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摸底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京通州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摸底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通州区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8年1月 ‎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坚大拇指。‎ ‎《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度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 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和器物制造上,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B.工匠精神追求“精确”,北宋工匠预浩在汴京建造的开宝寺塔就是典型例证。‎ C.工匠精神在明代非常受重视,蒯义、王世贞、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 D.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的,许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 ‎2.根据材料一,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2分)‎ A.孜孜以求 B.精益求精 C.切磋琢磨 D.匠心独运 材料二 少府和大司农这两大机构主要管辖着汉代的官办手工业,少府的收入归皇室,大司农的收入归国库。就其类型而言,主要有官府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两种。‎ 官府手工业,是指汉朝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并直接为政府服务的手工业,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皇室,贵族及官僚提供各种日用消费品和奢侈品,另一方面是向军以提供兵器武备等。因此、汉代的官府手工业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市品生产,而是一种“专供生产”。就其经营管理来说,汉代的官府手工业又可分为中央政府所属的手工业和地方郡国所属的手工业两类。‎ 中央政府所属的官府手工业,设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西汉时负责供给天子及皇室之用的少府属下设有考工室、东织、西织、东园匠、尚方和御府等,其长官为令和丞。东织和西织,其下设有丝麻纺织工场,专门负责为皇室及责族制作祭祀时穿用的衣物服饰。‎ 除了上述中央官署之外,西汉少府所属的内者,水衡都尉所属的上林和钟官,以及供工、内官、寺工、右工等也都设有官府手工业工场,制造铜器和漆器等。东汉大司农、太仆所属 的书言府、虎贲官等机构也设有制作铜器的工场。‎ 作为汉王朝官府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府还在各地设有工官为皇室和政府进行专门的手工业生产。据《汉书·地理志》,西汉共设有八处工官。据汉长安城未史宫官署建筑遗址出土的骨签刻文及其研究可知,河南工官、颍川工官和南阳工官,是当时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三工官”,主要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等的生产和供给。‎ 汉代的官府手工业,除了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外,还有地方郡国经营管理的手工业,其产品主要供给中央和郡国的统治者使用,或用于装备中央和地方武装。‎ 官营手工业,它不同于官府手工业的根本区别在于,虽然同样是政府管理和经营,但其产品并非只供给特定的人群,而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垄断经营”“专营生产”,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盐官和铁官的设置及盐铁专营。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年),汉朝政府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将煮盐和冶铁收归政府。盐铁不再由少府管辖,而是改由主管全国经济的大司农掌管,大农丞领盐铁事,在全国27个郡国设置盐官37 处,进行食盐的生产与运销,即盐官招募百姓制盐,并官收、官运、官销;同时,在全国40 个重要产铁的那国设置大铁官49处,铁官设令、长及丞,主鼓铸:“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使属在所县”,销熔旧器铸新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庖丁解牛: “解”读作jiě 意思是“打开束缚”‎ B.