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7分钟满分训练3(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7分钟满分训练3(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分钟满分训练(三)‎ ‎1.[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CD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的,这是表面张力所致 B.相对湿度是空气里水蒸气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的比值 C.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一定是非晶体 D.压缩气体需要用力,这是气体分子间有斥力的表现 E.汽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 ‎[解析] 竖直玻璃管里的水银面不是平面,而是“上凸”,这是表面张力产生的浸润现象所致。故A说法正确;空气的相对温度等于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故B说法错误;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可能是多晶体,不一定是非晶体。故C说法错误;气体之间分子距离很大,分子力近似为零,用力才能压缩气体是由于气体内部与容器外之间的压强差造成的,并非由于分子之间的斥力造成。故D说法错误;气缸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压膨胀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C可知,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单个分子对器壁的撞击力增大,压强不变则单位时间碰撞器壁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一定减少,故E说法正确。所以选BCD。‎ ‎ (2)(10分)(2017·河南省郑州市二模)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开口向上,用轻质活塞封闭有体积为V0的理想气体,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为T0,轻质活塞横截面积为S,与气缸之间的摩擦不计。现在活塞上面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活塞缓慢下移,并最终静止在某一位置。重力加速度为g。求: ‎ ‎(ⅰ)活塞静止时,离气缸底端的距离是多少?‎ ‎(ⅱ)如果拿掉物块,要保持活塞位置不变,环境温度需要改变到多少?气缸吸热还是放热?‎ ‎[解析] (ⅰ)放上物块并稳定后,由平衡条件得pS=p0S+mg 达到稳定过程,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0V0=pSx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得x= ‎(ⅱ)拿掉物块后的稳定过程,根据查理定律得= 解得T= 理想气体温度降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知,气体向外放热 ‎2.[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2017·河南省郑州市二模)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在坐标纸上记录的情况如图所示,虚线为以入射点O为圆心做出的圆,由此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1.5__,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为 2.0×108__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108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解析] (1)玻璃砖的折射率为n=====1.5‎ ‎(2)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v== m/s=2.0×‎108 m/s ‎(2)(10分)(2017·山东省临沂市二模)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在t=0时刻的波形图,M、N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和(-7,0),已知t=0.5 s时,M点第二次出现波峰。‎ ‎①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 ‎②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③当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M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解析:①根据图象可知,该波波长 λ=4 m M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6 m,距离下一个波峰的水平距离为‎10 m,所以波速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v===‎20 m/s ‎②N点与最近波峰的水平距离为 s=11 m 当最近的波峰传到N点时N点第一次形成波峰,历时为:t1== s=0.55 s ‎③该波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为:T==0.2 s 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质点M振动了 t2=0.4 s 则 t2=2T 质点M每振动经过的路程为5 cm,则当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M点通过的路程为:‎ s′=8×‎5 cm=‎40 cm=‎‎0.4 m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