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扬州中学二月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选修) 2019.2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载:“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召公、周公二相行政,而共和行政焉。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材料主要表明当时( )
A.诸侯争霸危及中央集权 B.周召二公开启古代丞相制度
C.礼崩乐坏局面已经出现 D.天子过失冲击国家宗法制度
2.管仲改革之前,齐国允许私人从事盐铁生产,由国家征收部分税收,盐铁业利润大部分由私人业主所得,政府所得并不多。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政策,煮盐业和冶铁业由国家垄断性经营。此举( )
A.开创了“工商食官”制度 B.发挥了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扼杀了传统的民间手工业 D.与民争利激化当时的社会矛盾
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4.同治十年,李鸿章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来反对日本这一做法。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进行辩驳。李鸿章此举( )
A.开始抛弃传统“蛮夷观” B.用近代外交法则维护利权
C.成功捍卫了国家主权 D.避免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5.下表为1901—1911年上海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统计表(据《晚清上海》绘制)。对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
部门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冶业
新增企业数(个)
80
69
54
30
60
20
73
新增资本额(万元)
1332.1
543.6
757.8
140
3619.7
320.8
2474.2
A.轻重工业之间均衡发展 B.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新增资本主要流向轻工业 D.工业发展得益于政策调整
6.孙中山主张“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这种把以后涨高的地价收归众人公有的办法,才是国民党所主张的平均地权,才是民生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A.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认识一致
C.并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 D.通过平均财富来保障民众生活
7.同治年间,上海县令重判杨月楼与韦阿宝私定婚烟案。民间意见在《申报》上分为两派:是“同情派”,对杨、韦二人遭遇表示同情;二是以粤籍商人和正统观念维护者为代表的“严惩派”,认为《申报》的公然报道损害了韦家及粤乡名誉。这主要说明《申报》( )
A.以新闻为本位的自觉意识 B.不屈服封建统治的革命精神
C.把为民请命作为办报宗旨 D.是研究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8.“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孔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陈独秀的上述言论旨在( )
A.揭示旧道德为封建专制服务的本质 B.全面肯定孔子科学思想
C.提倡客观理性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D.谴责礼教的反民主本质
9.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 )
A.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C.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0.毛泽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正如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表明毛泽东( )
A.坚持只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
B.全面彻底否定俄国式的革命道路
C.全盘吸收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D.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11.1952年,马林科夫在苏共“十九大”上将缅甸、印度、埃及等国列入“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范围。同年,周恩来强调要根据各国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来分清敌、我、友,中国外交要争取亚非国家在战时保持中立,在和平时同帝国主义保持距离。中苏的这种分歧表明此时( )
A.中国开始质疑“一边倒”外交战略的正确性
B.中国对外政策的思路出现了局部调整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中国已不再需要同苏联协调对外政策
12.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
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 )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
13.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由于贸易的发展和加强统治的需要,罗马统治者于公元前242年开始任命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裁判官。他们颁发的告示逐步形成罗马法的新因素,称为裁判官法或大法官法。由于这种法律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因此,就称为万民法。这表明( )
A.万民法都是由裁判官制定的
B.万民法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法律
C.万民法的产生源于实际需要
D.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的每一个人
15.据史书记载,1801年,约克郡有70万人民,其中郡议员2人,城镇议员26人。而康沃尔郡18.8万人却有郡议员2人和城镇议员42人。1793年以后,不信国教者和天主教徒被允许参加投票,但不能当选议员。这些现象表明英国( )
A.尚未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 B.迫切需要选举改革
C.宗教歧视和迫害愈益严重 D.经济发展严重失衡
16.为了鼓励人们投资,西方国家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这就打开了投资的闸门。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家拥有十亿美元资产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该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普及
D.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
17.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18.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19.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
A.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20.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流行一种关注普通民众的文学现象,对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暴力、罢工、酗酒、贪婪、虚伪等,进行大胆描写。该文学现象的典型代表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3分)在人类追求自由的道路上,思想家曾对打破束缚与尊重秩序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的人文主义源于古希腊,主张人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独立个体,西方人文精神关注更多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为学”的,“为学”就是指一个人要通过对知识无尽的探索,力求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
——摘编自吴惠红《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