闻名遐迩: “遐”读作xiá 意思是“近”‎ C.初衷: “衷”读作 zhōng 意思是“心愿”‎ D.专供生产: “供”读作gòng 意思是“供给”‎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官职和机构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少府:其长官为令和丞,西汉时期负责供给天子及皇室之用。‎ B.西织:所设丝麻纺织工场专门制作皇室贵族祭祀时所穿衣服。‎ C.工官:西汉共设有八处,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的生产和供给。‎ D.大司农:主管全国的经济,主要负责国家盐铁的生产与运销。‎ ‎5.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汉代官办手工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官办手工业是由官府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二者组成的。‎ B.汉代宫营手工业与官府手工业一样,都是由政府管理和经营。‎ C.汉代官府手工业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D.汉代官营手工业除专供生产,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生产经营。‎ 材料三 汉代根据不同的手工业门类设置不同的工官,进行专门的生产,最大限度地使生产专业化。当时尽管有综合性的工官,但最常见的还是专业性的工官,如河内工官主要制造弩机等兵器武备;颍川工官主要铸造铜器皿;南阳工官主要制造兵器;广汉郡工官主要制造铜器和漆器;设在齐郡临淄和陈留郡襄邑的服官,专门为皇室及贵族制作日常生活及上朝所穿用的文绣服饰。‎ 至于工官及手工业工场的内部管理,一方面采用“物勒工名”的做法,实行生产责任制,建立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另一方面根据工艺流程进行细致的分工,以保证工匠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的质量,尤其在官府手工业工场中更是如此。‎ 所谓“物勒工名”,是战国以来形成的一种手工业工场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礼记·月令》:“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郑玄注曰:“勒,刻也。刻工姓名于其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也就是说,在制成品上刻上工匠的姓名和监督管理者的姓名,表示对产品的质量负责,如发现有残次品和劣质品,即“功有不当”,则会受到严厉的追责和惩罚。至于工种的划分,则因手工业门类的不同而有异。这种“物勒工名”的做法和工匠的细致分工,在蜀郡西工的漆器生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蜀郡西工是汉王朝设在蜀郡(今成都)的一处工官,以生产漆器为主,兼及铜器和铁器的制造。蜀郡西工制造的有铭文的漆器,迄今已发现28件之多,充分揭示了蜀郡西工漆器的生产过程、工匠分工及质量管理体系。‎ 也正因为如此,汉代官府手工业工场的产品做工精致、质量优良,形成了汉代工匠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6.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中的“勒”与“物勒工名”中的“勒”语意不同的一项是(3分)‎ A.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陆游《夜泊水村》)‎ B.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韩愈《石鼓歌》)‎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D.香径草中回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李绅《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 ‎7.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下面文字所体现出的汉代手工业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朝鲜平壤石岩里丙坟汉式墓出土的一件水始元年漆盘,其口沿背面刻有锦文:“永始元年,属郡西工造,乘與髹渝画伫黄釦饭盘,容一斗,裂工广、上工广、钢妇黄涂工政、画工年、洀(pán)工威、清工东、造工林造,护工卒史安、长孝、丞□、據谭、守令史通主。”‎ A.工序繁杂 B.做工精美 C.分工细致 D.