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压轴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浙江卷高考压轴卷 语文 本试卷分四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失去了农耕基础,传统乡土世界逐渐被稀释,变得模糊而阒(jù)寂。只有村口的那座百年榕树下的庙宇,以其特有的节庆仪式,维系(xì)着村庄的人情市态和历史印记。‎ B.雁荡山山清水秀,游客到此流连忘返,可以尽情地让自己的心灵徜(cháng)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从而屏(bǐng)除心中的杂念,忘记尘世的烦恼。‎ C.闻过饰非的人,极其容易在改革的道路上趑(zī)趄不前;闻过则喜的人,即使食不果腹、踽(jǔ)踽独行于荆棘遍布的征途,他也安之若素,一往无前。‎ D.虽然孩子是一副大大咧咧的神态,但我知道她内心紧张——新课改并不能使孩子对成绩无动于衷,个中原因让人扼腕(wǎn)唏嘘,喟(kuì)然长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中华民族是最早仰望星空的民族之一,“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代表了人类对浩瀚宇宙的无限遐想。【甲】进入新千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和“开展有特色的深空探测和研究”。自此,中华民族的“奔月”梦想逐步变为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乙】“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接踵发射成功,火星“绕落巡”任务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进入世界前列。‎ ‎【丙】面对祖国的召唤、人民的期盼,中国航天人将在十年探月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又一个深空探测的“中国距离”,为向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遐想 B.逐渐 C.接踵 D.梦寐以求 ‎3.(原创)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人工智能正在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中国在人口智能很多领域的源头创新上已经在部分领域领跑,甚至和全世界并跑。‎ B.京沪高铁作为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促进了我国高铁配套技术的全面提高,推动了世界高铁技术的发展。‎ C.“和平尊”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尊”为原型,尊体饰以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辅以丝绸之路等元素组成,体现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理念。‎ D.政府要使部门的局部和眼前利益服从于教育的长远和根本目标,冲破原有制度的制约和束缚,创造性地工作以实现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根据下面的文字,给“女书”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字)(3分)‎ 女书流传在我国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潇水流域,当地有“一语二文”现象,即当地人说同样的话,却写两种文字:男人写端庄的方块汉字,实人写青美的斜体女书。江永的女性通过创造、使用专属于自己的文字而拥有了话语权。她们既可以“我写”。也可以“写我”。女书是表音文宇,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其基本字只有390个左右。字符虽少,但基本可以完整地记录当地汉语方言。‎ 女书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囗囗口口囗口口口口口口。‎ ‎6.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杏花”“春雨”“江南”给你怎样的联想?请运用“杏花”“春雨”“江南”三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至少运两种修辞手不少于100字。(6分)‎ ‎ ‎ ‎ ‎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一一在读者经验中曾经有过或没有过的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本身——那是读者只能借着阅读才能拥有或分享的经验——如果成功了,就带给读者一种享受。因为企图不同,这两种不同的作品对心智便有不同的诉求。