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
出题人: 龚 林 审题人: 龚 林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48分。)
1.2017年我国申报的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骨头上而得名。下图是部分甲骨文字体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精神产品不会单独存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甲骨文的产生源于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
③甲骨文的特色鲜明,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甲骨文的内涵丰富,根源于中国优秀的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应当将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歌,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这是基于:
①国歌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 ②国歌能直接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提升公民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的需要 ④公民的爱国情感都是在学校教育中养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福州地铁1号线以“福满闽都”为主题,“幸福红”为主色,各车站柱面镶着不同的“福”字,墙中嵌着反映闽越文化的浮雕《屏山古韵》、体现榕城山水的特色漆画《五虎雄姿》等作品;列车有闽都文化主题车厢,全车拉手均印有福建名人的简介和语录。这一地铁主题设计有利于:
①为福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厚重基础 ②为福州的经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
③增强福州市民对闽文化的认同和归宿感 ④展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中华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市通过歌舞、相声、小品、快板、民歌、演讲比赛等形式深入浅出地传递十九大精神,市民感受到五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坚定了实现宏伟蓝图的信心,使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说明:
A.市民只要参与文化活动就能提高文化素养 B.文艺宣传是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最佳途径
C.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认识、实践活动
5.中国人的名字大都承载着家庭的期待和祝福,比如“弘毅”“冰心”“博雅”等等;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前些时候学生宿舍门上贴有中文发音的名牌被人撕掉,发生了带有明显种族歧视的“撕名牌”事件。对此事件的评论可以是:
①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对他族文化的不尊重就是对本族文化的自负或自卑
③只有注重发展本民族文化才能认同他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文化应一律平等,需要尊重差异,和睦相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的发现和传播对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2016年11月,它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表明:
①节气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节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17年9月,新入学的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这次“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上述做法是基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③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④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16年3月2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公布。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是:
①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 ②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6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会议认为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之一是网络空间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技术,语音识别、翻译软件等应用的显著发展将进一步便利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科技发展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传播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长期借鉴而日趋同一 ④“互联网+”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Visual Reality)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
出了新高度。新媒体的发展
①新媒体是大众传媒产生的主要标志 ②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共享
③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④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最近江西乐平等地因天价彩礼上央视新闻。“天价彩礼”,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一个急需社会更多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①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使其顺应社会发展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社会发展侵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央视大型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在CCTV-1黄金档震撼播出。《信中国》重新唤醒了中华民族闪光的信仰!《信中国》以“信”为载体,传递的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 ②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
③集中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进程 ④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为统一劳动步调、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乐趣,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艰苦的生产实践中,创作出劳动号子这种独特的民歌品种。通州运河船工号子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符号,入选了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运河船工号子随着京杭大运河的断航而失去了保护的价值
B.运河船工号子蕴含的包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C.运河船工号子能够对当代北京发展进程产生重大深刻影响
D.运河船工号子对于研究大运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4.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①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②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③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
④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失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 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
A.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精神标识
D.利用现代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16.2017年3月28日,李克强在奥克兰总督府会见新西兰总督雷迪时强调,中新两国都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能够激发人们的智慧,联通人类的梦想,中方愿同新方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密切教育、旅游、文化等领域交流,使中新友好与合作在新形势下更上一层楼。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应完全不同 ②对待各民族文化应坚持一律平等原则
③文化交流中要欢迎各国的各种文化在中国传播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中国人的姓氏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符号,也是中国人利用汉字形音义的韵味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方式。2017年3月23日召开的“中国姓氏文化研讨会”,主题是“挖掘姓氏文化的当代价值”。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祖寻根的姓氏文化能够凝聚中国人的家族信仰和民族认同感 ②姓氏文化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姓氏文化是时代文化特征的一种反映并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丰富
