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大庆十中高二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等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D.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
2.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④→② B. ③→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①→③
3.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4.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5. 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关于“雾霾”天气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B.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
D. 意识具有客观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雾霾”天气
6. “人工增雨”技术是指,人工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自动依附尘埃,在太阳光产生的强热上升气流作用下,携带含有负离子的尘埃微粒上升到了云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大量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朵,化作雨滴落到地面。这一发明体现了( )
①人们可以超越和利用客观规律 ②人们能够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
③人们能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④人们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8.
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3.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规律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4.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 下列四句名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②-④-③-①
6.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0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标志中华民族百年的“大飞机梦”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突破。0919大型客机从2008年7月研制以来,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攻克了100多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目前,形成了以中国商飞为核心、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由此可见(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电子红包成了春节新时尚,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转了别样的年味。许多企业如京东商城、亚马逊、滴滴打车等纷纷推出了电子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材料表明人们可以( )
A.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B. 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 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D. 以主观意志为基础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
2. 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 )
A. 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 B.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4. 下列选项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蕴含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②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看得到长久!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②矛盾特殊性寓与普遍性之中。
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6. 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这表明( )
A.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C. 个人心态决定自我发展程度 D. 辨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7.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发表中国科学家题为《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亩》的研究进展,称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亩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做包括文滋病、SARS和埃博拉出血热等几乎任意致命性病毒的疫亩和治疗性生物技术药物。这一发现颠覆了病毒疫亩研发的理念,实现了活病毒疫亩的重犬突破。这一重大突破( )
①告诉我们探素事物真相是科学实验活动的目的
②说明病毒和疫亩是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③推翻了已有认识创造性地揭示了活性疫亩的本质
④启示我们对现存事物只能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 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富言故事、成语俗语、诗词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许多成语典故中蕴含着不同学派的哲学思考。下列能体现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是
①纸上谈兵 ②士别三日 ③庄周梦蝶 ④刻舟求剑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第一部《慈善法》于2016年3月16日获得通过,该法的实施将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唯物史观看,该法出台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火爆了起来。随着收入增加,人们一度放弃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而如今,在健康和环保意识作用下,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清洁和充满乐趣的出行方式。这一变化说明( )
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价值判断因时而异,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新出现的事物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中国自古就有“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的说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民”就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好人用榜样的力量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不断审视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炅,追求美好,就能献出爱心,让整个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和渚、更文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③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如果一个孩子,总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一名员工总被老板说你某些方面能力不行,他们便极有可能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而失去自信,最终真的变成“笨孩子”、“差员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这说明( )
①一定程度上,意识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 如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 在砥砺自我中不断进取是成功的关键
B. 成功者要充分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 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
D.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和奉献
2.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在研制核潜艇期间,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人们评价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 表。黄旭华的高尚品质在于( )
①坚持价值观对人生的正确导向作用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践行集体主义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 ④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3.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截止2016年,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15.6%,空巢独居老人近一个亿,高龄、失能老年人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国家“未富先老”,养老金缺口严重;此外,社会“未备先老”,养老机构短缺、作用有限……。
养老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的变化,养老问题逐渐被重视,养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中国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家庭、企业和基层行政;2015年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让所有老百姓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8分)
养老问题逐渐被重视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2018年11月11日,天猫“双11”日交易额达1682亿元,再创新高。
材料一 在现代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已然成为引领新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头。在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背景下,阿里巴巴在我国率先打造“网购王国”,历经种种艰辛,从一个草根企业一步步发展。2017年10月10
日,阿里市值突破4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变。
材料二 随着淘宝、京东、海外仓储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交易以其便利性等优势,已然成为人们购物新选择,带动了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但是,部分商家仿货盛行、虚假交易(刷单)、不规范交易等行为所导致的高退货率等问题也对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1)结合材料一,说明阿里巴巴的成功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谈谈你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认识。(10分)
1. 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材料、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 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12分)
大庆十中高二年级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副标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等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
A.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B.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
C. 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D.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
【答案】A
【解析】A正确,“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其中“形、物、气”指代的是物质,“神、心、理”指代的是意识,物质和意识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故入选;
B不符合题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命题,故排除;
C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不是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故排除;
