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西城区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c.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2018.1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西城区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1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西城区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一语文 2018.1‎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24分。8小题,每小题3分)‎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 有些谈佛论道的书中将“执着”与“执迷”混用,窃以为十分不妥。“执迷”,差不多是指异化、僵化、知错不改。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一旦进入温饱甚至富足,价值感常把人弄得颠三倒四。谋利谋到不知所归,其实也是在谋名了——所谓价值感。追求价值感当然没错。问题是,在这个仿佛一切都可以出售的时代,价值的解释权通常属于价格,价值感自然也是亦步亦趋。‎ 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无从固定,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当然这并非坏事。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旦显形为铺天盖地的广告,一旦与认钱不认货的媒体相得益彰,事情就不一样了。只要广告深入人心,东西好坏倒不要紧了——好也未必就卖得好,不好也未必就卖不好。媒体和广告沆瀣一气,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价值感孤苦无靠去拜倒在价格门下,也就不是什么费解的事。而这逻辑,一旦超越经济,走进社会各个领域,耳边常闻的关键词就只有利润、码洋、票房和收视率了,另外还有几个词在悄声附和:房子、车子、股市、化疗。此即执迷。 ‎ ‎“执着”与“执迷”不分,本身就是迷途。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人们常管这叫欲壑难填,叫执迷不悟,都有贬低之意。但爱财的也有比尔·盖茨,他既能聚财也能理财,更懂得财为何用,不好吗?恋权的嘛,有毛遂自荐的敢于担当,也有种种“举贤不避亲”的言与行,不对吗?图名的呢?谁愿意大家说自己没干好事,不是好人?不过是不图虚名、假名而已。争强好胜也未必就不对,阿姆斯特朗怎么样,就是那位身患癌症还六次夺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的人?对这些人,大家怎么说?会说他们执迷?当然不,人们会赞美他们的执着——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都是褒奖。‎ ‎“执着”与“执迷”分不清,是否正应了佛家的一个关键词——“无明”呢?“无明”就是一种糊涂:顽固不化,朽木难雕,不可教也。‎ ‎(取材于史铁生《放下与执着》) ‎ ‎1.下列词语中的“调”,与“又靠谁来调节它呢”中“调”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风调雨顺 B.众口难调 C.南腔北调 D.调和阴阳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2.对文中划线词语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亦步亦趋:这里借指价值感盲目追随价格的社会现象。‎ B.铺天盖地:这里指当时的广告创意充满正气震撼人心。‎ C.沆瀣一气:这里指媒体和广告商毫无底线地勾结起来。‎ D.矢志不渝:这里赞美秉持执着的人内心的坚定与强大。‎ ‎3.对第二段中“事情就不一样了”一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有些情况下固定。‎ ‎ B.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可以固定是坏事。 ‎ ‎ C.市场条件下价值与价格的不匹配超越经济领域。 ‎ ‎ D.市场条件下价值和价格的差距太大并不是好事。‎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致如此呢?无非“名利”二字 ‎——运用设问,引发读者思考,也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担忧。‎ B.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运用比喻,形象地揭露了市场变化的疯狂和不可理喻。‎ C.价格既已不认价值这门亲 ‎——运用拟人,生动地反映了价格与价值之间关系的反常。‎ D.这世界上有爱财的,有恋权的,有图名的,有什么都不为单是争强好胜的 ‎——运用排比,展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心态的复杂和多样。‎ ‎5.根据文意,分别概括“执着”与“执迷”的本质特征。‎ 根据本学期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 B.终不能踰河而北 ‎ C.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D.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景 ‎7.下面文言句子中,不属于文言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B.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C.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 D.兵者凶器也 ‎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和提出“三美”说的闻一多,都是新月派诗人。