监管严密 ‎8.当代中国,要使“中国制造”成为精品,上面三则材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蒨者,玄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遂沿涧而入。水蚀道几尽,肩不得比,先后累累如鱼贯。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旁多髯松,入天如青云。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箫,曰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璚树瑶林,益清绝,曰钓雪矶。西垂苍壁,俯瞰台矶间,女萝与陵苕轇轕①之,赤纷绿骇,曰翠霞屏。又六七步,奇石怒出,下临小洼,泉冽甚,宜饮鹤,曰饮鹤川。自川导水,为蛇行势,前出石坛下,锵锵作环佩鸣。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又五六步,水左右屈盘,始南逝,曰五折泉。又四十步,从山趾斗折入涧底,水汇为潭。潭左列石为坐,如半月。其上危岩墙峙,飞泉中泻,遇石角激之,泉怒,跃起一二尺,细沫散潭中,点点成晕,真若飞雨之骤至,仰见青天镜净,始悟为泉,曰飞雨洞。洞傍皆山,峭石冠其巅,辽敻幽邃,宜仙人居,曰蕊珠岩。遥望见之,病登陟之劳,无往者。‎ 还至石坛上,各敷茵席,夹水而坐。呼童拾断樵,取壶中酒温之,实髹觞②中。觞有舟,随波沉浮,雁行下。稍前,有中断者,有属联者,方次第取饮。其时轻飙东来,觞盘旋不进,甚至逆流而上,若相献酬状。‎ ‎ 酒三行,年最高者命列觚翰,人皆赋诗二首,即有不成,罚酒三巨觥。众欣然如约,或闭目潜思;或拄颊上视霄汉;或与连席者耳语不休;或运笔如风雨,且书且歌;可按纸伏岩石下,欲写复止;或句有未当,搔首蹙额向人;或口吻作秋虫吟;或群聚兰坡,夺觚争先;或持卷授邻坐者观,曲肱看云而卧:皆一一可画。已而诗尽成,杯行无算。迨罢归,日已在青松下。‎ 又明日,郑君以兹游良欢,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濂按《韩诗内传》:三月上巳,桃花水下之时,郑之旧俗,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执兰草以祓除不祥。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其远裔能合贤士大夫以修禊事,岂或遗风尚有未泯者哉?虽然,无以是为也。为吾党者,当追浴沂之风徽,法舞雩之咏叹,庶几情与境适,乐与道俱,而无愧于孔氏之徒;无愧于孔氏之徒,然后无愧于七尺之躯矣,可不勖哉!‎ ‎ 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而复申以规箴如此。他若晋人兰亭之集,多尚清虚,亦无取焉。‎ 注:①轇轕:同“纠葛”,缠绕之状。②髹觞:油漆过的酒杯。‎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肩不得比 比:比较 B.焰焰欲然 然:通“燃 C.始悟为泉 悟:明白 D.可不勖哉 勖:勉励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无往者 ②或持卷授邻坐者观 B.①不乐泉声之独清 ②鼓琴与之争 C.①其上危岩墙峙 ②濂既为序其游历之胜 D.①郑君以兹游良欢 ②集所赋诗而属濂以序 ‎11.下列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水蚀道几尽 B.方次第取饮 ‎ 流水几乎把道路侵蚀没了 才停下来取水饮用 C.众欣然如约 D.无以是为也 ‎ 众人高兴地答应了 不要再进行这类迷信活动 ‎1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 ‎②今去之二千载,虽时异地殊,而桃花流水,则今犹昔也。‎ ‎1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均属诗序,是放在文人雅集唱和所成诗集之前的文字。‎ B.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绘,为桃花涧这一名不见经传的江南乡野增添了诱人光彩。‎ C.第三段用九个“或”字连接,表现了赋诗人构思诗篇时各具特点又互相映衬的神态。‎ D.作者描述诸贤在节日中沐浴自然,脱略形迹,发舒身心,显示了他祟尚清虚的志趣。‎ ‎14.读第四段内容,完成下面两题。(5分)‎ ‎①“浴沂”“舞零”出自《论语》,这是孔子哪位弟子所言之志?(1分)‎ ‎②作者言及此典,要表达怎样的情怀?请用自己的话作具体说明。(4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8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遥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寄宿在一位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在寂寥中怀念起远方的朋友。‎ B.竹林环抱的船坞里没有一丝纤尘,只见傍水的亭轩和澄澈的湖水。‎ C.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送往氏兄弟所在的地方。