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揭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广东揭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揭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用答题卡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发生后,许多人也在悲痛之中追问:公共安全该如何保障?道德教化之外,怎么做才能惩前毖后?近日,辽宁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院用法槌作出回应:法治。在3起与之类似的拉拽公交司机案件中,被告人均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治,是这个时代的共识。不文明行为之所以更为刺目刺耳,除了社交媒体这个放大器,很大一个原因也在于,公众法治意识在稳步提升:因时间延误而大闹机场,一道起哄者少了,认可“黑名单”制度者多了;警察执法,更多人能站在公允立场,支持“既不能粗暴也不能宽松软”。对热点话题,公众的探讨逐渐向法治层面深入。‎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诸如开车逆行、违法占道停车等“目中无法”的现象依然不少见,这是因为: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一些人越来越珍视自身的权益,却常常对法律规范表现出无知或冷漠:重视自己的言论自由,却随意上网谩骂;希望医生重视自己的诊疗,却一言不合就挥拳伤医。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自身权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权利都能被维护,社会的福利才能最大化。‎ 涵养法治意识,呵护的正是社会文明。醉驾入刑后,人们从一开始的“忌惮严查”到后来“自觉遵守”,再后来,同桌都劝着“开车别喝酒”。一个法条改变的不仅是路上的文明,更有饭桌上的风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电子商务法的保障下,键对键的网络交易,可以比面对面的传统交易更安全。‎ 法治社会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君子慎独”,而有赖于制度化约束。这也意味着,涵养法治意识,离不开一以贯之的落实。正如飞机、高铁上对吸烟的“零容忍”,让烟瘾再大的烟民也能在旅途中安分守己。制度的刚性,不仅树立了稳定的法治预期,也助推了文明的“提速”。正因如此,当“高铁霸座”连续刷屏,绝大多数人倾向于要亮剑、要刚性执法。保持权利边界的清晰可见,避免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以严格执法捍卫守法者的权益。 ‎ 时至今日,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党的十九大报告写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法治,正是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之一。‎ ‎(摘编自11月13日人民日报评论《涵养全社会的法治意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让权力的边界清晰可见,捍卫守法者的权益,严惩违法者,是当今时代的共识。‎ B. 权力正确行使就是保障自身权益,又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力,保障自身权益最为重要。‎ ‎ C. 法治社会之治,就是通过法条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改变人们的习惯,最后改变人们的思 想和社会风气。‎ D. 制度的刚性就是一以贯之地落实法治,对违法者“零容忍”,避免不文明或文明的挤出效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近日的热点事件作为引入,借对事件的拷问表明自己的观点。‎ B. 文章第三段摆出“目中无法”的现象,第四段列举文明社会的例子,都是在论证法治的重要 性。‎ C. 文章是按照“引—议—联—结”的结构行文,是典型的以事论事型时评。‎ D. 文章以事实论据为主,摆出众多事例,并进行精要的点评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于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多的人能站住公允的立场,深入到法治层面去思考与追问。‎ B. 上网谩骂、医闹等不文明现象都是因为不懂法律造成的,对此,我们要刚性执法。‎ C. 法治社会,与熟人社会完全不同,它有赖于制度化约束,并且一以贯之地落实。‎ D. 法治是一种社会信仰,一种生活刚需,唯有法治,能满足人民美好的生活需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取 证 吴大人送门生王巡抚赶赴楚州上任,临上轿,吴大人拎须良久,语气凝重地对王巡抚说:“此行别无它物相送,只送一句话,楚州不清啊!”‎ 王巡抚深鞠一躬,拱手道:“谢恩师抬爱、明示,小人铭记在心。”素有包公二世的王巡抚转身上轿,直奔楚州,一路闭目沉思,成败在此一行。‎ 吴大人屹立在料峭的春风里,默默地目送,眼里不无担忧。‎ 果然,到任的第一天,状书雪花般落在案头,堆压如山,基本都是状告太平府张县令贪污腐败、鱼肉百姓、胆大妄为,草菅人命,欺行霸市,无恶不作的。看样子这太平府是暗流涌动,太不平。一打听,得知,原来这张县令下有万贯家财,可谓家大业大,上又有朝廷高官靠山,目中无人,是个不学无术的官油子,而且心狠手辣,他这县令帽子也是花大价钱买来的。‎ 这天,春光明媚,巡抚与一名手下来到太平府,邀张县令一道微服私访。张县令只好硬着头皮带着一名手下随行,他们先是走到附近的田野,看见庄稼葱绿一片,长势喜人,巡抚禁不住夸奖几句,县令喜形于色,说今年风调雨顺。可走进乡村,一派萧条破败,进进出出的村民脸色菜青,目光呆滞,衣衫褴褛。再走进街道市场,虽呈现出一片买卖繁荣景象,但不见一张笑脸。巡抚心中明白,心情异常沉重。‎ 中午,四人走进一家酒楼,巡抚点了酒菜。很快,小二端上酒菜,请四人品尝,酒是酒楼自酿水酒,倒入杯中,清澈飘香,喝一口,醇厚淡雅,巡抚点头叫绝。菜虽不是山珍海味,可色香味俱全,吃起来更是酸甜苦辣、酥脆绵软,巡抚大为称赞,请大家开怀畅饮,尽兴品尝,大饱口福。趁着酒性,巡抚对小二高声说:“看来你家生意不错啊。”小二点头默认,可不说话,无精打采的样子。“日进斗金毫不夸张,好啊!”巡抚接着说。