我们都是经由感官与想象来体验事情,我们都是运用判断与推论,也就是理智,才能理解事情。这并不是说我们在思考时用不上想象力,或我们的感官经验完全独立于理性的洞察与反应之外,关键在强调哪一方面的问题而已。小说主要是运用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称之为想象文学的原因,这与理性的科学或哲学相反。 ‎ 有关想象文学的事实,带引出我们要建议的否定的指令: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我们讨论过很多主动的阅读方法,这适用于任何一本书,但在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中,适用的方法却不大相同。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像个捕食的小鸟,经常保持警觉,随时准备伸出利爪。在阅读诗与小说时,相同的活动却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如果容许的话,我们可以说那是有点被动的活动,或者,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那是带着活力的热情。在阅读一个故事时,我们一定要用那样的方式来表现,让故事在我们身上活动。我们要让故事贯穿我们,做任何它想要做的事。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阅读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规则应该以达成某种深沉的经验为目标,这些规则应该尽可能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刻感受的阻碍。 ‎ 因为目标完全不同,这两种作品的写法必然不同。想象文学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好让这些文字特有的多元性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就像注重逻辑的作者会用文字将单一的意义说明清楚一样。但丁的《神曲》使用的是一般的诗与小说,但每个人阅读起来却各有不同的体会。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在字里行间不能有其他的含意,任何相关与可 以陈述的事都得尽可能说个一清二楚才行。相反,想象文学却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多重含意的隐喻在字里行间所传达的讯息,比文字本身还要丰富,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那是逻辑的,不是诗的,二者完全不同。诗人马克·范多伦曾经说:“在诗与戏剧中,叙述是让人更模糊的一种媒介”譬如,你根本就无法在一首抒情诗的任何文句中找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然而整首诗来看,所有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却又陈述了某种完全超越主旨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小说在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为了从这样的书中学习,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 ‎ (节选自《如何阅读一本书》) ‎ ‎7.不属于对文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的一项是(3分) ‎ A.诗与戏剧会尽量使用文字潜藏的多重字义,有时整首诗或故事所说的东西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的。 ‎ B.在诗与戏剧的写作中,作者会用隐喻的方式让整本书整合起来,每个人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 ‎ C.虽然在诗中找不到任何他想要“说明”的东西,但整首诗字里行间的关联与彼此的互动,陈述了某种超越主旨的东西。 ‎ D.我们可以从我们想象中所创造出来的经验中学习,所以我们要从自己的经验中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阅读想象文学。‎ ‎8.关于论说性作品与想象文学的差异,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两种文体的写作目标不同,论说性作品要传达的是知识,想象文学是在阐述一个经验——读者只能在这次阅读中拥有或分享的经验。 ‎ B.这两种作品的阅读对心智的诉求不同,阅读小说只需要运用想象力,由感官与想象来获得体验,而阅读科学或哲学全靠判断与推论。 ‎ C.阅读论说性作品,读者应该葆有一种“主动的阅读方法”,阅读想象文学更需要一种“带着活力的热情”,读者要打开心灵,接纳它。 ‎ D.想象文学要依赖文字中的言外之意,来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论说性作品的逻辑目标则是完全清晰,毫无言外之意的解说。 ‎ ‎9.根据原文,针对“想象文学”的阅读提出两条建议。(4分)‎ ‎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故乡眼 凸凹 回望故乡,它的存在,依托于几个老物件:一口古井、一盘石碾、一棵老柳树和老柳树身上悬挂的钟。‎ 这些故乡的标志,对故乡人来说,那时与今天,所蕴含的意义有大不同。因为不同,所以故乡永在。‎ 那口古井,是村里的唯一水源,因为年代久远,村里的老人也无人能讲得清它的来历。好像它是个天然的存在。即便是古井,也不长青苔,也不深,一人多高,清澈见底。一些怨妇也不在此寻短见,因为它清浅,不存留死亡。所以这口井,始终纯净。‎ 在平常年份,虽供奉全村人畜的饮用,也不见水位下降,好像它用之不竭。只有到了大旱之年,人们才对它有了深刻记忆,才觉得它是人畜的生命之源。持续的干旱,使井水干涸,人们取水,要下到井底。井底有一凹陷,是水眼,洇着一汪水,只能容得下一把瓢,舀过一瓢之后,要等待片刻,等到它重新盈满,才能再舀。这么一个小小的凹陷,人们总担心它会被舀干了,有危悬一线的恐惧。但它总是不能被舀断,舀过又汪上,不让人绝望。古井就是这样维系着全村人的生存,让人惊惧着也感恩着。‎ 到了平原,到了水量丰沛的地方,人们回望,不禁感慨:故乡的井才真的是井呢,它让人感到水的存在,懂得珍惜。‎ 故乡的石碾与古井一样,也久远得不知来历。也因为是唯一,它要昼夜碾动。石碾的背后,是一堵石头花茬的墙,在墙缝里从上到下依次插着一把一把的笤帚,这是村人约定俗成的秩序证明。张三碾完了谷物,就把代表自己的那把笤帚取走,把下边那把移上来,意思是该你李四了。其实各家各户的笤帚都有相同的形状,上眼看去,并没有绝对的区别。然而,先后的秩序却从来都没乱过。‎ 现在看来,故乡的石碾规定了本分的重量,提醒人们,和谐的生活,不是靠外在的法典和制约而形成的,关键的是每个人都自觉地养成和谐的信念,守信、守诚。故乡人对我说,“慧”字是“心”字上边有个向里的笤帚,这就形象地告诫人们,生活的智慧,源于时时能够清扫自己心灵的杂质,是自我的修炼,方使生活和事业都能双双有丰硕所得。‎ 说到故乡的老柳树,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概念。儿时的那棵老柳树遭过一次雷劈,后来就朽了。但是从它的侧畔,又萌发了新芽,多年之后,也壮大、也老,延续了原来的地标形状。村里也不做严格的区分,认为它从来就是“本来”的那株。如此一来,就乡情凝聚,即便是游子归来,也能找到过去的来路。‎ 至于老柳树上的那口钟,其实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钟,它只是一块铸铁,能敲出钟声。对这口钟,人们特别留恋。因为在过去的日子,它既带来公平,也激活了勤勉。无论尊幼、无论贫富、无论男女,只要它一响,你就得起床出工,不能懒。村里发生了事情,它一旦响过,就代表着对众人的召唤,一个不缺地参与论辩。统一意志、辨明是非、警示行为——它让村里人有“整体”的概念,不能游离其外,各行其是。‎ 现在再看那口钟,不禁生出化不开的忧伤。过去的钟,天天要经受敲打,所以钟的表面闪闪发光、伤痕累累。但是,它不疼,因为被击打,它所以欢快,而欢快的响声给人的生活带来警醒,让人活得清明。而今天的钟被闲置了,锈迹斑斑,不过是一块废铁。所以我感到,它特别疼。因为死痂的下面,往往是不流通的血脉,预示着肌体的败腐。不被敲响的钟,意味着它已心死,是更深刻的疼痛。‎ 而没有钟声响起的日子,常常是死寂、慵懒、昏聩这类东西无声登场。‎ 所以我想,在生活中,怎么能够容忍没有钟声敲响的时光? (本文有删改)‎ ‎10.为什么“古井”会让人抱有既“惊惧”又“感恩”的情感态度?(4分)‎ ‎ ‎ ‎11.如何理解作者写到“故乡的石碾”时提及“笤帚”和“慧”字?(4分)‎ ‎ ‎ ‎12.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6分)‎ ‎ ‎ ‎13.本文为什么以“故乡眼”为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 ‎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书黄梦星卷 ‎【明】王阳明 潮有处士黄翁保号坦夫者,其子梦星来越,从予学。越去潮数千里,梦星居数月,辄一告归省其父;去二三月辄复来。如是者屡屡。梦星性质温然,善人也,而甚孝。然禀气差弱,若不任于劳者。窃怪其乃不惮道途之阻远,而勤苦无已也,因谓之曰:“生既闻吾说,可以家居养亲而从事矣。奚必往来跋涉若是乎?” ‎ 梦星跽而言曰:“吾父生长海滨,知慕圣贤之道,而无所从求入。既乃获见吾乡之薛、杨诸子者,得夫子之学,与闻其说而乐之,乃以责梦星,曰:‘吾衰矣,吾不希汝业举以干禄。汝但能若数子者,一闻夫子之道焉,吾虽啜粥饮水,死填沟壑,无不足也矣。’梦星是以不远数千里而来从。每归省,求为三月之留以奉菽水,不许;求为逾月之留,亦不许。居未旬日,即已具资粮,戒童仆,促之启行。梦星涕泣以请,则责之曰:“唉!儿女子欲以是为孝我乎?不能黄鹄千里,而思为翼下之雏,徒使吾心益自苦。’故亟游夫子之门者,固梦星之本心;然 不能久留于亲侧,而倏往倏来,吾父之命不敢违也。” ‎ 予曰:“贤哉,处士之为父!孝哉,梦星之为子也!勉之哉!卒成乃父之志,斯可矣。” ‎ 今年四月上旬,其家忽使人来讣云,处士没矣。呜呼惜哉!呜呼惜哉!圣贤之学,其久见弃于世也,不啻如土苴。苟有言论及之,则众共非笑诋斥,以为怪物。惟世之号称贤士大夫者,乃始或有以之而相讲究,然至考其立身行己之实,与其平日家庭之间所以训督期望其子孙者,则又未尝不汲汲焉惟功利之为务;而所谓圣贤之学者,则徒以资其谈论、粉饰文具于其外,如是者常十而八九矣。