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泉州市 2018 届普通高中毕业班单科质量检查
文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评分说明:
1.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在评卷组内
讨论后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
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仅出现严谨性或规范性错误时,不要影响后续部分
的判分;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了将影响后续解答的严重性错误时,后继部分的解答不
再给分.
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
(1)B
(2)D
(3)D
(4)C
(5)B
(6)A
(7)C
(8)B
(9)A
(10)C
(11)A
(12)A
(1)若复数 z 满足 (1 + i) × z = 2 ,则其共轭复数
=
z
(A)1 - i
(B)1 + i
(C) 2 - 2i
(D) 2 + 2i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共轭复数的概念及复数基本运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等.
2
(
- i
)
2
× 1
试题简析: z =
=
= 1- i ,所以 z = 1+ i .故选(B).
1 + i
(1 + i )× (1 - i )
错因预判:选择(A)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共轭复数,反应心理素质存在的缺陷,或对共轭复
数的概念缺乏认识;选择(C)的原因是在分母实数化过程中,计算错误,并忘记共轭复数;选择
(D)的原因是在分母实数化过程中,计算错误.
变式题源:2012 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第(2)题.
(2)若集合 A = {x | 0 < x < a, x Î N}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 (B)[1,2] (C)[1,2) (D) (1,2]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集合的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
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
试题简析:集合 A = {x | 0 < x < a, x Î N}有且只有一个元素,所以 A = {1}.故选(D).
错因预判:由于忽略了对区间端点的考虑,导致错选(A)(B)(C),反应思维不够严谨.
变式题源:2013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科第(1)题.
(3)已知等比数列{an }是递增数列, a1 + a7 = 65 , a2a6 = 64 ,则公比 q =
(A) ±4 (B) 4 (C) ±2 (D) 2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
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ìa + a = 65,
ìa + a = 65,
ìa = 1,
试 题 简 析 : 由 í 1 7
得 í 1
7
又 {an } 是 递 增 数 列 , 得 í 1
= 64,
故
îa2a6 = 64,
îa1a7
= 64,
îa7
q = 6
64
= 2 .故选(D).
1
错因预判: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注意到递增这一关键信息,错选(A)(C);选择(B)的原
因是开方时运算错误.
变式题源:2015 年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科第(9)题.(4)已知 a = ln π3 , b = ln 3e , c = e0.5 ,则
(A) a > c > b (B) c > b > a (C) c > a > b (D) a > b > c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比较数值大小的方法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
试题简析:由 p > 3 > e, 0.5 > 0 ,得 ln 3e < 0 < ln 3π 1 ,误解为 ln π3 >1 ,又由 0.5 < 1 ,误解为 0 < e0.5 2018 ?
2 - x
初始姿态
3
1
/
第 1
次循环后
-2
2
否
第 2
次循环后
1
3
否
2
第 3
次循环后
4
4
否
3
第 4
次循环后
3 (发现周期规律)
5
否
……
……
……
……
第 2017 次循环后
-2
2018
否
第 2018 次循环后
1
2019
是
2
错因预判:第一次循环的结果、循环的次数、周期的分析错误;或者数值的计算错误都有可
能导致最终结果的错判.
变式题源:2015 年全国 I 卷文科第(9)题.
市单科质检数学(文科) 第 4页(共 18页)
(8)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P , Q 为单位圆 O 上不同的两点,P 的横坐标为
1
uuur uuur
1
,若 OP ×OQ = -
,
2
2
则 Q 的横坐标是
(A) -1
(B) -1或
1
(C) -
1
(D)1或 -
1
2
2
2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向量的坐标运算、数量积、几何意义等基础知
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
试题简析:
解法 1: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 P( 12 , ± 23 ) ,先检验 Q(1, 0) ,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D);
再检验 Q(-1, 0) ,符合题意,排除(C);最后检验 Q( 12 , ± 23 ) ,符合题意.故选(B).
uuur uuur
1
3
1
解法 2: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 P(
, ±
) 即 P(cos (±60°),sin (±60°)) ,由 OP ×OQ = -
,
2
2
2
可知 OP, OQ 的夹角为120° ,即 OQ 是由 OP 顺(逆)时针旋转120o 而得,直观发现 Q 的横坐标
1
是 -1或 2 .故选(B).
解法 3:依题意, P( 12 , ± 23 ) ,设 Q(a, b) ,由 a2 + b2 = 1 及 12 a ± 23 b = - 12 ,可求得 Q
1
的横坐标是 -1或 2 .故选(B).
错因预判:选择(A)的原因是分析不够严谨导致情况漏判;选择(D)的主要原因是计算中
的符号弄错;选择(C)的原因是前面两种错误的综合.
变式题源:2010 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第(6)题、2011 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第(7)题.
(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
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2
(B) 2
3
(C)
4
(D) 4
3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体积公式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