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十七) 中国的自然资源特征 中国的水土资源
一、选择题
[2018·绵阳]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1~2题。
1.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
2.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3.[2018·芜湖]下图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
图17-9
A.总量丰富,居世界首位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D.总量匮乏,人均充足
4
4.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判断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正确的是 ( )
图17-10
A.Ⅰ为旱地 B.Ⅱ为草地
C.Ⅲ为林地 D.Ⅳ为水田
[2018·扬州]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完成第5题。
图17-11
5.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
B.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二、综合题
6.[2017·滨州]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山东滨州某校一地理兴趣小组搜集了下列部分图文资料,请你共同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4
图1
图2
图17-12
(1)确定图中甲、丙两大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2)该兴趣小组所在区域位于图中的 地区,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 线以北。
(3)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4)结合图1、图2信息,发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的平原和盆地中。图2中A表示的是 平原,C处主要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
4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 第1题,矿产资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更新,不能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第2题,资源的地域调配,说明我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3.B [解析] 该题考查了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C
5.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和保护。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其中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6.(1)降水量或年降水量
(2)甲(或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
(3)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4)东部季风区 华北 畜牧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1)确定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2)山东滨州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位于图中的甲—北方地区,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3)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图中A地是华北平原,C地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草场广阔,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畜牧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