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向预测
(一)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近五年考题统计
考点
考题分布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2018·全国Ⅰ卷,19
2017·全国Ⅱ卷,19
2017·全国Ⅲ卷,19
2017·全国Ⅲ卷,38(2)
2014·全国Ⅰ卷,19
2014·全国Ⅱ卷,19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017·全国I卷,19
2017·全国Ⅰ卷,40(1)(3)
2016·全国Ⅱ卷,19
2016·全国Ⅲ卷,39(2)
2013·全国Ⅱ卷,39(2)
文化创新
2018·全国Ⅲ卷,20
2017·全国Ⅱ卷,20
2016·全国Ⅰ卷,19
2016·全国Ⅲ卷,19
2014·全国Ⅰ,39(1)
2014·全国Ⅱ,39(1)
(二)高考高频考点分析
1.偶考点:
(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2)文化交流的意义
2.常考点:
(1)文化的多样性
(2)文化发展与文化继承
3.必考点:
(1)传统文化
(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3)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考情分析预测
从命题内容看,考查的重点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如何对待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从考查形式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主观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保护文化遗产是命题的热点,尤其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结合国家领导人引经用典、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等,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3)以中外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的实例等为背景,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创新等知识。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核心考点一 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真题导航】
1.(2018年高考全国1卷)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
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文化价值的实现受到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①中“取决于”表述错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内容之一,②表述片面。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些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是我国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③④正确。故选D。
【答案】D
2.(2017·全国Ⅰ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够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②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④符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①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③说法错误。
【答案】C
3.(2017·全国Ⅱ卷)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中俄两国红色文化各具特色,但又深受彼此喜爱,说明两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共性,③入选;红色旅游能够发展说明这一项目符合消费者的需求,②入选;①④说法错误。
【答案】C
4.(2017·全国Ⅲ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解题思路】本题的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中国高铁“走出去”是商业贸易,其过程也会伴随着人员交往,因此可从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既有利于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又有利于中国人了解外国文化等角度分析;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这一做法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答案】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中国铁路“走出去”,提高了中国制造的知名度,成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扩大了中外人员交往,有利于中国民众了解外国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考点归纳】
1.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
为什么
必要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
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②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怎么样
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途径
手段
①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活动等
②手段:大众传媒
任务要求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表现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特点
①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
②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③鲜明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现实价值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态度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③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3.文化创新
源泉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重要意义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根本途径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创新主体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命题预测】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以下考点是高频考点: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等。从题型上看,选择题和
主观题都有涉及。2019年的高考可能结合传统节日、文化遗产、孔子文化节等材料考查如何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近年来文化创新的具体案例,考查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或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预测题1.(考点:民族节日与文化遗产)
1.2018年8月13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中国申遗成功有助于( )
①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挖掘继承世界遗产的经济价值这一核心要求
③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④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①③正确;经济价值不是我们挖掘继承世界遗产的核心要求,②说法错误,排除;民族节日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
【答案】C
预测题2.(考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2.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在即将过去的2018年中,这些有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节目接连“火”遍电视网络,引发关注。创作者们从汉字、诗词、书信这些最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这启示我们(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包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材料中优秀传统文化到今天仍被人们借鉴使用,这说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①正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②错误;汉字、诗词、书信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到今天仍被使用,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③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C。
【答案】C
预测题3.(考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2018年11月7日,为让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的转变,某镇党委在全镇范围开展“革除婚嫁陋习、抵制天价彩礼”专项整治活动。“天价彩礼”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却是一个急需社会更多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上述现象说明( )
①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③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使其顺应社会发展
④社会发展侵蚀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题思路】①选项错误,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等内容,但婚前给付彩礼钱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说明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我们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使其顺应社会发展;故②③入选。④选项表述错误,排除。选C。
【答案】C
【技能突破】
怎样对待传统文化(答题模板)
答题要素:批判继承+发展创新+反对错误倾向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③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预测题4.(考点:文化创新)
4.2018年9月,第二十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2018”晚会成功上演。晚会以“唱响新时代·民歌咏芳华”为主题,通过唯美画面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晚会的三大篇章中有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的全新演绎,也有中外文化的水乳交融,还有古典和现代音乐的激情碰撞。本台晚会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①离不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需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③基础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材料强调了晚会的成功,是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古典和现代音乐的碰撞,①②符合题意,入选;③说法错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实践;④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涉及人民群众的作用。所以本题选A。