材料二 康德主张,自由既是人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一种责任。这种神圣的权利应该由“法律”来保证,使争取自由权利的努力不致被权势扼杀。……宪法应容许“最大可能的人类自由”,同时又使每个人的自由能够和其他人的自由相一致,并在适当的时候使“制度按照理念”建立起来。 ——摘编自陈乐民《康德论启蒙》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萌发人文主义的有利条件。结合古希腊思想家的主张,说明材料一中的观点。(4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的自由与自律”为主题进行论证。(9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2.(13分)中美关系仍然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编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从某种意义上看,尼克松的“越顶外交”可以说是美国在对华政策上把其盟友日本抛在了身后,这必然对日本的外交抉择产生了极大影响。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先后进行了四次首脑会议和三次外长会议,在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对此,美国不得不正视这种现实,以谋求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日三角关系之中,虽然美国的主导地位开始削弱,但是这种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然而,从实质上看,当时这种三角关系又是不均衡,不等边的。
——摘编自王云翠《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的互动态势》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外”的原因,据此分析当时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4分)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美日三角关系“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美日三角关系互动的影响。(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3分)
23.(14分)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编写)
材料二 1949—1957年中国城市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长远以及从城市化本质来看,导致中国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并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后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种子”已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时滞”的缘故,在“一五”时期尚未充分显示出来。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积累方式等左右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经济框架已经形成,后来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和城市化发展,都是这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
——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摘自肖金成《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其原因与影响。(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认识(2分)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4分)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变法的视角及理由。(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分)
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恩格斯说过:“每一个阶段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的学说时,首先批判地吸收了以往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被他们自己称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借助这样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特别是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继而以此为基础,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亲密战友明确指出,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摘编自贾高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理论来源,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条件。(5分)
(2)据材料,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2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3分)
命题、审核:高三历史备课组
江苏省扬州中学二月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选修)答题纸
一、选择题:共60分。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考试号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21.(1)
(2)
22.(1)
(2)
(3)
23.(1)
(2)
(3)
(4)
24.(1)
(2)
(3)
25.(1)
(2)
(3)
二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选修)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B
D
C
A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B
D
A
A
C
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13分)(1)条件: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任意两点得2分)观点:西方人文主义关注人的自然性(个体),强调个人的知识与理性。(2分)
(2)评分表:
水平与评分
观点(4分)
论据(4分)
答题总体表现(1分)
水平1(8~9分)
不能自律的自由会危害社会发展(2分)
1.智者学派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忽视社会道德,导致道德沦丧(1分)
2.文艺复兴过于强调人的中心地位,导致私欲泛滥,世风日下(1分)
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明确且与史实相统一,层次分明,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1分)
自由的同时应该自律(2分)
1.苏格拉底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要求重建社会道德(1分)
2.康德主张由法律和新的社会制度来保障自由(1分)
其他言之有理者,可酌情判分
水平2(6~7分)
观点明确;能从上述两个方面提出论据;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水平3(3~5分)
观点较明确;能从上述一个方面提出论据,且表述较为准确;论证清楚
水平4(0~2分)
观点不明确;不能合理提出论据进行论证;表述不清楚
22(13分)(1)原因:美国实行“让步性”经济政策,孤立封锁中国。(2分)
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抗。(2分)
(2)特征:中美关系的改善促进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日建交促进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2分)
影响:促进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发展。(4分)
(3)因素:国家利益的驱动;国际力量的对比;国际环境的变化。(3分)
23.(14分)(1)特征:1952—60年,初步发展;1960—78年,下降或停滞;1978—2002年,迅速发展。(3分)
(2)问题: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节;存在城乡二元结构;(2分)
原因: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主要依靠抽取农业积累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任答两点2分)
(3)新现象:城镇化。(1分)
原因: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分)
影响:拉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消弱二元经济结构。(任答两点2分)
(4)认识: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关注民生。(2分)(言之有理皆可,任答两点2分)
24.(10分)(1)方面:制度建设。(2分)
措施:废分封,行县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2分)
(2)视角:人性发展(道德)。(2分)
理由: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缺乏诚信,民众生活艰难。(2分)
(3)问题:多角度评价,防止片面化;论从史出,杜绝虚无化。(2分)
25.(10分)
(1)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分)
条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兴起,无产阶级壮大。(2分)
(2)关系:层层递进。(1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1分)
(3)时代价值: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