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版
知识专题
(
七
)
中外科技发展史
MODULE ONE
第一模块
知识专题
专题解读
邓小平曾说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
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
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纵观当今世界
,
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
,
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为此
,
科技发展的史实成为各地中考每年重点考查的内容。本专题就来梳理中外科技发展的历程。
专题知识网络
知能要点整合
|
要点一
|
中国现代科技
主题
具体内容
“两弹一星”
原子弹
1964
年
10
月
16
日
,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导弹
1966
年
,
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
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氢弹
1967
年
,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
1970
年
,
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
,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知能要点整合
载人航天
工程
(1)1999
年
11
月
,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
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2003
年
10
月
,
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
并成功返回地面
,
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08
年
9
月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
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
,
实现了太空行走
农业
20
世纪
70
年代
,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医学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青蒿素
20
世纪
70
年代初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能要点整合
|
要点二
|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理论基础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学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开始国家
英国
美国和德国
主要成果
“珍妮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
发电机、内燃机、汽车、飞机
新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知能要点整合
特点
许多发明都来源于工匠或技师的实践经验
;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
首先也主要发生在英国
,
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
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知能要点整合
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19
世纪中期
,
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
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
造成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
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
成为工业化强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
,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能要点整合
认识
启示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2)
我国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
;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大力发展生产力
(3)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我们应该积极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
,
尽量避免给人类带来危险
(4)
努力学习
,
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
提高自己的素质
;
培养科学观和创新精神
;
注意保护环境
,
趋利避害
,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
,
立志知识报国
,
科技强国
思维
拓展
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
第一次
:
工业革命后
,
英法等国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
,
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
,
发动两次鸦片战争
,
破坏中国的主权。政治上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
,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近代工业产生。思想上
,
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
第二次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
加紧侵略和瓜分世界。政治上
,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并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救亡图存
,
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
,
民族资产阶级发起变法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经济上
,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思想上
,
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化为学习政治制度。