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河南商丘九校)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2018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有答案河南商丘九校)》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7-2018 学 年 下 期 期 末 联 考 高一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二页。请按要求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范围内,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 第Ⅰ卷(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项选择.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2分,选错或不答得零分)‎ ‎1.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第谷 B. 牛顿 C. 开普勒 D. 卡文迪许 ‎ ‎2.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D.曲线运动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3. 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 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D.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4.关于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高度降低,则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B.如果物体高度降低,则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C.如果物体高度升高,则重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 D.如果物体高度升高,则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5. 某行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4,半径为地球半径的4倍,则此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 )‎ A. 16倍 B. 1/4倍 C. 4倍 D. 1/16倍 ‎6.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如图,飞行员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7. 如图所示,桌面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 A.0 B.mgh ‎ C.mg(H+h) D.mgH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在杆的一端,在竖直面内绕杆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瞬时速度,R是球心到O点的距离,则当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对杆的作用力是(  )‎ A.6mg的拉力 B.6mg的压力 ‎ C.7mg的拉力 D.7mg的压力 ‎9. 关于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B. 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和这两点距离的乘积 C. 电势减小的方向,必定是场强的方向 D. 沿电场线的方向任意相同距离上的电势差必定相等 ‎10.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加速度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在物体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 物体的动能增加了2mgh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2mgh ‎11.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度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12.如图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取g=‎10 m/s2,则( )‎ ‎ 甲 乙 丙 A.第1 s内推力做功为1 J B.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2.0 J C.第1.5 s时推力F的功率为2 W D.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3 W 第Ⅰ卷(52分)‎ 二、实验题(共18分)。‎ ‎13(6分).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前行。打点计时器工作的频率为50 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__。‎ A.是为了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C.可使得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2)实验中选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 次都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后释放。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 m/s。‎ ‎(3)如果W ∝v2的猜想是正确的,则作出的W v2图像应是_____________。‎ ‎14.(12分)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为‎2.00kg的重物由静止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距离单位为cm。(g=‎9.8m/s2)(所有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___________m/s;‎ ‎(2)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增加量=______J,势能减少量=_________J。‎ ‎(3)通过计算,数值上小于,其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在真空中的O点放一个点电荷c,直线MN通过O点,OM的距离r =‎30 cm,M点放一个点电荷c,静电力常量 如图,求:‎ ‎(1)在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M、N两点哪点的电势高?q在M、N两点哪点的电势能大?.‎ ‎(2)q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 ‎(3)点电荷Q在M点产生的场强.‎ ‎16.(12分) a、b两颗卫星均在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为近地卫星,b卫星离地面高度为3R,已知地球半径为R,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a、b两颗卫星周期分别是多少?‎ ‎(2)a、b两颗卫星速度之比是多少?‎ ‎(3)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赤道同一点的正上方,则至少经过多长时间两卫星相距最远?‎ ‎17.(14分)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圆形导轨在B点连接,导轨半径R=‎0.5 m,一个质量m=‎2 kg的小球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不拴接。用手挡住小球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36 J,如图所示。放手后小球向右运动脱离弹簧,沿圆形轨道向上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C,g取‎10 m/s2。求:‎ ‎(1)小球脱离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从B到C克服阻力做的功;‎ ‎(3)小球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的位置到B点的距离x。‎ ‎2017-2018学年下期期末联考高一物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选,9-12题为多项选择.