‎ D.时令已届深秋,但浓重的阴云久久沉积不散,孕育着浓浓的雨意。‎ ‎16.下列诗句中的“听雨”营造的氛围与本诗相近的一项是(3分)‎ A.小沼如盘水浅清,菰蒲新发获芽生。连筒引却前溪水,养得芭蕉听雨声。(徐居正《即事》)‎ B.田里熙熙便是春,追游何必艳阳辰。打门吏少花村静,听雨高眠亦可人。(真山民《春游阻雨次韵》)‎ C.床隐屏风竹几斜,卧看新燕到贫家。闲居心上浑无事,听雨唯忧损杏花(高启《雨中闲卧》)‎ D.蝉歇还惊络纬鸣,秋风忽已动江城。山窗寂寂无眠夜,梧落芭蕉听雨声。(黄姬水《秋夜》)‎ ‎17.《红楼梦》中众人游荇叶渚时,黛玉说她喜欢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诗,但故意引错。请你说出“残荷”与“枯荷”的不同,并结合《红楼梦》简述曹雪芹这样写的原因。(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本诗作者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杜牧的《阿房宫赋》是警世名篇,文中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②本诗写到了荷,荷一般亦可称作“莲”。周敦顾在《爱莲说》中对莲大加赞赏:“ , ‎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③本诗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也抒发了真挚的友情,其诗云:“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一棵树 闰月嫁到杨家冲的第二天,就迎着朔风在稻场角上栽下了一棵香椿树。‎ 这棵树她是为妹妹银菊栽的。闰月在娘家时,姐妹几个中,她最宠银菊,她常想,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有时好像是先天的,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闰月出嫁的头天晚上,村上的姐妹们来哭嫁,本来只是一种仪式,听着哭嫁歌,她还是哭了。‎ 姊妹亲,姊妹亲,‎ 拣个石榴半半分,‎ 打开石榴十二格,‎ 隔三隔四不隔心。‎ ‎……‎ 这哭嫁歌听过多少回了,每回是闰月给别人唱,那一天是姐妹们给自己唱,那心情一下子就不同了,想到日后再不能侍奉父母,再不能照顾几个妹妹,再不能搂着银菊睡觉,眼泪就忍不住淌了出来。‎ 闹到下半夜,姐妹们才散去,闰月忙不迭地去看银菊,这个比自己小十五岁的妹妹似乎并不能体味这别离之苦,早就进入了梦乡。闰月像往日一样,躺在银菊身边,搂着她睡下了。‎ 就是在这时,她决定到了婆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为银菊栽一棵树,栽一棵香椿树。香椿树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树,在鄂西随处可见,很多人家田边地头都会栽上几棵,那是为了吃香椿芽栽的。‎ 香椿掰下来,洗净沥干、开水烫好,放在一只土钵里,撒上盐、辣椒面和葱花,端起土钵簸一簸,佐料匀了,便是一道上好的凉菜,拿香椿做热菜当然最好是炒鸡蛋,褐色的香椿、黄色的鸡蛋、碧绿的扁韭,拌好,油烧好了后,倒进锅里,炒起来盛在一只白色的瓷盘子里,那色、那香,很少有人会扛得住。‎ 有的人家香椿树多,鲜的吃不了,就会掰回来,开水烫过,搭在竹竿上晾起来,晒干后用小塑料袋装好,到了冬天,一回拿一袋出来,热水浸泡,依然可以做出好几道凉菜和热菜,依然是那样香郁可口。也有的人家并不晒干,只是沥干水气,便取来一只坛子,放一层香椿芽,撒一层盐、花椒粉、辣椒面、大蒜末,再放一层香椿……装满一坛,盖子盖钵,注入壶水,这种存放方式的优点就是取出即可食用,又香又脆,当然也可以炒了吃、炖了吃,色泽香味竟如春日。‎ 香椿树也是上好的木材,质量轻,颜色好看,尤其是经腐,倘是做成家具,还隔潮防虫蛀,而它最为神圣的用处是修房子时做房梁,除了前面提到的优点,它又是长寿的代表,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就平添了几分吉利,乡下修房子,倘是有一根香椿树做梁,是最为体面最为惬意的事。‎ 鄂西的香椿虽然很多,但可以做房梁的却少,因为香椿树如果掰了香椿芽,算是灭了顶,它就生出斜枝,所以,一棵老的香椿树,往往是虬龙一般地张牙舞爪,直的树干只有很短的一部分,自然做不了木材,更不用说做梁了,所以,做梁的香椿往往要到没有人掰香椿芽的深山去找,难度就可想而知。‎ 闰月栽下的香椿自然不是为了掰香椿芽的,她这当姐的就为妹妹送一根梁树。鄂西有送梁树的习俗,必是至亲才可以送的,树是择了吉日伐的,去了皮,砍出一个平面,刨光,中间画太极图、画八卦,两边画了一些吉祥的图案,一端写了荣华富贵,另一端则写了长发其祥……到了立屋的那一天,披了红,八个小伙子抬着,吹吹打打送过去,按照掐好的时辰,到了立屋的人家,将梁升上去,卡在中柱的榫口上了,便开始抛梁,木匠提了一只斗,斗里装了花生、红枣、核桃、板栗,还有硬币、肉包子,一边把斗里的东西往下包一边念念有词:脚踏八卦定四方,手执八卦定阴阳……‎ 闰月栽香椿就是想为银菊送梁树,她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她给银菊送梁树时的情景,闰月为为自己能想到这个主意而激动,她对银菊的思念将不再是空荡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她呵护着这一棵香椿,就是呵护她和银菊的感情。