‎ ‎“哪里,都快要关门散伙了!”小二气愤地说。“赚的钱再多也不够孝敬县老爷们,这日子眼看是没法过了……”‎ 县令脸挂不住,可碍于巡抚不便发怒,借着酒劲不耐烦地呵斥:“去!再拿壶酒来,上份本店招牌菜!要不然……”县令被巡抚示意制止住。‎ 付账时,县令一摸口袋,空空,见小二要收巡抚的银子,吹胡子瞪眼睛,巡抚已大醉,根本没看见,摇摇晃晃、口口声声叫好下楼,不顾县令挽留,坚持回府。分手后,县令愤愤地离去。‎ 当晚,一行县衙役冲进酒楼,不问青红皂白,捆绑起白天说话的小二,推搡着带人就走,任店家苦苦哀求也无济于事。一位住宿的客人出面阻拦论理,一群衙役二话不说,一拥而上,拳打脚踢,一道捆绑,强行带走,投进大狱。县令得到禀报后,悄悄走进牢房,远远地确认,一看,大惊失色,没想到是巡抚,明白,巡抚不但没醉,而且有意返回酒楼留宿,看样子是一场预谋,县令感到大事不妙,大祸临头。县令追回密室,思忖良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几位跟来等候发话的心腹做了一个动作,心腹们心知肚明,要像每次那样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夜深,几人用黑布裹住两人,抬着正准备投井填坑。突然,一队官兵如从天降,州府大人带着官兵出现在张县令眼前。张县令强作镇静,说夜间巡逻抓到两名歹徒,正要进行提审。‎ 州府大人和张县令等人带着歹徒上堂,解开黑布,众人大吃一惊。巡抚当场揭开事情的原委,揭发张县令的胡作非为,张县令等人被当场拿下。原来巡抚白天把一切看在眼里,故意装着醉酒,麻痹张县令,没有打草惊蛇,晚上想到张县令定会杀人灭口,于是将计就计,派随从赶回州府禀告,自己回酒楼,冒死拿到证据。‎ 巡抚一一核实状书,件件属实,而且证据确凿,一时义愤填膺,上报朝廷吴大人。很快,由张县令这条线索,朝廷铲除掉了一帮腐败势力。‎ 吴大人成吴丞相后,一纸招书马不停蹄地传到已是风清气正的楚州,王巡抚接旨回朝,路上对店小二说,此次要当面向吴丞相为他请功。‎ ‎“都是巡抚大人的锦囊妙计!”随从们快活地说。‎ 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开头写吴大人送王巡抚上任时的话“楚州不清啊”,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小说的情 节由此展开。‎ B. 王巡抚邀张县令一同微服私访,看到庄稼葱绿一片,长势喜人,禁不住夸奖几句,这说明 张县令给王巡抚的最初印象还是很好的。‎ C.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善用神态和细节描写,表现了王巡抚的机智和张县令的飞扬跋扈,使人 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D. 小说描述了古代一位清官机智巧妙地铲除地方黑恶势力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无论古今都 有其现实意义。‎ ‎5. 小说以“取证”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答: ‎ ‎6. 小说以“巡抚不说话,看着一路的青山绿水”独立成段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4月1日‎,我国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通知。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目前,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新区规划编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材料二:‎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材料三:‎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打造具有相当规模、发展环境更优的集中承载地,一方面,将吸引部分功能在集中承载地集聚发展,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促使北京实现“瘦身健体”;另一方面,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可以避免零打碎敲、盲目布局,提升疏解效率。‎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通过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集聚京津冀乃至全国以及国际创新要素和资源,能够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国内领先的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通过推进简政放权、管放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为全国其他地区作出表率和示范。‎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主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及与之相配套的部分优质公共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强化要素资源的空间集聚,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优化整合现有城镇体系,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河北省与北京市、天津市发展差距悬殊,公共服务水平落差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也是全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典型缩影。规划建设雄安新区,通过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提升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提升河北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和质量效益,缩小与京津两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在促进三省市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上探索新路子。