④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2017年7月8日,有着“海上花园”和“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申请和保护文化遗产:
①可以增强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有利于我们树立对民族文化的文化自信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④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①反映国家和民族命运是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 ②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文艺工作者的追求
③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④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0世纪初,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歌剧经典,也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①采用现代艺术形式就能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动力 ③借鉴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④文化创新应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中国蓬勃发展的巨大市场、与世界各国的紧密贸易往来,给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很多人选择到中国留学,是因为到中国哪怕只是学好中文,对回国以后的就业都会有帮助。”外国留学生的心声表明:
①经济是影响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 ②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③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 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17年7月29日,以秦文化为主题的情境体验剧《梦回大秦》以浸入式的戏剧表演形式,带领大家穿越历史,触摸大秦。走进《梦回大秦》的实景剧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大秦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观众的好评。《梦回大秦》受到观众的好评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激发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 ②通过大众传媒扩大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速度
③喜闻乐见的呈现形式贴近了观众的文化需求 ④通过文化的创新激发了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四大发明”。曾以古代“四大发明”推动世界进步的中国,正再次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新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体现了: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京剧新戏《天道行》源于传统戏《双合印》,在继承传统京剧表演艺术特色的同时,进行提炼和创新,立体化塑造了以明代八府巡按董洪为代表的清官形象,着重凸显国法大如天的现实意义,该剧自演出之日起就备受观众的喜爱。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必须推动文化的机制体制创新 ②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跨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③古为今用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④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焕发了新的生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一些外国影片多次在我国创造高票房收入,但我国影片却还没有真正走出去。一位电影工作者指出:“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讲中国故事,但要在别人的市场上、别人的影院里被真正接受,仅有自信是不够的。”这说明中国电影要把中国故事讲出国门,需要:
①加强中外交流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理解和尊重 ②把握外国观众心理.以他们的思维方式传递他们的价值观 ③把借鉴外国先进的电影技术,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方法
④既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个性,又充分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扬帆未来,我们心手相牵!”2017年9月4日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在厦门隆重举行。这是一台兼具中国闽南特色和中西文化交融的文艺晚会,欢迎金砖各国贵宾。晚会构思巧妙,南音、戏曲、木偶等古老元素始终贯穿于晚会中;设计极有创新,向世界完美展示了独特的闽南文化。以充满闽南特色、世界语言,充分运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又与西方文艺表现形式相融合,受到了全国观众的欢迎和高度好评。这说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传统现代交织共存、中西文化兼容并包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英国BBC公司为制作《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特邀5名优秀中国教师到英国一所顶级中学任教,结果中国教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这种现象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中英的不同国情使中国教育模式难以融入英国
③中英两国不同的价值观,是这一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
④中英两国的社会环境不同,必然导致两国师生在文化上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
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固守民族传统文化,抵制文化走向融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已有千年历史的泉州提线木偶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木偶艺术。在世界木偶艺术濒临消亡的今天,泉州木偶艺人长期坚守,将高超的表演技艺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这说明:
①文化传承只要融合了民俗活动,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提线木偶艺术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特质 ③独具特色的提线木偶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色彩
④提线木偶艺术之所以富有活力就在于它扎根于社会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书经•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③表明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相对稳定性 ④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1.面对全球治理的固有难题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智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赞赏,并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①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②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③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2017年9月,由中央网信办、文化部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通过互联网充分展现“非遗”之美、报道“非遗”之最,这说明了:
①大众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②展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宣传展示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④科技为形成非遗保护的合力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52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逐渐成熱,“互联网+知识”推动知识付费业态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知识付费平台上的知识产品,让知识变现更加快捷,创新知识传播的渠道和形式,为学习者认知世界提供了多元视角。一些深奥的理论被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传播,有利于拉近学习者与传授者的距离,提高学习效率。而付费的形式不仅有助于鼓励知识生产者不断生产和分享自已的知识和经验,也给学习者带来付出感和代价感,督促他们更加主动地去学习。知识付资在传统的教育培训与普通免费信息的中间地带,催生出-片新生知识的园地。
