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一下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48小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C.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2.分封从本质上来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并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材料主要强调西周的分封制度A. 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B. 主要依据血缘 来分封诸侯C. 实质上仍是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D. 促使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 理3.晋献公的曾祖父是晋穆侯的小儿子,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A. 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B. 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 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D. 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4.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伦理观念中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组带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伦理体系中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忠为令德”频繁出现在春秋时期卿大夫口中。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A. 周天子的影响力增强B. 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C. 法家学说影响的扩展D. 中央集权政体的形成5.历史学家认为:井田制“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致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A. 农民缺乏耕作公田的积极性B. 井田授予各级贵族世代享用C.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D. 铁器牛耕促进了公田的开垦6.齐景公于公元前516年请教晏婴如何巩固统治,晏子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不失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齐景公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国家秩序与商业发展相关C. 商人的身份地位变化频繁D. 齐国已确立中央集权制度7.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反映了司马迁A. 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B. 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C. 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D. 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8.汉武帝制定了“刺史六条问事”,刺史的监察对象第一条涉及地方豪强,其余五条皆与“二千石”地方官员有关;而《汉书》载,武帝时,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宜坐免。这表明汉武帝在监察上A. 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B. 注重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C. 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D. 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9.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农业生产概况比较表农耕区域 年人均耕田数 年人均粮食总收入量南方农耕区 23小亩 32石中原农耕区 30小亩 45石西北屯垦区 74小亩 29石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经济重心逐渐转移至南方B.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 地理环境央定农业生产水平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A 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曾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落模工艺。 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进入鼎盛时期B 嘉峪关汉墓中画像砖上有童子驱鸟护桑图、采桑图:慕后室画像砖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继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 汉代甘肃西部存在养蚕业与缫丝业[来源:Z|xx|k.Com]C 下图是陕西西安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佣”和“骑驼乐舞三彩俑”。 说明唐代已经进入彩瓷生产时期D “南海号”是一艘南宋初期的古沉船,整船长30.4 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估计可达600吨,载重近800吨 中国古代造船业始终领先于世界A. AB. BC. CD. D11.唐代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 农村市场获得发展B. 海上贸易居于主导C. 坊市界限已经打破D. 区间贩运异常繁荣12.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A. 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 B. 青瓷、市舶使、草市、曲辕犁C. 素纱禅衣、丝路、水排、用煤冶铁 D. 青花瓷、丝路、夜市、高转筒车13.唐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为官;宋代允许“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者”参加科举;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这种变化表明A. 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B. 明代重农 抑商政策出现松动C. 社会阶层流动性不断加强D.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14.1372年.政府颁布法令:“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改变元代佃户对地主“侍奉如承官府”的情况。这本质上反映了A. 宗法制是处理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 B. 伦理思想影响深远C. 政府法律上承认人身依附关系变化 D. 租佃关系更加普遍15.宋代李处权作诗说:“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简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该诗歌讴歌的器具A. 标志着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 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推动了经济重心的转移C. 能够喷珠溅玉,浇灌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D. 依托水力,鼓风冶铁,促进了铁农具的生产和推广16.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A. 自耕农式经营B. “千耦其耘”式经营C. 租佃式经营D. 庄园式经营17.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到了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材料表明明清时期的江浙地区A.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B.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 重农抑商观念淡薄 D. 地域商人活动频繁18.下图为中国封建时代某种选官制度的选才程序。此图可反映出 A. 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B. 九品中正制选才程序具有严谨性C. 九品中正制的选才标准是依靠门第D. 