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初试卷(有答案福建龙海二中)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届高三语文下学期期初试卷(有答案福建龙海二中)》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 ‎  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 ‎  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 ‎  (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 ‎  B. 史传往往借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  C. 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  D. 史传作者的“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有意避开情感。‎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属于古诗学概念的“情志”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  B. 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 ‎  C. 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 ‎  D. 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 ‎  B. 《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 ‎  C. 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 ‎  D. 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本题共3小题,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飞来的木桶 高军 ‎ 1939丰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舒服的。   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 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   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   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   “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   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   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   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接上说:“咱们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徐向前瞪了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   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呼说:“走吧。”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   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看您老人家哈。”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 ‎ ‎  B.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   C.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   D.“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   5.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6.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7-9题。(共三小题,12分)‎ 材料一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9.0%的受访者赞同“儿童分级阅读”。‎ 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家长为孩子购买童书或陪伴孩子阅读已经成为不少文化场所一道温暖的风景,但“究竟哪些书适合我的孩子”的确令家长很苦恼。‎ 如果一个孩子在10岁前还没有建立起阅读的习惯,他今后恐怕不太可能再喜欢上阅读了,所以创造更多条件把最好的阅读融入最珍贵的童年至关重要。如果孩子在儿童阶段就养成阅读的习惯、爱好,那么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另一方面,“童书分级”有助于儿童阅读精细化。通过精细化阅读,可以使孩子通过吸收文化知识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和更广的成长空间,有效避免“书不对路”对阅读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摘编自吴学安《“童书分级”并非多此一举》,2017年11月1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1)A:以孩子兴趣为主(2)B:根据教育专家推荐 ‎(3)C:购买经典图书(4)D:老师推荐的图书 ‎(5)E:购买畅销的书籍(6)F:自己决定(7)G:听从书店购书建议 ‎(8)H:随意挑选 材料三 分级阅读,是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智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为不同孩子提供不同的读物,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 如果按照心理学和儿童发展的科学来判断儿童阅读分级必要性的话,年龄越小越适用。因为儿童的身心差异太大了,特别是婴儿时期,差一个月两个月就会有明显的认知上的不同。如果不分级,容易造成阅读压力,让儿童丧失对阅读的兴趣和信心。‎ 从阅读实践出发,7岁以后的阅读,视儿童在6岁前阅读习惯的建立与否,阅读水平开始逐渐拉开距离。