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基础夯实
1.《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C.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
解析春秋时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土地出现,各诸侯国为适应这一状况,纷纷进行赋税制度改革,从而调动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
答案C
2.《战国策》载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废止“田里不鬻”的原则。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解析西周井田制下土地不得买卖,“田里不鬻”,结合材料信息,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土地可以买卖,井田制逐步瓦解,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故选D项。
答案D
3.钱穆的《国史大纲》中记载:“此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均田制规定,将国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使农民占有部分土地,故C项正确。
答案C
4.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均田制的相关问题。由“唐代”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可以判断这描述的是均田制。均田制下,国家分配的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所以买卖国家分配的土地是违法的。这恰恰说明均田制受到破坏。故正确答案为C项。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B项分封制与均田制无关;D项反映的是宋代城市变化。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
5.北魏实行均田制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实行均田制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解析“庄园”的出现是大地主兼并土地的结果。“庄园”的出现说明均田制实行以后,仍然存在土地集中的现象。
答案C
6.北宋建立不久,宋太宗对宰相说:“井田之制实为经国之要道,后世为天下者,不为井田,则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这段话反映出北宋初期( )
A.社会秩序安定 B.土地兼并严重
C.推行均田制 D.井田制度得到恢复
解析材料中“贫富不均”“王化何由而行”体现的是土地兼并扩大了贫富差距,故选B项。
答案B
7.在古代中国,统治者曾采取过均田、按照田亩的多寡征收赋税等多种措施来阻止土地兼并,但这些措施都没有达到目的,主要是因为这些措施( )
A.遭到大土地所有者的强烈反对
B.没有得到农民的拥护
C.不能从根本上触动土地私有制
D.遭到地方政权的抵制
解析土地兼并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本身。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买卖是合法的,土地兼并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答案C
8.南宋士大夫袁采在其家训《世范》中强调:“人有田园山地,界至不可不分明。”这从根本上反映出宋代 ( )
A.政府重视对土地兼并的抑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C.土地商品化的趋势非常严重
D.租佃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兼并、买卖和租佃问题,故A、C、D三项错误;由“界至不可不分明”可知,材料强调土地所有权,故B项正确。
答案B
9.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廷明确规定:今后“私下分田客”当每年收田毕日,可不必取得主家的凭由,商量去住,各取稳便。这说明宋朝时期(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C.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D.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权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宋代佃户“每年收田毕日”“可不必取得主家的凭由”“各取稳便”,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这强调了这一时期佃农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租佃关系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B项错误;雇佣关系出现于明代中后期,C项错误。
答案D
10.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地主与佃农之间,“交租之外,两不相问”。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
C.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可知佃农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故C项正确。
答案C
能力提升
11.(2016课标全国Ⅰ,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生产情况。注意关键词:汉代。从图片信息看,有多人在农田中集中从事农耕,因此这属于汉代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故选D项,并由此排除A项。图片体现的是劳作的情形,无法体现精耕细作,排除B项。图片反映了集体耕作状况,却无从判断土地性质为土地公有制,故排除C项。
答案D
12.明朝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可知材料强调商品经济对租佃关系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D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有渰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诗经·小雅·大田》
材料三 季孙欲以田赋(按田亩数量收取地租),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看出这种土地制度的一个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反映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了什么问题?
(4)这一组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一个什么重要的历史进程?
参考答案(1)井田制。特点:土地归周天子所有,是奴隶制下的土地国有制。
(2)变化:公田之外出现了私田。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使春秋时期的生产力大为提高。
(3)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按亩收税,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
(4)这一组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奴隶制逐步衰亡与封建制逐步确立的历史过程。
1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春秋谷梁传》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矣。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事件?在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中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形式的土地制度?据材料探究劳动者“卖田宅、鬻子孙”的原因。
参考答案(1)鲁国实行“初税亩”。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过程。
(2)形式: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原因:天灾、苛政、高利贷盘剥。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