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市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菏泽市2018-2019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菏泽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B)‎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一些游牧民族本来很强盛,但往往在关键的时候闹分裂。父亲死后,他的两个儿子或者三个儿子抢父亲位子。”材料评论的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我们民族由于有了严密的继承制度,从而避免了内部的争斗和战争。”来看,宗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避免权力的争夺的,权力的更替能够和平的进行,从而使政局稳定,体现了宗法制积极的历史作用,故选C;世袭制是世代承袭官位爵位的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D。‎ ‎2.“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 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B. 加强了专制中央集权 C.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D. 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强调分封制度对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影响,主旨不是扩大了西周的疆域,故A错误;我国是秦代才建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材料的主旨不是巩固西周的统 治,排除C;分封制对中国传统的形成和与扩大,对中国文化的壮大与认同,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可知,此处“中国”即“中原”,故D正确。‎ ‎3.“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土,士臣皂”。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等级关系严格 B. 世卿世禄 C. 神化专制王权 D. 家国一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统治阶层内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由题干中“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等关键词句可以看出西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故A正确。题干只体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并未涉及选管制问题,故B项错误。 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是商朝的政治统治特点之一,材料中只体现西周的等级序列,未体现神权色彩,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故D项错误。‎ ‎4.“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方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 监察制 B. 皇帝制 C. 察举制 D. 郡县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分封制下,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按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贵族的政治权利按等级世袭,因此分封制恰恰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故A项错误。 秦朝实行王位世袭制,皇帝制也是一种政治权力的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 察举制在西汉时开始施行,在察举制之前,秦的郡县制已经成为官僚政治的开始,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故C项错误。 ‎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郡县制下的各级地方官吏均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开始了官僚政治。因此,秦朝郡县制的推行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分封制,故D项正确。‎ ‎5. “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 A. 郡县制 B. 刺史制度 C. 科举制 D. 谏议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谏议制度体现了这一特点,故D正确。郡县制不涉及谏臣的批评,故A排除。刺史制度主要监察地方官,不是皇帝,故B排除。科举制也不涉及谏臣的批评,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谏议制度 ‎6.“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实行 A. 三公九卿制 B. 都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内外朝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汉建立后,错误地总结了秦亡的教训,认为是没有实行分封制的缘故,因此,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实行分封制,即推行郡国并行制,故C 正确;B秦朝推广的的地方管理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史实,应排除B;A是秦朝的中央官制,D是汉武帝时期的中央官制,与材料无关,排除。‎ ‎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オ,完善科举取士 B.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 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信息反映了皇帝分割相权,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目的是加强专制,B符合。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方面的内容,故排除ACD。‎ ‎8.贞观时期被后世称道的原因在于制度设计上为君臣共治的实现提供了许多条件,这种制度设计是 A. 科举制 B. 节度使制度 C. 三省六部制 D. 贵族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三省分工协作,大权独揽于皇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君臣共治”,故选C;A是选官制度,B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贵族制指国家由贵族掌握国家政权的制度,排除D。‎ ‎9.有人考据,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于平民,明清时期43%的进士出身于贫寒家庭。据此可知,科举制 A.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B. 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 强化君主专制主义制度 D. 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文中两宋、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人有半数是来自于平民、贫寒家庭,这表现出促使部分平民阶层进入地主阶级统治阶层,故选A;科举制并未扭转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故B错误;C是对选官制度实质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 项表述过于绝对,故D错误。‎ ‎10.《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 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根据材料文字清代“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清代内阁与明代相比地位大大降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康熙帝设立南书房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些新的权力机构的出现使内阁的地位不断降低。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B项表述在明朝已经出现,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与内阁地位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符合题意。故选D项。‎ ‎11.“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 A. 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B. 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C. 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 公民道徳高于一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并未提到直接民主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句话可知,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城邦利益的维护,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民主权利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公民道德要求与其他要求之间的比较,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12.‎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等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材料旨在强调雅典民主 A. 对后世影响深远 B. 因外敌入侵而广泛传播 C. 因著作流传后世 D. 是中世纪反专制的武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经中世纪而到近代”等可以知道,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故选A;材料的主旨不是因外敌入侵而广泛传播,排除B;材料主旨不是因著作流传后世,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13.柏拉图则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节制的自由散漫的无政府状态的管理形式”,“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材料说明古代雅典 A. 