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枣强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家天下”的局面是在
A.夏禹时代 B.夏启时代 C.周武工时代 D.周公旦时代
2.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西周期,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兼单,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家天下 C.君权御授 D.至高无上
4.贵族政治下,贵族御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于“流官”。中国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确定于
A.分封制的实行 B.宗法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
5.某朝皇帝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内容有四项:“朕之不德,史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这是指
A.秦朝时期军功爵位制度 B.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6.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外进行大规模屯用,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行→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B.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伤
C.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D.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8.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措施与之无关的是
A.汉朝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D.请朝议政王大会议
9.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士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上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如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增加了叛乱因素
10.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A.是一场屈辱战争
B.是一场反到战争
C.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11.丘蓬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首诗写于哪件事发生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回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的工具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伴
13.美国《时代》载:“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4.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C.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15.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北伐西征 D.天京陷落
17.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成
18.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扶清灭洋 B.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共和 D.建立社会主义
19.1922年6月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深切地认识到不能”单独依靠兵力”,而且要依革党的力量,而当时的国民觉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无一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孙中山痛感有彻底改造的必要。对此他的革命实践主要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定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20.1928年中共六大指出:“秋收武装起义在许多地方扩大了党在农民群众之中的影响,将土地革命的口号渗入了广泛的农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后来维续发展的农民斗争,以全于许多苏维埃区域之创立,大致亦由于秋收武装起义的影响。但是,秋收武装起义的政策之机械地应用,亦就发生有些地方的玩养武装起义和军事冒险的行动。”这表明中共六人
A.否定了城市暴动是革命的主要模式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肯定秋收起义和土地革命口号的意义
D.指出秋收义导致军事冒险主义盛行
21.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面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的特长,给日相当打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B.坚持发动群众避免与日军交战
C.不与国民党车队配合作战
D.概括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2.1954年第一届全图人民代表大会得开,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委部长安排了约40%的非中共人士和少数民族人士。后来李维汉指出:“中央对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对民主人士的安排原则、比例,以及对国家领导人员的安排,总的说来是成功的,体现了党与非党人士的团结合作。”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
B.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实行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得到落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形成
23.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我国尚未认识到“人大”的重要性
B.“文革”小组代行其职能
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
D.民主法制造到严重破坏
24.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陶前看》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国家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结束了“文革”
D.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法》
2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是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这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
A.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
B.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C.两岸开展对话的前提坚持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是国家统一的唯一选择
26.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
C.多边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这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中美关系改善的后果不包括
A.调整了中美苏大三角的关系,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B.实际上结束了我国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做法
C.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苏联、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影响
D.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8.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确立的上海五国机制,于2001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A.有利于亚太经济的健康发展
B.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专注于成员国之间科技文化的合作
D.展示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29.克里斯提尼建构的新部落制度不同于以往以地域作界线的行政区划,每个新部落都包含城邦的不同地区,相互散落且并不联系。因为他知道雅典的贵族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若城邦以地域作分区或部落的话必定会使各个贵族派别拥地自重。这说明克里斯提尼改革
A.消灭了氏族贵族
B.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C.关照雅典的贵族利益
D.使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
30.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遣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31.伯利克里说:“我们既关心个人事务,又关心国家大事:即便那些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也不乏足够的参政能力。因为唯独雅典人才认为,不参与国事乃平之辈,而不止是懒汉。”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是全体雅典居民的民主
B.戴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C.存在着派别之争
D.存在着各种资格要求
32.关于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曾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柏拉图这段话的意思是
A.民主制必须是完全自由的
B.民主泛滥造成社会混乱
C.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D.雅典社会彻底实现了民主
3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A.罗马法律残暴野蛮
B.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平民的利益遭到践踏
3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各种社会矛盾
35.“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同格言,典型地说明了英国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B.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C.三权分立
D.分权制衡
36.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只是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
A.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
B.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C.是英国历史传统的延续
D.导致了英国政局动荡
37.从美国第一届国会开始,逐步形成了两个派别。而经分化改组,到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从下图可以看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是
A.及时调整对策以适应民众需求
B.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C.不断选出人才,推动政治清明
D.互相制约监督,确保政局稳定
3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39.“一、国会议员和联邦总统分别按不同的选举办法产生。二、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也无权要求总统辞职,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三、联邦法官一旦受任,如无失职行为将任职终生。四、每个政府部门的成员都不能兼任其它部门的职务。”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 B.确保了相互制衡
C.限制了总统权力 D.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40.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
B.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既是立法又是权力机关
41.20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议上讲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撒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以下内容不能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A.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B.美国建立联邦政府
C.法兰西历经艰难曲折建立共和国
D.德意志的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4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是指
A.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
B.采取了邦联制的形式
C.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43.1871年德意志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有其自身特点,下图揭示了其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德国的民主进程任重而道远
B.德国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德皇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D.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44.“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D.《四月提纲》
45.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
46.斯大林说:“十月命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破了东方被压迫国族劳动群众数百年来的沉睡并把他们卷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斗争的革命。在波斯、中国和印度效法俄国的苏维埃成立工农苏维埃的事实,十分有力地说明这一点。”这主要是指十月革命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B.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C.建立了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制度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47.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俄国发布《和平法令》,揭盛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要求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向英法德三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对《和平法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B.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C.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D.要求英法德工人阶级参加苏俄红军
48.针对美国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相应对策:巩固推尔塔体制成果,加固东欧阵地;在理论上明确“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概念;立足于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这必然要与另一个同样因经济和社会性质而要在国外率行全球护张和进攻战略的美国发生全面对抗和冲突,从前不可避免地使自己进入冷战。”下列对冷战的影响理解错误的是
A.导致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B.造成了德州、朝鲜的长期分裂
C.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歲争的爆发
D.导致国际局势的一次次紧张
49.1962年,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D.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50.2016年,93岁的美固前国务卿、中美建交的开拓者基辛格指出:“问题何在?在于我们将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归根结底,所有国家最后都要参与世界秩序的构建。”20世纪末,在向“新秩序”转换的过程中
A.地区冲突消失
B.“冷战”思维终结
C.多极格局诞生
D.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51题12分,52题13分,共计25分)
5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候王以外,刘邦又分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城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乳《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的封建”的含义及以后发展所导致的危害。汉初实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创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32.(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责任内阁大李记(部分)
1714年 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 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 乔治一世任命首席对政大臣、议会多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首相。
1742年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标志。
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
1783年 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 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并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材料二 人们把他(年盛顿)弥留之际交给华盛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叔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传
材料三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N·佩弗写道:“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容。(5分)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美国的政体形式如何?(3分)
(3)材料三中前后两种观点,哪一种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为什么说“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