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初三化学一模试题(有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 ‎ ‎ 门头沟区2018年初三年级综合练习(一)‎ 化 学 试 卷 2018.5‎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6页,共25道小题,满分45分。‎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蜡烛 D.红磷 ‎3.为防止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是 ‎ A.铁 B.锌 C.钙 D.碳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茶饮料 B.蒸馏水 C.苹果醋 D.纯牛奶 ‎5.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 B.2H C.2H2 ‎ D.2H2O ‎6.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8.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9.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1‎ C.﹢1‎ D.﹢2‎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过滤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1.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8~9) (6~7) (3~4) (2~3)‎ A.牙膏 B.胡萝卜 C.橘子 D.食醋 ‎12.A和B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A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B.D的化学式为H2O C.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和D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3分) ‎ ‎〖生活现象解释〗‎ ‎13.(1分)医疗急救常用到氧气,其原因是 。‎ ‎14.(1分)右图是大型成就展中的“碳足迹计算器模型”。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_。‎ A.外出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 C.骑自行车出行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15.(1分)向乳饮料中加入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可改变口感。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6.(2分)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 ‎ (1)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一种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 ‎ (2)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 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 是 kg。‎ ‎17.(1分)“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单质。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l ==== NaCl +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8.(2分)生活中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普阅读理解〗‎ ‎19.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网络文章改写)。‎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下图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 mg/kg)。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 味。‎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 。‎ 请写出Na2CO3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依据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pH的变化关系判断,当蛋清和蛋黄pH均达到9以上时,松花蛋至少腌制的天数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 ‎ A.2天 B.6天 C.12天 D.32天 ‎(4)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松花蛋特殊颜色的形成与硫化氢气体有关 B.松花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成人可以多吃 ‎ C.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 D.剥开皮的松花蛋隔夜放置后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生产实际分析〗‎ ‎20.(4分)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化肥。下图为利用天然气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1)设备Ⅰ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一定条件 ‎(3)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出CO2和H2两种物质,依据流程图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H2,理由是________。‎ ‎(4)设备Ⅴ中发生反应:2NH3+CO2 CO(NH2)2+H2O,若生产60 t尿素,‎ 需要NH3的质量为_______t。‎ ‎〖基本实验及原理分析〗‎ ‎21.(3分)请从21-A或21-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1-A计分。‎ ‎ A B C D E ‎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21-A ‎21-B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为 。‎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3)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2分)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红磷熄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的现象是 。‎ ‎23.(2分)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对燃烧条件进行研究。‎ 内容 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关闭弹簧夹,加热木炭。‎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通入O2。‎ ③加热木炭。 ④停止通O2、熄灭酒精灯。‎ ‎(1)木炭充分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②的目的是 。‎ ‎24.(3分)化学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前K1、K2、K3均为关闭状态。‎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 内容 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1‎ B、C中分别盛有无色酚酞试液,打开K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关闭K1,然后打开K2、K3。‎ 实验2‎ A中盛满CO2,B中盛有氢氧化钙溶液,C中盛有稀盐酸。‎ ①打开K1,从分液漏斗慢慢放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K1。‎ ‎ ②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有A中有沉淀产生时,迅速关闭K2。 ‎ ‎ ③再打开K3,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 ‎ ‎(1)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实验2中,步骤①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2中,请解释步骤③产生气泡的原因为 。‎ ‎〖科学探究〗‎ 加入冷水后,60-100秒冒出大量蒸汽,只需10-15分钟,食品加热至40-50度,即可食用。‎ ‎25.(6分)如右图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8℃)‎ 实验序号 A B C D E F 固体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现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 ‎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无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混合物温度 ‎23.1℃‎ ‎22.8℃‎ ‎23.1℃‎ ‎24.2℃‎ ‎22.8℃‎ ‎27.2℃‎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乙中现象为 。‎ ‎(2)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 +H2 。‎ ‎(3)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 。‎ ‎【反思改进】‎ ‎(4)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 。‎ ‎(5)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 。‎ ‎(6)从上述实验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2018年门头沟区初三一模考试 化学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8.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C B C A C B C D A C 二、非选择题(共13道小题,每空1分,共33分)‎ ‎13.(1分)氧气供给呼吸 ‎ ‎14.(1分)D ‎15.(1分) 1:8  ‎ ‎16. (2分)(1)硝酸钾 (2)90‎ ‎17. (1分)Cl2‎ ‎18.(2分)石油 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9.(5分)‎ ‎(1)碱涩味 (2)草木灰(或K2CO3)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B (4)AC ‎20. (4分)(1)物理变化 (2)置换反应 (3)产物是NH3,反应物有氮气,另一反应物应含氢元素(或其它含有元素守恒意思的表述) (4)34‎ ‎21.(3分)‎ ‎21-A:(1)B (2)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 O2‎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21-B:(1)A (2)CaCO3 +2HCl == CaCl2 + H2O + CO2↑(3)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22.(2分)(1)4P+5O2 点燃 2P2O5‎ ‎(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且瓶中液面上升约到刻度1处 ‎23.(2分)(1)C+O2 点燃 CO2 (2)研究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24.(3分)(1)B、C中的无色酚酞依次变红 (2)2NaOH+CO2 == Na2CO3+H2O ‎ ‎(3)A中压强减小,C中稀盐酸沿导管进入A中,与碳酸盐发生反应。‎ ‎25. (6分)(1) 无肥皂泡 (2)Mg(OH)2 (3)铁粉 食盐 (4)没有保温措施,热量散失 ‎ ‎ (5)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浅绿色,证明有铁粉 (6)B E ‎ 莲山课件http://www.5ykj.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