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海程溪中学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福建龙海程溪中学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龙海程溪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课内相关知识点(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游说(shuì) 不可不语(yǔ) 美姬(jī) 飨士卒(xiǎnɡ)‎ B.约契(qì) 从百余骑(jì) 戮力(lù) 奔驰(chì)‎ C.卮酒(zhī) 按剑而跽(jì) 刀俎(zǔ) 参乘(shènɡ)‎ D.瞋目(chēng) 目眦尽裂(zì) 彘肩(zhì) 樊哙(kuài)‎ ‎2.(本题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B.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虽然反映的是现代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但因为采用的是古体诗的形式,因此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 C.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形象。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D.《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 ‎3.(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顷之未发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因击沛公于坐,杀之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⑥臣请入,与之同命⑦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⑨秦之遇将军,可谓矣⑩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A.①⑨/②⑩/③⑤/④/⑥⑦⑧ B.①③/②/④⑤/⑦⑩/⑥⑧⑨‎ C.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D.①③/②⑩/⑤⑧/④⑥/⑦⑨‎ ‎4.(本题3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取之百金 B.大王来何操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使毕使于前 ‎5.(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 B.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距关,毋内诸侯 C.卒起不意 ,尽失其度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要项伯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令将军与臣有郤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6.(本题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走投无路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渡河 D.失其所与,不知与 给予的 ‎7.(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A.①群臣怪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B.①发尽上指冠②樊於期乃前曰 C.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阙秦以利晋 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范增数目项王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攻读法律专业。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 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他说:“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孕思。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但赓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梁实秋晚年回忆说:“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要历史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有改动)‎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谢冕《云游》)‎ ‎8.(本题3分)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D.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9.(本题3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B.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C.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梁实秋的高度评价。‎ D.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10.(本题6分)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27分)‎ 阅读以下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 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注】,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侯、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栎阳逮:因案件牵连被栎阳县捕去。‎ ‎1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略:大致 B.以故,事得已 故:缘故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 D.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将:将领 ‎1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封于项 长于臣 B.梁以此奇籍不及召下兵 以故荆轲逐秦王 C.独籍知之耳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13.下列语句全部表现项羽有大志、有勇力的一组是()‎ ‎①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③籍曰:“彼可取而代之也。”‎ ‎④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⑤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⑥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A.①②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小的时候,学写字、学武艺都没学成,学兵法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B.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籍竟然敢说将来可以取代他,可见项籍少怀壮志,抱负不凡,所以项梁认为他不寻常。‎ C.项籍年轻时虽然对读书识字没多大兴趣,但他身材高大,才能、勇气、胆识超出常人,周围的人都怕他。‎ D.陈涉起义后,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砍下郡守的头,杀掉上百个郡府的侍从、护卫,收取属县的壮丁,用兵力降服了地方。