‎ 要呵护一棵香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要是不能让人掰香椿芽。闰月栽下香椿树不久,就又养了一只狗。从第二年起,到了春天,她和那只狗在香椿树旁守着,几乎是没日没夜,一直守到椿树叶散开了不能再吃了,她们才撤退。后来大家知道了原由,再没有人盯着那株香椿树了。‎ 时光飞快地流逝,闰月在杨家冲生儿育女,劳作经营,眼角已然有了细密的皱纹,那棵香椿树也长到三厘钵粗了。‎ 银菊终于出嫁了,闰月知道,她还要再攒些粮食攒些钱才能做房子。那棵香椿树依旧快乐地生长,微风吹来,那些散开的香椿叶哗哗作响。‎ 几年过去了,还是没听英菊说修房子,闰月忍不住了,那年的末端阳,她拎了一袋面去看银菊:“你们几时修房子呀,姐等着给你送梁树呢?”银菊避开闰月的目光,望着自己的丈夫,她丈夫说:“姐,钱也攒得差不多了,明年就修,不过,我们修平房,不要梁树。”‎ 包面已经下锅了,闰月还是走了,银菊出来追她,她已走到了桐树包,银菊站在水田边,眼泪哗哗地,她知道,姐的眼泪也是哗哗地。闰月回到家,大病了一场,直到六月初六龙晒衣那天,要翻晒衣服才下地。‎ 后来,大家集资修学校,闰月说,我送一根梁树,校长很高兴,生产队长也高兴,说闰月为杨家冲争了光。‎ 送梁树的那天,很是热闹,梁树披了红,闰月也披了红,那红绸上写着:“助学兴教,功德无量”,还要她去发言,她自然没去。梁树在鞭炮锣鼓声中离开了闰月的家走了,不过,它不是去银菊家,而是去了村里的学校,闰月褪下披在身上的红绸,把稻场坎边的椿树茬子用土埋了起来,这时,起风了,风吹着她的头发和衣衫,把她的思绪吹到了很远。‎ 时光依然飞快地流逝,又过了好些年,学校要拆了旧校舍修建预制结构的标准化校舍,还要把别的村的学校并到这儿来,闰月去找校长,想要回那根梁树,校长是个年轻人,听完闰月的叙述,捋了捋领带说:“因为你当时是赠予,赠予一旦生效,你便丧失了所有权,通俗地说,这根梁树已经不是你的了。”‎ 闰月悻悻地回了。‎ 后来一个搞收藏的人花两万元从校长手里买走了那根房梁。有人把这事告诉闰月,闰月笑着说:“真的吗?”她一边说一边把一串穿好的红辣椒挂到了门框的钉子上。‎ ‎(取材于温新阶的同名散文)‎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民知道闰月栽树缘由后,被她对妹妹的深情感动,再没人盯着那棵树了 B.文章中引用了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句子,意在说明香椿树是长寿的象征。‎ C.画线句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此描写为闰月思念妹妹渲染安宁静谧的气氛。‎ D.立屋抛梁时,木匠抛的花生、红枣、核桃、板栗,硬币、肉包子等,都有美好寓意。‎ ‎20.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沥:液体一滴一滴地落下。 B.掐:用指甲按着指头计算。‎ C.褪:使套着的东西脱离 D.捋:用手掀起 ‎21.请结合文意,赏析文中写到的“哭嫁歌”。(5分)‎ ‎22.本文题目“一棵树”能否改为“一棵香椿树”或是“送梁树”?为什么?(6分)‎ ‎23.结尾处,听到有个搞收藏的人买走了那根房梁,闰月的反应表现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全文加以解读。(6分)‎ ‎24.本文写了哭嫁、送梁树等内容,表现了土家族生活的原生态及土家人特有的美。下列对经典作品中民俗风情描写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对贾府过年的生活写得隆重精彩,生动地展示了贾府鼎盛时期的富贵生活场面。‎ B.《平凡的世界》中对双水村百姓居住的窑洞、男性戴的白羊肚手巾、民歌《信天游》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上世纪陕北农民保守落后的生活状态。‎ C.《呐喊》中的《社戏》,作者以绍兴地区的“社戏”民俗为背景,回忆了童年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乡村淳朴的民风,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留恋。‎ D.《边城》中写到端午节赛龙舟时如雷的鼓声、两岸人的呐喊声、庆祝的炮声,这些结合在一起,向世人传达了湘西这一古老民族旺盛的生命力。‎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①《阿Q正传》中的阿Q已经死了,但在现实中他还活着,也许就在我们身边。描写生活中一个具有阿Q性格的人物。要求:有心理描写。‎ ‎②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要求:以《红岩》中的一个人物为例。‎ ‎③请你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为对象,以理想或意志为中心词,写首小诗。要求:依据原著,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6.