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河北阜城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答案河北阜城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阜城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年级第 5 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 共 50 分 ) ‎ ‎1.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 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西汉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宋朝 十三经(于唐十二经上添《孟子》)‎ 经学 A.儒学对秩序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 ‎2.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 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注:十三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周礼》、《仪 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3、2016 年在江西发掘的西汉中期海昏侯墓已出土 2 万多件文物,其中,在主椁室西室被发现的 漆器屏风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 最早的孔子画像。该墓为研究孔子及其儒学提供了难得第一手资料,因为它仅仅距孔子(公元 前 551 年―公元前 479 年)生活的年代大约 A. 1000 多年 B.800 多年 C. 400 多年 D.200 多年 ‎ ‎4.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 传》全书 100 回,前 23 回描写前世姻缘,23 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 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5.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 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 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6.对图 1 解读正确的是 图 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 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 10 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 ‎7、中国书院藏书动辄数千上万卷。如宋代的应天书院在建立初就有藏书千余卷;浙江东洲县蒋 友松建的南国书院藏书三万余卷。相反,中世纪大学图书馆在 1500 年以前却很少能收藏上千卷 图书,如海登堡大学在 1461 年才有 840 卷藏书。造成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古代文化全面领先欧洲 B 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成熟与推广 C 儒家推崇文化、基督教遏制文化 D 中国的书院藏书风气优于西方早期大学 ‎ ‎8.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 C.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9.“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 ‎ 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最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B.洋务思想兴起 C.西学东渐 D.太平天国运动带来农民思想解放 ‎10. 传教士利玛窦曾说“唯一的明智途径,是慢慢取得中国人的信服,排除他们的疑心,然后 再劝他们进教。”西方宗教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深远,不能说明以上史实的是 8‎ 8‎ A. 太平天国运动的组织发动 B.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 鸦片战争后,美法取得的系列特权 D. 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 ‎11、1865 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 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之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 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的这段话 A.嘲笑清朝官员愚昧无知 B.干涉中国内政,推行奴化教育 ‎ C.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D.认为中国必须推行政治改革 ‎ ‎12.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国内知识界的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 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 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论定朝鲜战争是义战”。这些观点的本质是 ‎ A.认定战争是推动文明的根源 B.坚持认为战争可超越国家利益 C.以狭隘地区观总结战争性质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 ‎13.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 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 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开眼看世界” B.主张“中体西用” C.倡导“实业救国” D.宣传维新变法 14.对陆王心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 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近代成为潮流,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 ‎ A.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 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 C.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 空谈导致了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 ‎15.1918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说:“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 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 这体现了作者 A.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B.追求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 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 D.强调国家富强的文明意识 ‎16..1919 年 12 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 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 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7.孙中山在 1921 年 3 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 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 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调和劳资关系 B.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C.没收外国资本 D.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 ‎18.以下是 l925 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 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二 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B.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C.公开批评《临时约法》 D.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 ‎19.某论文把宋明理学的产生、西方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学、三民主义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 国等内容作为重要依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思想文化变革促进经济繁荣 B.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主思想 ‎ C.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D.不同特色文化的交融发展 ‎ ‎20.英国学者阿德诺•《托因比在 942—1946 年的远东》中指出: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中虽然 宣称不马上建立一个完全共产主义的中国,重申他过去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的主张,但他坚定地 宣布,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论述表明该学者 ‎ A.站在中共的立场上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B.用中国政府的视角看中共战后的国家设计 C.客观地记述了中共七大关于中国发展的愿景 D.从第三方的视角预测了战后国共的对立 21.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二、三 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 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B.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22.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 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 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3.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 A.改革开放急需新型人才 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工作 ‎ C.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D.思想界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4.“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 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 8‎ 8‎ ‎25.公元前 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 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B.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C.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 ‎26.那时(16 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 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 跃”,明显受影响于 A.宗教改革的冲击 B.罗马教皇的感召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启蒙运动的开展 27.1521 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耶稣基督跪在地 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 A.倡导宗教宽容 B.宣扬教会权威 C.反对宗教改革 D.抨击罗马教会 ‎ ‎28.法国作家拉伯雷(1493—1553)在《巨人传》中提出了“随性所欲,各行其是”的口号。这一 口号 A.直接反映了封建教会的腐朽 B.否定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 C.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核心主张 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 ‎29.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 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 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B.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C.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D.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30.有学者认为:17 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 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 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 力学理论 ‎31.