士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进士科目19.宋初,“太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A. 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B. 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C. 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D. 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20.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据此可见在明代A.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 内阁拥有票拟权后位高丞相之上C. 阁权与君权容易发生权力冲突 D. 内阁专权本质上缘于专制皇权体制21.下表摘自杨志玖《中国古代官制讲座》,属于这一官制的行政官员是行政职能 行政含义1.传旨或述旨 奉谕与某人者2.内 阁奉上谕 谕旨之特降而宣示中外者3.奉旨 因奏请而降者4.明发 交内阁传抄者A. 六部尚书B. 殿阁大学士C. 内阁首辅D. 军机处大臣22.明代规定,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据此可知当时A. 伦理道德是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B. 吏部实际负责监察文武百官C. 此举保证了官僚队伍的清正廉洁D. 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23.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 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C. 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D. 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24.“(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 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 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D. 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25.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A.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B. 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C. 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D. 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26.《辛亥革命时的乡居记闻》中写道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反映了A. 辛亥革命得到了广大民众支持 B. 辛亥革命失败有其必然性C. 地方乡绅成为革命的中间力量 D. 政治革命促进农村大变革27.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A. 彻底消除了人们的封建意识B. 贯彻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 铲除了封建帝制的社会基础28.1927年8月,毛泽东指出:“要在湘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应去广东而应上山。”该思想A. 否定了八七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B. 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C. 应是国共两党政治对峙的结果 D. 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29.下列图示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年和b年分别指 A. 1924年和1922年B. 1937年和1938年C. 1927年和1928年D. 1949年和1950年30.“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这一决定的提出A. 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B. 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C. 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D. 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调整31.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中关于第1军的部分内容(选白张正隆著作《雪冷血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正面战场的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B. 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抗战即已开始C. 粉碎了日军发动全面侵华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D. 折射出了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出的巨大作用32.《历史学家眼里的毛泽东》中记载:“红一方面军将土的浴血奋战,中央高层的开明、务实,与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是会议成功的诸要素。”以下对该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 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C. 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D.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分岐33.据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遗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说明了A.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 中苏已经由敌对关系转变为盟友C. 中国对苏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D. 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34.毛泽东在多次谈话中做出判断,“党的统一战线的成分正在发生变化,一部分人减少了,一部分增加了”,“减少的是地主……增加的是中间派”,“在新的形势面前,全国各阶级、各党派必须考虑自己的立场,计算将来出路。”毛泽东所说的“新的形势”是指A. 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农村B. 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C.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35.杨奎松评价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双方一个力图以承诺民主为掩护,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一个则必欲以事实上割据的办法来保存自己的军队和干部”。该事件是A. 辛亥革命时的南北和谈B. 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C. 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谈判D. 解放战争中的北平和谈36.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材料说明新中国A. 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带来的不利影响B. 并未受“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束缚C. 已经出现“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D. 初期外交“一边倒”的说法需完善37.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B.“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C.“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38.《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A.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B. 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C. 