‎ 材料四:‎ 雄安新区在全域组织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把与老百姓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承载集体记忆的物质载体和非物质文化记忆列为普查和保护对象,分门别类建档“存根”。截至目前,共登记不可移动类遗存592处,可移动类遗存345件(套)。‎ ‎2018年初,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在全域组织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这是一次全方位的乡土文化调查登记和传承活动。老房子、老井、老树、老磨盘、供销社、乡村卫生院、影院、戏台、桥梁、水闸、水塔、雄县佐各庄烈士墓、安新端村惨案遗址、圈头音乐会、鹰爪翻子拳、雄州黑陶制作技艺、郭村狮子会、雁翎大刀、大田庄村苇编字花席等,承载着雄安人民共同历史记忆的遗存陆续被建档“存根”。‎ 据援助新区工作的河北省文物局调研员刘洁介绍,从调查成果看,三县大部分村庄均有遗存分布,这些遗存是新区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对于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对于京津冀地区的优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 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B. 雄安新区的建设,分为起步、中期、远期三个阶段,由起步区到中期发展区再到远期控制 ‎ 区,区域面积将不断扩大。‎ C.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包括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这三地虽然具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 但也存在着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的不足。‎ D. 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那些能够承载集体记忆的遗存,它们对于雄安新区建 设发展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主要意义不仅在于当下,更是立足于未 来,所以它是千年大计。‎ B. 雄安新区位于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这应该是设立新区选址的考虑因素 之一。‎ C. 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一方面会减轻北京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北京作为首都 的重要意义也将逐步削弱。‎ D. 文化建设是雄安新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体现了弘扬传统 文化、延续历史文脉的长远目光。‎ ‎9. 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6分)‎ 答: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邵,字茂宗,初为琅邪内史王诞功曹,桓玄徙诞于广州,亲故咸离弃之,惟邵情意弥谨,流涕追送。时变乱饥馑,又馈送其妻子。及武帝讨玄,刘毅为亚相,爱才好士,当世莫不辐凑,独邵不往。或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闻以白,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署长流城曹。卢循寇迫京师,使邵守南城。时百姓临水望贼,帝怪而问邵,邵曰:“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寻补主簿。邵悉心政事。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众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修舟船仓库,及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署,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昨夜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我忧虑矣。”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帝曰:“此自委穆之及卿耳。”武帝重其临事不挠,有大臣体。十四年,以世子镇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敢以死请。”从之。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领雍州刺史。初,王华与邵有隙,及华参要,亲旧为之危心,邵曰:“华方弘至公,必不以私仇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 及至襄阳,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丹、浙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悉掩其徒党。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邵为抚军长史。坐在雍州营私蓄取赃货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后为吴兴太守,卒,谥曰简伯。邵临终,遗命祭以菜果,苇席为轜车,诸子从焉。‎ ‎(选自《宋书·张邵传》,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B. 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C. 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D. 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必当远虑穆之/若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苟有不讳事/将如何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处分”有“处罚”“处理、安排”的意思,文中“处分”是指后者的意思。