D不符合题意,题干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不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故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此类试题属于简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区分基本概念,并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
2.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①→④→② B. ③→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①→③
【答案】B
【解析】①主观唯心主义,与题意不符,排除;
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④辩证唯物主义;
根据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形态,可以作出如下排序:③→②→④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本题属于推导类试题,可采用排除法进行确定。即在传导过程中,前后必须要有因果关系,否则就是错误表达,后面基本就不用看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要非常熟悉。
1.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
A.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B
【解析】“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思是:人的一生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是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说明运动是绝对的;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心灵手巧”是说心思灵敏、手艺巧妙,两者体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都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故选:B。
本题考查:绝对运动、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1、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本题一方面考查学生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考查学生从成语中抽象概括出相应哲学观点的能力。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教材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二是对成语的准确解读。
2.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答案】C
【解析】朱认为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这理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是绝对的高高在上的,它决定着万事万物的有无存废,理生万物,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陆有句名言″吾心便是宇宙,宇宙既是吾心″,万事万物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的心里,都是有我的心决定的,离开了我的心一切都是虚无,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因此,“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正确。A属于唯物辩证法范畴;题中没有唯物主义的信息,故B、D与题干无关。
故选:C。
此题考察的是客观、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此题中考生容易把朱的观点混同与唯物主义,应注意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
1. 雾霾天气的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关于“雾霾”天气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B.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C.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雾霾就会“烟消云散”
D. 意识具有客观性,人们认识规律,采取得力的应对措施,可以解决“雾霾”天气
【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不能违背规律,而不是强调自然界的起源和发展史;
B符合题意,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是大气污染严重,说明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人的行为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C表述错误,如果人类继续破坏自然,则雾霾不会“烟消云散”,会更加严重;
D表述错误,意识是主观的.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1)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惩罚.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
2. “人工增雨”技术是指,人工制造出大量负离子,自动依附尘埃,在太阳光产生的强热上升气流作用下,携带含有负离子的尘埃微粒上升到了云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子,凝结成水滴,大量的水滴最终会变成云朵,化作雨滴落到地面。这一发明体现了( )
①人们可以超越和利用客观规律 ②人们能够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
③人们能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④人们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人们可以超越和利用客观规律,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②错误,摆脱违背规律的客观性;
③正确,“人工增雨”体现人们能改变规律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④正确,“人工增雨”是建立新的联系的具体表现.
故本题选D.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1.联系的客观性
①原理内涵: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方法论: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1.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答案】D
【解析】A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说法错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符合题意,“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表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故选:D。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①区别:
一是含义不同。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二是特点不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2.
污染严重是造纸业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散的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这说明( )
①重视意识的能动性,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②只有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事物能否发展,取决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符合题意,“某省根据当地造纸业发展状况,制定并执行严格的造纸业地方环保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才能获得实践的成功;
③说法错误,事物能否发展与意识能否反映客观存在有关,但不“取决于”;
④符合题意,某省在环保高标准的倒逼下,该省造纸业摆脱了脏、乱等局面,实现了“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兼顾,环保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相结合是成功之道。
故选:C。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1.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表述错误,立足该地实际,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表述错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故选:B。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1.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既不可能被创造也不可能被消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把握材料的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结合起来。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或与题意无关的选项。
1. 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
B. 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 前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静止的相对性
D. 前者揭示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答案】A
【解析】A符合题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说河水是不停地流动的,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则否认了相对静止,属于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不合题意,“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没有正确揭示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不合题意,前者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D不合题意,前者并没有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后者夸大了了运动的绝对性。
故选:A。
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解答引言型试题一般把握三步:第一步明确名句内涵,一般结合材料背景,粗略了解名句的具体含义。还可以通过抓取关键词,明确表达主旨。第二步:对应教材,明确名句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第三步:链接题干与题肢,对应教材,选取答案。
2.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 )
A.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规律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B
符合题意,“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等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说明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即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C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我们不能改变规律;
D说法错误,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的活动.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1.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目前,“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开始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这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发挥主观能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
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的能动作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认识世界而不是改选世界,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我国成功发射首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用它的“火眼金睛”寻觅宇宙“幽灵”暗物质,并成功获取了首批科学探测数据”,表明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①符合题意;暗物质从以前没有被观测到到后来被观测到,表明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③符合题意。故选 B。
2. 下列四句名言:“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体现的哲理依次为(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④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规律。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②-④-③-①
【答案】D
【解析】“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强调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不拘常例,不违常情”强调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两者的统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体现发展的前进性;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因此,体现的哲理依次为②-④-③-①.
