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与聚落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
1.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 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C.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 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2.如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 均匀分布 B. 分布不均 C. 集中在几个地区,其他地区没有 D. 七大洲都有人口分布
4.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④③②①
(2)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a.交通拥堵 b.住房紧张 c.受教育条件好
d.环境质量下降 e.犯罪率下降 f.对周围地区的发展带动作用降低
A. a、b、c B. d、e、f C. a、b、d D. a、b、f
7
5.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 )
①西伯利亚 ②我国东南部沿海 ③加拿大 ④阿拉伯半岛 ⑤西欧 ⑥亚马孙平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6.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视其为圣城的地方是( )
A. 耶路撒冷 B. 麦地那 C. 麦加 D. 德黑兰
7.烟台市某居民欲购买一栋楼房,他相中了城郊一处依山傍海、远离闹市的花园式小区,他可能考虑的是该小区( )
A. 气候优越,适宜人居 B. 物产富饶 C. 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D. 交通便利
8.针对漫画反应的问题,解决的根本措施是( )
A. 计划生育 B. 陡坡开荒 C. 围湖造田 D. 扩大耕地面积
9.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 )
A. 经济发达程度 B.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 医疗水平高低 D. 自然条件
10.世界上人口数量位居前两位的国家是( )
A. 中国、印度 B. 中国、美国 C. 中国、印尼 D. 中国、巴基斯坦
11.我国的回族多信仰(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喇嘛教
7
12.下列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 印度多为黑色人种 B. 美洲的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C. 非洲各地都是黑色人种 D. 亚洲都属黄色人种
13.读漫画《不堪重负》,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 人口素质较低 B.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较快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人口分布不平衡
(2)漫画反映了( )
①人口问题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②人口问题给地球资源造成了沉重压力
③人口越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 ④世界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是相协调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下列有关宗教建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为世界第一大宗教的建筑,经常成为年轻人结婚的场所。
B. 乙建筑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该教教徒又称为穆斯林,在沙特的麦加有许多此建筑。
C. 丙建筑在泰国随处都可以见到,因为泰国是世界上唯一把佛教定为国教的国家
D. 丁为东南亚国家印度利西亚的著名建筑泰姬陵,该国居民大多信伊斯兰教。
15.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
7
A. 汉语 B. 英语 C. 法语 D. 俄语
二、填空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各图分别是哪种宗教的建筑物?
A________ B________C ________
(2)A、B、C这三种建筑物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17.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________ 、________ 等宗教的发源地.
18.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 和________ 决定的.
19.将下列的国家名称与特点配对:
A.沙特阿拉伯 B.英国 C.梵蒂冈 D.印度
①面积最小 ②英语发源地 ③人口数量世界第二位 ④伊斯兰教起源地
A配________ B配 ________ C配________ D配________
三、综合题
20.读 “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其中人口密度>100人/平方千米的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
(2)图中A地区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处于________(低、中、高)纬度,提供了适宜的________条件;处于________(沿海、内陆)的位置,提供了较好的________条件;以________地形为主,便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图中B地区人口稠密的社会经济原因是该地经济________(发达、不发达)。
7
(3)位于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牟尼的诞生地,属于________教的圣地之一。据你推测,该宗教未能直接北上传入中国最可能是受________(自然因素)影响。
(4)某校初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完“三大宗教”相关内容后,想了解北京市内三大宗教的基本情况,准备设计相关的实践调查活动。
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调查?(至少两条)
21.读下面四幅图回答问题
(1)在A图中,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为主,水乡地区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是________.
(2)在B图中,该建筑物的名称是________,这种建筑主要分布在________.
(3)在C图中,该地区建筑房屋从气候考虑,要注意________.
(4)在D图中,该地区人们居住的设施叫________,主要为了适应传统的________生活.
2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人口较稠密的有________,人口较稀疏的有________。③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________;⑧地人口稀疏的原因________。
(2)图中①地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居民使用________语。
(3)⑥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信仰的宗教是________,该教的发源地是________。
(4)④地人种头发呈________,属于________人种。该地区的人们信仰________教。
7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1)B
(2)C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1)B
(2)A
14.【答案】D
15.【答案】B
二、填空题
16.【答案】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清真寺;教堂;寺庙
17.【答案】佛教;印度教
18.【答案】出生率;死亡率
19.【答案】④;②;①;③
三、综合题
20.【答案】(1)亚;欧
(2)中;热量;沿海;水分;平原;发达
(3)佛;地形
(4)例如:宗教场所、宗教活动、信教人员访谈等方面。
21.【答案】(1)水田;船
(2)窑洞;黄土高原
(3)保暖
(4)蒙古包(帐篷);游牧
22.【答案】(1)①②④⑤;③⑥⑦⑧;原始的热带雨林;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2)黄种人;汉
7
(3)白种人;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
(4)波浪状;白;基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