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很多阅读专家反对分级阅读,觉得分级会限制大部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 ‎(摘编自保冬妮《建立科学合理的儿童分级阅读》,2017年9月12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在电视、手机等大众媒体的影响下,现在的儿童在兴趣、语言、服装等方面的表现都与成人区别不大了。儿童之所以会有童年,重点是儿童和成人的媒介环境是不同的,他们的媒介环境应该经过筛选和过滤。儿童分级阅读就是在塑造适合孩子的媒介环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不过,目前国内对少儿图书分级阅读还缺乏普遍的了解和认同。虽然有一些童书已经标明了“适合X岁儿童阅读”,但是,这不是全国统一的标准,也没有详细的说明,缺乏充分的实践检验。(摘编自赵清源《分级阅读:别让“童年的消逝”成为必然》2017.11.1《中国青年报》)‎ ‎7.依据全文,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兴趣是很多家长为孩子购书的主要参考依据,这也应是我们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制定分级阅读标准的重要依据。‎ B.根据教育专家、老师推荐或书籍畅销程度来选购书籍,说明部分家长需要依靠权威判断或别人的经验来购买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文章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出自 C.购买畅销书籍是无视孩子的兴趣,是用成人的标准来干扰儿童的阅读需求,会使儿童过早地进人成人世界。‎ D.家长选购依据多样乃至随意,说明社会需要一套科学的分级阅读标准,帮助家长更科学地为孩子选购书籍。‎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童书分级”不是多此一举,因为孩子10岁后可能不再喜欢阅读,所以我们要在10岁前利用分级阅读为他们提供优质图书。‎ B.科学适度的分级阅读是有必要的,但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要因人而异,尊重个体的实际需求,不必做出一刀切的机械要求。‎ C.虽然某些出版社用年龄来对书和读者做简单区分的做法并不科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儿童分级阅读体系已基本成型。‎ D.分级阅读针对儿童年龄有计划地提供书籍,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充分感受读书之美,对家长来说,则提供了书籍选择上的便利E.由于大众媒体的影响、部分专家的反对,我国儿童分级阅读的推行遭遇了一定的挑战,但家长们热切期待科学的分级阅标准出台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2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阅读答案。‎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分级阅读对儿童的必要性。(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孺子祠堂记 曾巩 汉元兴以后,政出宦者,小人挟其威福,相煽为恶,中材顾望,不知所为。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然在位公卿大夫,多豪杰特起之士,相与发愤同心,直道正言,分别是非白黑,不少屈其意,至于不容,而织罗钩党之狱起,其执弥坚,而其行弥励,志虽不就而忠有余。故及其既殁,而汉亦以亡。当是之时,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人人感慨奋激,至于解印绶,弃家族,骨肉相勉,趋死而不避。百余年间,擅强大,觊非望者相属,皆逡巡而不敢发。汉能以亡为存,盖其力也。‎ 孺子于时,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举有道①,拜太原太守,安车备礼,召皆不至。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其操虽殊,其志于仁一也。在位士大夫,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孺子尝谓郭林宗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此其意亦非自足于丘壑、遗世而不顾者也。孔子称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惟我与尔有是夫!”孟子亦称孔子:“可以进则进,可以止则止;乃所愿,则学孔子。”而《易》于君子小人消长进退,择所宜处,未尝不惟②其时则见,其不可而止。此孺子之所以未能以此而易彼也。‎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其字也,豫章南昌人。按图记:“章水北径南昌城,西历白社,其西有孺子墓;又北历南塘,其东为东湖,湖南小洲上有孺子宅,号孺子台。吴嘉禾中,太守徐熙于孺子墓隧种松,太守谢景于墓侧立碑。晋永安中,太守夏侯嵩于碑旁立思贤亭,世世修治;至拓跋魏时,谓之聘君亭。”今亭尚存,而湖南小洲,世不知其尝为孺子宅,又尝为台也。予为太守之明年,始即其处,结茅为堂,图孺子像,祠以中牢③,率州之宾属拜焉。汉至今且千岁,富贵堙灭者不可称数。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孺子墓失其地,而台幸可考而知。祠之,所以示邦人以尚德,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 ‎〖注〗①有道: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即荐有德艺者为官。②惟:考虑。③中牢:祭祀的猪羊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不屑去者,义在于济物故也。物:物资,财物。‎ B.盖忘己以为人,与独善于隐约以为:以,而;为,为了。‎ C.豫章太守陈蕃、太尉黄琼辟皆不就辟:征召 D.故并采其出处之意为记焉出处:出仕和退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汉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B.率州之宾属拜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C.予为太守之明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天下闻其风、慕其义者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汉末宦官专权,小人得志,纲纪大坏,但是正直之士为拯救国家进生了不懈努力,使得汉代的灭亡得以延缓。‎ B.