故选D.
本题考查:部分影响整体、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的前进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部分影响整体
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我们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近年来,在政治高考试题中,以古文诗词、成语、俗语等为材料的试题占据了相当的部分.以古文诗词命题,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的文学功底,更是考查大家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应运,充分体现了学科间知识的交融.做好这类题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能阅读理解题好题干中古文诗词、成语、俗语所表达的意思,同时也需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排查,从中抽取出符合题意的知识点加以分析对照.可见,这类型题目在高考中是算难度较高的题型,但通过同学们有意识的去整理、储备以往书本练习考试中出现的同类型题目也能做到熟能生巧,提高答题正确率.
1. 2017年5月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0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首飞,标志中华民族百年的“大飞机梦”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突破。0919大型客机从2008年7月研制以来,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攻克了100多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目前,形成了以中国商飞为核心、面向全球的较为完整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由此可见(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材料中“0919大型客机从2008年7月研制以来,坚持‘自主研制、国际合作、国际标准’技术路线”,这表明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说法错误,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③说法错误,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实践起促进作用;
④符合题意,材料中“0919大型客机从2008年7月研制以来,攻克了100多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这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
故选:B。
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和特征、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因为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的活动;实践具有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可运用排除法,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选出正确选项。本题难度中等。
1. 电子红包成了春节新时尚,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转了别样的年味。许多企业如京东商城、亚马逊、滴滴打车等纷纷推出了电子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材料表明人们可以( )
A. 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B. 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 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D. 以主观意志为基础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
【答案】B
【解析】A错误,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建立新的联系;
B正确,许多企业纷纷推出了电子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说明了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错误,违背自在事物的联系的客观性;
D错误,以事物固有的联系为基础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
故选:B。
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①原理内涵: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为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方法论: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知识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还要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
2. 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某种联系;
②说法错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符合题意,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体现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符合题意,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体现了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故选:B。
本题考查:系统优化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考试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
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 )
A. 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
B.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答案】B
【解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所以正确答案为B;
A、C、D均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可以燎原即可以战胜旧事物,没有讲到曲折性和长期的过程等;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本题的选项都是正确的,所以关键在于对题干的理解和判断,考生根据可以燎原几个字做出判断,答案便可得出.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1. 下列选项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蕴含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②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④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量变质变和哲学与时代的关系,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要选出不一致的。
【解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强调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也是强调从实际出发,题干要求选出不一致的,故②④符合题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说明了真正的哲学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二者与题干意思不一致,故①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土豆和西红柿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但它们走到了一起。因为土豆变成了薯条,西红柿变成了番茄酱,它俩变成了绝配。感情亦是如此,没有天生就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两颗彼此包容和理解的心懂得欣赏与珍惜,才能看得到长久!这段生活感悟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②矛盾特殊性寓与普遍性之中。
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体现矛盾的特殊性;
②错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④正确,题意主旨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故选:C。
本题考查: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二者共处于统一体当中,不可或缺。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应用知识能力,难度一般。我们做每一道政治选择题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对题干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甄别、遴选,平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1. 空杯心态就是随时对自己拥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重整,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就是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这表明( )
A.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 发展的实质是“扬弃”
C. 个人心态决定自我发展程度 D. 辨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答案】D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说法错误,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辩证否定的实质才是“扬弃”;
C说法错误,个人心态影响自我发展程度,说“决定”是唯心主义;
D符合题意,“清空过时的,为新知识、新能力的进入留出空间,保证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最新;永远不自满,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永远保持身心的活力”,体现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故本题选D.