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 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39.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A. 冲击了美苏两极世界格局B. 遏制了共产主义势力扩张C. 促进了欧共体的政治联合D. 体现了二战后 大国的角逐40.美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提出欧洲联合,后来也一直支持欧洲一体化。因此,有学者指出:“欧洲联合给华盛顿提供了一个在二十世纪前50年中饱受两次世界大战折磨的大陆的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的最好的前景”。这一“最好的前景”本质是指A. 欧洲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B. 美国达成战略和经济目标C. 欧洲联合使欧美利益共赢D. 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41.1949年,美国总统社鲁门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在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就无从满足这些地区人民的种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这表明A. 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B. 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扩大到亚非拉地区C. 美国积极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D. 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重要手段42.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61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法双方都表达了建交愿望;1964年,中法两国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在中法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 中法意识形态分歧消失C.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D. 冷战背景下的现实需要43.“起初,英国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抱敌视态度的,还在西欧六国酝酿筹组共同市场时,英国政府就赶忙于1956年10月抛出了所谓的‘C.’计划,企图用一个包罗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所有成员国在内的‘工业自由贸易区’,把拟议中的六国共同体‘化’掉。”英国此举A.确立了其在欧共体中的核心地位 B.旨在抗衡美国主导的关贸总协定C.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D.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44.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A. 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B. 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C. 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D.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45.美国当代政治家亨廷顿说:“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下列史实与亨廷顿观点相符的是A. 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B. 苏联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C. 波兰等国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D.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6.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美苏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充分说明A. 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 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C. 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D.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47.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施行“缓和”外交政策。成功组织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顺利解决了欧洲边界问题和柏林危机问题。美国受困于越南战争,也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战略。这说明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B. “冷战”方式有了新内容C. 美苏由对峙走向合作D. 苏攻美守局面的形成48.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A. 冷战后世界单极化趋势增强B. 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结束C. 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D. 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内
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共三题,第49题16 分,50题18 分,51题18分,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 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1) 解读材料一,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9分)(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史实不充分的酌情扣分)材料二总的说来,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 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 解读材料二,结合近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的实践,阐述材料观点。(7分)[来源:学|科|网](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史实不充分的酌情扣分)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材料二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西方官员问责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8分)5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战后和平政治取代战争政治,联结美苏同盟的纽带不复存在,从而使两国之间的斗争重新表面化和尖锐化……战后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为两国插手地区冲突提供了机会。由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对立,美苏两国都努力加强自身的力量和各自组织以自己为中心的集团,这也就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力量对比两极化的发展和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状态——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国斗争表面化和尖锐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种斗争对世界局势产生的消极影响。(6分)材料二美国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信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政”“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周荣糧《戴高乐主义论》(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材料三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注意到,在从以霸权为基础的旧秩序向以各国合作以及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的冲突和危机……要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钭和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冷战”及它会变成真正的经常性战争的严重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局势的一部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的主要诉求。