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 ‎ ‎ (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孔子》是彭富春教授继《论老子》《论国学》之后又一部探讨和研究中国先秦思想的学术专著。全书既有译解,又有论述。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局部到整体,作者上下求索、左右探源,深入开掘和阐发《论语》的精义要旨。当然,这不是一般化的译读和阐释,而是富有新意地重构孔子思想的整体,并且在分辨、评判之中构建了天人共生和人我共生的思想体系。 ‎ 基于《论语》文本,作者对其进行了忠实的现代汉语翻译,为了使语言表述更加完美畅达,作者还试图弥补了一般汉语译本在语法、逻辑和修辞方面的不足,使译文的形质和文采俱佳。作者还对《论语》篇章进行了全面分析,精邃深微,要而不繁,不仅阐释了各章的核心思想,而且还揭示了其内在关联。如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一般把“束修”释为“十条干肉”。而彭富春的看法是:“此为束带修饰,喻十五岁的成人。”故他把此句译为:“凡十五岁以上自行束带修饰的人,我未尝不教诲的”其根据是:“孔子所教并非小学(发蒙之学),而是大学(成人之学),大学的根本是学道。”这是颇有道理的,大学旨在培养高级人才,不然孔门三千弟子中何来七十二贤人? ‎ 还有,作者的解析不仅在理论底蕴上有深层的开掘,而且在行文运笔上也彰显了个性风采。他的语言凝练、精粹,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不少句子写得很美,像箴言,像诗篇,耐人咀嚼和寻味。如“逝者。流逝就是时间。它不仅是过去,而且是包括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无限整体。流逝不仅是消逝,而且是生成,是生生不息。天地人的本性就是这种永远的生成。天旋地转,日出日落,月明月暗,春去秋来,暑尽冬临。” ‎ ‎《论语》全册的第一个字,即“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字,充满了原发的思想含义。所学者何?道也。它是人的生命的根本规定,是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题。在解读《论语》的基础上,彭富春抓住了孔子思想的这个核心主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指明孔子体道的根本路径是下学而上达。孔子下学万事万物的知识,上达到那唯一的道本身。 他一方面将形而下的问题上达为形而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形而上的问题化为形而下的问题,彭富春特别强调这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之处。在书中,彭富春提出了一些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理念,如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育人应当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体两翼。 ‎ 通过对孔子思想的阐释,彭富春指出,人应当唤醒自己内在的本质力量和创造潜能,发扬人的主体性,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走向精神、心灵的自由和高蹈。这本书的卷终语是:“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这是一位学者诚挚的心声。 ‎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富春对中国先秦时期的道家、儒家等都有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他在写了《论老子》《论国学》之后,又写了《论孔子》 。 B.彭富春的研究,不仅关注《论语》的字、词、句、篇章结构等,而且能够透过局部与整体深入开掘和阐发《论语》的核心思想。 C.彭富春不仅在微观上对《论语》各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能用联系的观点研究《论语》,指出各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D.彭富春不仅自己追求语言表述的完美畅达,使译文的形质和文采俱佳,还试图帮助他人修改汉语译本在语法、逻辑和修辞方面的不足。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教授对《论语》篇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解释,如对“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的“束修”的解释。 B.《论孔子》一书的行文运笔具有个性风采,其语言凝练而富有内涵,耐人咀嚼和寻味,如“逝者。流逝就是时间”等语句。 C.在《论孔子》一书中,彭福春教授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提出将依法治国和以德育人作为治国 的“两翼”。 D.“孔子体道的根本路径是下学而上达”是彭富春抓住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题并进行开拓性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彭富春的《论孔子》一书的基本特点是重构孔子思想的整体,在分辨、评判之中构建了“天人共生”和“人我共生”的思想体系。 B.孔子所教的是大学,他把人格修养的培养作为办学的宗旨,对发蒙之学并不看重,甚至提出非议,因此,培养出了七十二贤。 C.“学而时习之”的“学”字十分重要,而“道”则是“学”的对象与内容,它是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题。 D.“一个活着的孔子则会说出我们时代的智慧箴言”,这句卷终语表明,彭富春研究孔子是立足于当下社会生活的,而不仅仅在于对学术的追求。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4分)‎ ‎ 窗子以外 ‎ 林徽因 ‎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 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来源:Zxxk.Com]‎ ‎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 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 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 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 ‎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 ‎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吏请摄 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 “我知之矣。”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绘争曰:“公亮 持 国 名 器 视 如 己 物 向 者 公 亮 官 越 占 民 田 为 郡 守 绳 治 时 巩 父 易 占 亦 官 越 深 庇 之用 巩 私也。”帝为寝其命。