徐孺子身处乱世,深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道理,因而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表现了一位隐者的高洁情怀。‎ C.本文并没有片面地褒扬徐孺子的退隐,而是用圣人的进退观把“出仕济世”“入世退隐”放到“仁义”这一高度来分析看待。‎ D.文章把“忘己以为人”和“独善于隐约”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搅和在一起,以互相抵牾的做法说明人生道路上这两种态度只能选择一种,不能统一。‎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抗其节于乱世,不以死生动其心,异于怀禄之臣远矣。‎ 译文:‎ ‎(2) 孺子不出闾巷,独称思至今。则世之欲以智力取胜者,非惑欤?‎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放言五首·其一唐白居易 ‎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当年六月,诗人因上疏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开头两句以反问的句式概括指出:作伪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B颔联两句都是用典。臧生,即春秋时的臧武仲,当时的人称他为圣人,孔子却一针见血地斥之为凭实力要挟君主的奸诈之徒。‎ C颈联两句都是反问,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 D这首诗,通篇议论说理,却不使读者感到乏味。诗人借助形象,阐明哲理,把抽象的议论,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了。‎ ‎15尾联说明了什么道理?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____ ,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崇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全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时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地域文化色彩。()所以被认为神鸟神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__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成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式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神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3分)‎ A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历久弥坚顶礼膜拜 B目不暇接有板有眼历久弥坚情有独钟 C目不暇接惟妙惟肖历久不衰顶礼膜拜 D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可以与天神沟通 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 B.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D.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 20.小明到同学小华家做客,回家后小明给小华写了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上周光临贵府,感到贵府蓬荜生辉。那儿不仅有宜人的风光,更有着温馨的人情,尤其你家父对我的爱护更使我难忘。假期将至,什么时候也来寒舍,让我好好招待几天,并惠赠礼物,就此搁笔,务必回音。‎ ‎21‎ ‎.下面是某公司某产品管理流程维护阶段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换成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创新活力的青年制造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标签:①下海,“下海”指青年跳入商品经济、市场竞争的“大海”,自主挣扎和生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这一大批“下海”的青年之中,诞生了非常多的优秀企业家、卓越经营人才,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②创客,“创客”是近年来青年中流行的名词,具体说来,“创客”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把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社会传播之后,“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青年人。③世界范,“世界范”指经历了40年改革开放铺垫,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豪,越来越有国际思维、国际视野,敢于站上国际舞台的青年。请根据上述材科写一篇文章,结合所见、所闻、所感,呈现你对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 ‎ 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 ‎1. B 2. D 3. B ‎  【解析】‎ ‎  【1题详解】‎ ‎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先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将理解和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A,“史书”扩大范围,“都”表述绝对化;选项C,“不是……而是”错,原文为“不仅是……也是”;选项D,“有意避开情感”错,原文为“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故答案选B。‎ ‎  【2题详解】‎ ‎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D,“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错,应是论述司马迁史蕴诗心,在史书中体现价值观的观点。故答案选D。