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回扣练11:恒定电流与交变电流
1.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1.0 Ω,电阻R1=4.0 Ω,R2=7.5 Ω,R3=5.0 Ω,电容器的电容C=10 μF.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后电容器的电荷量为( )
A.4.5×10-5 C B.6.0×10-5 C
C.7.5×10-5 C D.1.2×10-4 C
解析:选B.闭合开关S,R1和R3串联,电容器的电压等于R3的电压,为:
U=E=×12 V=6.0 V;
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Q=CU=10×10-6×6.0 C=6.0×10-5 C;故选B.
2.(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正电.为了使该极板仍带正电且电量增大,下列办法中可采用的是( )
A.增大R1,其他电阻不变
B.增大R2,其他电阻不变
C.增大R3,其他电阻不变
D.增大R4,其他电阻不变
解析:选AD.A项:增大R1时,R1上的分压增大,而下极板上电势不变,故上极板电势升高,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增大,极板上电荷量增大,故A正确;B项:若增大R2时,R2上的分压增大,则R1两端的电势差减小,上极板上电势降低,而下极板电势不变,故可能使下极板带正电,或电量减小,故B错误;C项:增大R3,则R3分压增大,故下极板的电势升高,会出现与B相同的结果,故C错误;D项:增大R4,则R4分压增大,R3两端的电势差减小,故下极板上电势降低,上下极板间电势差增大,故电量增大,故D正确.
3.如图,在含有理想变压器的电路中,三个定值电阻R2=R3=2R1,电流表为理想交流电表,U为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当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该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2 B.3
C.4 D.5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解析:选A.设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则可知,开关闭合时,副线圈电流为kI,根据理想变压器原理可知=k,同理=k,联立解得:k=2,故A正确.
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开关S是闭合的,两板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G为灵敏电流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有从b到a的电流
B.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有从b到a的电流
C.在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油滴仍然静止,G中有从a到b的电流
D.在将S断开后,油滴仍保持静止状态,G中无电流通过
解析:选A.滑片P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减小,因U=E-I(r+R1),可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变大,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增大,油滴向上运动,两极板间电压变大,说明电容器充电,G中电流方向从b到a,选项A正确,B、C错误;将S断开后,电容器放电,G中有电流,电压减小,电场力减小,油滴向下运动,选项D错误.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闭合开关S1,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小灯泡L变暗
B.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增加
D.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解析:选B.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变小,闭合电路的外电阻变小,电路总电流增加,路端电压减小,所以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选项B正确.电路总电流增加,小灯泡L变亮,选项A错误.小灯泡L两端电压增加,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电容器的电压减小,电容器上的电荷量减小,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选项C错误.当电路外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外电路电阻变小,外电路电阻可能比电源内阻相差更大,也可能相差更小,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减小,也可能变大,选项D错误.
6.如图所示,某发电机输出功率是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从发电机到用户间的输电线总电阻为8 Ω,要使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为5%,而用户得到的电压正好为220 V,求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分别是( )
A.16∶1 190∶11 B.1∶16 11∶190
C.1∶16 190∶11 D.16∶1 11∶190
解析:选C.输电线损失功率
P线=100×103×5% W=5×103 W,
所以,输电线电流I2==25 A,
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电流I1==400 A,
故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升压变压器副线圈端电压U2=·U1=4 000 V,
输电线损失电压U线=I2·R线=200 V,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电压U3=U2-U线=3 800 V,
故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故选项C正确.
7.(多选)在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电源的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 Ω
B.电阻R的阻值为1 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 W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D.电源的效率为66.7%
解析:选ABD.由图象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E=3 V,内阻r=0.5 Ω,电阻R的阻值为1 Ω仍由图象可知,用该电源直接与R相连组成闭合电路时,路端电压U=2 V,电流I=2 A,则电源的输出功率P=UI=2×2 W=4 W,电源的效率η=×100%=×100%≈66.7%,故选项A、B、D正确,选项C错.
8.(多选)在家用交流稳压器中,变压器的原、副线圈都带有滑动头,如图所示,当变压器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上下调节P1、P2的位置,使输出电压基本稳定在220 V上.现发现输出电压高于220 V,下列措施可能的是( )
A.P1不动,将P2向上移
B.P2不动,将P1向上移
C.P1向下移,将P2向上移
D.P1向上移,将P2向下移
解析:选BD.当P1不动,将P2向上移时,副线圈的匝数增加,输出的电压将会增加,故A错误;当P2不动,将P1向上移时,原线圈的匝数增加,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此时输出的电压将会减小,故B正确;当将P1向下移,同时P2向上移时,原线圈的匝数减小,副线圈的匝数增加,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此时输出的电压将会增加,故C错误;当将P1向上移,同时P2向下移时,原线圈的匝数增加,副线圈的匝数减小,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此时输出的电压将会减小,故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
9.(多选)如图,单匝矩形导线框abcd与匀强磁场垂直,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与cd边重合的固定转轴以恒定角速度从图示位置开始匀速转动,理想变压器匝数比为n1∶n2.开关S断开时,额定功率为P的灯泡L1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I,电流表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框中产生的电流为正弦式交变电流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线框从图中位置转过时,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为
C.灯泡L1的额定电压等于
D.如果闭合开关S,则电流表示数变大
解析:选ABD.线框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线框中产生的是电流为正弦式交变电流,故A正确;线框从中性面转动,所以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sin ωt,当转动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sin =,故B正确;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得=,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即灯泡的额定电压为,故C错误;S闭合,副线圈负载电阻变小,输出功率变大,输入功率变大,P1=U1I,得I=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D正确;故选ABD.
10.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55∶4,原线圈接有交流电流表A1,副线圈电路接有交流电压表V、交流电流表A2、滑动变阻器R等,所有电表都是理想电表,二极管D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灯泡L的阻值恒定.原线圈接入的交流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流电压表V的读数为33 V
B.灯泡L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16 V
C.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A2示数减小,A1示数增大
D.由图(b)可知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100π rad/s
解析:选BD.电压表的读数为电压的有效值,原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440 V,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32 V,所以电压表的读数为32 V,所以A错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则有·=T,灯泡L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L=16 V,故B正确;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阻R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流过副线圈的电流增大,根据理想变压器中原副线圈的电流与匝数关系,流过原线圈的电流增大,故电流表A2示数增大,A1示数增大,故C错误;由图可得T=0.02 s,交流发电机转子的角速度为ω==100π rad/s,故D正确.故选BD.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