本题考查:辩证否定的特点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2. 国际顶级期刊《科学》发表中国科学家题为《制备复制缺陷的活流感病毒疫亩》的研究进展,称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亩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做包括文滋病、SARS和埃博拉出血热等几乎任意致命性病毒的疫亩和治疗性生物技术药物。这一发现颠覆了病毒疫亩研发的理念,实现了活病毒疫亩的重犬突破。这一重大突破( )
①告诉我们探素事物真相是科学实验活动的目的
②说明病毒和疫亩是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③推翻了已有认识创造性地揭示了活性疫亩的本质
④启示我们对现存事物只能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实验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探索事物真相,而是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②符合题意,中国科学家发明了人工控制病毒复制从而将病毒直接转化为疫苗的技术,体现了病毒和疫苗是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
③不合题意,中国科学家的发现,颠覆了病毒疫苗研发的理念,推翻了已有的认识,实现了对活病毒疫苗的新认识,但并没有揭示活性疫苗的本质。
④符合题意,中国科学家的新发现实现了活病毒疫苗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故选:C。
本题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创新意识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2)基本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1. 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要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不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符合题意,材料“在保留周围平房原建筑面貌的基础上,内嵌现代木质结构,将古色古香和现代气息相结合”这是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④符合题意,材料“在旧城改造中,某地通过构建“房中房”和公共空间,在老旧四合院中为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标准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实现了对老建筑的保护。”这表明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故选:D。
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否定观原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辩证否定观原理:
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相对立的一种哲学观点。认为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所引起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是包含肯定的否定;其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二要运用排除法去除无关的选项。
1. 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富言故事、成语俗语、诗词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许多成语典故中蕴含着不同学派的哲学思考。下列能体现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是
①纸上谈兵②士别三日③庄周梦蝶④刻舟求剑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审题。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士别三日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刻舟求剑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体现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故②④符合题意;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没有实践,庄周梦蝶属于不可知论观点,故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第一部《慈善法》于2016年3月16日获得通过,该法的实施将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唯物史观看,该法出台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慈善法》的实施将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不合题意,④符合题意,《慈善法》的通过属于调整上层建筑,而非生产关系,它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③不合题意,题干要求从“唯物史观”角度,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属于唯物论。
故选:B。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①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②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哲学原理,二运用排除法去除无关的选项,三是注意区分唯物史观与唯物论。
1. 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火爆了起来。随着收入增加,人们一度放弃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而如今,在健康和环保意识作用下,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清洁和充满乐趣的出行方式。这一变化说明( )
①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价值判断因时而异,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④新出现的事物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解答】
材料中“在键康和环保意识作用下,自行车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清洁和充满乐趣的出行方式”,这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①项正确;材料中“随着收入增加,人们一度放弃自行车这一出行工具”,说明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故②项正确;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故③项错误;新出现的事物并不一定是新事物,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故④项错误。
故选A。
2. 中国自古就有“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的说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爱民”就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爱民”就要“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③表述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④表述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故选:A.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知识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还要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
1. 好人用榜样的力量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不断审视自己,净化自己的心炅,追求美好,就能献出爱心,让整个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和渚、更文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③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表述错误,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因此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
②符合题意,好人用榜样的力量让整个社会变得更温暖、更和渚、更文明体现了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
③符合题意,好人榜样的力量体现了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关系.