绘亦解谏职,改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卒不拜。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安石使曾布疏其说。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知亳州。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卒,年六十二。       ‎ ‎ (《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B.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C.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D.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 B. 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C. 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 D.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绘聪明能干。少年杨绘以爱读书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杨绘很有个性。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 C.杨绘坚持己见。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D.杨绘仕途坎坷。虽然才华出众,却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罢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5分)‎ ‎(2)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5分)‎ ‎ ‎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 杂诗 ‎ 无名氏 ‎ ‎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 函关归路千余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 唐代:李商隐 ‎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来源:学_科_网]‎ ‎14.对下面的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甲诗前两句语言含蓄、朴素,“暮角声”“旅人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的“情”因角声而愈发凄苦,边塞的“声”因客情而愈见悲凉。‎ B.甲诗前两句中,“无定河”“赫连台”以其所处地域和所能唤起的对战争的联想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战死沙场的战友的怀念。‎ C.乙诗开篇,一个“远”字,不仅写诗人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有“远”思“寒”,塑造了苦寒之时孑然一身、行囊单薄的诗人形象。‎ D.乙诗第二句是细节描写,采用从对方写起的手法表现诗人对妻子的强烈怀念之情以及诗人的内心的悲凉情怀。[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E.两首诗的第三句都紧承一、二句,给人无尽的凄凉漂泊之感,同时引出下文的内容。‎ ‎15.这两首诗的 最后一句在写作手法上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______________,用之如沙?‎ ‎(2)鼎铛玉石,金块珠块,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 ‎(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也。‎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演员关晓彤在高考中考出了552分的好成绩,很多网友评论说,小丫头果然才貌双全,不负众望。‎ ‎②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由于“调停会”相关人员的调解,积不相能的邻居也能够和睦相处。‎ ‎③一位老农无心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有了答案,看来我对生活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④在我们周遭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些看似真诚地沟通,很大程度上等于在给自己“埋地雷”,我们要小心陷入交浅言深的误区。‎ ‎⑤从以往考古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考古工作的可谓凤毛麟角。‎ ‎⑥中年旅客吴先生报案称,自己的黑色双肩包在过安检后不胫而走,里面有笔记本电脑和钱包等物品。‎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市域铁路线路是大城市市域范围内的新型客运轨道交通方式能为中心城市与周边新城提供快速、大容量、公交化服务。‎ B.本届青年文明号评选活动强调对集体的实施考察,一些地方团组织还组建社会监督队伍、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价、差额票选等措施,调动集体的创建热情。‎ C.含山县第四届采茶节暨乡村旅游节在含眉茶场举行,期间举办采茶炒茶体验、茶艺展示等活动,不仅游客可以体验一把制茶乐趣,还可以直观感受茶艺文化。‎ D.三峡库区蓄水运行对周边的气候影响有限,水库对气温的影响范围是近水库区,离长江干流超过20公里。‎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016年年初,引力波被科学家证实。在很多人尚未明白它究竟是何物之际,已有商家“抢占先机”,①,在某电商网站,一款声称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毯子售价近200元。②其实,引力波并不是新事物,一直存在,只是此前人类技术无法探测到。引力波辐射绝对零度(-273.15摄氏度),就会向外辐射能量,人们需要防御的是那些能量高的电离辐射。引力波作为一种携带能量的时空波动,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比一般电磁波都要弱太多,③ 。‎ ‎[来源:学科网]‎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知,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 ‎(一)‎ ‎1.D文中没有提到帮助别人修改。‎ ‎2.C“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于文中无据 ‎3.B没有提到孔子对发蒙之学不看重.‎ ‎(二)‎ ‎4.B ‎5.窗子既是指现实世界中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或者是玻璃窗;窗子又是指隔绝自己生活与他人世界的象征。‎ 有的人坐在窗子里面,有的人行走在窗子外面,而一扇窗子隔绝出来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窗外的人固然不了解窗里的人,窗里的人,也永远不能了解窗外的人。