求其诚心一志,实以圣贤之学督教其子,如处士者,可多得乎!而今亡矣,岂不惜哉!岂不惜哉!阻远无由往哭,遥寄一奠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乃父之志。‎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禀气差弱 禀气:脾气 ‎ B.既乃获见吾乡之薛、杨诸子者 获见:获得接见(认识) ‎ C.故亟游夫子之门者 亟:急切 ‎ D.则众共非笑诋斥 非笑:讥笑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善人也,而甚孝 因人之力而敝之 ‎ B.乃以责梦星 作《师说》以贻之 ‎ C.则责之曰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D.处士之为父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黄梦星不顾身体羸弱,在潮州和越州两地来回奔波,向王阳明学习先贤之道,文章刻画了一位勤勉好学的少年形象。 ‎ B.黄保十分向往圣贤的学问,但因为自己身处海滨,找不到可以学习交往的朋友,就把做学问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 C.作者批评了当时一些读书人只做表面文章,名与实往往相背离的情况,推崇黄保真心实意教育儿子努力学习的品性。 ‎ D.文章语言平实,细节生动,叙述黄梦星求学的艰苦历程,侧面表现了黄保的不求功利诚心向学,显示出高明的写作技巧。 ‎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 遥寄一奠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忘乃父之志。 ‎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窃怪其乃不惮道途之阻远,而勤苦无已也。(4分) ‎ 译文: 。‎ ‎(2)圣贤之学,其久见弃于世也,不啻如土苴。(4分)‎ 译文: 。‎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 ‎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唐)‎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梅花:假借笛曲名《梅花落》中的梅花。‚此诗写于1129年,迁客:被贬谪之人。去长沙:汉代贾谊因受到权臣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注】‎ ‎19.两首诗都选用了 意象,描绘出对 一事的感受。(2分)‎ ‎20.这两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分别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 ‎ ‎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1.孔子借用“风”与“草”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 ‎ ‎22.孔子一方面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熏陶作用,一方面又号召自己的学生对冉有“鸣鼓而攻之”,这样做是否自相矛盾?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 ‎ ‎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在《论语·述而》中,“ , ”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了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人生态度。‎ ‎(2)在《逍遥游》中,“ , ”两句,运用大风可负大鹏的例子,说明了成功必须有所待。‎ ‎(3)在《蜀道难》一诗中,“ , ”两句,借助飞鸟与猿猴,从侧面表现了蜀道之高之险。‎ ‎(4)在《声声慢》一词中,“ , ”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黄昏落雨的凄婉景象。‎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杜甫说: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 在阅读上面材料基础上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得少于800字。不得宿构或抄袭。‎ ‎【参考答案】1.B(解析:A项,阒qù 寂;人情市态-——人情世态。C项,闻过饰非——文过饰非。D项,扼腕wàn。)‎ ‎2. C(解析:A项,遐想:超越现实做高远的想象。B项,逐渐:渐渐;慢慢变化。“逐渐”只用于事物的变化。C项,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充当谓语,不能充当状语,故用在此处不当,应该为“相继”。