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下历史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课件与练习(共8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两弹一星” ( 1 )原子弹: 1964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2 )导弹: 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 3 )氢弹: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4 )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一号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 5 )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 邓稼先 为代表的一 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 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 核垄断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 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2.载人航天工程 ( 1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 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 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 2 )2003年10月,航天员 杨利伟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 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 3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 现了太空行走。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3.杂交水稻技术 ( 1 )成就: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 籼型杂交 水稻 。  ( 2 )贡献: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 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 重要贡献。 ( 3 )评价: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 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杂交水稻 之父 ”。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4.青蒿素 ( 1 )成就: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 屠呦呦 领导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 获得灵感,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经过数百次实验,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 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 2 )贡献: 青蒿素 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 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  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文化事业的发展 5.“双百”方针 ( 1 )概况: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 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提出后,文化领域出 现了繁荣景象。  ( 2 )作品: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 茶馆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 东方红 》、电影《英雄儿女》《林则徐》等,都是那一时期的出色作品。  6.改革开放后的文化成就: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 2012年,中国作家 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 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1.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船升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回顾历 史,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是￿( B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2.2003年,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航天员是￿( A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邓稼先 D.钱学森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4年10月1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日,中国政府发表 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掌握核武器的目的是 要打破核大国的垄断,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声明郑重 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根据材料,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作出了什么承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 意义? 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 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4.下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 一论断。他是￿( C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焦裕禄 5.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青蒿素。她研究的领域属于￿( D ) A.文学 B.艺术 C.数学 D.医学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文化事业的发展 6.它于1964年创作并演出,是我国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它是￿( A ) A.《东方红》 B.《英雄儿女》 C.《红岩》 D.《青春之歌》 7.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B ) A.鲁迅 B.莫言 C.郭沫若 D.老舍课后巩固提升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了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 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的无私奉献,实现了￿( C )课后巩固提升 2.“如果( 20世纪 )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 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 达的标志。”“这些东西”主要指新中国的科技成果“两弹一星”,那么,“两弹一星”包括￿( D ) ①原子弹 ②氢弹 ③导弹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两弹一星”即核弹( 原子弹和氢弹 )、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课后巩固提升 3.“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 会产生7~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A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C.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863计划”、“973计划”、火炬计划和星火计划等多项发展 计划,其中“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主要为了￿( B ) A.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温饱问题 B.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新技术 C.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D.研制“两弹一星”,增强国防实力课后巩固提升 5.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较少,维护粮食安全,一要坚守耕地数量,二要提高粮食产量。 有人这样称赞中国的一位农业科学家:“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 营养充足的世界。”他是￿( A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钱学森 6.电视连续剧《潜伏》热播后,引起广大观众强烈反响。如果人们想了解更多解放战 争时期,重庆的地下工作者与敌人殊死抗争,迎接解放的事迹,可以阅读的小说是￿( B ) A.《英雄儿女》B.《红岩》 C.《茶馆》 D.《青春之歌》课后巩固提升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1980年、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30475 万吨、31822万吨、40731万吨,油料产量分别为521万吨、769万吨、1191万吨。 材料三 籼型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 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杂交水稻。课后巩固提升 ( 1 )材料二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人物有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邓小平。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 )材料三中的“籼型杂交水稻”的发明与材料一中的哪一人物有关?这位人物被誉为 什么?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 3 )联系材料,你认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