(4分)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又得到加强。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综合国力在冷战后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而且是主要的方面,在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的衰落……美国的实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与二战后初期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所以,当今世界并不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刘建飞《美国霸权失能与多极化趋势初现》(4)根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新变化。(2分)2020届高一下期四月月考历史答案1-------6:CABBAB 7-----12:BDCBAB 13-----18:CCCCAB 19------24:BDDDDA 25-----30:BBDDCD 31-------36:BDDCCB37------42:CBDBDD 43-------48:DADABC
49.(16分)(1) (9分)准确提炼出材料蕴含的一个观点。如: 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示例1: 观点: 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论述: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能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诸侯国的实践、韩非子的理论等多角度论述,至少3个方面,每个层面2分。 论证充分,语言表述清楚,非单纯的知识点的罗列。示例2: 观点: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义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t; 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要求: 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纵向发展角度说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不必拘泥于全部答出所列出的几个朝代,能够任意答出三个时期(其中必须包含隋唐时期) 即可,但是答出的三个时期要能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论证充分,每一个时期的论述应能说明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非单纯的罗列史实。示例3: 观点: 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论述: 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不同的方面,如政治上、思想上等,说明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危害。 史论结合,不同的方面都能举出历史上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论点。评分要求: 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 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 (7分)该题关键词:“妥协”,能围绕现代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这一观点作答。论述: 美国制度创新意味着各方利益的妥协。如为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采取联邦制;为解决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问题,采取分权制衡、三权分立的原则;为调和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采取两院制;为防止出现世袭君主制,采取民选总统制和共和制;为切实保障人民主权,以宪法修正案作为修改宪法的唯一形式(首创)英国: 光荣革命中议会和国王的妥协;1832年议会改革中国王和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妥协等(要分析原因和影响)法国: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中的妥协,即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妥协德国: 德国资产阶级对于容克责族的妥协等等;宪法中议会对于皇帝的妥协等等以上史实,言之成立即可。若不答妥协,能准确回答出上述国家代议制形成的过程及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亦可同等给分。
50.(18分)(1)特点:加强立法,巡视法规系统化,巡视制度规范化;巡视系统多元化,巡视范范围扩大、效率提高;巡视官员之间可相且监督;注重内部反腐。(6分)原因: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逐利风气日盛,官员腐收现象严重。(4分)(2)不同:即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不受监督,近代西方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明清时期是官员内部的监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还通过新闻媒介实行社会监督;明清时明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君主权威和地位,近代西方是保证民主制度的落实。(6分)评价:都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改善政治风气;都有利于建设良好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但由于目的和所处时代、方式不同,在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2分) 51.(18分)(1)表现: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苏:情报局,经互会;建立“华约”。消极影响:形成对立的两极格局;造成局部“热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造成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分裂。(6分)(2)观点:建立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和解、欧洲走向联合。背景:美苏两国争霸,威胁欧洲的安全;吸取二战教训;欧洲经济发展需要。(6分)(3)诉求: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独立,建立自由平等的国际新秩序。(4分)(4)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增强。(2分)
高一历史详解答案(教师版)1.C【解析】根据题干“协田”“千耦其転”可知是集体耕作的方式;“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可知是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故体现了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而不是耕作方式,排除A。精耕细作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排除B。没有和世界进行比较,无法知道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2.A【解析】由“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实际上是指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的等级森严的诸侯、卿大夫等,他们对周天子负有镇守疆土、交纳贡赋等义务,管理地方具体事务,因此,西周的分封制度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故A正确。材料主要说明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与殷商时期的不同之处,并没有体现血缘关系,故B项错误。夏商和西周时期属于奴隶社会,所学分封制在本质上不是氏族公社制,故B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中央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故D错误。