《知识付资经济报告》的数据显示,55.3%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但也有人认为,知识付费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求知者获得了知识,却失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知识付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2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二
农村工作的实践证明,“治贫”必先“治愚”,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所在。正如贫困地区农村干邯所说的,“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某地文化扶贫实施“万村书库”工程,即建起一座小型图书室,并向每座图书室赠书100种。向农村捐赠图书,培养了当地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干部的应用写作能力。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是从根本上实现精准扶贫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转变,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优化的必要路径。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12分)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三 自201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制定的国家法律,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以精深的科学内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医学与科学之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保持不衰的传统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后继乏人;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很多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
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为振兴中医药提出合理化建议。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四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2018年的秋天,《中国诗词大会》走进东坡故里,在眉山进行百人团的海选活动。诗词大会眉山行,洪雅实小在行动。10月19日
,洪雅县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洪雅实小校园选拔赛的决赛。参加决赛的46名选手他们都是过关斩将、突破重围的诗词爱好者,经过班级初赛、年级复赛,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通过决赛的“同字诗句大连背”、“小组比拼‘飞花令’”、“‘飞花令’式大决战”三轮比拼,评选出25名选手,将代表洪雅实小参加10月29日洪雅赛区挺进眉山的选拔赛。
此次活动,掀起了诗词文化的热潮,将引领全校师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提升素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唤醒传承文化基因的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
“中国诗词大会”已播出三季,成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原创语言文化类品牌节目。同时有得到世界各国的爱好中华文化的外国人士广泛关注。
⑴、结合材料四,从所学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央视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12分)
⑵、某校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准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 主题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4分)
2018级高二政治半期考试试卷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32题,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D
D
C
B
A
B
D
C
A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C
A
C
B
D
C
D
A
B
A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B
A
B
C
D
A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33.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知识付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2分)
①、经济活动(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2分)// 知识付费能调动知识生产者创造、传播优质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更加主动地学习。 (生产者和学习者各得1分共2分)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2分)// 知识付费推动的教育方式变革,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分)
③、依托大众传媒为主要手段的知识付费(2分),创新了知识传递、沟通、共享的方式,有效扩大了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两处划线只要答出其中一句都得1分)
④、知识付费的学习方式,可能削弱学习者的思考能力,给文化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分)
34、 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的道理(12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1分)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或先进文化促进作用)。(答到其中任何一句都可得1分)
②、“没有文化富不了,有了文化穷不长”其实质就是肯定先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分)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或)教育和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分)// 文化扶贫工作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或文化产业发展;(两处划线各给1分)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个划线词句答到任何两个就得2分,只答到1个只得1分)// 实施“万村书库”工程,能够丰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或农民的文化素质)。(1分)
35.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为振兴中医药提出合理化建议。 (12分)
①、立足社会实践,(2分)// 要在实践中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振兴中医药。(只要强调实践对中医振兴的作用都给1分)
②、振兴传统中医药要继承优秀中医文化的传统(2分)// 同时也应推陈出新,创新中医药技术方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使中医药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推陈出新”、“创新技术方法”、“现代化或适应社会发展”答出其中任何两句都得2分。只有一句只能得1分)
③、振兴中医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1分)//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增强中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1分)// 振兴中医药需要大力发展中医药教育,培养更多中医药优秀人才。(1分)
36.⑴、结合材料四,从所学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央视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12分)
①、《中国诗词大会》使人们感悟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体会古人的情怀,汲取古人的智慧;(1分)// 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2分)
②、《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分)//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继承(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和发展)。(1分)
③、《中国诗词大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分)// 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分)
④、《中国诗词大会》依托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1分)//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两处划线各得1分)
⑵、某校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准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 主题活动,请你为此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4分)
示例:诵读中华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延续文化血脉,传承文化基因;传承传统文化,放飞中国梦想。
(答案必须围绕“传承中华文化”,每条2分,满分4分。如考生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均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