作文(50分)‎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真相,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公安民警审问犯罪嫌疑人,勘查犯罪现场,询问证人,目的是侦破案件,还原真相;历史学家搜集、研究史料及最新考古发现资料,寻求的是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真相……我们有时也会对事情的真相感兴趣,甚至会下力气去探求真相。‎ 请以“真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歌德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 孙中山说:“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习近平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青年当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先在题目空白处填写一个词或一个短语,立意自定。‎ 通州区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1月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C[“王世贞”错,应为“蒯刚”。](2分)‎ ‎2.B[由文意可知B项正确。](2分)‎ ‎3C[A项中“解”应解释为“剖开”;B项中“遐”应解释为“远”;D中“供”应读“gōng”。](3分)‎ ‎4.A[B项“衣服”错,应为“衣物服饰”;C项“负责铜器和兵器武备的生产和供给”错;D项“主要负责国家盐铁的生产与运销”错,](2分)‎ ‎5.B[A项应为“主要是由”;C项应为“中央政府所属的官府手工业,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D项“专供生产”错,](3分)‎ ‎6.D[D项中的“玉勒”指“马”,](3分)‎ ‎7.B[依文意可知ACD三项都正确,](3分)‎ ‎8.答案提示 ‎①尊重工匠劳动,弘扬工匠精神。‎ ‎②政府充分重视,做好组织工作。‎ ‎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监管制度。‎ ‎【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9.A[“比”应解释为“并列”,](3分)‎ ‎10.A[A项“者”都解释为“……的人”,B项“之”①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C项“其”①可 解释为“它的”;②可解释为“这次”,D项“以”①可解释为介词“因为”;②连词。](3分)‎ ‎11.B[应理解为“才按次第取水饮用”。](3分)‎ ‎12.(6分)‎ ‎①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3分)‎ ‎②现在离那时已经两千年,即使时间和地点都不同,而桃花流水一如从前。(3分)‎ ‎13.D[“显示了他尚清虚的志趣”错。](3分)‎ ‎14.(5分)‎ ‎①曾晳(1分)‎ ‎②作者借此典故既否定了东晋士大夫借修禊事而进行招魂续魄、祓除不祥之类的迷信活动,又否定了兰亭集会中的人崇尚清虚、无所作为的道家人生观和价值观。作者认为应追随和效仿孔门弟子那种求知乐学、修养身心的儒家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志向与情怀。‎ ‎【共4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C[根据诗意可知“传递思念之情的书信跨越重重的城镇”错。](3分)‎ ‎16.D[ “听雨”营造了寂寥的氛围。] (3分)‎ ‎17.答案示例 ‎①荷叶依时序逐渐枯萎即为“枯荷”,“残荷”指残破的、不完全的荷叶,“枯荷”不一定残破,季节到了深秋就会变得萎黄枯稿;“残荷”不一定非得枯美,因自然原因或人为破坏荷叶也可能是残破的。(2分)‎ ‎②曹雪芹写林黛玉故意将“枯荷”说成“残荷”,表现了贾家命运的中道败落。满池欣欣向荣的荷叶,在遇外来力量破坏后变得残破不堪,正像贾家遭逢的厄运一样,而枯荷表达不出此寓意,(答“残荷”喻指宝黛爱情悲剧由外物所致也可,联系黛玉本人也可。)(4分)‎ ‎【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18.(6分)‎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儿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③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9.C[“为闰月思念妹妹渲染安宁静谧的气氛”错。](3分)‎ ‎20.D[应解释为“用手指顺着抹过去,整理”。](2分)‎ ‎21.