‎ B.元杂剧《窦娥冤》的作者是关汉卿,明传奇《牡丹亭》的作者是冯梦龙。‎ C.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种种不幸遭遇,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 D.《守财奴》选自《欧也妮•葛朗台》,作者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二、古代诗词默写。(8分)‎ ‎9.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词原句。(选作其中8小题)(8分)‎ ‎①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 《诗经·伐檀》‎ ‎②诚既勇兮又以武,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屈原《国殇》‎ ‎③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⑤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俯身散马蹄。 曹植《白马篇》‎ ‎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⑦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⑧羽扇纶巾,谈笑间,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怎敌他、晚来风急?‎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12分。3小题,每小题4分)‎ 老箍桶匠变得厉害,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眼见他这种老态的拿侬与克罗旭他们,认为是他年纪太大的缘故,甚至担心他有些器官已经衰退。可是到了全家戴孝那天,吃过了晚饭,当唯一知道这老人秘密的公证人在座的时候,老头儿古怪的行为就有了答案。 ‎ 饭桌收拾完了,门都关严了,他对欧也妮说:‎ ‎“好孩子,现在你承继了你母亲啦,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 ‎“对。”‎ ‎“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行吗,父亲?”‎ ‎“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噢! 父亲……”‎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好吧,那么今天晚上一切都得办了。”‎ ‎“你要我干什么呢?”‎ ‎“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她吧。”‎ ‎“小姐,令尊既不愿把产业分开,也不愿意出卖,更不愿意因为变卖财产,有了现款而付大笔的捐税,所以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你得放弃登记……”‎ ‎“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 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 ‎“让我说呀,葛朗台。”‎ ‎“好,好,朋友。你跟我的女儿都不会抢我的家私。——对不对,小乖乖?”‎ ‎“可是,克罗旭先生,究竟要我干什么呢?”欧也妮不耐烦地问。‎ ‎“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承继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管虚有权……”‎ ‎“你对我说的,我一点儿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签在哪儿。”‎ 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得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地抹着。‎ ‎“小乖乖,这张文书送去备案的时候要花很多钱。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承继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托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弥撒给谁都可以了! ……嗯!按月一百法郎,行吗?”‎ ‎“你爱怎办就怎办吧,父亲。”‎ ‎“小姐,”公证人说,“以我的责任,应当告诉你,这样你自己是一无所有了……”‎ ‎“嗨! 上帝,” 她回答,“那有什么关系!”‎ ‎“别多嘴,克罗旭。——一言为定 ,”葛朗台抓起女儿的手放在自己手中一拍,“欧也妮,你决不翻悔,你是有信用的姑娘,是不是?”‎ ‎“噢!父亲……”‎ 他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她,使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我祝福你!你是一个贤德的姑娘,孝顺爸爸的姑娘。你现在爱做什么都可以。”‎ ‎“明儿见,克罗旭,”他望着骇呆了的公证人说,“请你招呼法院书记官预备一份抛弃文书,麻烦你给照顾一下。” ‎ ‎10.结合文意分析,老箍桶匠葛朗台“常在女儿面前哆嗦”的原因是什么?(4分)‎ ‎11.葛朗台获得原本属于女儿的继承权,用了哪些手段?结合原文作简要说明。(4分)‎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12.文中欧也妮形象的刻画,对表现葛朗台有什么作用?(4分)‎ 四、经典作品阅读。(6分)‎ ‎13.在“文化经典解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中选定1题,完成相应要求。(6分)‎ ‎(1)文化经典解读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结合你对《论语》以及孔子思想的了解,简要分析并明确这句话中所表明的“启”“发”得以实现的条件。