3.B【解析】根据“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稳定,B正确;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4.B【解析】根据“以亲亲为纽带的孝逐渐让位于以尊尊为纽带的忠”,说明宗法血缘关系被下级对上级的忠代替,并逐渐成为重要道德规范,宗法制不断遭到破坏,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秦朝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错误。5.A【解析】根据“必须实行于浅耕农业时代,以浅耕农业,不致因用力多寡而影响收获量的悬殊。若在精耕时代,则沟洫灌溉之利及用力多寡皆足以影响收获的丰歉”,结合所学,井田制是和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垦私田的能力提高,私田收获大部分归自己所有,因此耕作私田的积极性提高,耕作公田的积极性下降,A正确;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器牛耕,促进了私田的开垦,D错误。6.B【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士农工商各守常业,就能维持国家统治秩序”,故选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工贾不变”是指让商人经商的意思,与社会地位无关,排除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秦朝,排除D。7.B【解析】材料中“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表明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权力削弱,联系所学知识,这体现了推恩令的实施,“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说明作者对推恩令持肯定态度,B正确;“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排除A;作者对郡国并行制的态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 8.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由材料“豫州刺史鲍宣被丞相司直弹劾:‘举错烦苛,代二千石署吏史听诉,所察过诏条’”可知丞相司直弹劾刺史,说明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故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而不是强化中央集权,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排除B。材料的主旨是强调汉武帝在监察上注重对监察官员权力的划定,而不是以解决王国问题为核心,排除C。9.C【解析】东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排除A;相比较而言,从南北方人均粮食来看,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排除B,选C;南方地理环境优于及北方,但汉代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于中原,排除D。10.B【解析】汉化砖是原始史料,可以佐证历史的事实,“驱鸟护桑图、采桑图:慕后室画像砖有蚕茧、丝束。绢帛。还有像继丝的工具,墓中还发现丝织物”说明当时存在养蚕业与缫丝业,故B正确;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达到顶峰,故A错误;彩瓷是清朝时期出现,故C错误;D结论中的始终领先说法绝对,排除。11.A【解析】草市属于农村集市,材料说的是农村集市繁荣,故选A;唐朝仍以农业为主,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贩运,排除D;C项是在宋代,排除。12.B【解析】唐朝出现南青北白瓷器特征,夜市出现,海上丝绸之路、市舶使,B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A错误;C是汉朝时期;青花瓷是元朝出现,D错误。13.C【解析】根据“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商人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C正确;材料反映商人可以通过科举步入仕途,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A;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不能体现明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明代许可商人及其他流寓人员在异地参加科举,而越来越多的官吏和士人也兼营工商”,得出材料的主旨,分析解答。14.C【解析】从材料中“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行之”可以看出,这一法令淡化了佃农和地主之间的关系,更强调了伦理上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在“主要”二字,材料体现的是法律的作用;B选项不符合“本质上”的要求;D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关键。15.C【解析】依据材料中“江南水轮”和“一轮十筒”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器具是筒车。材料反映了唐朝以来筒车因节省人力、便于灌溉而受到广泛肯定,C正确;A是指汉代使用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排除;B是指江南地区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或三熟制的发展,排除;D是指汉代出现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排除。故选C。16.C【解析】根据“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耕者与富民之间形成以土地租赁为核心的生产关系,所得收入进行合理分配,体现了宋朝租佃关系的发展,故C正确。17.A【解析】从江浙地区两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经济类型的对比可以看出,江浙地区随着时间的发展经济形式已发生转变,从原有的农业发展成为手工业,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出自然经济解体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 体现出商业的内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邦的内容。18.B【解析】材料中给出了一幅图片,图片中提到了“郡小中正”,由此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材料涉及到的是九品中正制。从九品中正制中可以看出其有严密的程序,所以本题选B选项。A、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科举制;C选项不是材料主要体现的内容。点睛:回答本题要注意从图片中提取关键词。本题的关键词是“郡小中正”,中正一词可以联系到选官用官制度中的“九品中正制”,由此基本上可以确定选项范围,再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判断,确定最终选项。19.B【解析】据材料“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不能为关决之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故B项正确;监察职能与行政地位是两个概念,材料不能体现通判的行政地位逐渐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通判有行政功能,故C项错误;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减弱,这说明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学生可以结合通判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仔细解读,得 出“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20.D 【解析】从“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可以看出内阁的权力并不是官方承认的,“。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体现出内阁的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的,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不符合“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B选项错误,不符合“原非宰相”;C选项粗无,阁权是来源于君权的,并不对皇权造成威胁。点睛:解答本题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权力来源。我们说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说明内阁和军机处都不能对君权造成威胁,明确这一点我们回答问题基本就有思路了。21.D【解析】根据表格中“传旨或述旨”“内阁奉上谕”可知,该行政官员负责皇帝谕旨的下达;“因奏请而降者”“交内阁传抄者”说明该行政官员可以向皇帝奏报文书,据此可判断出该行政官员为军机大臣,故答案为D项。