享有公民权的人数有限 B. 公民才能无法施展 C. 城邦推崇少数服从多数 D. 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亚里士多德的话可知,他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下,个人利益没有集体利益重要,往往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陶片放逐法就是一个例子,其初衷虽是保护民主政治,但这种直接民主有时会产生多数暴政,故选D;材料没有反映享有公民权的人数有限,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公民才能无法施展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城邦推崇少数服从多数的信息,排除C。‎ ‎14.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观点的主要理由是 A. 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B. 法典规定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 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D. 与习惯法相比,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答案】A ‎【解析】‎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主要是它是成文法,这就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即贵族不能再随意曲解法律,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要是它是成文法而非法典规定债务法规、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以及内容有大量的扩充等选项,即选项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5.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反映出当时的公民社会是 A. 等级社会 B. 民主社会 C. 平等社会 D. 专制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古希腊古罗马是典型的奴隶主阶级专政,参与政治的只能是有产者,所谓平等是建立在阶级不平等的基础上,并以阶级不平等为其根本特征的,说明但是的社会为等级社会,故排除C,选A;材料的主旨不是反映当时的公民社会是民主社会,排除C;古希腊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排除D;‎ ‎16.英国的责任内阁中,首相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为 A. 政府首脑 B. 国家元首 C. 下院多数党领袖 D. 武装部队总司令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国实行两党制,在下院选举中议席占多数的党有权组阁,该党领袖就成为内阁首相。首相既然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而下院又有立法的权力,因此,首相便可以控制立法大权,故选C。材料不是揭示首相是政府首脑,排除A;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或女王,排除B;材料不能反映英国首相是武装部队总司令,排除D。‎ ‎17.‎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 君主制和议会制 B. 君主制和共和制 C. 立宪制和共和制 D. 立宪制和议会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中“‘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表明英国政治制度中“尊严的部分”是指君主制,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即议会制,议会行使原来专制君主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上述分析不能对应,排除BCD项。‎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18.有人说,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度”。其观点意在强调美国 A. 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B. 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C. 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 D. 分权制衡的基本内涵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总统掌握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全国武装力量总司令,有权任命政府高级官员、否定国会通过的法律。“选出来”是指总统由选举产生,“君主制”则是指美国总统拥有像君主一样的多项大权,故B正确。 美国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三权分立,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与国会是平行关系,互不统属,美国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产生的,故A错误。材料的主旨是美国总统权力很大,与人民主权和分权制衡无关,CD错误。‎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 共和制 B. 联邦制 C. 分权制 D. 民主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题干只提到宪法对州权力的限制,并未涉及专制与共和,故A项错误。 从题干宪法规定的内容看,各州的军事和外交权受到国会限制,有利于加强联邦政府权力,建立强大统一的美国,可见,题干体现的是美国的联邦制,故B项正确。 分权制指三权分立,是指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相互牵制,与题干无关,故C项错误。民主制与君主制相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民主制原则指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排除D。‎ ‎2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对议会负责 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国1875年宪法的理解。由“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得知材料反映了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D。‎ ‎2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 消灭了法国保守势力 B. 摒弃了封建等级制 C. 平民可直选法国总统 D. 有利于巩固共和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与题干不符,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按照宪法,法国总统由议会产生;A错在“消灭了”的说法,而且本身就是共和派与君主派相互妥协的产物;题干是强调“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而非保障了法国总统的权力;因此选D,这是确保共和制的需要。‎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22.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 A. 确立责任内阁制 B. 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故B项正确;英国确立责任内阁制是1721年之后,故A项错误;首相对议会负责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不符合德国代议制特点,故C 项错误;英国君主是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 ‎23.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A.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 B. 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到延续。由材料中的“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可以判断出德国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专制色彩比较浓厚,故选A;B项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非君主专制,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排除D。‎ ‎24.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宪法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国、美国的元首都是 A.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世袭 B. 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 C. 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 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是世袭的,统而不治,并没有实权,只是国家的象征;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是选举产生,不世袭,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直接领导政府,统帅武装力量。因此,两者的共同点只有C项。‎ ‎25.西方各国政治民主化过程大致可归为三种模式:和平渐进方式、暴力革命方式、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的方式。其中是“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的国家是 A. 德国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英国的民主化进程采用的是和平渐进方式。自英国“光荣革命”后,议会通过多次改革,完成民主化过程,故B错误。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属于暴力革命方式,故C错误。 法国自大革命以来,在帝制与共和制之间多次反复,每次都伴有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属于暴力革命方式,故D错误。 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的民主改革很不彻底,继承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因此德国民主政体的确立属于“旧统治者主导政治民主化”模式,故A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第27题14分,第28题8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解决李斯所议问题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这一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規,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表现,并说明其历史贡献。