右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A.马的驯养与使用 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 C.电的发明与使用 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 ‎3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 ‎ 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33.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 果广场上,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敲着、奏着、唱着,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 散了的亲人,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该种音乐出现 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推动 ‎ ‎34、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贵族!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 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 ‎35.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谈到他的创作时说:“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东西不过是 彷徨而已。”其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理性主义 D.现代主义 ‎ ‎36、有观点认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其目的似乎 不是解决现实问题,亦非获取功利,而是为了摆脱神学统治,向陈旧的宗教信条宣战。按照这 种说法,中世纪末期的科学探索活动 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人文主义 B、发挥着一种意识形态的作用 ‎ C、成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旗帜 D、并未推进知识进步与社会发展 ‎ ‎37、“如果不是在西周转入东周的时期出现了文化上的重大变异,也许封建的体制还会周而复始 地循环一段时间……一种不同于以往的,非宗法、非宗教、绝对实利主义的文化成长起来,谁 对传统抛弃得越彻底,对实利主义奉行得越透彻,谁就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春秋战国时期的 政治改革,实际上就是实利主义的角逐。”最能反映这种“文化上的重大变异”的是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 ‎38、世界上第一部将力学原理与机械技术合而为一的著作——《奇器图说》诞生于中国,是17 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编写而成的。以下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该书全面介绍了由力学概念和数学分析所构成的力学理论体系 ‎ B.中国学者因为翻译该书而 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 C.后来的中国学者不断对该书进行了删改、乃至贬斥 ‎ D.该书的机械制造 技术在清朝康熙帝时期得到了很大应用 8‎ 8‎ ‎39、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 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 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 A.肯定人和人性 B.倡导理性主义 C.反对神学 D.提倡唯物主义 ‎ ‎40、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 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 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A. 文艺复兴 B. 牛顿创立近代力学体系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41、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都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二者的共同 之处是 A.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 B.反对旧习俗束缚,提倡个性解放 C.重视人际关系,反对宗教愚昧 D.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42、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我的破茅屋)。”下 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 )‎ A.达·芬奇 B.塞万提斯 C.洛克 D.伏尔泰 ‎43、1727 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 听了苹果坠地 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 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 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 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4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 使之甘其食, 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45、 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 ‎46、“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 动是 A. 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 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 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 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 8‎ ‎47、 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民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 供避难所的 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 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 ‎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48、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 的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 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 C.19 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的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49、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 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 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 ‎50、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 义„„无论怎么 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 话应该出现于(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8‎ 8‎ 阜城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年级第 5 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 ‎51.(25 分)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 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 檐兽脊如官衙然”。‎ ‎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4) 材料三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5 分 ‎(5)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6 分 8‎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4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 6 分 ‎——《明代习俗史》‎ ‎52、(25 分)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 年,在民主 和 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 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 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 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4 分 8‎ 8‎ 材料二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 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 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 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 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 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 分)‎ 材料三 “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 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 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 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 ‎‎ 8‎ ‎(2)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 6 分 材料二、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 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 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 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 ‎(3)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含义。3 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德认为人类“由黑暗进入阳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3 分)‎ ‎(5)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9 分)‎ 8‎ 阜城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年级第 5 次月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D A B B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A B C D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B A C C D D C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D D A D B D C A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 C B C C D C C C A 选择题 1-50 共 50 分,每题 1 分 ‎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6 分)‎ ‎(3)促使人类摆脱迷信和无知的状态,走向光明的运动 (3 分)‎ ‎(4)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 分)‎ ‎(5) 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起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3 分) 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3 分) 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引 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3 分)‎ 8‎ ‎51. 【答案】 25 分 ‎(1)新变化:突破等级限制;追求奢侈生活。(4 分)‎ ‎(2)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4 分) (3)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6 分) (4)特点:单一化、政治化;多元化、人性化。(5 分)‎ ‎(5)原因: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6 分)‎ ‎52、【答案】 25 分 ‎(1)伟人:牛顿。(2 分)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 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 分)‎ ‎(2)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 8‎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