六部尚书负责执行具体事务,排除A项;殿阁大学士和内阁首辅属于内阁成员,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22.D【解析】根据“地方官要定期回京述职,接受吏部与都察院考察,给予……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地方上,上级部门对下级官员定期考察,并造册上报吏部,作为考察任用的凭据”,表明明代中央采取方法加强对地方官的考察,已形成较严密的官员任免机制,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给予有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等问题的官员以不同处分,并非以伦理道德作为考察官吏的主要依据,排除A;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不是监察机构,排除B;C表述过于绝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主旨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主要说明明代严密的官员考察和任免机制,排除无关选项即可。23.D【解析】材料“到明末民窑已 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说明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逐步超越官营占据主导,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雇佣关系,A错误;B说法显然不符事实;C中破产说法错误。24.A【解析】根据所选可知,明朝的机户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反映了政府给机户的报酬多延误和克扣,这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选A。材料的主旨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选B。材料没有涉及机户的生产自主权,不选C。材料没有政府组织机户有序生产的信息,不选D。25.B【解析】材料中的“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说明农业的商品化趋势增强,主要农产品进入市场,推动商业经济的发展,从而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故答案为B项。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是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现象,材料中的变化与此无关,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C项;这种经济现象与货币种类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26.B【解析】从材料来看,辛亥革命在乡村生活中的角色与之前的清政府没有什么区别,相当于之前的改朝换代而已,说明民主共和思想并没有深入其中,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一种弊端;C选项错误,地方乡绅是革命的不确定者,是投机革命的分子;D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农村大变革的内容。点睛:解答本题要清楚材料叙述的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是什么。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时候我们会提到有很多人投机革命,材料就体现出了这一内容,这是民主革命思想在人民群众中没有推行的结果,最终导致了革命的失败。27.D【解析】“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体现出该学者是从思想层面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的,从“此后,帝王、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可以看出封建君主专制已经受到了人民的抵制,民主共和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在“彻底”二字上;B选项错误,本题没有涉及到三权分立的内容;C选项错误,本题材料出发的角度不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8.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方向是在农村而不是大城市,该思想有利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D项正确。毛泽东该主张不是否定八七会议的内容,而是对八七会议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排除A。B项错误,这只是毛泽东的观点,并未改变了中共对革命道路的认识,排除。该思想是毛泽东在正确认识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而不是国共两党政治对峙的结果,排除C。29.C【解析】据图示数据可知,a年上半年党员人数较多,下半年人数急剧减少,且以工人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上半年仍然处于国民革命运动末期,故党员人数较多,下半年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故党员人数急剧减少;b年党员人数大幅增加,且以农民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推行土地革命,故农民党员增加,故C项正确;1922年中共刚诞生不久,党员人数不可能急剧增加,故A项错误;1937年下半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中共党员人数不可能急剧减少,故B项错误;1949年下半年新中国成立,中共党员人数不可能急剧减少,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观察图片的数据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从1927年和1928年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变化的重大史实出发,即可联系国民革命、土地革命等史实,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30.D【解析】根据“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说明当时红军已经失去根据地,在贵州一带活动,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调整,故D正确;此时中央革命根据地已遭到破坏,排除A;中央红军长征从江西开始,排除B;“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说明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失败,红军长征已经到达云贵川地区,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联系红军长征的知识分析解答。31.B【解析】根据“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秋三军阵亡将士统计表”,说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联军抗战即已开始,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已经开始,B正确;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战,排除A;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C错误;1937年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32.D【解析】由材料信息“各部队首长强烈要求改变被动型行军等意见,以及实现了‘不流血式’的改组中央和军事指挥机构”可推知,这一会议是长征期间的遵义会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的分岐,故D项正确;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项错误;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故B项错误;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C项错误。33.D【解析】据材料所提供的时间信息可知,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国民政府积极接受苏联的援助,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故选D项。34.C【解析】“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农村”属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这一背景,故A项排除。“中日民族矛盾的日益尖锐”体现的是抗日战争,应该是地主阶层也会投身抗日,因此,中共的统一战线中地主应该是增多,而不是减少,故B项排除;“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意味着公有制经济的确立,地主阶级被消灭了,“减少”是对的。但是不可能增加中间派,因为作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群体的“中间派”也“消失”了,故D项排除;解放战争时期地主阶层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以及解放区土改的进行,地主是减少了,但同时,在国与共之外的“中间派”增多了,广大的民主党派从起初的对国民党统治抱有幻想,鼓吹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到与国民党决裂,最终投向解放战争,经过这样的转变。