图表做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原 因 人 数 所占比例 A.找不到书 ‎70‎ ‎33%‎ B.没时间 ‎105‎ ‎49%‎ C.不喜欢 ‎38‎ ‎18%‎ ‎【示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示例一】选B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没时间”的同学有10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9%。‎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分析:一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二是部分同学的课余时间被用来看电视或上网等,挤占了阅读名著的时间。‎ ‎【示例二】选C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文学名著的原因是“不喜欢”的同学有3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 分析:这部分同学大都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未能从读书中获取教益和乐趣,个别同学有欣赏趣味低俗化的倾向。‎ ‎4.请根据下面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某心理教研室对某校一百零九名初中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请根据调查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父母对你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关心吗?”调查结果 材料二:“你觉得自己存在哪些心理倾向?”调查结果 ‎(1)材料二反映的主要问题是:①许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②多数同学存在逆反心理。‎ ‎(2)小强的母亲经常过问小强的学习,却从不关心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假如你是小强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的母亲改进自己的做法?‎ ‎【示例】阿姨,您关心小强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关注他的心理健康(情绪、个性、人际关系等),毕竟心理健康是关乎孩子一生的啊!您说是吗?(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3)题。‎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希望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材料二:“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 ‎“世界读书日”的设立和宗旨(目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材料二是“世界读书日”的宣传图片,用简洁的语言分别说说这两幅宣传画的寓意。‎ 第①幅图寓意为通过阅读,掌握了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得更多,看得更远;第②幅图寓意为阅读会使人心情愉悦,快乐生活。(意思对即可)‎ ‎(3)请为“世界读书日”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示例】①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②阅读,可以让我们看得更远。③让我们来一场飞扬身心的阅读之旅吧!‎ ‎6.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甘肃定西的土豆,湖南湘西的腊肉,云南哈尼的红米,这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土特产,正通过一根细细的网线,走进北京的菜市场,上海的餐桌,广州的冰箱。当互联网遇上土特产,对农村而言,因丰收滞销而“谷贱伤农”的“卖难”正在化解;对城市而言,因吃不到地道土特产、“家乡味”的遗憾即将消失。‎ 材料三:这种“互联网+土特产”的模式,在成功推销农产品的同时,也成了一些不法分子坑蒙拐骗的手段。一些人正是利用互联网所具有的虚拟性,在产品介绍、图片拍照上弄虚作假,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透支了农村市场的信用,亟须采取措施进行规范。‎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材料一中的漫画。‎ ‎【示例一】一位面带笑容的农民正通过网上销售的方式,将品种各异的农产品“运输”到全国各地,他还赞叹道:“互联网‘下乡’,土特产‘上线’。”【示例二】画面的主体是一个由@字母连接的传送带,左边一个农民手扶着几筐水果送上传送带,微笑着说“互联网‘下乡’,土特产‘上线’”,@张开笑脸说着“网上销售”,身后是已经送出去的各种土特产。(能将漫画内容介绍清楚、完整即可)‎ ‎(2)阅读三则材料,写出你的结论。‎ ‎【示例一】互联网的兴起拓宽了土特产的销售渠道,深受农民和城里人的欢迎;但也亟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规范,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示例二】互联网销售土特产已成为农民新的销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丰收滞销的难题;互联网推销农产品存在一定的弊端,还应该进一步规范。【示例三】“互联网+土特产”的模式很好地化解了“卖难”的问题,但是这种模式被一些不法分子弄虚作假,诚信的弊端亟待解决。‎ ‎(3)山西的土特产也将“上线”销售,请你根据给出的上联补写下联,来宣传下面任意一种土特产。‎ ‎①汾州核桃 ②平遥牛肉 ③山西汾酒 上联:华夏物产丰富网购通四海 下联:【示例】平遥牛肉味美名扬九州;山西汾酒清香华夏皆知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下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星舞冬奥”,请你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该标志的主要内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该标志为上下结构,上半部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或像一个滑雪运动员顺着“冬”字笔画形成的滑道飞驰而下);冬字下方的两点与后面的数字顺势融为2022;“冬”字左下方是上下排列的英文“BEIJING”和“Candidate City”;最下面是象征奥运的五环标志。(意思对即可)‎ ‎(2)书法课上,同学们对“星舞冬奥”中的中国书法元素进行赏析。