‎ B. 文中“转”“署”“领”“补”等词都跟官职任免调动有关系。如:“转”指“转任”,“署”指“担任”,‎ ‎ “领”有代理的意思。 ‎ C. 节钺,指符节和虎钺,古代授予将帅,作为加重权力的标志。文中可理解为“武帝”。 D. 谥,古代大臣死后,朝廷往往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邵深谋远虑,处理政事稳妥。武帝讨伐桓玄时,刘毅喜爱有才之士,当时才士纷纷投 奔,唯有张邵没有前往。武帝北伐时,他劝谏武帝,要对后事作考虑和安排。 B. 张邵观事敏锐,善于发现问题。他镇守南城时,贼寇来犯,针对当时百姓隔着护城河看 贼寇的情况,便觉察出民心的状态。 C. 张邵勤于政务,有前瞻意识。武帝诛杀刘藩时,张邵吩咐属下连夜准备好相关物资,武 帝对张邵很是认同与赞许。 D. 张邵重视农垦,善于用计歼敌。镇守襄阳时,他修筑长堤水塘,开垦田亩数千;面对蛮 人的侵犯,利用聚会诱杀对方主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能观望。今当无复恐耳。‎ ‎(2)丹、浙二川蛮屡为寇,邵诱其帅,因大会诛之, 悉掩其徒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独孤及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中的“文章达”“羽翼高”赞美王录事年轻时文章通达、志向高远。‎ B. 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 意相近。‎ C. 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 D. 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 却蕴含其中。‎ ‎15. 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 , ”两句写出自己与同舍诸生衣着的不同,也表达了安然自适的心态。 ‎ ‎(2)杜甫在《登高》中以写景抒怀,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诗句是 “ , ”。‎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与“马踏飞燕”凝固了一个奔腾中的瞬间,静中有动。对于捕捉角色瞬间的动画而言,这些是难得的造型语言资源,可以成为动画造型的一个关键帧,每个雕塑都可以成为一个动画片场景中的道具,其构成部分,可以是动画的一个角色形象,也可以是动画角色一个动作,甚至是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 当然,这种思维还只是直接的“剪取”。要做到真正的 ,国产动画业者还要了解古代这些雕塑形象设计的文化脉络。比如,强大的骑兵曾是汉武帝时代反击匈奴血腥劫掠、保持边民安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故汉人酷爱骏马,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所以,汉代的雕塑是当时人们多年大漠追杀的肃杀与 的感情折射,是对战场厮杀、血脉贲张的烈马性情与行为细节的熟知与提炼。这些是如今的动画从业者无法亲见并 的。所以,( )。‎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能移用外形。只有对中国传统艺术样式的感观、体验、临摹、记忆之后,并迁移到动画角色造型的创作中,其角色才能 ,而不只是一个单调麻木的外壳形象。‎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移用外形,更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 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 B. 国产动画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移用外形,更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 与表达,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 C. 国产动画在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理解其神韵的由来与表达,把握一 个时代的风格,更能移用外形。‎ D. 在国产动画使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时候,不仅仅能理解其神韵的表达与由来,把握一个时代的风格,更能移用外形。‎ ‎18. 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是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 B. 熟悉汉代的历史就可以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C. 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的必要前提是熟悉汉代历史。‎ D. 熟悉汉代历史的必要前提是转化汉代雕塑为动画角色。‎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融会贯通 马革裹尸 感同身受 栩栩如生 B. 举一反三 马革裹尸 感激涕零 活灵活现 C. 融会贯通 赴汤蹈火 感激涕零 栩栩如生 D. 举一反三 赴汤蹈火 感同身受 活灵活现 ‎20. 下面是一封书信的正文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拜读您的大作之后,后学就您所论述的“知行”问题深感纳闷,后学见识少,对您文中的许多 观点不敢苟同,想和您聊聊。于是在仔细研读大量原典文献之后,反复寻思,今涂鸦一文和您商量,遥寄给您,恳请您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答:① 改为 ;‎ ‎ ② 改为 ;‎ ‎ ③ 改为 ;‎ ‎ ④ 改为 ;‎ ‎ ⑤ 改为 。‎ ‎21. 下面是某校为举办“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而构思的框架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 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孔子思想作品讲座 校本课程 尊师礼、成人礼 儒家诗文朗诵竞赛 教师 参观遗迹 书画作品展 学生 ‎“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 答: ‎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乡有点烦,这个曾名噪乡里的汉子近来不知所措。