【答案】A
预测题5.(综合考点:综合考查文化创新)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文化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然而面对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少文化企业所创作的文化产品却难以取得理想的经济、文化与社会效益,更不用说走出国门了。究其原因大多在于对历史的过度娱乐化、同质化以及一味抄袭国外产品而缺乏创新,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去甚远。反观众多的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与外国文化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却能引领潮流、风靡全球,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为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精品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题思路】本题为建议类试题,知识限定为: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求结合材料,为文化企业打造文化精品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要从材料中找答案:
“究其原因大多在于对历史的过度娱乐化、同质化以及一味抄袭国外产品而缺乏创新,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去甚远”,考生可提出的建议是: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反观众多的结合本土文化元素与外国文化元素的好莱坞大片却能引领潮流,风靡全球”,考生可提出的建议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答案】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上的“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技能突破】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答题模板)
答题要素: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基本要求+人民群众+反对错误倾向+内容形式
①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基本要求: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⑤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⑥内容形式: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
限时训练
(45分钟)
经典常规题
1.(2018年高考全国3卷)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的知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①说法错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表述错误。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又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2.(2018年高考天津卷政治7)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信中国》展示的不仅是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更是让信仰形象站起,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表明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正确且符合题意;B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说法错误,错在“主要”;书信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D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3.(2018年高考海南卷)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
②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
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本课考查文化传承的知识。②说法错误;③夸大了材料做法的作用;①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影响;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群群众的实践需要。答案选B。
【答案】B
4.(2018年高考海南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 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 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①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会弱化;②各国的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和要求;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
5.(2017年高考全国1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②④入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也有利于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③错;科技创新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而不是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
【答案】C
6.(2017年高考全国2卷)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①④入选: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表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也表明只有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②错:优秀传统文化并非只有赢得市场才有价值。③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
【答案】B
7.(2017年高考全国3卷)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①②符合题意;我国的红军长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表明了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同时也充分反映了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④错;文化的内涵不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革命文化的价值也不是由大众传媒的传播决定的。
【答案】A
高频易错题
8.(2019届东北育才中学)国务院要求各地严格保护历史建筑,严禁随意拆除和破坏已确定为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不得拆真遗存、建假古董;要在保持历史建筑外观、风貌等特征基础上,合理利用,丰富业态,活化功能,实现保护与利用的统一。这一要求( )
①旨在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
②旨在丰富传统建筑内涵,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③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
④有利于承袭传统建筑文化,维护城市历史格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题思路】题干中强调要对历史建筑既要保护好又要利用开发好,这样做有利于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留住城市文化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品质形象,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题干中举措并不能丰富传统建筑内涵;④错误,传统文化由精华和糟粕,并不能全部承袭有利于承袭,也不是为了维护城市历史格局。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C
9.(2019届江西临川中学)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亮相。既有中国结、龙、风凰、长城等充满中国元素的图案,还有国家大剧院、“天眼”望远镜等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和发展成就的造型:既有传统的味,又有现代特色。表演充满科技元素,堪称一场视听盛宴。这表明( )
①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②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与现代科技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解题思路】“北京8分钟”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表明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的社会实践,而非与现代科技融合。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D
10.(2019届安徽黄山高级中学)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战狼Ⅱ》不仅打破多项华语票房记录,还创造了国产片在海外影院爆满的上座状态。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在自我发展中不断走向世界
②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益
③文化创新应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不同民族文化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材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中华文化能够在自我发展中不断走向世界,说明不同民族文化间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体现文化事业,②项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体现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
【答案】B
11.(201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央视大型音乐文化节目《记住经典——中国经典民歌100首音乐会》,围绕经典民歌将老歌新编,让经典焕发新时代的气息;将老歌新唱,老中青混搭演唱让传统文化年轻化;将故事重讲,品味歌曲背后所承载的人文情怀。经典民歌的新演绎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②传播手段与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保证
③融合现代流行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经路径
④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富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思路】将老歌新编,让经典焕发新时代的气息;将老歌新唱,老中青混搭演唱让传统文化年轻化;将故事重讲,品味歌曲背后所承载的人文情怀。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①正确;经典民歌的新演绎满足了人民大众的文化需求,赋予了经典民歌新的生命力,这表明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富有强大生命力,④正确;②中的“保证”、③中的“必经路径”说法错误,均排除。故本题选B。
【答案】B