‎ ‎  【3题详解】‎ ‎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错,孔子在《春秋》中表达的价值观念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故答案选B。‎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4.D(“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困惑的心理”分析错误,应是明知故问)‎ ‎  5.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2分)用“按”“脱”“盖”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关心爱护百姓的形象;(2分)“大爷,够冷的哈”“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等极具方言特色的语言,拉近了徐向前与麻其老人的距离,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平易近人的一面。(2分)‎ ‎  6.①是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木桶”叙事写人,“木桶”贯穿全文始末。②展现人物形象,通过“送木桶”展现了麻其老人知恩图报的品质,通过“还木桶”塑造了徐向前治军严明的形象。③揭示主旨。揭示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小说主题。(每点2分)7.C(3分)‎ ‎8.B.D(5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9有助于孩子在儿童阶段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和爱好;有助于儿童阅读的精细化;适应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智水平;为孩子的成长塑造适合的媒介环境。‎ ‎.10.B(以为:以,而;为,为了)‎ ‎11. B(焉,代词,他;A其,代词,它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C之,助词,的/主谓之间,不译;D者,助词,……的人/助词 不译)‎ ‎12.D(文章巧妙地以“志于仁”为枢纽,把“忘己以为人”“独善于隐约”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统一在一起,避免了互相抵牾。)‎ ‎13.(10分)‎ ‎⑴他们在乱世中坚持高尚的节操,不因死生而动摇心志,他们同一味贪图功名利禄的臣子大不相同了。(句意通顺2分,句式各1分,“以”1分)‎ ‎⑵)孺子足不出乡里,独独被人们称扬怀念到今天。这样看来,世上想靠智慧、权力取胜的人,难道不是很糊涂吗?(句意通顺2分,“闾巷”“称”“智力”各1分 东汉元年以后,政令出自宦官之手,小人依仗权势,滥行赏罚,相互煽孽,为非作歹;中等才德之人徘徊观望,无所适从.东汉朝廷已失去了权柄,法制伦常都败坏了.然而在位的公卿大夫,不少是才能杰出的豪俊之士,他们一起发愤努力,同心同德,坚守正道,敢于直言,分辨是非黑白,毫不委屈求全,以至于为当权者所不客,罗织罪名,兴起党锢之狱,而他们的操守更加坚定,行为更加振奋,壮志虽未遂,忠心却有余.所以到他们死后,汉室也跟着灭亡了.在这个时候,天下闻知他们的高风、仰慕他们的亮节的人,个个感慨奋激,以至于丢官职,弃家庭,骨肉亲人相互勉励,慷慨赴死决不退避.一百余年间,掌握强大权力、存着非分企图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但他们都迟疑不决,不敢行动.汉室能在危亡中苟安图存,是他们的力量呀!‎ 孺子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豫章太守陈蕃、大尉黄琼征聘他去做官,他都推辞不往;荐举他为“有道”,拜他为大原大守,用安车、备厚礼前去召请,他都拒绝不到.这是因为忘却自己来为别人造福的人与在穷愁忧困中洁身自好的人,他们的处世态度虽然不同,但他们志义仁道是一致的.在位的士大夫,在乱世中坚持高尚的志节,不因死生而动摇心志,他们同一味贪图功名利禄的臣子当然是大不相同的,但还不屑弃官而去,这是因为他们把济世当作做人的准则.孺子曾对郭林宗说:“大树将要倾倒了,不是一条绳子所能系得住的,你为什么这样忙碌不定,顾不上过安宁的日子呢?”看这意思,他也并不是一个自足于隐居山林、超脱而不恋尘世的人.孔子曾称赞颜回:“任用我,就出仕;不用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孟子也称赞孔子:“可以仕进就仕进,可以隐退就隐退.至于我的愿望,就是学习孔子.”《易经》上有关于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彼此消长进退的说法,要选择处置得宜,没有不是以时势许可就出来、不许可就退止作为原则的.这正是孺子未能以这一条去改换成那一条的缘故.‎ 孺子姓徐名稚,孺子是他的宇,豫章郡南昌县人.根据图记:“章水向北经过南昌城,又向西流经白社,白社的西面有孺子墓;又向北经过南塘,它的东面是东湖,湖南的小洲上有孺子的住宅,叫孺子台.三国吴嘉禾年间,大守徐熙在孺子墓的墓道上种植松树;太守谢景在墓旁立碑.晋永安年间,大守夏侯嵩在碑旁建思贤亭,代代修整,一直到北魏时,改名聘君亭.”现在亭还在,而东湖南面的小洲,世人不知道那里曾经是孺子的住处,又曾经被称作孺子台.我当太守的第二年,才在那个地方用茅草造起一座祠堂,画了孺子的像,用中牢之礼祭祀他,率领州里的宾客拜奠他.东汉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千年了,生前富贵而死后埋没无闻的人不计其数.孺子不出乡里,独独被人们称扬思念到今天.这样看来,世上想靠智力取胜的人,难道不是迷了心窍吗?孺子的墓地已不可知,幸而孺子台还可以考查得知.祭祀他是为了教育乡人崇尚道德,所以我采辑了前人出仕和退隐的意义一并记在这里.14选C得3分。选A,B.D.不得分。是比喻。‎ ‎15.尾联紧承颈联萤火露珠的比喻,明示辨伪的方法。燔柴,语出《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这里用作名词,意为大火。照乘,指明珠。这两句是说:“倘不取燔柴大火和照乘明珠来作比较,又何从判定草萤非火,荷露非珠呢?”这就相当于谚语所说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诗人提出对比是辨伪的重要方法。他的辨伪之说并非泛泛而发的宏论,而是对当时黑暗政治的针砭,是为抒发内心忧愤 ‎16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17D18B‎19C。‎ ‎20光临 到 蓬荜生辉 美轮美奂 家父 令尊 惠赠 献上 务必 静待 ‎21产品交付用户使用后,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将信息反馈给工程部,在由项目部到现场评估故障原因并处理,3分如果能现场解决,完成维护,否则,先判断是硬件还是软件问题,再提交给硬件或软件部门解决,然后完成维护3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