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2分,选错或不答得零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D D C B D C C BC AD BD BD ‎1.答案D ‎2.答案D ‎【解答】解:A、曲线运动轨迹为曲线,因此无论速度大小是否变化运动方向一定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故A正确;‎ B、变速运动轨迹不一定是曲线,可能只是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为初速度与合外力不共线,若物体所受合外力恒定,其加速度就可不变,如平抛运动就是加速度不变的曲线运动,故C正确.‎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曲线运动一定是速度变化的运动,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3.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任何物体内部总有正负电荷,不带电是因为它呈现了电中性,故A错误;物体带电可有是有多余的电了或失去电子;故B错误;电荷是不能被创生的,故C错误;物体带电是因为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故带电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 物体高度降低,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A、B错;物体高度升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C对,D。‎ ‎5答案B 解析:由得,代入数据选B.‎ ‎6.答案D 解: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瞬时功率只与人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有关,在刚开始运动的时候,人的速度为零,所以此时人的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当运动到最低点时,人的速度为水平方向的,与重力的方向垂直,此时的人重力的功率为零,所以重力的功率是先增大后或减小,所以D正确.‎ 7. ‎.答案C.‎ 解: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E=mg(H+h)‎ 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等于它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即E′=E=mg(H+h).故ABD错误,C正确.‎ ‎8答案C 解: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最低点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 解得F=7mg,表现为拉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答案BC ‎【解析】电势减小的方向不是场强的方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才是场强的方向,故A对C错误.U=Ed,d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不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故B错误;根据公式U=Ed 可知,沿电场线方向,距离相同,电势差相同,即相同距离上电势降落必定相等.故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C.‎ ‎10答案AD ‎【解析】试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G和向上的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出各个力,然后根据功能关系得到各种能量的变化情况.‎ 物体上升h高度,克服重力做功,则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A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合力,方向向上,则合力做功为,由动能定理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B错误;物体从静止开始以g的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匀加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则拉力F对物体做功为 WF=Fh=2mgh,由功能原理可知,故机械能增加了2mgh,C错误.D正确 ‎11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得,,轨道3半径比轨道1半径大,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轨道3半径比轨道1半径大,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故A错误,B正确;从轨道1变到轨道2,卫星在Q点是做离心的运动,要实现这个运动必须使卫星所需向心力大于万有引力,所以应给卫星加速,增加所需的向心力.所以在轨道2上Q点的速度大于轨道1上Q点的速度,故C错误;根据,得.则知,同一点加速度相同.则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故D正确。‎ ‎12.答案BD ‎ 解析 第1 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没有位移产生,故做功为0,选项A错误;由图像可知,第3 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 N,故F=Ff=2 N,由v-t图像知,第2 s内物体的位移x=×1×‎2 m=‎1 m,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x=2.0 J,选项B正确;第1.5 s时物体的速度为‎1 m/s,故推力的功率为3 W,选项C错误;第2 s内推力F=3 N,推力F做功WF=Fx=3.0 J,故第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3 W,选项D正确。‎ 二、实验题(共18分)。‎ ‎13.(共6分,每空2分)‎ 答案:(1)C (2)2 (2.0,2.00均给分)(3)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解析:(1)使木板稍微倾斜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能够做匀速运动,故选项C正确。‎ ‎(2)由纸带后半部分相邻两点间距离相同,可知小车开始做匀速运动,可求得v== m/s=‎2 m/s。‎ ‎(3)若W∝v2,由函数关系可知Wv2图像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14.(共12分,每空3分)‎ 答案 (1). 3.11 (2). 9.67 (3). 9.72 (4). 下落过中有阻力的影响 ‎【解析】试题分析: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数值.‎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推论可得 ‎(2)从O到B点的动能增加量为ΔEK=mv2/2=9.67J,势能减小量为ΔEP=mghOB=9.72J ‎(3)两者在数值上不相等,这是因为物体下落过程中受阻力作用.‎ 三、计算题。(本题共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 解析:(1)M点电势高.q在N点的电势能大.(2分)‎ ‎(2)(1分)‎ ‎=2.0×10-8 N,方向由M指向O(2分)‎ ‎(3)N/C(1分)‎ ‎=200 N/C,方向由M指向N(2分)‎ 16. ‎(12分)‎ ‎【解析】(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对地面上的物体由黄金代换式(1分)‎ a卫星, 解得 (2分)‎ b卫星,解得 (2分)‎ ‎(2)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a卫星G=m,解得va= (1分)‎ b卫星b卫星 (1分)‎ 所以 (1分)‎ 最远的条件, (2分)‎ 解得 (2分)‎ 17. ‎(14分)‎ 解析: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Ep=mv ① (2分)‎ v1= =‎6m/s ② (2分)‎ ‎(2)由动能定理得-mg·2R-Wf=mv-mv ③ (2分)‎ 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故mg=m ④ (2分)‎ 由②③④得Wf=11 J (1分)‎ ‎(3)由mg=m ‎ ‎2R= (2分)‎ ‎ (2分)‎ 得x=‎1m (1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