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黄北区教研中心初三化学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N-14 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1-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15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铜绿受热分解 B.石油分馏 C.煤的干馏 D.烧碱变质
2.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导热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D.延展性
3.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CO2验满 B.收集O2 C.测溶液pH 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化学符号的读法与写法相符的是
A.汞元素:Hg B.2个铵根离子:2NH3 C. 一氧化碳分子:Co D.2个氢原子:H2
5.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建议工作人员施用的一种复合肥是
A.NH4HCO3 B.KNO3 C.Ca(H2PO4)2 D.KCl
6.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
和固体N可能是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 ②稀硫酸和锌; 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将Cu(OH)2加入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溶液显红色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烟
C.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D.把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铁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8.维生素B2(化学式:C17H20O6N4)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它能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下列有关维生素B2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B2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该化合物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4
C.维生素B2是由47个原子构成的 D.该物质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9.下列对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均可用于食品包装 B.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羊毛和化纤制品被灼烧是会产生相同的气味 D.铝合金、不锈钢、储氢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②用10mL量筒量取8.8mL水;
③用广泛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为5.5;
④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稀盐酸加热蒸发掉25g水,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盐酸.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煮沸的方法将水消毒杀菌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之最
D化学与发现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11.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2.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升高温度可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t3℃的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50g水中加入15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13.下列所示的图像与实验不相符合的是
A.饱和Ca(OH)2溶液升温 B.镁在空气中燃烧
C.向含少量氢氧化钠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足量的镁片、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14.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O
CaCO3
高温煅烧
B
CO2气体
HCl气体
通入NaOH溶液
C
CO2气体
CO气体
通过灼热的CuO
D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15.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流程图中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生成过程必须防止泄漏产生污染
B.矿渣(Fe2O3)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C.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O2 == SO3
D.将黄铁矿粉碎,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7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 元素(填名称)。
(2)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以米、面作为主食,米、面中主要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淀粉,我们可用 ▲ 来检验。
(3)野炊活动过程中,小李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下列物品可以用于涂抹以减轻
疼痛的是 ▲ (填序号)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食醋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 (填符号)。野炊结束后,同学们用洗洁精洗碗,利用了洗洁精的 ▲ 作用。
(4)自行车的支架刷有油漆用以防锈,是因为油漆可以使铁与 ▲ 隔绝。
(5)实验室常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制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4分) 如图所示,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已知A为常用的食品干燥剂,C为大理石的主
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为红色固体单质,
F为浅绿色的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
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
关系(部分生成物未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写出G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反应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8.(13分) 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G H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 ▲ ,b ▲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选用F装置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 ▲ 。制得氧气用来做右图
所示的实验,发现G中铁丝剧烈燃烧,H中铁丝不燃烧,则
G中反应方程式为 ▲ ;对比装置G和
H,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
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 ▲ ,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B装置和D装置用胶皮管连接,
并在D装置中盛放 ▲ (填名称)试剂,如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 端进入(填“①”或“②”)。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 。
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 ▲ (填序号)。
A.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 B.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C.锌粒与稀硫酸 D.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粉末
(5)某同学利用图中的A、F来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装置,据此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原理应为下列方法中的 ▲ (填序号)
A.加热无水乙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 B.常温下碳化铝和水反应
C.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 D.将某些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发酵
19.(12分)小彤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时,发现妈妈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发酵粉,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她很感兴趣想弄明白,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呢?请你一同参与小彤的探究.
【提出问题】发酵粉为什么能让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查阅资料】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易溶于水,其固体或溶液受热时均能分解,生成一种盐、一种气体和水.
【实验探究】小彤按下列实验方案探究小苏打受热分解的产物.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适量小苏打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1)试管口处有液滴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生成的液滴是水
(2)生成的气体是
▲ 。(写化学式)
2.取少量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溶于水并加入稀盐酸
▲
生成的盐是碳酸钠
【实验结论】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气室,使蒸出来的面包疏松多孔.
那么小苏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拓展延伸】小彤发现生成的碳酸钠不仅可作发酵粉,还可和生石灰、食盐按一定比例混合,用水和粘土调制成糊状,敷于蛋上制作松花蛋,松花蛋外的糊状物经溶解、过滤,滤液中肯定含有的溶质为 ▲ 和 ▲ ,小彤猜测还可能含有的溶质为:①Ca(OH)2 ②Na2CO3
③Ca(OH)2 和Na2CO3,小聪立即指出小彤的猜想 ▲ 是错误的,原因是: ▲ _.
两位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帮助
她们完善实验方案.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①取少量滤液,滴加适量K2CO3溶液
▲
滤液中含 ▲
无明显现象
不含该物质
②另取少量滤液,
滴加 ▲
▲
滤液中含 ▲
无明显现象
不含该物质
20.(4分)用73g的稀盐酸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是将 ▲ (选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2)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时,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a为40 g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