D项,梦寐以求: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3.B(解析:)双引号本身就具有间隔作用,故应将顿号删掉。‎ ‎4.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已经和全世界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领跑”;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改为“辅以丝绸之路 等元素”;D项,“实现……方向”搭配不当。)‎ ‎5.示例1:女书是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的表达湖南江永方言的女性专用的表音文字。示例2:女书是湖南江永女性专用的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的表音文字。‎ 评分标准:共3分。句式正确1分;重要信息“以汉字为基础变形而成”“湖南江永”“女性专用”“表音”4点共2分,缺1点不扣分,缺2点扣1分,缺3点扣2分。‎ ‎6.我终于来到了江南,那让我魂牵梦萦的水乡。又是一场春雨,如丝般落在泛着氤氲水汽的湖面。这天地间的朦胧,迷醉,让人流连忘返。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一直延伸向远方,空气中分明还有杏花的丝丝甜香。难怪白乐天有词云:能不忆江南? ‎ ‎【评分标准】内容符合情境要求,感受真切,给3分;能运用两种修辞方法,给2分;语言流畅有文采,给1分。)‎ ‎7.(3分)D(解析:D项,不是想象文学的含义,是推论。) ‎ ‎8.(3分)B(解析:B项,参看第一段。) ‎ ‎9.(4分)①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如回答“我们一定得打开心灵,接纳它”或者“应该尽可能去除我们体验这种深刻感受的阻碍”也可)②在想象文学中,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10. ①为水眼会被舀干、人畜生命之源干涸而担忧。②为水眼重新盈满、全村人生存得以维系而庆幸。‎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1. ①笤帚是村里人约定俗成的秩序的证明。②“慧”字形象地说明智慧源于对心灵杂质的清扫。③借笤帚、石碾等意象表达对重秩序、尚自律的传统的崇尚。‎ 答出①②各给1分,答出③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 ‎12. ①钟具有象征的意味,是忧患意识和精神警示的形象化。②采用拟人手法,以真切的感性体验(“疼”“欢快”)来表达深邃的思考。③通过今昔对照,表达了作者对当下人们失去危机感的忧思。‎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3. ①“故乡眼”关联着古井、石碾、老柳树和钟等“几个老物件”。这“几个老物件”,‎ 是故乡内涵的聚焦物,以之为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几个老物件”在结构上起线索的作用。③“眼”透露出故乡丰富的意蕴:故乡存在的见证,人们表达乡愁的依托,故乡生生不息精神传统的象征。‎ 每点2分。允许不同解读,言之成理即可。‎ ‎14.(3分)A(解析:A项,禀气:体质。) ‎ ‎15.(3分)C(解析:C项,都表示承接。A项,表并列/表转折;B项,因此/“用来”;D项,取消句子独立性/ 指代“我”。)‎ ‎16.B(解析:B项,“无所从求入”的意思,不是找不到朋友,而是找不到方法。) ‎ ‎17.(3分)遥寄一奠/以致吾伤悼之怀/而叙其遣子来学之故若此/以风励夫世之为父兄者/亦因以益励梦星/使之务底于有成/以无忘乃父之志。(断对一处0.5分。断在其他地方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18.(8分)(1)我私下里奇怪梦星竟然不惧路途之艰险遥远,不停辛苦地来来往往。(落实“窃”“惮”“乃”“已”,错一处扣1分) ‎ ‎(2)圣贤的学问,长时间被人们抛弃了,比不上渣滓糟粕(还不如土块草芥)。(落实“啻”“土苴”各1分,译出被动句式2分)‎ ‎【参考译文】‎ 潮州有个未出仕的读书人,叫黄保,号坦夫,他的儿子黄梦星来到越地,向我学习。越地距离潮州几千里,梦星住几个月后,就请一次假,回去探望他的父亲。回家两三个月后,又再来越地。如此去而复返很多次了。梦星品性很好,是一个温和而善良的人,并且很孝顺,但是身体素质稍差,好像受不住劳苦。我暗地里奇怪梦星竟然不惧路途之遥远,而不断辛苦地来来往往。于是我对星说:“你已经听了我说的道理,可以在家里住着,在侍奉亲人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什么一定要像这样来来去去地跋山涉水呢?” ‎ 梦星跪下来说:“我父亲生长在海边,知道向往圣贤的学问却没有找到学习方法。后来得以认识家乡的薛先生、杨先生等人,从他们那儿知道了您的学术思想,了解您的学术思想后十分高兴。因此对我说:‘我老了,我不指望你参加科举,求取禄位。你只要能像这几个人,懂得先生所说的道理,我即使吃稀饭,喝清水,死了以后丢弃在沟壑之中,也心满意足了无遗憾了。’我因此不远千里来向您学习。