‎ ‎6.你、我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视角,观看自己生活的视角和观看他人生活的视角。窗外是劳作、奔波、挣扎、穷苦,窗内是奢侈、悠闲、烦闷、无聊。这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蕴含着作者的态度:窗里窗外是两个世界,窗外的人无法理解窗内,窗内的人也无法走进窗外,我们只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待世界,不要以为自己真正的解了什么而私下满足,“天知道那是罪过”。‎ 空子内外有永远不能消除的隔阂,如你与我的距离。窗外有那么多的事物,充满了生趣,那么多的颜色,所有的一切是那么令人向往。可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坐在窗子里只能呆呆的看着的旁观者。窗外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也不能体会到辛酸,痛苦,这多彩的窗外世界并不属于“我”,因为“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来源:Zxxk.Com]‎ ‎(三)‎ ‎7.D ‎8.BE ‎9.(1)民众方面。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 ‎(2)政府方面。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各个环节的配套衔接工作,提高其运行效率;‎ ‎(3)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 ‎(4)政府还应该最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二 ‎(一)‎ ‎10.【文言断句】(3分)‎ A(三处地方断句时需注意:“名器视如己物”,“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用巩,私也”。“时”是“当时”,指曾公亮“官越”的同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断句时,要注意“一句一意、一事一断”的原则,断完句之后再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翻译一下,看看语意是否贯通。)‎ 补注:“名器”指“名号”与“车服仪制”。语本《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预注:“器,车服;名,爵号。”‎ ‎11.【文化常识】(3分)‎ C(“卿”字用为第二人称“你”时,表尊敬或爱意,不仅仅“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还可以用于朋友、夫妻之间,表示爱称。如:成语“卿卿我我”;卫人谓之庆卿——《史记•刺客传》;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东南飞》。)‎ ‎12.【文意理解】(3分)‎ B (错在“对他失去信任”。由皇帝对滕甫的一番话可以看出,解除他的谏官职务,并不是对他失去了信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他。帝诏甫曰:“绘……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 ‎13.【文言翻译】(10分)‎ ‎(1)(杨绘)于是把当地耍猴的叫到公堂(法庭)里来盘问,一(讯)问,他们就招供了,兴元府的人都佩服他(断案)英明(或“聪明”)。‎ ‎(5分。与大意相关的实词“诘”、“讯”、“伏”、“服”译对得4分;“诘于庭”倒装1分。)‎ ‎(2)朝廷中央机构里的官员,都是朝廷向来用俸禄供养的人,你却不派遣他们,难道只能派这些宦官吗?‎ ‎(5分。与大意相关的实词“素”、“遣”、“顾”、“独”译对得4分,“不之遣”倒装1分。)‎ ‎【参考译文】‎ 杨绘,字元素,是绵竹人。年轻就机敏出众,读书时一目五行,名声遍闻西州。进士考试时考了第一等,做了荆南通判。做了开封推官,遇到事情解决起来都很顺利,一下子就解决了,众官吏都怕整天时间不够,而杨绘未到中午一概能把问题解决。宋仁宗爱惜他的才能,想把他破格任为侍从官员,但主管官员见杨绘年少,就没有任用他。因为母亲年龄大了,就请求出任眉州知州,迁任兴元府。府中小吏请求捉拿打洞穿墙偷盗库 中丝绢的盗贼,杨绘前往查看,发现现场踪迹不像是人出入留下的,就说;“我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就叫来耍猴的人在庭堂中审问,一审讯就完全认罪,府衙中的人都叹服他的神明。神宗皇帝即位,诏任他为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皇帝曾下诏派遣宦官王中正、李舜举等人出使陕西,杨绘说:“陛下刚刚即位,天下都擦亮眼睛来关注着您的初期执政。馆阁、台省中的官员(人才济济),朝廷平素所供养这么多官员不派遣,难道独独派遣宦官吗?”曾公亮请求让他的儿子做登闻鼓院判官,与他关系深厚的曾巩做史官。杨绘争辩说:“曾公亮主持国事,把朝廷官员的职位看成自己家里的东西。从前曾公亮在越地做官时,霸占民田,被郡守依法惩办,当时曾巩的父亲曾易占也在越地做官,曾多方包庇他。现在任用曾巩,是为了报私情啊。”皇帝为此搁置下了那份任命。杨绘也被解除了谏官的职务,改任侍读职务,杨绘坚决拒绝赴任,滕甫把杨绘的态度告诉了皇帝。皇帝诏见滕甫说:“杨绘抗命不受的心意孤高深远,他在朝中行事孤立无援,却不畏权势,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没有不去做的。我一见就很赞许他的忠诚,把他提拔安置在言官的位置上,我对他信任也算深厚了。今日免除他谏官的职务,是因为很难处理他与宰相并立于朝堂的轻重问题,姑且令他稍微回避一下,你一定向他说明白我的意思。”杨绘说:“谏官的话不能被采纳就该离开,御前讲席也不是我姑息停留之地。”最终也没有接受侍读的职务。没过一个月,又开始做谏院的官职,擢拔为翰林学士,做了御史中丞。当时王安石当权,贤士多辞职离任。杨绘说:“老练成熟的人,不可不爱惜他们。当今旧臣多托病请求离去,范镇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五都辞职回乡,陛下难道不考虑其中缘故吗?”免役法推行后,杨绘上书陈说它的十大要害。王安石让曾布上奏章解释他的改革学说,杨绘固执地坚持以前的观点,于是被罢为侍读学士、亳州知州。元祐初年,又任天章阁待制。去世时,六十二岁。‎ ‎(二)‎ ‎14.BD ‎15. 甲诗:1.夸张的修辞手法。诗歌用白发生长速度之快来形容愁情之重。2.化无形为有形。诗歌不直言思乡的愁情,而是用白发生长来表现,把无形的愁情用有形的白发形象地表现出来。(3分)‎ 乙诗:1.想象的手法。诗人梦中看到妻子正坐在旧时的鸳机旁为他赶制棉衣。2.反衬(对比)的手法。用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来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处境。(答出借代的手法也可)(3分)‎ ‎(三)‎ ‎16.略 三、‎ ‎17.C ‎18.D ‎19.B ‎20.(1)开始出售能够防引力波辐射的产品 ‎(2)引力波辐射真的对人体有害吗 ‎(3)根本不需要防御 ‎21.‎ ‎②不响亮的名字,不能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 ‎③更名不一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 四、‎ ‎22.作文: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