‎ ‎1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译文:‎ ‎(2)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译文:‎ ‎(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本题7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别康桥》写诗人离去的时候很低调,静谧,离开也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回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本题11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易水 ‎[唐]胡曾 一旦秦皇马角生①,燕丹归北送荆卿。‎ 行人欲识无穷恨,听取东流易水声。‎ ‎【注】①《燕丹子》载:“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 渡易水 ‎[明]陈子龙①‎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③,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注】①陈子龙:明末抗清义士。②并刀:一种锋利的刀。③匣中鸣:相传楚国剑工铸成的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将要杀敌饮血时常作匣中鸣。‎ ‎17.(本题5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易水》前两句从咏史写起,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交代易水送别的背景。‎ B.《易水》后两句回到现实,以行人的口吻说“东流易水声”中包含“无穷恨”。‎ C.《渡易水》前两句运用典故,借名刀在匣子里发出鸣响,抒发不平之气。‎ D.《渡易水》后两句写易水美景,以议论作结,强烈表达了英雄失路的悲愤之情。‎ E. 两首诗都写到“易水”的景物,胡诗是静态写景,陈诗是在船上动态观察。‎ ‎18.(本题6分)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语言表达(12分)‎ ‎1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2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  不要依赖译文。  ②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③  肯动脑筋,   ④  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⑤  ,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⑥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承办 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根据国宝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 12月以来的最大的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常常的思索。‎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22.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3分) 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 七、作文 ‎23.(本题60分)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家是一本书,有读不完的故事;家是一座舞台,上演喜剧也上演悲剧;家是一个蜜糖罐,有尝不尽的甜美与幸福;家是一个牢笼,有被关闭的苦恼与叛逆的冲动……‎ 请你以“家”为话题,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经历感受,自拟标题,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 ‎【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读音,考生应结合字形和字义进行辨析。A项,“不可不语”的“语”应读y ù;“语”读yù的时候意思是“告诉”,而“不可不语”意思是“不可以不告诉他”。B项,“奔驰”的“驰”应读chí。D项,“瞋目”的“瞋”应读chēn,意思是瞪大眼睛表示愤怒。‎ ‎2.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因此这类诗歌仍属古典诗歌”错误,应该是属于现代诗歌。故选B。‎ ‎3.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①,助词,不译。②动词,到。③⑤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④⑥⑩,代词,分别代指他、项羽、他。⑦⑧,助词,的。故选C。‎ ‎4.B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例句,“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A项,“之百金”,状语后置句;B项,“何操”,宾语前置句;C项,“为……所”,被动句;D项,“于前”,状语后置句。故选B。‎ ‎5.C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对通假字的考查一般都不会离开课内所学内容。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特别是课外文言文,要根据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把选文读懂。然后再仔细审视被考查的通假字所在的语境,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敲其意义。A项,“共”通“供”,“倍”通“背”,“有”通“又”;B项,“说”通“悦”,“知”通“智”,“内”通“纳”;C项,“卒”通“猝”,“要”通“邀”;D项,“反”通“返”,“郤”通“隙”,“振”通“震”。故选C。‎ ‎【点睛】‎ 因为对通假字的考查一般都不会离开课内所学内容。做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特别是课外文言文,要根据试卷所提供的注释把选文读懂。然后再仔细审视被考查的通假字所在的语境,调动知识储备,根据上下文文意,推敲其意义。‎ ‎6.D ‎【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应结合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分析。D项,“失其所与”,“与”如解释为“给予的”,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文中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这段话意思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句中的“与”意思是“结交,交附”。‎ ‎7.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判断文言文实词中词用活用词活用类型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A项,①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怪。②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B项,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②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C项,①从:动词使动用法,使……跟从。②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受侵损。D项,①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翅膀一样。②目:名词作动词,示意,向……眼色。故选C。‎ ‎8.D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传主精神品质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解读标题,确定文体,找出传主,联系现实思考传主的人生及经历;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传主精神品质,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总结文章手法技巧;将选项与原文对照,一一排除得出答案。D、 “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故选D ‎9.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最重要的转折”依据不足。原文只是说“‎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 ‎10.