毛泽东也正是基于“中间派”立场的变化,才描述该时期统一战线的变化,故C项正确。点睛:注意题干的关键语句,从毛泽东的话里,统一战线中“减少的是地主,增加的是中间派”的具体含义。35.C【解析】从描述中的双方目的可以看出,双方之间是存在一定分歧的,并不是以合作为目的,故排除B选项。再从“将国家重新统一在一党的控制之下”可以看出这之前已经存在一党当政的局面,由此可以排 除A选项,因为当时还没有党派执政。再从目的上来具体分析,北京和谈之时国民党已经无力抵抗,只能希望能够两党分立,而不是追求一党专政,因此排除D选项,本题选择C选项。36.B【解析】由材料“中国先后同印度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直接说明并未受“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束缚,故选B;当时我国在两极格局下,国力弱小,无法摆脱其不利影响,排除A;“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出现在1955年万隆会议,排除C;由于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新中国初期的“一边倒”符合我国的外交涉及,排除D。37.C【解析】试题分析: A反映的是维护等级制度,与自然法观念不符,排除;B反映的是同态复仇,保留习惯法的某些野蛮做法,与自然法观念不符,排除;D反映的是1787年美国宪法中规定黑人只按五分之三计算在人口之内,带有种族歧视的色彩,与自然法观念不符,排除;C反映的是反对债务奴隶制,表明对债务人权利的尊重,蕴含自然法观念,故选C。38.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学说,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可知通过这些实践使马克思分析到阶级斗争理论的成因,符合题意的是B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CD项不符合题意。39.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国和欧洲国际地位被削弱,丘吉尔提出以英国为核心的三环外交,是为了英国的崛起,这体现了二战后大国间的利益角逐,故D项正确。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立了华沙组织,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中没有提到共产主义,而是强调丘吉尔提出以英国为核心的三环外交,旨在推动英国崛起,排除B。1967年欧共体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40.B【解析】这一“最好的前景”主要是指美国实现了对欧洲的控制,即美国达成了对欧洲控制的战略和经济目标,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欧洲内部实现和平与稳定、西欧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均不属于华盛顿的“最好的前景”,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排除;欧洲联合并未使欧美利益共赢,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1.D【解析】题干只是阐述实行“开发落后区域计划”的手段与目的,并没有与其他区域的对比,因此不能就此直接得出战略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的结论,故A项错误。“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非马歇尔计划的延伸,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又名“第四点计划”,故B项错误。美国为落后地区提供经济援助是希望受援国在美苏争霸中站到自己一方,根本上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不是为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故C项错误。由材料“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一句可知,美国援助落后地区是害怕这些地区最后会投靠苏联,故D项正确。点睛:“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一项纯经济援助计划,但实际上同样是为了压制共产主义的发展,进而从政治和经济上取得控制西欧的主导权。42.D【解析】1950年,法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是因为法国属于北约组织,迎合美国对于社会主义国家遏制的需要,D正确;A不符合20世纪60年代事实;B中意识形态分歧不符合事实;C是20世纪70年代。43.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973年才加入欧洲共同体,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据此可排除A;B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为欧洲联盟成立提供了基本框架,而不是英国的‘C.’计划,故排除C;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英国企图用所谓的‘C.’计划把欧洲经济共同体取代掉,这就体现了西欧一体化进程的复杂性,故选D。 44.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苏冷战期间互有攻防,且时有缓和,并非一直剑拔弩张,他们的关系取决于彼此的利益及实力对比。材料体现出在20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实力问题,苏联处于劣势,进行了妥协,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局势的缓和,故B项错误;暂时妥协并不意味着淡化意识形态冲突,故C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是在20世纪七十年达,故D项错误。 45.D【解析】材料“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强调的不是以意识形态为区别,而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尼克松访华反映了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而且两国属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故C项正确;而“一边倒”、华沙条约组织、苏联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均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故排除ABC项。46.A【解析】根据“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结合所学,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法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说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C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多级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错误。47.B【解析】无论是苏联方面的“‘缓和’外交政策”,还是美国的“‘和平演变’的战略”,都是根据各自情况所作出的战略调整,仍然是美苏对抗的组成部分,只是“冷战”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新的内容。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48.C【解析】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题干的“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都是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的表现,故答案选C。冷战后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故A错误;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故B错误;国际竞争主要是全球范围内,故D错误。49.(16分)(1) 准确提炼出材料蕴含的一个观点。如: 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示例1: 观点: 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论述: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8分)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能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诸侯国的实践、韩非子的理论等多角度论述,至少3个方面,每个层面2分。 论证充分,语言表述清楚,非单纯的知识点的罗列。