每次回家探亲,希望留上三个月,以侍奉父母亲,父亲都不答应;要求留下一个多月,父亲也不答应。住了不到十天,父亲就已经准备了路费和干粮,告诫随身书童和仆人,催促我出发。我哭着请求,父亲就责骂我说:“小孩子想这样来孝顺我吗?不能像黄鹄那样千里翩翔,总学着翅膀下的小鸟,这样只能使我心里更加难受。’所以,每次急着来到您这里求学,固然是我的本心;但是不能长时间留在父母旁,一会儿来越,一会儿回潮,却是我父亲的命令,我不敢违背啊。” ‎ 我感叹道:“贤明啊,黄先生作为父亲;孝顺啊,你作为儿子。努力吧,一定要成就你父亲的愿望,这才行啊。” ‎ 今年四月上旬,黄梦星家忽然来人告丧,说黄先生去世了。唉,真是可惜啊。唉,真是可惜啊。圣贤的学问,长时间被人们像抛弃糟粕一样不顾了。假使有人谈到圣贤之学,人们就会起嘲笑而诋骂,认为是奇谈怪论。只有那些号称贤士大夫的人,他们开始才可能会互相讲求圣贤之学,但是考察一下他们为人处世的实际情况,考察一下他们平日在家庭之中,教育和期望他们子孙的实际内容,又未尝不是急切地想着功名利禄?而所谓的圣贤之学,只是他们用来谈论和标榜自己的表面文章,像这样的人常常占十之八九。要想找真心实意、确确实实用圣贤之学教育和期望其子孙,像黄先生这样的人,找得到多少呢?可是,黄先生现在去世了。难道不是十分可惜吗?难道不是十分可惜吗?路途遙远,无法前往悼念,只有远远地表示祭莫,以表达我悲伤的情怀。并记下黄先生让他儿子来求学的事情,以感化和勉励世上的父辈兄长,也因此更加激励梦星,使他努力取得成功,以不忘记他父亲的愿望。‎ ‎19.梅 听笛 ‎20.这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高诗由战士听曲而联想到故乡的梅花飘落,思乡之情浓郁,李诗因被贬而远离长安,听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诗人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寒冬时的梅花。另外,李诗还运用用典的手法,借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高诗则运用设问,一问一答,以虚景衬实情。‎ ‎21.子欲善而民善 ‎22.不矛盾。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执政者应当用自身的道德来教育熏陶百姓,这样百姓自然就会有礼有德;但是道德熏陶也不能无原则,冉有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德政,道德熏陶对他已经不起作用了,孔子让弟子声讨冉有,是出于对德政的维护。‎ ‎【参考译文】‎ 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冉求不是我们这类人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23.(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4.【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 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参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比如,2016年高考山东卷:“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作文题所给材料就是一句名言,审题时抓住名言中的关键词“光明和阴影”,从中悟出“光明”的比喻义“正义的或有希望的”,“阴影”的比喻义“心理上不够开朗乐观,感到压力缠身;还指心灵与修养方面的弱点或不顺利的生活境遇等,如人生的逆境、挫折等”。由此入手,该材料作文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立意了。‎ 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如果是多则名言警句,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从不同的名言警句中挖掘其内在的相同点,在相同之处立意;也可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立意。‎ 本道作文题有两则名言,在名言之后,命题者用“其实,站在哪里看世界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你又有怎样的认识或体验呢?”这一关键性问句,提示我们感受世界的美好不仅在半高处,也可在山的不同角度去感受。所以,我们可以循着命题者的提示从不同角度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写出自己的认识和体验。‎ 抓住第一句名言中的“绝顶”可立意为:从山顶看,美尽收眼底。依据一些诗句可以思考某些深层内涵:从山顶看,是为了“欲穷千里目”,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就会感受世界的美好;从山顶看,可“一览众山斜,就会感受、认识到自己的美好,增强自信心;从山顶看,则“不畏浮云遮望眼”,头脑清醒,不受蒙蔽,才会感受生活真实的美。