‎ ‎①优越的教育条件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求学于名校,受教于名师,结交名流贤达,是徐志摩学有所成的重要原因。②具有远大的抱负。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的宏愿,是徐志摩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投身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力。③海纳百川的学术素养。法律、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训练,再加上努力好学,勤奋热情,使他具有与众不同的视野与眼光。④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创办新月社,出任《新月》杂志的主编,使五四精神得以赓续,也使新月社产生了广泛影响。‎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传主形象的把握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可以从客观和主观方面来答题。客观方面包括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以及他人的影响;主观方面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抱负、付出努力等。从本文来看,徐志摩的家庭条件很优越,“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所受到的教育也很优越,“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上的是名校,求教的是名师,结交的是名流,这些都属于客观方面的助益;主观方面,徐志摩有远大的抱负,“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学习内容很多,“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等等。从这些方面概括。 点睛:传主成功的原因是常考题型,一般从内外因或主客观方面答题。内因包括:个人的努力、兴趣、美好品质等;外因包括:他人的帮助、时代机遇、前辈指导等。正面的人物形象一般具有如下特点:有眼光,具有远见卓识、前瞻性;有责任,恪尽职守;战争时期都爱国,心怀祖国,情系民生;理想现实两不误,有理想有追求,并有行动,脚踏实地,为之努力,敢创新,静守心灵有态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 ‎11. 【答案】D ‎【解析】将:动词,统领军队。‎ ‎12. 【答案】B ‎【解析】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项,第一个“于”,在;第二个“于”,比。C项,第一个“之”是代词,代“桓楚在何处”这件事;第二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第一个“乃”是“于是、就”的意思;第二个“乃”是“却、竟然”的意思。‎ ‎13. 【答案】B ‎【解析】①是写项羽缺乏坚持的精神;④是太守说的话。‎ ‎14. 【答案】D ‎【解析】D项“项籍立即带领项梁起事”错误,应为项梁带领项籍,也不是立即起事。‎ ‎15. ‎ ‎【答案】(1)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 ‎(2)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3)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年龄二十四岁。他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的那个人。项氏好几辈人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学习认字写字没有完成,便放弃了;又学习击剑等武艺,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习能抵挡成千上万人的本领(即兵法)‎ ‎。”于是项梁就传授项籍军事知识,项籍非常高兴,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项梁曾经有罪,于是请蕲地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狱掾司马欣,因为这个缘故,事情才得以平息。项梁杀了人,和项籍一起逃到吴中避仇。吴中郡有才能的上层人士,(才能)都在项梁之下。每当吴中郡有大规模的徭役以及丧葬事宜时,项梁经常为他们主持办理,暗中用兵法部署约束宾客和吴中青年,根据这个了解他们的能力。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渡浙江时,项梁和项籍一块儿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能、勇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畏惧他。‎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侯、司马。其中有一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主持,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16.名句默写:‎ (1)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7.BE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B项,“以行人的口吻说”理解错误,是作者告诉行人;E项,看不出动态写景、静态写景。这两首诗都是怀古诗,都是对荆轲刺秦的凭吊。‎ ‎18.《易水》表达了诗人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遗憾和惋惜之情。当年刺秦王的英勇荆轲已无处寻觅,只有滔滔易水千百年来还在悲壮地流淌。《渡易水》抒发了诗人知音难觅、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并刀夜鸣,悲歌不平,易水依旧,云淡草青,但世间却找不到可以让诗人为之壮行的英雄。‎ ‎【解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第一首在第三句中有明显的情感词“恨”,遗憾;第二首在第二句中也有这样的词语“悲歌”“不平”,结合注释可知是报国无门的愤恨之情。‎ 19. B 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 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 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心满意足。‎ 万无一失:十分稳妥,绝对不会出差错。‎ 20. 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对虚词的考查,本质上体现为语言与思维能力的考查。做此题一般采用排除法。通读全句,首先排除B项,第①处不能填“最好”,因为第一句显然是全语段的总结句,而后面内容没有涉及哪个“最”的意思。C 项,第①处不能填“一定”,与后文“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矛盾,即使填了“一定”第②处也不能填“也”(“也”表示并列),因为前后是转折关系。所以排除C项。D项中,原因不能够成“因为”与“所以”的关系。‎ 19. B 解析:A语序不当。应为“国家大剧院宣布将精心策划并承办31场演出”。C结构混乱。应为“这类现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D偷换主语。应为“此法被冠以‘世上最严’的称号”。‎ ‎22.上联: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秋山人似(如)画中游(行)。‎ ‎23. 【解析】试题分析:本次话题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但是,我们本次作文要求只能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经历感受写一篇记叙文。(写成议论文建议得分控制在25分以下)‎ ‎2.话题作文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与“家”有关的内容实在太多。闭目细思,家中的人,家里的事,历历皆在眼前。采用添加法,把“家”的范围缩小,如《家中小事》、《我爱我家》、《家庭风波》等,然后以此命题作文。《家中小事》宜以小见大,从平凡的小事折射非凡的人物品质,于细微处见精神;《我爱我家》可写家里的温暖和欢乐,父母的教导关怀,兄妹的手足情深,一家人的其乐融融,均在可写之列;《家庭风波》可写误会,写矛盾,写社会阴暗面对家庭的影响及自己的困惑等。‎ ‎3.话题作文不能以话题作为标题,要求自己重新拟写标题。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