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带答案和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八年级历史下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带答案和解析)》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经济体制改革 一、选择题:‎ ‎1. 如图中,凤阳县农业生产得到飞跃的根本原因是实行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大跃进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徽凤阳农业发展的原因,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农业产量提高。‎ ‎2. 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私有企业改革 C. 大中型企业改革 D. 小型企业改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开始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选项B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3. 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A. 国有企业的改革 B. 企业的股份制改选 C. 把企业推向市场 D. 所有制变革 ‎【答案】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地区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 农业互助组 B. 农业合作社 C. 人民公社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对内改革的相关史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故此题选择答案D。‎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从中获得了 A. 土地所有权 B. 土地自由买卖权 C. 生产分配自主权 D. 加入农业合作社权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责任形式。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6. 下列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前提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 B. 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责任制 C. 农村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D. 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是党和政府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成果 ‎【答案】A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责任形式;而不是将土地分配给农民所有;因此关于农村改革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其余选项BCD都是正确的;故选A。‎ ‎7. 中国实行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开始。‎ A. 农村 B. 城市 C. 行政机关 D. 事业单位 ‎【答案】A ‎8.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持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 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 D.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答案】B ‎9. 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 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D. 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人民公社化是左倾错误是不正确的事件,不可能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答案选A ‎10.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下麦田、进农家。他感慨地说:“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1978年小岗村民的梦想是 A. 建成小岗经济特区 B. 中央进行经济救济 C. 实行分田包产到户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 建立农村乡镇企业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小岗村18户村民,签订大包干契约,拉开中国农村改革大幕;小岗村民的梦想是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二、材料解析题:‎ ‎11.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邓小平称之为“农民的伟大创举”,在这种制度下,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把经营权即耕种权承包给农民家庭。虽然开始时步履维艰,困难重重,但由于它顺应民心,得民意,故犹如长江之水,滚滚东流,不可阻挡,不可抗拒,迅速普及神州大地。农村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不仅解决了全国人民的衣食温饱问题,而且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全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把它称之为“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其意义不限于农村,它使我国整个工业化的道路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摘编自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以下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C”。‎ ‎(1)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人民公社的弊端,解放农村生产力。______‎ ‎(3)中国农村改革让农民重新拥有了对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______‎ ‎(4)中国农村改革由于顺民心,得民意,改革一开始就顺利展开,并迅速普及神州大地。______‎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______。‎ ‎【答案】A;C;B;B;A ‎ ‎1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化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中的一系列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人民公社时期,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劳动,平均分配(吃大锅饭)造成的。‎ ‎(2):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