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
1.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明物体必受外力作用
B.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
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
D.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该物体必不受外力作用
2. 某人在以2.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升降机里,最多能举起80 kg的物体,他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______kg的物体;若此人在一匀加速上升的升降机中最多能举起40 kg的物体,则此升降机上升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g取10 m/s2)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不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在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也不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B.狭义相对论和经典力学是完全对立的理论
C.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物体的运动服从狭义相对论,在低速运动时,物体的运动服从牛顿定律
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
4. 行驶中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运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推力大于人对地的蹬力,所以人才能向前进
B.只有人站着不动时人对地的压力才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
C.人站着在地面上时人对地的压力总是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
D. 以卵击石时,石头对卵的压力与卵对石头的弹力等大
6.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等于零的情况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小
C. 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 D. 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
7.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
B.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D.表中x为66.7
8. 牛顿定律应用中的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体法
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 时,可以把连接体内所有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 考虑,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 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
当研究对象涉及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若要求出连接体内物体间的 力,则应把某个物体或某几个物体从系统中 出来,分析其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式求解的方法.
9.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假设法
D.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由于弹力是变力,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10. 一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h1双脚触地,并弯曲双腿缓冲,使其重心又下降了h2才停下,且h1=4h2.则在触地的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约为消防队员所受重力大小的( )
A.2倍
B.5倍
C.10倍
D.20倍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发生变化,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物体朝某个方向做匀速运动时,在这个方向上可能不受外力的作用.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若速度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速度也就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外力作用的结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可能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不能说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正确选项为A.
2. 答案: 60 5
解析: 人的举力F是一定的.
匀加速下降时:m1 g-F=m1a1
解得:F=600 N
在地面上:F=mg=600 N
解得:m=60 kg
匀加速上升时:F-m2g=m2a2
解得:a2=5 m/s2.
3. 答案: C
解析: 狭义相对论与经典力学两者并不完全对立,它们只是适用不同的范围而已.
4. 答案: 汽车有惯性 受到摩擦力
解析:
5. 答案: CD
解析:
6. 答案: BD
解析:
7. 答案: ABD
解析: “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这段时间车是匀速运动的,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t1= s= s= s=1 s,驾驶员正常反应时间t2= s= s= s=0.5 s,所以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 s,A对;“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由表格可见,速度为20 m/s时,制动距离46.7 m,故B对;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按速度为15 m/s时计算:a== m/s2=7.5 m/s2,故C错;表中x= m+25.0 m=66.7 m,因此D对,所以选ABD
8. 答案: 加速度 整体 整体 相互作用 隔离
9. 答案: C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 A、在探究两个共点力的合力时,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该实验应用了等效替代法,故A正确.
B.研究多个变量时,应控制一些不变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等效替代,故C错误.
D.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由于弹力是变力,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故D正确.
10. 答案: B
解析: 对运动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
mg(h1+h2)-Fh2=0 ①;
又根据题意,有:
h1=4h2 ②;
解得,F=5mg;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