‎ ‎(2)文学名著阅读 小说《孔乙己》选自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呐喊》。结合你对《呐喊》以及鲁迅创作思想的了解,简要描述并评价《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形象。‎ 第Ⅱ卷 五、文言文阅读。(12分)‎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4小题,每小题3分)‎ 策字伯符,与周瑜相友,江、淮间人咸向之。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策指使人就斩之,讫,诣术谢。术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由是军中益畏惮之。‎ 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①。康不与,术大怒,遣策攻康,谓曰:“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时吴景尚在丹杨,繇至,迫逐之。景退舍历阳。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术表策为折冲校尉,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比至历阳,众五六千。策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策性阔达,善用人,士民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吴人严白虎等各万余人,处处屯聚。吴景欲先击破虎等,策曰:“虎等群盗,非有大志,此成禽耳。”遂引兵渡浙,据会稽,屠东冶,乃破虎等。尽更置长吏,策自领会稽太守,复以吴景为丹杨太守。‎ 袁术僭号②,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礼辟③策弟权。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以吴越之众,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至夜卒,年二十六。‎ ‎ (取材于《三国志·吴书一》)‎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 【注】①斛,古代量具名,当时十斗为一斛。②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此处指建安二年二月,‎ 袁术在寿春称帝。③辟,征召,任用。‎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术甚奇之 奇:引以为奇,器重。‎ B.比至历阳,众五六千 比:及,等到。‎ C.策单骑出,卒与客遇 卒:最终。‎ D.公等善相吾弟 相:辅佐,帮助。‎ ‎1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更用陈纪 ∥ 寿春,术已据之 B.策乃说术 ∥ 乃破虎等 C. 士民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 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D. 呼权佩以印绶 ∥ 举贤任能,以保江东 ‎16.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假如我袁术有像孙策这样的儿子,就算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 B.景退舍历阳 吴景败退下来,驻扎在历阳这个地方。‎ C.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 刘繇抛弃军队悄悄逃跑,各郡太守都争相把城邑捐献给孙策。‎ D.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 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逃到江边躲藏起来。‎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孙策派人到袁术的军营中杀死了逃匿的骑兵,但是袁术并没有公开责怪他。‎ B.袁术先后两次食言,孙策大失所望,便借出兵历阳的机会与袁术公开决裂。‎ C.攻破严白虎后,孙策趁势重新安排地方事务,借此取得了主政江东的优势。‎ D.孙策被任命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也有利于曹操实现对各派势力的牵制。‎ 六、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8分)‎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 ‎ 杂诗①(其六) 曹植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国仇亮②不塞,甘心思丧元。‎ 拊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③。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注】①此诗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是年冬天,诸葛亮统蜀军伐魏。魏遣张郃拒亮,明帝亲为送行。曹植为此赋诗明志。 ②亮:诚然,实在。 ③太山,这里是指陕西境内的太乙山。其与终南山相接,正当蜀军入魏的冲要之地。‎ ‎18.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飞观”,形容楼阁耸立,如飞鸟之在高空,写出楼阁之高,正适宜于远眺。‎ ‎ B.三四句写诗人登高所见,仿佛各个方向都能望到千里之外,视野极为开阔。‎ ‎ C.诗中的“烈士”与曹操“烈士暮年”中的“烈士”,都可理解为写作者自指。‎ ‎ D.最后两句写弦声转急,琴声悲凉,含蓄婉转地传达出诗人昂扬激越的心境。‎ ‎19.请从诗句中的“悲心”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5分)‎ 七、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20分)‎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20-23题。