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解放战争
中考考向预测
|命题角度一| 重庆谈判
1.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 )
A.爱国、救亡
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
D.和平、发展
2.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何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 )
①诚心诚意和中共商讨国家大事 ②发动战争准备不足 ③采取假和平策略欺骗人民 ④把拒绝和谈、制造内战、破坏和平的罪名嫁祸于共产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命题角度二| 国民党发动内战与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3.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和平发展的好时机,国共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这些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就不顾舆论谴责,大肆进攻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其爆发的标志是 ( )
A.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经历抗日战争考验的人民军队已掌握了多种作战方式,在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主要作战方式是 ( )
A.运动战
B.阵地战
C.游击战
D.蘑菇战
5.1947年,国民党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 )
A.中原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江西苏区
C.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和山东解放
|命题角度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6.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在解放区广大农村迅速掀起,这次土地改革所依据的文件是 ( )
A.《资政新篇》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天朝田亩制度》
D.《土地改革法》
7.“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文中的“它”指的是 ( )
A.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七大
C.解放区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命题角度四| 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5
C.挺进大西南
D.会师大西北
9.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材料中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
A.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课时提分训练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经过十四年抗战,在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的前一天,在重庆的蒋介石急电毛泽东:“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1945年8月24日,毛泽东回电:“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毛泽东飞赴重庆进行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争取国内和平
C.共同接受日本投降
D.和蒋介石建立联合政府
2.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慨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
A.达成了整编军队的协议
B.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C.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达成了决定召开国民大会的协议
3.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
A.避免内战的爆发
B.签署“双十协定”
C.商讨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共同纲领》
4.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我们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B.我们争取的是光明前途
C.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
D.我们有人民的大力支持
5.1947年4月,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与之有关的事件是 ( )
A.重庆谈判
B.转战陕北
C.孟良崮战役
D.青化砭战役
6.下列事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 )
A.重庆谈判
B.渡江战役
C.转战陕北
D.挺进大别山
7.[2018·眉山]林彪意识到:“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或撤或守,
5
还举棋不定。”由此判断他是在谋划(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徐州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解放战争时期以徐州为中心展开了一场战略大决战。下列关于这场大决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由林彪、罗荣桓指挥
B.参加的部队有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C.发生在1947年11月
D.基本解放了华东和华南地区
9.[2018·襄阳]“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 (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2018·东营]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淮海战役 ②转战陕北 ③解放南京 ④挺进大别山
A.④①③②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
11.[2018·河北]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蒋介石将大批部队派往东北,结果便是令其中的47万人被消灭或被俘……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指挥不当,再一次导致了无可挽回的兵员损失。作者旨在说明影响战争结局的因素是 ( )
A.人心的向背 B.军队的士气
C.决策者的作用 D.外部势力的介入
12.[2018·烟台]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 )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国民党统治腐败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支持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二、材料题
13.辨析史料,解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1)“挖蒋根”是指什么?这一运动有何意义和作用?
【战略决战】
材料二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2)“三个战役”分别指哪些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走向胜利】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5
【总结反思】
材料四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
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
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获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
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
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五 1946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4)依据材料四、材料五说出解放战争中,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
5
参考答案
【中考考向预测】
1.B
2.C [解析]蒋介石并不是诚心诚意和中共商讨国家大事。
3.C
4.A [解析]各个解放区军队,遵照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与作战方针,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军队展开大规模的运动战。
5.C
6.B [解析]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革命。
7.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它”是能帮助农民获得解放的,而且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根据所学可知是解放区土地改革。
8.A
9.C
10.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出现了材料中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的情景。
【课时提分训练】
1.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商讨和平建国大计”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
2.B [解析]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双方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3.B
4.A
5.B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1947年”“放弃延安”,结合所学可知事件是转战陕北。
6.D
7.A [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林彪”“东北”,结合所学可知是辽沈战役。
8.B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徐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淮海战役。
9.D
10.B [解析]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开始;转战陕北是在1947年初;解放南京是在1949年4月;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夏。
11.C
12.C [解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中的“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可知,人民群众的支持对战役胜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选C。
13.(1)“挖蒋根”是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他们积极发展生产,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三个战役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值得”是指: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
(4)不利: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悬殊,国民党力量远大于共产党。有利: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大力支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