示例2: 观点: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 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义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t; 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要求: 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纵向发展角度说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不必拘泥于全部答出所列出的几个朝代,能够任意答出三个时期(其中必须包含隋唐时期) 即可,但是答出的三个时期要能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论证充分,每一个时期的论述应能说明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非单纯的罗列史实。示例3: 观点: 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论述: 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不同的方面,如政治上、思想上等,说明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危害。 史论结合,不同的方面都能举出历史上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论点。评分要求: 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 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 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2) 该题关键词:“妥协”,能围绕现代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这一观点作答。论述: 美国制度创新意味着各方利益的妥协。如为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采取联邦制;为解决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问题,采取分权制衡、三权分立的原则;为调和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采取两院制;为防止出现世袭君主 制,采取民选总统制和共和制;为切实保障人民主权,以宪法修正案作为修改宪法的唯一形式(首创)英国: 光荣革命中议会和国王的妥协;1832年议会改革中国王和贵族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妥协等(要分析原因和影响)法国: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中的妥协,即君主派和共和派的妥协德国: 德国资产阶级对于容克责族的妥协等等;宪法中议会对于皇帝的妥协等等以上史实,言之成立即可。若不答妥协,能准确回答出上述国家代议制形成的过程及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亦可同等给分。【解析】(1)第一,通过阅读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找到其中蕴含的一个观点。如: 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第二,按照史论结合的原则,寻找充分的史实论证观点的合理性。(2)通过阅读材料,找到该题关键词:“妥协”,进而围绕现代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这一观点作答。查找各国史实,找出美国的妥协在中央政府和州政府、英国在于议会和国王以及国王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两对矛盾妥协、法国在于君主派和共和派,德国在于容克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皇帝和议会这两对矛盾的妥协等等。
50.(18分)(1)特点:加强立法,巡视法规系统化,巡视制度规范化;巡视系统多元化,巡视范范围扩大、效率提高;巡视官员之间可相且监督;注重内部反腐。(6分)原因: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逐利风气日盛,官员腐收现象严重。(4分)(2)不同:即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不受监督,近代西方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明清时期是官员内部的监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还通过新闻媒介实行社会监督;明清时明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君主权威和地位,近代西方是保证民主制度的落实。(6分)评价:都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改善政治风气;都有利于建设良好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但由于目的和所处时代、方式不同,在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2分)【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在材料一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例如,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等均是可以直接作为答案的。至于原因则要从政治方面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会导致官员们利益熏心、贪污腐败等方面分别分析。(2)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要从巡视的具体对象不同、巡视的目的不同、巡视监督的方式不同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监督方式是内部监督而西方则是社会监督等。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时主要从二者的共性和不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例如,本题的第一问就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
51.(18分)(1)表现: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苏:情报局,经互会;建立“华约”。消极影响:形成对立的两极格局;造成局部“热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造成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分裂。(6分)(2)观点:建立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和解、欧洲走向联合。背景:美苏两国争霸,威胁欧洲的安全;吸取二战教训;欧洲经济发展需要。(6分)(3)诉求: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独立,建立自由平等的国际新秩序。(4分)(4)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增强。(2分)【解析】第(1)问,“具体表现”,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苏—经互会,建立“华约”。“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形成对立的两极格局、造成局部“热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造成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分裂等角度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信息“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政”“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概括得出:建立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和解、欧洲走向联合。“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美苏两国争霸,威胁欧洲的安全;吸取二战教训;欧洲经济发展需要等方面考虑。第(3)问,“主要诉求”,由材料三信息“建立在自由、平等和促进繁荣的社会正义之上的新秩序的过渡中,存在着导向世界的冲突和危机……要消除冲突的根源,就要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在世界上实行和平共处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消除一切表现形式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自身独立,建立自由平等的国际新秩序。第(4)问,“新变化”,由材料四信息“在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时,欧盟、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成员的实力也都有引人注目的提升…所以,当今世界并不是美国独霸的单极世界”得出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