答案提示 ‎ “哭嫁歌”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用石榴抱团比喻姐妹同心,贴切生动形象;“哭嫁歌”口语化、押韵,朗朗上口,泥土气息浓郁;“哭嫁歌”是土家族一种民俗“仪式”,村上的姐妹们在闰月出嫁前的头天晚上来哭嫁,表现了闰月离开娘家前的悲伤之情,文中写及此内容,显现出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 ‎【共5分,言之成理即可的情给分,】‎ ‎22.答案示例 文中所描写的这棵香椿树是姊妹亲情的象征。而“一棵香椿树”指向种类,“送梁树”指向用途,而“一棵树”则是直立的,坚固的,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因而用“一棵树”更能表现主题。‎ ‎【共6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3.答案提示 ‎①多年之后,这时的闰月已从为妹妹种香椿树、做房梁,表达姊妹情深的情感偏痴中走出,她变得释然了、轻松了。‎ ‎②这时那棵香椿树早已实现了它的价值,发挥了它的作用,虽然有悖于闰月的初衷,但闰月也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③闰月在知道了她为妹妹种的那棵香格树最终有了归宿后,感到欣慰。‎ ‎④那棵香椿树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用,是为学校做房梁,还是被人收藏,或是做其他用,但它代表着的那份姊妹深情都不会消失,会永远种在各自的心中, 闰月对此深信不疑。‎ ‎【共6分,答出第一条给2分,答出第二条给3分,答出第三条给4分,答出第四条给5分,语言表达占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4.B(“保守落后的生活状态”错)(3分)‎ 五、作文 ‎25. 略 ‎26.略 参考译文:‎ 浦江县向北走二十六里,有座山高耸而葱茏茂密,就是玄麓山了。桃花涧的水从那里流出来,到了元顺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游览穷尽山泉怪石的漂亮景色。‎ 头一天晚上,各位贤士大夫住宿休息,到了第二天,出发时,成群向北走,带着酒壶和酒杯。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而行,流水把道路侵蚀得无一完整,不得不侧着身子走,先后紧紧相连想鱼群一样。又过了三里,两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身旁有很多松树,高耸入云好像到了青天一样。忽然看见鲜花点缀在青翠的树叶间,好像火焰燃烧一样,值得观玩。又走了三十步,怪石象人一样站着,高约十尺多,面平整,可以坐下来吹箫,叫做凤箫台。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有一丈左右那么宽,可以在上面垂钓。听说下大雪时,四周都是洁白如玉的树林,更加显得凄清绝美,叫做钓雪矶。西边是绝壁,在台矶边往下看,松罗和凌霄纵横缠绕,红红绿绿,色彩鲜艳,叫做翠霞屏。又走六七步,怪石突出,下面是一口小泉,泉水很冷冽,适合用来给鹤饮用,叫做饮鹤川。从小水坑引水,象蛇行一样蜿蜒,从石坛前面流下,声音就像玉佩碰撞一样。客人中有擅于弹琴的,不愿意让泉水独自清鸣,弹琴来跟泉水比试。琴声跟泉水声音相和,非常好听。走五六步,水流左右弯折,才向南消逝,叫做五折泉。四十步远,从山脚弯曲进入涧底,水流汇进水潭。水潭左边有一排石头列成座位,形状象半圆的月。在上面高石象墙一样峙立,飞流的泉水从中间泻下,遇到石头的激起,泉水象愤怒一样跳起一二尺,水滴散入水潭中,一点点地形成光晕,真的就像飞雨突然到来,仰头看蓝天象镜子一样明净,才知道是泉,这里叫做飞雨洞。洞的旁边都是山,又高又陡的石头冠盖在山巅,深远辽阔,适合仙人居住,叫做蕊珠岩。远远地望见它,因为一路上的劳累,没有人去。‎ 回到石潭上,各自铺上坐蓐,围着水流坐下。叫童仆拾来断木枯柴,取来酒壶来温酒,倒进漆制的酒杯。酒杯有托盘,随着水流漂浮,像雁群一样向下。往前,有中断(取走)的,有对对联的,才按次第取来饮用。这时候微风从东面来,酒杯盘旋不进,甚至有的逆流而上,碰撞时象相互敬酒。酒过三巡,年纪最大者命令摆列纸笔,要求每人赋诗两首,如果没有完成的,罚酒三大杯。众人高兴的答应了,有的人闭目深思,有的人手捧着脸颊看晴天,有的人跟旁边坐的人窃窃私语,有的人拿起笔象疾风骤雨,一边写一边吟唱;有的人按着纸张在岩石上,想要写却又不敢下笔;有的人觉得句子不当,挠着头皱着眉头问人;有的人悠闲地吹起口哨,有的人聚在山坡,抢起酒杯就喝,有的人拿着书卷给旁边的人看,有的曲着手臂卧着看云;都一一可以入画。一会儿诗句都已经完成,大家喝酒忘记了杯数。等到要回的时候,夕阳已经在青松下了。‎ 第二天,郑铉因为这次游玩很欢乐,收集这次所赋的诗句并且嘱托我作序。我按照《韩诗内传》作:三月初一,桃花汛时,郑国旧俗,在溱洧二水上,招魂续魄,佩执兰草用来拔除不祥之气。现在离那时已经两千年,即使时间和地点都不同,但是桃花流水更胜从前。后裔尚且能集合贤人大夫来进行修禊活动,况且遗风未泯的人呢?我辈中人,应该追随浴沂的风范,效法舞雩的咏叹,或许可以情跟环境相适应,快乐跟大道一样,而不愧于作孔夫子的门生;不愧于作孔夫子的门生,然后才不愧于作七尺男儿,不值得勉励吗!我为游览漂亮景色作序之后,又重申这样的箴言。其他的象兰亭集序,多崇尚道家的清净无为,也没什么可取的。‎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