故本题选C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最根本的价值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包括两个方面: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价值的创造者;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价值的享受者.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二要运用排除法去除无关的选项.
2. 如果一个孩子,总被家长说成笨孩子,一名员工总被老板说你某些方面能力不行,他们便极有可能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而失去自信,最终真的变成“笨孩子”、“差员工”,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这说明( )
①一定程度上,意识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④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意识对人的发展并没有决定作用;
②符合题意,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总被打击,最终真的变成“笨孩子”、“差员工”,这说明意识对人体心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③不合题意,材料并没有说明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④符合题意,材料表明他人或自己对自己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影响自己的人生发展,这说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
故本题选C.
本题考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2、价值的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的选项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1. 如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 在砥砺自我中不断进取是成功的关键
B. 成功者要充分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 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
D.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劳动和奉献
【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是强调要砥砺自我;
B符合题意,根据上述漫画中的“不要以为你站在山峰上增加了山的高度,是山增加了你的高度”,这里的“山”代表社会,表明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成功者要充分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不合题意,说法不能体现漫画的主旨;
D不合题意,漫画不涉及个人对社会的劳动和奉献.
故选B
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性使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性,也有矛盾性.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另一方面,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并不是说人只能消极的依附于社会,而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解答漫画型选择题时要注意:一要读懂漫画(包括人物、事件、文字、图画等);二要把漫画中的有效信息联系起来,找出主题(注意联系选项);三要将漫画主题思想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确定正确的选项.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为保守国家最高机密,黄旭华在研制核潜艇期间,淡化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人们评价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 表。黄旭华的高尚品质在于( )
①坚持价值观对人生的正确导向作用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践行集体主义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 ④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①表述错误,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的正确导向作用;
②符合题意,黄旭华为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说明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表述错误,践行集体主义时,还要尊重和保护个人正当利益;
④符合题意,黄旭华的话体现了实现人生价值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即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故本题选B
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关键词句,并和所学哲理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2.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截止2016年,我国老年人占总人口15.6%,空巢独居老人近一个亿,高龄、失能老年人人数不断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国家“未富先老”,养老金缺口严重;此外,社会“未备先老”,养老机构短缺、作用有限……。
养老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政府是保障基本养老的主导力量。随着社会的变化,养老问题逐渐被重视,养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中国的养老保障主要依靠家庭、企业和基层行政;2015年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让所有老百姓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养老问题逐渐被重视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道理?(8分)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老龄化趋势及养老现状要求人们重视该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重视养老是保障群众的利益的重要表现;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坚持正确的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重视养老问题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 2018年11月11日,天猫“双11”日交易额达1682亿元,再创新高。
材料一 在现代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已然成为引领新时代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头。在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背景下,阿里巴巴在我国率先打造“网购王国”,历经种种艰辛,从一个草根企业一步步发展。2017年10月10日,阿里市值突破4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交易平台,实现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变。
材料二 随着淘宝、京东、海外仓储等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交易以其便利性等优势,已然成为人们购物新选择,带动了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但是,部分商家仿货盛行、虚假交易(刷单)、不规范交易等行为所导致的高退货率等问题也对电子商务发展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1)结合材料一,说明阿里巴巴的成功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谈谈你对电子商务发展的认识。(10)
【答案】(1)①发展是普遍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阿里巴巴打破了传统的购物模式,在我国率先打造“网购王国”。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坚信前途光明,勇迎考验。阿里巴巴历经种种艰辛,终于迎来了成功。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注重量的积累,同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阿里巴巴一步步成功,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言之有理,即可适当给分)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既要看到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又要注意其自身存在的问题;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带来了诸多问题,影响其进一步发展;③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应当创造条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其便利性优势的发挥。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电子商务在其便利性和问题解决的矛盾运动中蓬勃发展。(言之有理,即可适当给分)
2. 2017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材料、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 2015年1月1日实施,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
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12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迫使我国更加重视环境问题。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要求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之举。④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