小明发言说:“这个标志融入了中国书法中隶书的‘冬’字,展示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你是否赞同他的说法?请说明理由。80字以内。【微写作】‎ 我认为他的说法有问题,该标志融入的不是隶书“冬”字的书法元素。隶书结体扁平(笔画“蚕头燕尾”)、工整、精巧,与标志中活泼灵动的风格不一致。(能判断不是隶书,指出隶书的风格与标志中的“冬”字风格不一致,或指出标志中的“冬”字属于行草的风格即可)‎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距今已有2 500多年历史,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植树节等。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材料二:“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和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还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仪式。清明节的习俗是十分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材料三:“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节有祭祖扫墓的习俗,而每到此时,各地不文明祭扫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少市民在大路口、马路边、绿植旁随意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有的树木被熏毁,有的小草被烧灼。人们在追念、祭奠先人的同时,却忽略了现代文明的建设。‎ ‎(1)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清明”作为节气和节日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清明作为节气,它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物候划分标志。作为节日,它以扫墓、祭拜等形式纪念祖先,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2)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画作《清明小景》,请结合上述材料一、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图中与“清明”相关的两个信息。‎ ‎【示例】草木萌发、植树插柳、人们开始农耕等。‎ ‎(3)针对材料三中的现象,市文明办在清明前夕,向广大市民发出文明祭扫的倡议。下面的倡议书有两处不妥,请提出修改意见。‎ 倡议书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的祭祀方式极易引发火灾,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为确保祭扫活动文明、安全、有序地进行,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大力倡导植树纪念、家庭追思会、网上祭奠等文明、环保、安全的祭奠方式。‎ 二、祭扫群众可以在不同时段,到“祭祀鼎”设置点焚烧、祭扫。‎ 三、祭奠活动中不要摆阔、讲排场,倡导节俭祭拜。‎ 市文明办 ‎2018年3月20日 一是缺少称谓,应加上“广大市民们”(对象符合身份即可);二是结尾缺少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某种建议,应加上“让我们行动起来,文明祭扫,共建美好家园”。‎ ‎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材料二:春节期间,陕西省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在西安市地标性建筑古城墙上,以“欢乐祈福中国年,万家灯火最长安”为主题的新春灯会共展出20多组大型灯组,万盏花灯延绵3 000多米;在大明富国家遗址公园举办的新时代民俗文化年展上,极具本地民俗特色的30个非遗项目精彩亮相;在小雁塔公园的“荐福文化大庙会”上,市民和游客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同时品味“舌尖上”的丝路美食。据悉,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市共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89项,市民和游客近1 270万人次享受了这些文化大餐。‎ 材料三:坐落于石家庄市西南方向10余公里处的封龙山脚下、龙风湖畔的瑞林书院,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将大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第一年侧重于完成大学本专业领域的基础教学,主要内容有大学语文、国学概论、生命伦理、政治理论、计算机、英语等。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后,引导学生开展学科定向研习。在传统文化技艺方面,所有学生学习并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技艺,精学并熟练掌握古琴、书法、绘画、茶道、香道、太极拳、禅修等。‎ ‎(1)请从三则材料中概括出一条信息。‎ ‎【示例】春节期间,陕西省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瑞林书院传统文化书院办学模式践行了习总书记所倡导的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理念。‎ ‎(2)你校团委组织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经典诵读大赛、走进民俗、传统文化伴我成长主题班会等。‎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调查显示,民众对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原因有不同认识:47%的人认为是“人车争行”,31%的人认为是“道路规划不合理”,22%的人认为是“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合理”。‎ 材料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阅读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示例】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频发,这与部分行人走斑马线过马路时安全意识淡薄有关。‎ ‎(2)你准备怎样劝说材料二中的老人遵守交通法规?【微写作】‎ 写作提示:①围绕话题,从材料一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100~150字。‎ 答案略,言之有理即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