‎ 材料三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分别解决材料所述两个问题的措施。‎ ‎【答案】(1)制度:郡县制 影响:打破了分封制(或实现了国家统一);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 贡献:开创考试取士的方式(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才能作为录取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或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为统治者选拔了高素的人才。‎ ‎(3)措施:①强化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行政权、财权(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②强化专制皇权:分割相权,分割兵权(或二府三司制,或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反映分封制导致分裂割据的弊端,为克服分封制的弊端,秦朝推行郡县制。第二小问,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创新”的表现指科举制。科举制以考试选官,一定程度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统治者选拔了高素的人才;科举制将选官权有地方收回到中央,或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 ‎(3‎ ‎)由材料“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实际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合所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代不断削弱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为了强化专制皇权,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分割财政权和兵权。‎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体制既不同,建立于其上之政治,自亦不同。如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只建立在每一小城市中,尚不能扩充成为一国家。……秦、汉以下,全国大一统之中央政府,非神权,亦非民权,但亦不得目之为君权。‎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古希腊之市民政权”与中国秦汉之后政权的区别。‎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栽,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国史新论》‎ ‎(2)请用明代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二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材料三 雍正帝建立了君主独裁的政治体制,把君主专制推向高峰。它保证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特别是最高层的统治集团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如权臣、外成、宦官专政等。‎ ‎——李治亭《清康乾盛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帝“把君主专制推向高峰”的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答案】(1)区别: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秦汉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秦汉实行君主专制。‎ ‎(2)明代废丞相,设内阁。‎ ‎(3)举措:设立军机处。‎ 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思想上和政治上的统治;利于维护长期稳定统一(避免了政治动乱)。‎ ‎【解析】‎ ‎【详解】(1‎ ‎)结合所学,古希腊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政治条件。而秦汉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君主专制。‎ ‎(2)由材料“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相关明朝历史是: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由此明朝君主专制大大加强了。‎ ‎(3)第一小问,由材料“雍正帝建立了君主独裁的政治体制,把君主专制推向高峰”指清朝设立军机处。第二小问,由材料“保证了中央集权”,可见它保证了中央集权;由材料“实行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可见实行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一元化”统治;由材料“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可见维持了长时期的稳定和统一,避免了由此而起的政治动乱。‎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陆的英吉利民族中,椒端道路住往是行不通的。光宗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過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用史实说明英国光荣革命“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材料二 2016年7月,90岁的伊丽莎白女王任命特雷莎·梅为英国首相,至此,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这些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政治观点不同。尽管其中有些人她不定认同,但只要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她都会授予组阁权。她曾经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答案】(1)改变方向: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没隔断历史:保留国王。‎ ‎(2)议会选举:多数党组阁(或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或政党政治);国王:国王统而不治(或形式上的任命权);内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或责任内阁制)。‎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過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指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改变英国政治方向。第二小问,《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说它“没隔断历史”,指英国保留了国王 。‎ ‎(2)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可以从议会、国王和内阁三个角度说明。由材料“首相来自不同的政党……但只要他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可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由材料“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可见国王统而不治;由材料“她都会授予组阁权”,结合所学,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在制宪会议上心里很纠结:一方而,心理上对政府权力不信任;另一方面,现实中又有集权的需要。如何加强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又不至于侵犯到个人的权利自由呢?也就是怎样做到有限集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做到“不侵犯个人权利自由”的。‎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子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格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高度集权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条款体现的宪法原则。‎ 材料三 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交受其管辖,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如未经适当的法律程序,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第一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条款内容,并指出这一条款体现的美国政治特点。‎ ‎【答案】(1)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或分权制衡),两党政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联邦制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3)内容:赋予黑人公民权利;规定公民权利不可剥夺。‎ 说明: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联邦宪法至上。‎ ‎【解析】‎ ‎【详解】(1)“不侵犯个人权利自由”,首先要确立人民主权,其次,采用三权分立来限制公权力,除此之外,两党轮流执政,互相监督;在国家体制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2)由材料“:联邦权力高子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格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可见联邦制原则;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还有权力制衡原则。‎ ‎(3)第一问,由材料“任何人,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交受其管辖,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可见赋予黑人公民权利;由材料“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可见规定公民权利不可剥夺。第二小问,由材料“任何州不得……任何州,如未经”,体现了联邦宪法至上。而赋予黑人公民权利说明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