‎ ‎ 冬 日 絮 语 ‎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在年前便感到岁月一天天变少,直到残剩无多!而一过了年,仿佛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感觉真的大有可为了。‎ 如果岁月是用时光来计算的。那么,时光又在哪里?在钟表上,在日历上,还是在行走于窗前的阳光里?‎ 窗是房屋最迷人的镜框,节候变换着镜框里的风景。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玻璃上的冰雪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荫影遮翳,葱茏却幽暗。我忽然对老人这个称谓产生了敬意。大概只有阅尽人生,脱净了生命年华的叶子,才会有眼前这样的明彻,才能有如此无边的安宁。安宁不是安寐,而是一种博大而丰实的自享。世中惟有创造者所拥有的自享才是人生真正的幸福。‎ 朋友送来一盆香棒①,放在我的窗台上,说:“看吧,多漂亮的大叶子!”‎ 真的,那叶子像一只只绿色光亮的大手,伸出来叫人欣赏。逆光中,它的叶筋舒展着舒畅潇洒的线条。一种奇特的感觉出现了: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有了这盆香棒,我才发现我的书房竟有如此灿烂的阳光。阳光照进并充满香棒的每一片叶子和叶梗,把它们变得像碧玉一样纯净、通亮。我还发现,这光亮的叶子并不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存在,而是为了证实阳光的明媚、阳光的魅力、阳光的神奇。是不是可以说,任何事物的出现,同时证实着另一个事物的存在。伟大的出现说明庸人的无所不在;骗子无法骗走的,正是人们内心那无比珍贵的单纯。以此而言,老人是生命愈来愈短,还是他生命的道路愈来愈长?生命的计量,在于它的长度,还是宽度与深度?‎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阳光还要充满我的世界,它化为闪闪烁烁的光雾,朝着四周的阴暗的地方浸染。阴影又执着又调皮,阳光照到哪里,它就立刻躲到光的背后。但是,有一种光可以透入幽闭的暗处,那便是闪光的琴音。仿佛鲁宾斯坦②的手不是在弹琴,而是在摸索你的心灵;他还用手思索,用手感应,用手触动色彩,用手试探生命世界最敏感的悟性……琴音是不同的亮色,它们像明明灭灭、强强弱弱的光束,散布在空间!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有时,它会在一阵轰响里,关闭了整个地球上的灯或者创造出一个辉煌夺目的太阳。我想在一张寄给远方的失意朋友的新年贺卡上写一句话:你想得到的一切安慰都在音乐里。‎ 冬日里最令人莫解的还是天空。盛夏里,有时乌云四合,那即将被峥嵘的云吞没的最后一块蓝天,好似天空的一个洞,无穷地深远。而现在整个天空全成了这样,在你头顶上无边无际地展开!空阔、高远、清澈、庄严!除去少有的飘雪的日子,大多数时间连一点点云丝也没有,鸟儿也不敢飞上去,这不仅由于它冷冽寥廓,而是因为它大得……大得叫你一仰起头就感到自己的渺小。只有在夜间,寒空中才有星星闪烁。这星星是宇宙间点灯的驿站。万古以来,是谁不停歇地从一个驿站奔向下一个驿站?为谁送信?为了宇宙间那一桩永恒的爱吗?‎ 我从大地注视着这冬天的脚步,看看它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个方向一直走到春天! (取材于冯骥才同名作品)‎ ‎【注】①香棒,又名海芋、滴水观音,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大草本植物。②鲁宾斯坦,二十世纪著名钢琴演奏家。‎ ‎20.结合文意,理解“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中“明亮”的含意。(4分)‎ ‎21.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严寒占据窗外,丰腴的春天却在我的房中怡然自得!‎ ‎(2)那些旋律片段好似一些金色的鸟,扇着翅膀,飞进布满阴影的地方。‎ ‎22.文中写“最令人莫解”的冬日天空,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或效果?(4分)‎ ‎23.文中作者谈到了自己的哪些感悟?选择其中一个谈谈你自己的感受。(6分)‎ 八、微写作。(10分)‎ ‎24.前段时间,纪念内地恢复高考40周年相关活动广受社会关注。你有怎样一些与高考相关的记忆?你又会怎样去介绍高考?或者,你对高考又有怎样的期待或评价?‎ 请根据提示,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文字。不少于150字。‎ 第Ⅲ卷 九、文章写作。(50分)‎ ‎25.以“那一片亮光”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1‎ 一、(24分)‎ ‎1.(3分)C 2.(3分)B 3.(3分)D 4.(3分)B ‎5.(3分)“执迷”是痴迷于名利本身,“执着”是承担社会责任或展示生命价值。‎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答“二者的价值观不同”,得1分;只照抄原文“‘执迷’是异化、僵化、知错不改”“‘执着’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矢志不渝”,不得分)‎ ‎6.(3分)C 7.(3分)A 8.(3分)B 二、(8分)‎ ‎9.(8分)①河水清且涟猗 ②终刚强兮不可凌 ③河汉清且浅 ‎ ‎ ④守拙归园田 ⑤仰手接飞猱 ⑥无边落木萧萧下 ‎⑦水澹澹兮生烟 ⑧樯橹灰飞烟灭 ⑨三杯两盏淡酒 ⑩江晚正愁予(余)‎ 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如果10题全作,以前8题为准。‎ 三、(12分)‎ ‎10.(4分)①他担心女儿不肯放弃继承权而紧张;②他想博取同情以利于获得继承权。 ‎ ‎11.(4分)①葛朗台用“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麻痹女儿;②葛朗台用“牵肠挂肚”和“受罪”等拉拢女儿;③葛朗台用“按月付你一百法郎”哄骗女儿。(写出两个方面即可。其他合理理解与分析,也可)‎ ‎12.(4分)欧也妮善良、天真、单纯、重亲情的特点与葛朗台的贪婪、狡诈、无耻形成对比,突出了(反衬了)守财奴灵魂的丑恶。‎ 四、(6分)‎ ‎13.