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C(稔读“rn”,肩摹—肩摩,遂读“su”)
2.B(会聚:聚集,多用于人;汇聚:聚集。先后:前后相继;陆续:表示前后相继,时断时续。美誉:美好的名誉;美谈:指为人所乐道称颂的事,与“民间”照应紧密)
3.C(A.成分残缺,末句前加“街道的人”;B.动宾不搭配,“方式”改为“生活”;D.“原因就是因为”句式杂糅,“原因就是”或“就是因为”)
4.C(A.香山居士白居易是唐代人。B.“林黛玉”性格没有开朗的一面。D.《春秋》属于“五经”。C项.“前四史”包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汉书》(《苏武传》)、《后汉书》(《张衡传》)、《三国志》)
5.B(原文意思那是一个使命。“探寻文学发展的新领域”与“提升中国文学的精神高度”是表里关系或目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的两个方面)
6.B(当今文学在精神追求和价值引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里“很多问题”包括“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错误倾向,但不等同于这些错误倾向)
7.A(B.《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文学经典之所以长销不衰,是因为它们饱含精神内涵和美学意蕴。C.“都要体现出‘中国人民’这个核心”不当,原文说的还有更高的视野: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D.“首先重要的、其次……”推断不合文意)
8.C(掇:采撷,选取)
9.C(所:副词,……的。A代词,这些 / 助词,的;B介词,于、在 / 连词,来;D介词,在 / 介词,被)
10.B(文中的宦官指宫中侍奉的官,“承籍有宦官”之“宦官”是官宦,做官的人)
11.D(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
12.B(议律官们修的律令,删除礼乐、制度、钱粮、选法后,余下的民间所行事宜,类聚成编,训释其义,称为《律令直解》)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13.(1)司法官吏能凭借机会谋私作弊,这不合法律的本意。(2分,关键点:因,句意等)
(2)诸位全心比较研究,每天写出些刑名条目奏上来,我亲自斟酌思考。(3分,关键点:悉,日,具等)
(3)有的删减,有的增补,有的沿袭其旧制,务求轻重适合恰当。(3分,关键点:或,仍,合或宜等)
参考译文:
明太祖平定武昌之后,就与臣下商议修律令之事。吴元年冬十月,太祖任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瓛(hun),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等二十人为议律官,告谕他们:“法律贵在简洁恰当,使人容易明白。若是条目头绪繁多,或者同一罪有两种判法,可轻可重,司法官吏得以凭借机会谋私作弊,这不合法律的本意。如果鱼网太密,则水中无大鱼;法网太密,则国内就没有不受刑的臣民。诸位全心比较研究,每天写出些刑名条目奏上来,我亲自斟酌思考。”太祖每次驾临西楼,都召见诸臣,赐给座位,悠闲舒缓与他们讲论律文要义。十二月,律书写成,共有法令一百四十五条,律条二百八十五条。太祖又怕小民不能都知道法律,命令大理卿周桢等取出所定律令,自礼乐、制度、钱粮和选法之外,凡是与民间事务有关的条文,分类编辑成册子,解释其意义,颁发这些册子给郡县,称之为《律令直解》。太祖翻阅此书,兴奋地说:“我的臣民可以少犯错误了。”
洪武元年,太祖又命令儒臣四人同执法官讲习《唐律》,每天上奏二十条。五年,制定宦官禁令及亲属相容隐律;六年夏,刊印《律令宪纲》,颁发给各部门。当年冬天,太祖下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细制定《大明律》。每上奏一篇,皇帝就叫张贴于两边廊庑下,亲自加以裁夺。等律书修成,翰林学士宋濂写表进奏,说:“臣于洪武六年冬十一月受诏,次年二月律书修成。篇目完全依《唐律》为标准,称作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和名例。采用旧律二百八十八条,续作律文一百二十八条,将旧有法令改为刑律的有三十六条,根据事情的需要制定的律文有三十一条,并选取《唐律》作为补遗的有一百二十三条,总共六百零六条,分为三十卷。有的删减,有的增补,有的沿袭其旧制,务求轻重适合恰当。”九年,太祖发现律条还有不恰当的,命令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详细讨论,改正了有十三条。十六年,又命令尚书开济定下诈伪罪的律条。二十二年,刑部官员说:“近年来条例增损不一,以致断案失当。请求将律条按类编印颁行,使朝廷内外都知道应遵守的规则。”于是太祖又命令翰林院会同刑部官员,选取近几年增加的条文,按类附入《大明律》,定为《名例律》,放在篇首。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14.(1)B(“夸张”错,应为拟人。D项,前者强调“独自芳”的高标独立,后者强调的是“着意红”的昂扬激进,起笔角度虽然不一,但是都写出了它的不畏秋霜、凌寒而开的骨气和勇力)
(2)这两句着力描绘了秋天的画面:满眼的树木被凛冽的秋风扫过,都变成了一番枯黄景象,只有那木芙蓉在独自开放。(3分)
(3)例一:苏诗先从大范围、深程度上写树木在秋风吹来时,一夜之间变枯黄的颓势景象,反衬出木芙蓉凌霜开放、馨香独放的可贵气节,突出了拒霜花的勇气和骨气。(3分)
例二:诗人将“无言、一生开落任东风”的桃李来衬托木芙蓉霜前“着意红”的英勇气概,寄寓着对没有骨气和勇气的主和派的不满,寓意深刻。(3分)
15.①譬如朝露 ②去日苦多 ③不知老之将至 ④哀吾生之须臾 ⑤羡长江之无穷
⑥一片神鸦社鼓
16.CE(C.从插入的往事中,目的是深化乡土狗的文化意义:狗及天地万物以其同情与沉默分担了人的压力、哀伤,让我温暖而有了一种广阔深邃的宇宙意识和生命况味;E.“由叙到议、由虚到实”不准确,应为“先议后叙、虚实结合”)
17.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了拟人(比拟)手法,(2分)赋予乡土中的狗以人的灵性,描述了它热情、积极等方面的特点,(2分)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1分)(5分,大意对即可)
18.①既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又点明了狗和乡土之间的密切关系。②狗是乡土文明创造与发展的见证者,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③乡土的狗带给我生命的启示,表达作者对它的赞美和感激。(6分。每条2分)
19.①先沉重悲凄:埋葬父亲后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只感到存在的虚无和生存的徒劳。②又平和感动:看到黑狗同情的目光和背后的苍穹,感受到万物各自的责任命运,以及对我的压力和负担的分担。③最后温暖感念:感受到宇宙的辽阔深邃和生命的永恒,重新找到了生的慰藉。(6分。每条2分)
20.①传承人是民间文化的主体;②在时代转型时对非遗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责任;③直接参与非遗的传承、沿袭;④是民间文化的主要保护者。(共4分,每点1分。注意关键词:主体、承担……责任、主要保护者)
21.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
示例:女儿跨越八百多里,车厢蜷缩多半天,只想陪伴父亲两天,亲情牵挂,让人泪奔!而父亲明知女儿此行不易,心情难舍,但岗位更重,必须坚守,此奉献精神更让人叹服。他们父女两个小时的相见,绘写出人间的真情,彰显平凡的伟大。(共6分。只要能概述清两方的事情,并围绕亲情不舍、责任重要来评即可。如果写父女这样做不值,则最多给4分)
22.立意参考:
(1)朴素是最纯真的美。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3)舍去铅华,追求本真。
(4)于朴素中见伟大等。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