当初他在外面打工赚了钱后回乡创业,村里的人敲锣打鼓迎接他,就是县里的领导也到他家现场办公,他也不负众望,把养殖业搞得风生水起。现在可好,乡亲们见了他不是要搬迁就是要他赔偿,还背后骂他要钱不要脸。刘乡想不通:不就是因为养殖,村里的小河里多了些水草,少了点清亮;不就是山上少了些野菊花的香气,多了些难闻的气味。乡亲们怎么就不想想,他回来之后,村里还有几户没盖楼房的?就是原来的老光棍二狗因为跟他打工,也娶上了媳妇;回乡错了吗?国家就不要养殖业了?再好的空气,再好的水,没钱有什么用呢?刘乡实在闷得不行,就把这些想法写给了在省城工作的老同学刘山。‎ 假如你是刘山,你怎样回信开导他呢?请以刘山的名义给刘乡写一封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揭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三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1.B(“保障自身权益最为重要”错,原文“‎ 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自身权益才能被保障,彼此权利都能被维护,社会的福利才能最大化”可见作者并未对两者进行轻重的比较)‎ ‎2.C(“以事论事型时评”错,本文从热点事件引入,引出对“法治”的评述,属于“以事论理”时评)‎ ‎3.A(B项“不懂法律”错,原文“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并非不懂法律,而是“法治意识”跟不上。C项“并且”错,原文“这也意味着”,两句间的关系是并列。D项“唯有”错,原文为“美好生活内涵之一”)‎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B(“张县令给王巡抚的最初印象还是很好的”分析有误。从小说的内容来看,王巡抚邀请张县令微服私访本就是要寻找他为害乡里的证据。)‎ ‎5.①“取证”是小说的核心情节,以此为题,使小说内容集中鲜明;②“取证”是王巡抚冒着生命危险与张县令周旋的集中体现,表现了王巡抚的智勇;③“取证”是惩治贪官张县令成功的关键因素,强化了小说反贪的主题。(每点2分)(解答此题,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取证”,“取证”过程丰富了王巡抚的形象,“取证”强化了反贪的主题。)‎ ‎6.①王巡抚设计铲除贪官恶吏,此时的“不说话”,表现了王巡抚的踌躇满志;②“青山绿水”与开头说太平府的不太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写出了风清气正之后楚州的太平;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每点2分)(小说的结尾没有枝枝蔓蔓于交代事件的结果,这样一句话结尾可以在情节、人物等方面起到作用,还可以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C(“存在着现有开发程度较低的不足”错。由材料二“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基本条件”可知,“现有开发程度较低”意味着其发展空间大,有利于开发建设,并非“不足”。)‎ ‎8.C(“意味着北京作为首都的重要意义也将逐步削弱”错。由材料三可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指将首都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等功能外的其他方面的功能转移出去,雄安新区集中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任务,不是要转移北京的首都功能,而是进一步强化和明晰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 ‎9.①促使北京实现“瘦身健体”,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②打造科技新城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③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④探索三省市协同、协调、共同发展的新路子。(材料三的4个自然段,实际上是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指出设立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因此答题的四个要点实际上就是对4个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C。‎ ‎11.B。(署:代理;领:兼任)‎ ‎12.A。(“武帝讨伐桓玄时,刘毅喜爱有才之士,当时才士纷纷投奔,唯有张邵没有前往。”说明张邵不依附权贵,同时,“没有前往”也不是处理政事。)‎ ‎13.(1)如果您率军没有回来,百姓逃跑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在这里观望。现在该是不再有恐惧罢了。(“反”“不暇”“恐”各1分,“奔散”前补上主语“百姓”1分,句意1分)‎ ‎(2‎ ‎)丹、淅二川的少教民族多次侵犯,张邵诱骗他们的主帅,趁邀请聚会的时机将他杀死,并将他的党徒全部逮捕。(“因”“大会”“掩”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张邵,字茂宗,起初任琅邪内史王诞的属官,桓玄将王诞流放到广州,亲戚朋友都离弃他,只有张邵情意更为谨厚,流着眼泪赶着去送别。当时(天下)动乱闹灾荒,他又馈赠财物给王诞的妻子儿女。等到武帝讨伐桓玄,刘毅身为亚相,喜爱有才之士,当时的才士没有不到他那里去的,唯有张邵没有前往。有人问张邵为什么,他说:“只有主公才是闻名当世的人杰,何必还要多问。”刘穆之听到这话后告诉武帝,武帝对张邵更加亲厚。张邵改任太尉参军,代理长流城曹。卢循侵近京都,武帝派张邵镇守南城,当时百姓隔着护城河看贼寇, 武帝感到惊奇,就问张邵,张邵说:“如果您率军没有回来,百姓逃跑还来不及,哪里还能在这里观望。现在该是不再有恐惧罢了。”不久,张邵任主簿。张邵对政事尽心处理。等到诛杀刘藩时,张邵正在西州官舍当值,当天夜里告诫众吏曹说:“大军将有大讨伐,你们应当准备好舟船仓库,到天亮时办好。”第二天早晨,武帝到主簿署要所需物资,(这些东西)立即准时送到。(武帝)惊异,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快。