‎ 也可以抓住第二句名言中的“半高处”立意:从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半高处有余地,留有美好的想象和向往,而不是一览无余。在文学、艺术上,半高处则表现为含蓄。文学艺术留白,可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活动。如果把“半高处”比喻人生的旅途中,那么,我们会明白“美在途中”。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 其实,从山脚看,也可感受世界的美好。观察事物往往取决于人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则目中无人,有了有色眼镜,何谈世界的美好?那么,从山脚看,则象征谦卑的态度,如此才能像庄子笔下“知丑”的河伯那样感受大海的美。而且,从山脚看,才能从事物的根基上感受实实在在的美好。‎ 还可综合两则名言立意:从山脚、山腰、山顶多角度、多层次观察,会感受世界更美好。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善于变换不同的角度观察,世界便异彩纷呈。‎ ‎【佳作示例】‎ 人生何处不精彩 李文烽 爱默生有言:“生活难,难就难在选择。”杜甫认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尼采却觉得站在半高处看,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人生也如登山,无论是半高处或是顶峰,只要努力攀登,同样会收获精彩!‎ 他站在了半高处,没有奖牌,却赢得了掌声。[来源:学科网]‎ 在伦敦奥运会上,来自南非的“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成为了奥运田径赛场上的首位残疾运动员。虽然他最后惨遭淘汰,与金牌无缘,但他努力拼搏的精神感动了全世界,换来的是为他骄傲的掌声。‎ 白哲特曾说:“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得他们变得更坚强。”正因为皮斯托瑞斯有着坚强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搏,虽然最后只站在半高处,无法登上冠军的顶端,却同样精彩。‎ 他站在了最顶峰,成为万众瞩目的作家。‎ ‎2016年10月,诺贝尔文学奖花落中国,莫言因其作品“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时事以魔幻写实手法冶于一炉”,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富有张力、情感饱满的农村“民间深层经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成为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第一人,填补了中国文学界的空白。‎ 泰戈尔说过:“莲花的花瓣不会闭合,深藏的花蜜定会显露。”正因为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服了世界,最终登上了诺贝文学奖的最高峰,从而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她站在半高处收获成功,也站在顶峰创造精彩。‎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市开了一家“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她靠自己的努力与真诚来经营这家餐厅,因此小店的生意很红火。后来她招了40名工人,办起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取名为“老干妈麻辣酱”。仅 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老干妈”公司便迅速壮大到了1200多人,产值将近3亿元。现在,“老干妈”公司累计产值已经高达13亿元,在中国私营企业50强排行榜上名列第5。她所开发的产品覆盖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每个省份,并远销世界各地。‎ 威廉·钱宁说过:“要想人生过的有意义,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陶华碧先前做小生意——在半高处收获过成功,后来选择开办麻辣酱生产厂——在顶峰创造了精彩,是啊,只要努力,人生何处不精彩?‎ 无论你相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斜,还是相信“站在半高处,这个世界真美好”,其实,只要你努力攀登,人生每一处都精彩!‎ ‎【点评】‎ 作者通过名言开端,然后引出材料要点,紧接着提出中心论点,可谓言简意赅。主体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深入阐述“人生何处不精彩”这一中心论点,结尾再次回扣材料并与开头呼应,使之浑然一体。可以说,全文中心突出鲜明,结构一目了然。典型的论据,深入的分析,精当的语言,让文章也收获了精彩。‎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