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同步练习(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5.3.2‎‎ 命题、定理、证明 关键问答 ‎①在叙述性语句、疑问性语句、判断性语句中,哪个是命题?‎ ‎②确定命题的题设与结论的方法是什么?‎ ‎③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反例怎么举?‎ ‎④定理与真命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1.①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A.作直线AB的垂线 B.在线段AB上取点C C.同旁内角互补 D.垂线段最短吗 ‎2.②把命题“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③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说明命题“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是假命题的是(  )‎ A.∠A=30°,∠B=50° ‎ B.∠A=30°,∠B=70°‎ C.∠A=30°,∠B=90° ‎ D.∠A=30°,∠B=110°‎ ‎4.④在证明过程中,可以用来作为推理依据的是(  )‎ A.基本事实 ‎ B.定理、定义、基本事实 C.基本事实、定理 ‎ D.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基本事实 ‎5.在下列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 图5-3-14‎ 如图5-3-14,∠1=110°,a∥b,求∠2的度数.‎ 证明:∵∠1=110°(__________),‎ ‎∴∠3=∠1=110°(__________________).‎ 又∵a∥b(已知),∴∠2+∠3=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 命题点 1 命题 [热度:86%]‎ ‎6.⑤把命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 ‎⑤命题是两句话的,往往第一句话是题设,第二句话是结论;命题是一句话的,往往第一层意思是题设,第二层意思是结论.‎ ‎7.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 2 真、假命题 [热度:88%]‎ ‎8.⑥如图5-3-15,从①∠1=∠2;②∠C=∠D;③∠A=∠F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图5-3-15‎ A.0 B.1 C.2 D.3‎ 解题突破 ‎⑥从三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一共有三种可能.‎ ‎9.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不同的直线a,b,c,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c⊥a,那么b∥c.‎ 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__.(填写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命题点 3 反例 [热度:90%]‎ ‎10.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1|>1,则a>2”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a=2 B.a=1 ‎ C.a=0 D.a=-1‎ ‎11.⑦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就可以了.例如要判断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可以举出如下反例:如图5-3-16,OC是∠AOB的平分线,∠1=∠2,但它们不是对顶角.请你举出一个反例说明命题“互补的角是同旁内角”是假命题(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并用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表述所举反例).‎ 图5-3-16‎ 解题突破 ‎⑦互补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同旁内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 命题点 4 证明 [热度:98%]‎ ‎12.⑧如图5-3-17,∠A=∠D,BE平分∠ABC,CF平分∠BCD.‎ 求证:∠AEB=∠CFD.‎ 图5-3-17‎ 方法点拨 ‎⑧证明的思路通常有三种:‎ ‎(1)综合法,即执因寻果,从已知条件出发,结合定义、定理、基本事实等,经过推理,最后得出结论;‎ ‎(2)分析法,即执果寻因,从结论出发,结合定义、定理、基本事实等,最后寻得已知条件;‎ ‎(3)综合法与分析法同时运用,即两头凑,从已知条件和结论同时出发,最后得到相同的结果.‎ ‎13.⑨写出下列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说明这个命题的正确性.‎ 命题: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方法点拨 ‎⑨证明某一命题时,一般要根据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写出已知和所要求证的结论,并根据定义、定理、基本事实等,一步步推理,直至得出结果.‎ 命题点 5 推理与论证 [热度:94%]‎ ‎14.⑩某旅行团在一城市游览,有甲、乙、丙、丁四个景点,导游说:“要游览甲,就得去乙;乙、丙只能去一个;丙、丁要么都去,要么都不去.”根据导游的说法,在下列选项中,该旅行团可能游览的景点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丁 D.