吏曹们回答说:“昨天晚上张主簿已经作了安排。”武帝说:“张邵这个人可以说与我共忧虑了。”十二年,武帝北伐,张邵请求觐见,说:“人的生命脆弱危险,一定要对未来有个安排。刘穆之万一遭到不幸,谁可以代替他任职?您也是一样,如果也有不幸,后事将怎样安排?”武帝说:“这自然委托刘穆之和你了。”武帝看重张邵遇紧急情况不乱,具备大臣的风度。十四年,武帝要世子镇守荆州,张邵进谏说:“太子的地位极为重要,与全国的利害相关,不应离朝在外,臣以生命来请求收回成命。”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元嘉五年,张邵改任征虏将军兼任雍州刺史。原先,王华与张邵有嫌隙,等到王华担任重要职位,张邵的亲戚朋友为他担心。张邵说:“王华(字子陵)方正大度,秉公办事,一定不会因个人的私怨有害正义。”张邵所任的新职,实际上就是王华举荐的。张邵到襄阳后,修筑长堤水塘,开垦田亩数千顷,襄阳郡的百姓靠此富裕起来。丹、浙二川的少数民族多次侵犯,张邵诱骗他们的主帅,趁邀请聚会的时机将他杀死,并将他的党徒全部逮捕。江夏王刘义恭镇守江陵时,任命张邵为抚军长史。张邵因在雍州营私聚众,贪污受賄二百四十五万钱获罪,被交付廷尉审讯,罢免官职,削去封爵封地。后来任吴兴太守,在任上死去。谥号为简伯。张邵临终前,遗嘱命用蔬菜水果为祭,以苇席作我运灵柩的车,儿子们听从了。 ‎ ‎(二)9分 ‎14.C。(“语言直白浅显”错,语言不全是直白浅显的, 多处运用比喻,委婉含蓄) ‎ ‎15.(1)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 ‎  (2)同情:颔联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 ‎  (3)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 ‎(4)希望(鼓励):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建功立业。‎ ‎(答出一点给2分,三点给6分)‎ ‎(三)6分16.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略无慕艳意。(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每题2分,共6分,有错、漏,则该题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B(A 成分残缺。句首滥用介词“在”导致全局缺少主语。C 语序不当。 “不仅仅”与“更”后的分句内容应交换位置。D 成分残缺。句首滥用介词“在”导致全句缺少主语;语序不当。“表达与由来”应改为“由来与表达”。)‎ ‎18.C (注意需填充的句子是顺应前文汉代雕塑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根据语境来看,补写的语句应突出“熟悉汉代历史”这个前提,因此应以“熟悉汉代历史”为落脚点。故最恰当的为C项。)‎ ‎19.A (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根据前句”还只是直接的‘剪取’的语境,此处应填“融会贯通”。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赴汤蹈火: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根据后句“战场厮杀”的语境,此处应填“马革裹尸”。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是感受如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感激涕零:因感激而流泪,形容非常感激。根据前文“亲见”的语境,此处应填“感同身受”,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根据后句“而不只是一个单调麻木的外壳形象”的语境,此处应填“栩栩如生”。)‎ ‎20.①纳闷 困惑 ②见识少 才疏学浅 ③聊聊 探讨 ④寻思 思考 ⑤商量 商榷(每处一分)(本题考查语体色彩。文段摘自一封书信,应用书面语而非口语,以显用词庄重典雅。)‎ ‎21.“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由全校师生共同参加。教师开设孔子思想作品讲座,开发校本课程;(2分)学生参加尊师礼、成人仪式活动,开展儒家诗文朗诵竞赛;(2分)师生共同参观遗迹,参与书画作品展。(2分)‎ 四、写作(60分)‎ ‎22.(60分)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 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基 础 等 级 ‎40‎ 分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语 言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20分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内容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写作提示〗此材料提出了“生态文明与持续发展”的问题。审题时先要分析刘乡烦恼的原因。他本来为家乡做了贡献,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了村里的经济。但随着规模的扩大,环境问题随之而来,这时村里的人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刘乡弄不明白,他改变了村里的面貌,怎么乡亲们却这样对待他,这是他烦恼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分析刘乡的对错。刘乡错了吗?好像没有,还应该说是功臣,他带回来了资源,为家乡的发展闯出了门道,让乡亲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但是,刘乡也有错,那就是一味赚钱,而忽视了由此而来的环境问题。第三,据此我们就能确定本题是讨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型作文。‎ 立意参考:(1)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2)竭泽而渔不是发展的正途;(3)短视行为要不得;(4)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5)企业家的怀里要揣着生态的良知;(6)改变乡村面貌要重视保护环境。‎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