(6分)‎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1)分析,是指根据语境就“愤”“悱”意义所作的推断或结合孔子相关认识而作的补充;明确,是指将答题内容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来呈现。‎ 评分参考:分析,4分;明确,2分。‎ ‎(2)描述,是指根据《孔乙己》就孔乙己形象所作的概括或结合《呐喊》整本书而作的补充;评价,是指将自己对形象的认识用鉴赏性的语言表达来呈现。‎ 评分参考:描述,4分;评价,2分。‎ 五、(12分)‎ ‎14.(3分)C(卒,通“猝”,猛然,突然)‎ ‎15.(3分)B(A选项中,第一个“已”意为“不久,以后”;第二个为“已经”。C选项中,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给;第二个是介词,被。D选项中,第一个“以”为介词,把,拿;第二个为连词,来。 B选项中,“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16.(3分)C(“捐”的理解有误,应为“舍弃,放弃”之意)‎ ‎17.(3分)B(“便借出兵历阳之机与袁术公开决裂”于文无据)‎ 六、(8分)‎ ‎18.(3分)D ‎19.(5分)自己虽有亲赴前线赴难御敌以身殉国的想法,却又不被重视不被任用,内心生出壮志难遂的愤慨。‎ 评分参考:分析情感,3分;结合诗句,2分。‎ 七、(20分)‎ ‎20.(4分)明彻、安宁,以及这种明彻安宁带给人内心的振奋、享受。‎ 评分参考:两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1)(3分)香棒给严寒中的人们带来温暖美好的感受,让人仿佛在享受着春天的气息,显示出生活中的发现给人的影响之大。‎ 评分参考:三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就像光束能驱除生活中的黑暗一样)那些美妙的琴音和旋律深入人心,化解了人们内心的幽闭和昏暗,表现了艺术对人的感染力之强。‎ ‎ 评分参考:三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22.(4分)写冬日天空的莫解和神秘,是对前文写冬日生活思考的一种延伸(或:应合了“冬日絮语”的选材风格),也为自己更开阔的人生驿站的思考作了铺垫。‎ ‎ 评分参考:两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3.(6分)触摸岁月,珍惜时光;乐于创造,安宁自享;发现生活中的不平凡,热爱生活;感受艺术,驱除失意;认识自我,勇敢前行。‎ 评分参考:感悟,3分;自己的感受,3分。感悟回答出三个即可。意思对即可。有其他合理理解,也可。‎ 八、(10分)(略)‎ 九、(50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孙策字伯符,和周瑜彼此友好,江淮地区的人们都趋向他。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担任丹杨太守。孙策投靠了吴景,并利用这个机会招募士众,得到几百人。兴平元年,他跟随袁术,袁术非常器重他,经常感叹说:“假如我袁术能有像孙策这样的儿子,就算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孙策有个骑兵犯了罪,逃进了袁术的军营。孙策派人追到那里杀了这个骑兵,事情了结之后,孙策到袁术那里谢罪。袁术说:“当兵的人喜欢叛逃,(我们)应当共同痛恨他们,为什么要谢罪呢?”从此军人更加敬畏孙策。‎ 袁术最初许诺让孙策担任九江太守,后来却改用了陈纪。后来,袁术想要攻打徐州,向庐江太守陆康要三万斛米,陆康不给,袁术大怒,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他对孙策说:“以前我不应该用陈纪,每每懊悔自己本来的想法未能实现。现在如果抓到了陆康,庐江就真的归您所有了。”孙策率军攻打陆康,占领了庐江,袁术却再一次任用自己的旧吏为太守,孙策对袁术更加失望。在此之前,刘繇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在寿春。寿春已经被袁术占据。当时吴景还在丹杨,刘繇一到,就把吴景赶走。吴景撤退并宿营在历阳。孙策就游说袁术,请求帮助吴景等人平定江东。袁术上表奏请孙策为折冲校尉,给他的士兵才一千多人,战马数十匹,宾客愿意跟随孙策出征的有数百人。等到了历阳,孙策的队伍就扩充到了五六千人。孙策所向披靡,没有人敢抵挡他的锋芒,他的队伍军令肃整,纪律严明,百姓都很拥戴他。‎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孙策性情豁达,善于用人,士人百姓没有不对他尽心尽力、乐于为他效命的。刘繇弃军逃跑,各郡太守也都放弃城邑四处逃走。吴郡严白虎等人聚众各有一万多人,到处囤聚。吴景想要先击败严白虎等人,孙策说:“严白虎等人不过是一群强盗,没有什么远大志向,这次出兵一定能擒获他们。”便率领部队渡过浙江,先后攻占了会稽、东冶,于是打败了严白虎等人。(孙策)将各地行政长官全部更换,自己兼任会稽太守,重新任命吴景担任丹杨太守。‎ 袁术僭号称帝,孙策写信斥责他并同他断绝关系。曹操上表朝廷,奏请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这时袁绍势力正在强盛时期,而孙策兼并了江东,曹操的势力还不能控制孙策,想暂且安抚他,以礼征召了孙策的弟弟孙权。(建安五年)曹操和袁绍两军相持于官渡。孙策暗中策划袭击许都,迎汉献帝到江东。在他还没来得及派兵时,正巧被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杀害。在此之前,孙策先杀了许贡,许贡的小儿子和门客逃到长江岸边躲藏起来。孙策独自骑马外出,突然和许贡的门客相遇,许贡的门客把孙策击伤。(孙策)伤势十分严重,他把张昭等人请来对他们说:“中原正陷入混乱,凭借吴越地区的士众,足以坐观天下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他又叫孙权过来,给他佩上印绶,对他说:“在两军对阵之际做出决断,与天下豪杰争胜,你不如我;举荐贤士,任用有才能的人,(使他们尽心尽力)来保卫江东,我不如你。”到了夜间去世,当时他二十六岁。‎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第 12 页(共12页) ‎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