丙、丁 方法点拨 ‎⑩假设某个说法正确,推出与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则假设是不成立的.‎ ‎15.甲、乙、丙、丁、戊五个人在运动会上分别获得百米、二百米、跳高、跳远和铅球冠军,有四个人猜测比赛结果:‎ A说:“乙获铅球冠军,丁获跳高冠军.”‎ B说:“甲获百米冠军,戊获跳远冠军.”‎ C说:“丙获跳远冠军,丁获二百米冠军.”‎ D说:“乙获跳高冠军,戊获铅球冠军.”‎ 其中每个人都各说对一句,说错一句.求五人各获哪项冠军.‎ ‎16.⑪排球比赛中,甲、乙两方上场的各6名队员面对排球网,分别站在排球场的两边,6名队员一般站成两排,从排球场右下角开始,分别为1号位、2号位、3号位、4号位、5号位、6号位(如图5-3-18).‎ 比赛中每一次换发球的时候有位置轮换,简单来说,第一轮发球就是比赛开始由甲方1号位的选手发球,得分继续发球,失分则乙方发球,再轮到甲方选手发球时是第二轮发球.甲方全体队员按顺时针转圈一个位置,即1号位的队员到6号位置,6号位的队员到5号位置,以此类推,2号位的队员到1号位置发球,得分继续发球,失分则乙方发球,再轮到甲方选手发球的时候,甲方全体队员按顺时针转圈一个位置,随后以此类推……‎ ‎(1)第1轮发球前小花站在6号位置,第5轮发球时,小花站在几号位置?‎ ‎(2)第1轮发球前小花站在6号位置,第几轮发球时,小花站在3号位置(这场比赛最多发21轮球)?‎ ‎(3)第1轮发球前小花站在6号位置,第n(n为正整数)轮发球时,小花站在几号位置(这场比赛最多发21轮球)?‎ 图5-3-18‎ 模型建立 ‎⑪由最简单的情况入手,可以推到一般情况,本题蕴含的规律是每6轮一循环.‎ 典题讲评与答案详析 ‎1.C ‎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同一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A 4.D ‎5.已知 对顶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70‎ ‎6.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相加为0 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7.如果两个角分别是一对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解析] 题设应为所有已知条件,结论应为单纯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等结论,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分别是一对等角的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8.D ‎9.①②④‎ ‎10.D [解析] 只有a=-1满足题设,但不满足结论.‎ ‎11.解:如图,∠1,∠2互为补角,但它们不是同旁内角.‎ ‎12.证明:∵∠A=∠D(已知),‎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E平分∠ABC,CF平分∠BCD,‎ ‎∴∠EBC=∠ABC,∠FCB=∠BCD(角平分线的定义),‎ ‎∴∠EBC=∠FCB,‎ ‎∴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EF=∠C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EB=∠CFD(等角的补角相等).‎ ‎13.解:题设: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结论: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已知:如图,AB∥CD,EF与AB,CD分别交于点E,F,EG平分∠AEF,FH平分∠DFE.‎ 求证:EG∥FH.‎ 证明:∵AB∥CD,‎ ‎∴∠AEF=∠DFE.‎ ‎∵EG平分∠AEF,‎ ‎∴∠1=∠AEF.‎ ‎∵FH平分∠DFE,∴∠2=∠DFE.‎ 又∵∠AEF=∠DFE,∴∠1=∠2,∴EG∥FH.‎ ‎14.D [解析] 根据导游的说法,可有以下推论:‎ ‎①假设要去甲,就得去乙,就不能去丙,不去丙,就不能去丁,因此可以只去甲和乙;‎ ‎②假设去丙,就得去丁,就不能去乙,不去乙也不能去甲,因此可以只去丙和丁.‎ ‎15.解:假设A说的“乙获铅球冠军”正确,则“丁获跳高冠军”错误,‎ ‎∴D说的“乙获跳高冠军”错误,“戊获铅球冠军”错误.‎ 这与“每个人都各说对一句,说错一句”相矛盾,‎ ‎∴乙不可能获铅球冠军,则“丁获跳高冠军”正确,‎ ‎∴“乙获跳高冠军”错误,“戊获铅球冠军”正确,‎ ‎∴“甲获百米冠军”正确,“戊获跳远冠军”错误,‎ ‎∴“丙获跳远冠军”正确,“丁获二百米冠军”错误,则乙获得二百米冠军.‎ 综上所述,甲获百米冠军,乙获二百米冠军,丙获跳远冠军,丁获跳高冠军,戊获铅球冠军.‎ ‎16.解:(1)根据题意,得第1轮发球前小花站在6号位置,第5轮发球时,小花站在2号位置.‎ ‎(2)∵第1轮发球前小花站在6号位置,‎ ‎∴第4轮发球时,小花站在3号位置.‎ ‎∵这场比赛最多发21轮球,且发球每6轮循环一圈,‎ ‎∴第10轮发球时,小花也站在3号位置,同理可得第16轮发球时,小花也站在3号 位置.‎ 综上所述,第4,10,16轮发球时,小花站在3号位置.‎ ‎(3)当1≤n≤6时,小花站在(7-n)号位置;‎ 当7≤n≤12时,小花站在(13-n)号位置;‎ 当13≤n≤18时,小花站在(19-n)号位置;‎ 当19≤n≤21时,小花站在(25-n)号位置.‎ ‎【关键问答】‎ ‎①判断性语句是命题,叙述性语句、疑问性语句都不是命题.‎ ‎②命题若是“如果……那么……”的形式,则“如果”后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若不是“如果……那么……”的形式,则先将其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判断题设和结论.‎ ‎③让例子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即可.‎ ‎④定理一定是真命题,它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不一定是定理.‎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