12.(2019届衡河北水中学)“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助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这首孤寂了三百年的小诗——《苔》,一经由曾经的支教老师和大山里的孩子传唱出来,就骤然走进了亿万国民的心里,成为狗年第一励志歌曲。这表明( )
①借助现代传媒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②创新解读传统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其新活力
③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④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相关知识。《苔》借助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而被大众知晓,这表明借助现代传媒可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①符合题意;《苔》经由曾经的支教老师和大山里的孩子传唱出来,就骤然走进了亿万国民的心里,成为狗年第一励志歌曲。这表明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③符合题意;②的说法在材料中未体现;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于能适应时代变迁,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答案】B
13.(2019届广西桂林中学)“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原汁原味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②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与时俱进
③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④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题思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所以要“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①正确;文艺的发展取决于社会实践的发展,②不选;文艺工作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创作才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不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所以要“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答案】B
精准预测题
14.(2019届江西临川中学)2018
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憩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下列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芷确的是( )
①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②深化中外人文交流,有利于我国文化企业“走出去”传播并渗透中国的价值观
③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能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④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必须承袭中华优秀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思路】②选项中“渗透中国的价值观”的表述错误。④选项错误,不仅要“承袭中华优秀文化”,同时要有所发展、创新。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这可以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故①入选。《报告》指出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这能够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故③选项入选。选A。
【答案】A
15.(2019届安徽黄山高级中学)上合组织青岛峰会2018年7月10日在青岛举行,会议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与会的各国领导人一起观看了在青岛奥帆中心举行的文艺演出《有朋自远方来》。整场演出呈现出中国气派,展现了山东风格,彰显了青岛特色,受到了与会来宾的一致好评。这( )
①提升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体现了文化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③极大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④说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题思路】展现中特色的文化受到各国领导人的好评,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竞争力不断增强,影响力不断提高,故①④符合题意;②③与题意不符,不选。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C
16.(2019届东北育才中学)2018年10月8日,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从古方“玉屏风散”得到启示,运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大量试验表明,黄芪对副流感病毒感染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十年间,他在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等5大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数量增长十多倍,18种基因工程药物上市。侯云德的成功( )
①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
③科技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思路】
侯云德为研究生物技术,在中国古方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实验,所以其成功是因为他立足于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项符合题意;侯云德大量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说明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当代价值,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项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大众传媒的作用,④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
【答案】A
17.(2019届辽宁重点高中联考)2018年上半年在全国热播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取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该片彩显了国家硬实力,同时,用影像定格了奋斗者的瞬间,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其原因是( )
①优秀文化能够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②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增强文化自信
③优秀文化是人类进行实践活动中的基础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题思路】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彰显了国家硬实力,同时,用影像定格了奋斗者的瞬间,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其原因是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优秀文化能够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和自豪感,①④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影响人的原因,②项与题意不符;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文化不能成为社会实践的基础,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答案】C
18.(2019届衡河北水中学)热播电影《我不是药神》以出色的题材,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病人的生存困境,药贩子的道德困境,警察的法律困境等等。影片中蕴藏的温暖与希望,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力量。这表明( )
①艺术创作都来自艺术家的亲身经历 ②题材创新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④优秀艺术作品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题思路】艺术创作可来自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艺术家也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①说法错误;立足社会实践是实现艺术创新的根本途径,②说法错误;《我不是药神》探讨了种种现实中的矛盾与困境,“蕴藏的温暖与希望,细腻的现实主义笔触,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力量”,表明源于现实生活的艺术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优秀艺术作品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B。
【答案】B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A村在发展乡村文化中,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中去,以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打造一个有着村民自己“乡村魂”的特色文化品牌,开发独具创意的旅游产品,并通过媒体、网络进行传播,提高本村知名度,从而使乡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创新的知识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要求调用的知识是“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创新”。从材料可以看出,A村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了乡村振兴,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分析其成功之处;材料中A村通过村民参与乡村文化的共建、共管、共享,推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A村既重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又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并传播“乡村魂”特色文化品牌,弘扬正能量;A村通过网络媒体提高其知名度。针对A村的这些成功做法和限定的知识范围,可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众传媒的作用等方面,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答案】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本村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生产力。
②发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通过村民参与乡村文化的共建、共管、共享,推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文化建设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③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中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村民在文化建设中,既重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又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并传播“乡村魂”特色文化品牌,弘扬正能量。
⑤运用文化传播手段,发挥大众传媒在交流中的作用,提高本村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